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姜提取物种类、生物学活性及其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郝芮青 张程程 +3 位作者 牛海月 忻晓庭 刘大群 章检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41-351,共11页
生姜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并且广泛使用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丰富的多糖、萜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使生姜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神经保护、抗糖尿病等药理特性。本文综述目前对生姜提取物种类和生... 生姜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并且广泛使用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丰富的多糖、萜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使生姜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神经保护、抗糖尿病等药理特性。本文综述目前对生姜提取物种类和生物学活性的认识,并讨论生姜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对生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希望引起人们对生姜及其进一步应用的关注,以促进生姜资源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提取物 生物学活性 食品包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保鲜剂对气调包装盐水鹅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玉祥 沈海军 曹仲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1,共6页
针对地方特色美食扬州盐水鹅易腐性高、不耐保藏的现状,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气调包装盐水鹅制品品质的影响。在4℃的条件下对N_2气调包装盐水鹅做破坏性试验,分离鉴定其残存的微生物菌群,检测出的代表性菌株有荧光假单胞菌、产气肠杆... 针对地方特色美食扬州盐水鹅易腐性高、不耐保藏的现状,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气调包装盐水鹅制品品质的影响。在4℃的条件下对N_2气调包装盐水鹅做破坏性试验,分离鉴定其残存的微生物菌群,检测出的代表性菌株有荧光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消化乳杆菌、热杀索丝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以Nisin(乳酸链球菌素)、壳聚糖(chitosan)、丁香提取物(clove extract)3种生物保鲜剂为指标进行单因素抑菌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3种保鲜剂进行复配试验,经Box-Behnken design(BBD)与响应面优化,测其TVB-N值。结果表明,最优复合保鲜剂组合为Nisin 0.03%+壳聚糖0.42%+丁香提取物2.40%,曲面极值点TVB-N最小值为12.47 mg/100 g。该试验为气调包装盐水鹅制品保鲜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鹅 气调包装 腐败菌 复合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酸-果胶的酶法制备及其抗氧化与抑菌活性
3
作者 张泽宏 厥质一 费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6-15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酶促接枝改性对果胶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为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提供科学依据。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分别将对羟基苯甲酸和没食子酸接枝到果胶分子上。采用1H NMR、FTIR和XPS等分析技术对改性果胶的结构进... 本研究旨在探索酶促接枝改性对果胶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为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提供科学依据。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分别将对羟基苯甲酸和没食子酸接枝到果胶分子上。采用1H NMR、FTIR和XPS等分析技术对改性果胶的结构进行表征,并评估其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修饰果胶(Hb-Pe)和没食子酸修饰果胶(Ga-Pe)的接枝率分别达到21.8%和22.9%。同时,与未改性果胶相比,Ga-Pe表现出显著(P<0.05)提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69.6%)和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能力(65.5%),而对羟基苯甲酸改性果胶Hb-Pe的抗氧化活性提升有限,两项指标仅分别为5.54%和28.6%。此外,两种改性果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7、13.3 mm(Hb-Pe)和16.6、12.6 mm(Ga-Pe),均显著(P<0.05)高于未改性果胶的抑菌效果。本研究证实了酶促接枝改性能够有效提升果胶的生物活性,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对羟基苯甲酸 没食子酸 脂肪酶 抗氧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UHT纯牛奶包装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习鸿杰 宋利君 +3 位作者 邓玉明 李泽鹏 卢立新 曾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210,共6页
为探究初始蛋白质与脂肪含量、贮藏温度对UHT纯牛奶包装货架期的影响,以三种UHT纯牛奶为研究对象,试验测定23、30和37℃贮藏过程中样品褐变指数、蛋白水解度指标。将数据集整合,根据其在预测集上的表现确定具体的输入参数,开展基于BP神... 为探究初始蛋白质与脂肪含量、贮藏温度对UHT纯牛奶包装货架期的影响,以三种UHT纯牛奶为研究对象,试验测定23、30和37℃贮藏过程中样品褐变指数、蛋白水解度指标。将数据集整合,根据其在预测集上的表现确定具体的输入参数,开展基于BP神经网络的UHT纯牛奶包装货架期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对UHT牛奶褐变指数、蛋白水解度指标的拟合度为0.9412、0.9527,相较于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0.8799和0.9211,经优化隐含层神经元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UHT纯牛奶贮藏期间的特征指标变化预测精度更高,为不同配方UHT纯牛奶货架期的快速准确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T纯牛奶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货架期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杀菌对真空包装酱牛肉货架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康怀彬 赵丽娜 +2 位作者 肖枫 吴丹 吴锁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17-620,共4页
