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学“适学课堂”建构——以概率统计教学为例
1
作者 田艳 陈乾 庄斌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59-60,共2页
“适学课堂”是截然不同于“适教课堂”的教学范式。“适教课堂”基于“为教而教”,目的在教,重点在教,其特点是将学生囿于课堂之中机械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适教课堂”保证教师传递知识的有效性,但并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内化知识。... “适学课堂”是截然不同于“适教课堂”的教学范式。“适教课堂”基于“为教而教”,目的在教,重点在教,其特点是将学生囿于课堂之中机械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适教课堂”保证教师传递知识的有效性,但并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内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育的真正逻辑起点应该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远不是掌握了知识的内涵就能完成的,因此“为学而教”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范式 适学课堂 概率统计教学 知识的有效性 内化知识 为学而教 为教而教 信息化背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个学术”推进大学专业建设
2
作者 汪洪亮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63-65,共3页
大学具有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一定程度上讲,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都是大学社会服务的职能范畴。大学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但又不同于科研机构,因为大学还有个中心使命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核心力量和... 大学具有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一定程度上讲,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都是大学社会服务的职能范畴。大学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但又不同于科研机构,因为大学还有个中心使命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核心力量和根本动力在于学术。故大学的运行与管理,本质上就是学术的运行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培养人才 三大职能 国际交流合作 文化传承创新 核心力量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玩语文,味人生——四川省黄明勇名师工作室教学主张与实践
3
作者 黄明勇 四川教育 2025年第3期14-16,共3页
语文学习过程具有浸润性、沉淀性和缓成性。语文教育可能需要抱以开放自由乃至无功无待的学习态度,藉以长期的滋养、熏陶、积累、积淀、感悟、表达才能实现。“玩语文”,形式上看是一种轻松愉悦而又有效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本质上是遵... 语文学习过程具有浸润性、沉淀性和缓成性。语文教育可能需要抱以开放自由乃至无功无待的学习态度,藉以长期的滋养、熏陶、积累、积淀、感悟、表达才能实现。“玩语文”,形式上看是一种轻松愉悦而又有效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本质上是遵循语言、文体、写作等语文规律,通过活动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兴趣,教学活动体现形象性、活动性、对话性、表演性、审美性、文化性等语文学科特性,旨在将所传授的知识转换为艺术的形象活动,把沉寂死板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要我学”变“我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活动体验 教学主张 课堂教学形式 我要学 乐学 沉淀性 学习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乡村振兴中弘扬教育家精神——晏阳初的教育人生及启示
4
作者 苗勇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33-36,共4页
晏阳初一生心怀“教育救国”抱负,以“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作为毕生追求,开创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独创意义且高度契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为中国和世界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改变了上亿劳苦大众命运,至... 晏阳初一生心怀“教育救国”抱负,以“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作为毕生追求,开创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独创意义且高度契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为中国和世界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改变了上亿劳苦大众命运,至今都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教育救国 乡村振兴 思想理论体系 乡村建设 教育家精神 杰出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家精神之灯照亮教师成长之路
5
作者 曹加明 四川教育 2025年第5期23-24,共2页
教育贤者在育人之路上孜孜以求,以高尚人格、深厚学养、生命觉醒、思想激发来育己育人。本文通过对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表现进行梳理,总结以教育家精神助力一线教师成长的可行路径:弘扬教育家高尚人格,磨砺教师精神底色;审视教育家深厚学... 教育贤者在育人之路上孜孜以求,以高尚人格、深厚学养、生命觉醒、思想激发来育己育人。本文通过对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表现进行梳理,总结以教育家精神助力一线教师成长的可行路径:弘扬教育家高尚人格,磨砺教师精神底色;审视教育家深厚学养,夯实教师学术基础;感悟教育家生命觉醒,唤醒教师生命潜能;仰望教育家思想之光,激发教师思想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成长 精神底色 生命觉醒 思想之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中青教师“接力棒”传递体系的构建
6
作者 吴维煊 四川教育 2025年第2期24-25,共2页
老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如何在老教师退休前把“接力棒”准备好、把“接力棒”传递体系搭建好,让他们的才智得以在教师队伍中有序传承,这是学校师资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特殊性,老教师虽然退休了,... 老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如何在老教师退休前把“接力棒”准备好、把“接力棒”传递体系搭建好,让他们的才智得以在教师队伍中有序传承,这是学校师资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特殊性,老教师虽然退休了,但他们的经验与智慧不应离开学校,而应让他们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新老交替平稳过渡,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教师 退休 接力棒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生活:教育资源与学习环境优化的融合点
7
作者 黄敬统 四川教育 2025年第5期58-59,共2页
语文与生活关系紧密。实施语文课程改革,须让现实生活成为教育资源与学习环境优化的融合点,坚持生活之需与语文之需融合、生活贮存与生活唤醒链接、生活运用与语文表达一体,以构建起语文与生活的良性循环系统,让学生自由行走于生活与语... 语文与生活关系紧密。实施语文课程改革,须让现实生活成为教育资源与学习环境优化的融合点,坚持生活之需与语文之需融合、生活贮存与生活唤醒链接、生活运用与语文表达一体,以构建起语文与生活的良性循环系统,让学生自由行走于生活与语文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生活 教育资源 学习环境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分析与经验启示——以四川省355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为例
8
作者 陈静 李攀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66-68,共3页