对真空包装后的酱牛肉采用低温水浴杀菌和微波两种方式进行二次杀菌处理,结果表明,低温水浴杀菌效果优于微波杀菌。低温水浴杀菌能显著降低酱牛肉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TVB-N值、TBA值,减少酱牛肉贮藏期间腐败,抑制贮藏期间脂肪氧化的产... 对真空包装后的酱牛肉采用低温水浴杀菌和微波两种方式进行二次杀菌处理,结果表明,低温水浴杀菌效果优于微波杀菌。低温水浴杀菌能显著降低酱牛肉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TVB-N值、TBA值,减少酱牛肉贮藏期间腐败,抑制贮藏期间脂肪氧化的产生,延长酱牛肉货架期。综合考虑,实践上选用90~95℃、30min的二次杀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牛肉 低温杀菌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磷酸酯淀粉/秸秆纤维素可食膜的制备及物理性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海涛 邵信儒 +3 位作者 姜瑞平 王爽 张东杰 马中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1-28,共8页
以玉米磷酸酯淀粉(corn distarch phosphate,CDP)和玉米秸秆纤维素(corn straw cellulose,CSC)为主要基材制备可食膜。研究CDP与CSC质量比、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质量浓度、丙三醇(glycerol,Gly)质量浓度对可食膜... 以玉米磷酸酯淀粉(corn distarch phosphate,CDP)和玉米秸秆纤维素(corn straw cellulose,CSC)为主要基材制备可食膜。研究CDP与CSC质量比、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质量浓度、丙三醇(glycerol,Gly)质量浓度对可食膜物理性能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EAB)、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ur permeability,WVP)和透光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可食膜的物理性能综合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CDP-CSC质量比8.5∶1.5、CMC质量浓度0.8 g/100 mL、Gly质量浓度1.0 g/100 mL,此条件下可食膜物理性能综合分最高为0.683,对应可食膜的TS为19.75 MPa、EAB为46.89%、WVP为1.167×10^(-12)g/(cm·s·Pa)、透光率为41.86%,比未添加CSC的CDP膜物理性能综合分提高27.14%。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可食膜进行结构观察和表征,表明CDP/CSC可食膜表面较平整,结构致密,各基质相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膜 玉米磷酸酯淀粉 玉米秸秆纤维素 物理性能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PE食品包装袋对马铃薯绿化和龙葵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梅 田世龙 +3 位作者 颉敏华 李守强 冯焕德 刘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研究不同颜色包装袋对马铃薯绿化和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马铃薯表皮绿化速度和程度以及龙葵素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迅速增加;不同颜色包装袋包装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绿化及龙葵素含量的增加,其中绿色和黑色包装袋... 研究不同颜色包装袋对马铃薯绿化和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马铃薯表皮绿化速度和程度以及龙葵素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迅速增加;不同颜色包装袋包装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绿化及龙葵素含量的增加,其中绿色和黑色包装袋对其控制效果较优,马铃薯贮藏45d,黑色和绿色包装袋包装的马铃薯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53.97%和65.89%,龙葵素含量分别降低80.71%和7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绿化 龙葵素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保鲜食品的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71
8
作者 刘峥颢 吴广臣 王庭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3-537,共5页
从壳聚糖的特征基团的作用、膜的作用、酶的变化三个方面着重讨论了壳聚糖保鲜食品的机理,并对壳聚糖膜保鲜食品的应用进行了分类介绍。
关键词 壳聚糖 保鲜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苑子提取物中多酚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清安 范学辉 +3 位作者 张志琪 马学燕 陈瑜 王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78-181,共4页
研究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沙苑子中多酚含量的优化条件,并以优化的条件测定沙苑子不同溶剂提取物中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Folin-Ciocalteu显色剂(经稀释10倍)用量1.00mL、7.5g/100mLNa2CO3用量3.00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20mi... 研究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沙苑子中多酚含量的优化条件,并以优化的条件测定沙苑子不同溶剂提取物中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Folin-Ciocalteu显色剂(经稀释10倍)用量1.00mL、7.5g/100mLNa2CO3用量3.00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20min、测定波长647nm为沙苑子中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所用没食子酸标准品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081x-0.0249,R2=0.9996);沙苑子甲醇、乙醇和丙酮溶液提取物的质量浓度为1g/100mL左右时较适合测定其多酚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苑子 提取物 多酚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强化胶原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程珊 王稳航 +3 位作者 滕安国 张凯 周敬阳 吴子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4-201,共8页
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离子键、范德华力)的蛋白质-多糖聚合现象成为改良可食膜的重要手段。本实验以酸溶胀胶原纤维(正电性)为基料,研究带负电性的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对胶原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MC添加量... 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离子键、范德华力)的蛋白质-多糖聚合现象成为改良可食膜的重要手段。本实验以酸溶胀胶原纤维(正电性)为基料,研究带负电性的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对胶原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MC添加量(以胶原纤维质量计,下同)过多(大于10%),成膜液发生絮凝甚至分层现象而不能成膜;随着CMC添加量(范围为0%~5.0%)的增加,成膜液ζ-电势显著下降,pH值无明显变化,复合膜表面越来越粗糙,膜厚度增加,透光率显著降低(P<0.05);复合膜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随CMC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而断裂延伸率显著降低(P<0.05);当CMC添加量达5.0%时,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达到(32.41±0.86)g/(m·s·Pa),阻氧性与膜溶胀动力学性能显著提高(P<0.05);此外,热稳定性分析表明添加CMC能够提高复合膜热稳定性。由此可知,CMC能够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促进与胶原纤维的结合,提高胶原纤维膜相关机械强度和阻隔性能,从而为可食膜性能提升提供了一种可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膜 羧甲基纤维素 机械性能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纳米纤维素/阿魏酸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包装性能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彤 张宏 +5 位作者 赵晓彤 张英龙 张华江 夏宁 刘纯哲 孙多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53-260,共8页
在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纳米纤维素和阿魏酸,制备不同组分的大豆蛋白复合膜,研究纳米纤维素和阿魏酸的添加对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吸湿性、透光率、接触角及抑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纤维素添... 在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纳米纤维素和阿魏酸,制备不同组分的大豆蛋白复合膜,研究纳米纤维素和阿魏酸的添加对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吸湿性、透光率、接触角及抑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纤维素添加量为20.0 g、阿魏酸添加量为0.4 g时,复合膜的性能最佳,与纯大豆分离蛋白膜相比,其拉伸强度和接触角分别提高116.19%和127.21%,吸湿性也有所提升,而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以及氧气透过率分别降低59.76%、90.91%和77.55%,透光率也显著下降(P<0.0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阿魏酸的交联作用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变得致密,并使纳米纤维素分子与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加强,使其表面变得光滑,横截面变得平整,而阿魏酸的添加也使复合膜具有了一定的抑菌作用。本实验为大豆蛋白复合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拓宽了大豆蛋白复合膜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纳米纤维素 阿魏酸 扫描电子显微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卡拉胶可食性包装复合膜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莉琼 李新芳 +2 位作者 刘晓艳 赵素芬 涂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14-116,共3页
通过魔芋葡甘聚糖-卡拉胶可食性包装复合膜的制备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测定表明,质量配比、甘油含量、水浴温度对复合膜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当复合膜中魔芋精粉和卡拉胶的质量配比为3∶1时,甘油含量取魔芋精粉质量的10%,水浴温度取6... 通过魔芋葡甘聚糖-卡拉胶可食性包装复合膜的制备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测定表明,质量配比、甘油含量、水浴温度对复合膜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当复合膜中魔芋精粉和卡拉胶的质量配比为3∶1时,甘油含量取魔芋精粉质量的10%,水浴温度取60℃时制得的复合膜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较为理想,此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为9.582MPa,断裂伸长率为54.6%,透光率为92.2%,雾度为2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卡拉胶 复合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苑子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清安 范学辉 +2 位作者 张志琪 王琦 王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55-958,共4页