2021年,四川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三大领域共评选出特等奖60项、一等奖260项、二等奖680项。本文对其中355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数据进行分析,探析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立项规律,以供中小... 2021年,四川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三大领域共评选出特等奖60项、一等奖260项、二等奖680项。本文对其中355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数据进行分析,探析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立项规律,以供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者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获奖情况 经验启示 中小学教育教学 借鉴参考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治理体系,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9
作者 姚成 四川教育 2025年第3期6-7,共2页
在三种现代学校管理方式中,经验管理主要依赖校长经验治校,管理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延续性不确定;制度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特点是强制和他律;人文管理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健康和谐向上文化氛围的浸润,引导教师... 在三种现代学校管理方式中,经验管理主要依赖校长经验治校,管理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延续性不确定;制度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特点是强制和他律;人文管理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健康和谐向上文化氛围的浸润,引导教师文化自觉,实现教师与学校融合共生,强调情感和自律。学校管理者应当根据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侧重,实现治理体系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者 人文管理 共同价值观 优化治理 他律 融合共生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劳动教育,探索非遗面塑传承
10
作者 漆旭 四川教育 2025年第6期8-8,共1页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挑战,面塑技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困境。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通过劳动教育着力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和技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的动手能力 非遗文化 面塑 面临困境 保护和传承 保护与传承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教育》征稿
11
四川教育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四川教育》创办于1957年,以基础教育教师、学校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行政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四川教育》以“引领、实用、创新”为办刊理念,始终遵循“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教师”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导向,创新内容形式,... 《四川教育》创办于1957年,以基础教育教师、学校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行政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四川教育》以“引领、实用、创新”为办刊理念,始终遵循“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教师”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导向,创新内容形式,凸显办刊特色,不断提升刊物品质和专业影响力。创刊以来,《四川教育》先后获得四川省“十佳期刊”“一级期刊”“优秀期刊”“四川出版期刊奖”“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多项殊荣,并入选中国期刊协会“2021中国精品期刊展”。《四川教育》(时政)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办学治校之道、究立德树人之理,致力于服务党政决策、激扬办学思想、探索治校经验、点燃教育梦想。为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四川教育》(时政)策划了系列主题,现面向广大新老朋友征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期刊协会 教育行政人员 十佳期刊 一级期刊 办刊特色 办刊理念 办刊宗旨 正确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资源课程化的实践与思考
12
作者 张洪伟 罗琴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19-20,共2页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的文明给不同区域的人们留下了丰富而不可复制的精神和物质资源。选择优秀的乡土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之课程化,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补充,也能使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有序并不断创新...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的文明给不同区域的人们留下了丰富而不可复制的精神和物质资源。选择优秀的乡土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之课程化,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补充,也能使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有序并不断创新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资源 教育资源 课程化 多民族国家 文化遗产传承 实践与思考 地大物博 不断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幼体育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优化
13
作者 高波 张晓林 +2 位作者 黄燕 马海你坡 吴新梅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71-72,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一体化课程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大中小幼体育共同体的建设,能实现知识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一体化课程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大中小幼体育共同体的建设,能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德性塑造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因此,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大中小幼体育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意蕴,并通过地方实践策略的深入挖掘,为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的优化提供科学思路和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课程 体育课程 立德树人 实践策略 共同体建设 价值引领 教书育人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与彰显新教材的育人价值
14
作者 陈敬 四川教育 2025年第2期26-26,共1页
2024年8月,教育部发布《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2024年9月开启的新学期,义务教育各学科起始年级将全面启用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编的新教材。这标志着新课标、旧教材的过渡期已经结... 2024年8月,教育部发布《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2024年9月开启的新学期,义务教育各学科起始年级将全面启用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编的新教材。这标志着新课标、旧教材的过渡期已经结束,义务教育将进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相互兼容的新时代。为此,教育工作者要在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教材的育人属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新教材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教育工作者 旧教材 新课堂 义务教育 新课标 课程标准修订 育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科学素养评价反馈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15
作者 米云林 熊文俊 +1 位作者 冯小辉 袁小琴 四川教育 2025年第1期18-19,共2页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结合实际,在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素养培育的探索。我们对科学素养作出...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结合实际,在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素养培育的探索。我们对科学素养作出如下界定:从静态结果看,科学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与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实践和科学精神;从动态过程看,科学素养体现为能够确立特定目标,找到抵达这一目标的正确路径,包含求知动机、深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实践 科学素养 素养培育 科学观念 新课程 大学附属中学 新教材 反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博物馆课程的开发策略
16
作者 李萍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47-48,共2页
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是在“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需求的学校特色课程。近年来,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对初中博物馆校本课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践... 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是在“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需求的学校特色课程。近年来,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对初中博物馆校本课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将“五育融合”作为校本课程体系架构的逻辑主线,构建出比较完善的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课程体系 综合实践课程 育才学校 校本课程 五育 特色课程 博物馆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时代性,用好新教材
17
作者 赵敏 四川教育 2025年第5期31-31,共1页
与时俱进的青春感、时代感是2024年版义务教育教材的显著特征之一。新教材编写本身即为时代发展在教育层面的具象表现,既是对新时期和新形势的体现,又是对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新要求的回应。由此,新教材的内容更新和迭代必然深刻反... 与时俱进的青春感、时代感是2024年版义务教育教材的显著特征之一。新教材编写本身即为时代发展在教育层面的具象表现,既是对新时期和新形势的体现,又是对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新要求的回应。由此,新教材的内容更新和迭代必然深刻反映时代特征和趋势,而其承载的教育理念在课堂落地,则需要教师回到对时代本身的观照和体察中找到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内容更新 义务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理念 教育层面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科学素养培育,创建生本课堂
18
作者 陈妍宇 肖晓敏 四川教育 2025年第6期72-72,共1页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及实施都要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真正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学中,应将核心素养理...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及实施都要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真正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学中,应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以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认识物体的形状”一课为例,教材中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将乒乓球、小木块、橡皮擦、螺母以不同的形状放入盒子里,比较不同放置方式下不同形状物体的数量,理解形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本课堂 核心素养 有效课堂 有效互动 内驱力 素养培育 放置方式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整解读教材,优化课程设计——七年级美术“雕梁画栋”教学与思考
19
作者 曾珠 四川教育 2025年第6期35-36,共2页
2022年版新课标积极倡导大概念教学,新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基于统整思维,以大概念统整单元主题,以任务群为学习项目载体实施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是用好新教材的重点。在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古韵悠长”单元“雕梁画栋”... 2022年版新课标积极倡导大概念教学,新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基于统整思维,以大概念统整单元主题,以任务群为学习项目载体实施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是用好新教材的重点。在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古韵悠长”单元“雕梁画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基于教材解读,提炼大概念,以单元统整、任务驱动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雕塑和彩绘艺术的特点、技艺、价值等,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审美理想与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生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主题 统整 新教材 解读教材 项目载体 任务驱动 教材解读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新教材,提质化学实验教学
20
作者 何晓燕 杜木玲 四川教育 2025年第6期73-73,共1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教材强调实验教学的探究性,注重学科思维和实验科学素养的培养,优化实验步骤指导和直观表达,引导学生有逻辑地动手研究,观察实验现象,梳理操作步骤,得出知识型结论或疑问式思考,进行操作后的复盘反思。教...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教材强调实验教学的探究性,注重学科思维和实验科学素养的培养,优化实验步骤指导和直观表达,引导学生有逻辑地动手研究,观察实验现象,梳理操作步骤,得出知识型结论或疑问式思考,进行操作后的复盘反思。教师要充分把握新教材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梳理探索实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素养 新教材 化学实验教学 学科思维 实验步骤 知识型 探究性 操作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