为有效开发利用沙苑子,探究其抗氧化特性为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数,本文主要从沙苑子酚类提取物的总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三种不... 为有效开发利用沙苑子,探究其抗氧化特性为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数,本文主要从沙苑子酚类提取物的总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三种不同沙苑子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沙苑子酚类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苑子 提取物 多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技术在食品活性包装中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应丽莎 赵东方 +3 位作者 付海姣 胡蓉 邹凯 张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5-340,共6页
食品包装控释系统是指包装材料作为传送系统进行活性物质的控制释放,目的在于维持或改善包装内食品的品质。本文阐述控释技术在食品活性包装中的应用、活性物质释放机理、释放速率影响因素等最新研究进展,展望控释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控释 食品 活性包装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处理对碎核桃仁中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克建 郝艳宾 +1 位作者 张烨 齐建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18-421,共4页
本文研究表明:碎核桃仁在加速氧化试验过程中,过氧化值和酸价持续不断增加;充氮包装和真空包装在防止单宁和维生素E含量减少方面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是通过提高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保持较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本文研究表明:碎核桃仁在加速氧化试验过程中,过氧化值和酸价持续不断增加;充氮包装和真空包装在防止单宁和维生素E含量减少方面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是通过提高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保持较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达到延缓核桃仁过氧化值和酸价上升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物质 碎核桃仁 不同包装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中增塑剂DEHP毒性特点及迁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毅 薛山 +1 位作者 贺稚非 李洪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85-389,共5页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是塑料工业最主要的增塑剂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医疗器械以及儿童玩...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是塑料工业最主要的增塑剂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医疗器械以及儿童玩具等生产。由于DEHP在塑料制品中含量高且常以游离状态存在,故非常容易通过多途径迁移至食品基质中,进而对人体造成器官损伤、生育和神经毒性等严重危害。本文就DEHP的性质、毒性损伤以及在食品中的迁移规律研究做了综述,以期为DEHP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P 毒性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对玉米磷酸酯淀粉/秸秆纤维素可食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海涛 邵信儒 +2 位作者 姜瑞平 张东杰 马中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4-40,共7页
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技术制备玉米磷酸酯淀粉/秸秆纤维素(corn distarch phosphate/corn straw cellulose,CDP/CSC)可食膜,探讨超声波-微波处理条件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以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和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 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技术制备玉米磷酸酯淀粉/秸秆纤维素(corn distarch phosphate/corn straw cellulose,CDP/CSC)可食膜,探讨超声波-微波处理条件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以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和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EAB)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600 W、微波功率170 W、超声波-微波时间9 min。在此条件下可食膜的TS和EAB分别达到31.42 MPa和74.33%,与未经超声波-微波处理的膜相比分别提高62.29%和56.88%。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可食膜进行结构观察和表征,经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的CDP/CSC可食膜表面平整,结构致密,分子间作用力加强。超声波-微波联合作用可有效提高CDP/CSC可食膜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膜 超声波-微波 机械性能 玉米磷酸酯淀粉 玉米秸秆纤维素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肉桂精油复配PE膜对双孢菇的保鲜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洪军 潘艳娟 王建清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4期21-25,共5页
将大蒜精油与肉桂精油以1∶2的比例复配,分别吸取5、10、15、20μL复配精油添加到双孢菇PE膜包装袋中,根据双孢菇保鲜评价指标评价组合包装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独PE膜包装相比,10μL大蒜/肉桂精油复配PE膜可有效保持... 将大蒜精油与肉桂精油以1∶2的比例复配,分别吸取5、10、15、20μL复配精油添加到双孢菇PE膜包装袋中,根据双孢菇保鲜评价指标评价组合包装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独PE膜包装相比,10μL大蒜/肉桂精油复配PE膜可有效保持双孢菇的感官、Vc含量和总酚含量,降低褐变度,对还原糖含量和失重率影响不大;可将双孢菇的保鲜期延长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大蒜/肉桂精油 PE膜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甘油基聚酯对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贮藏期间机械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章智华 徐丽娜 +5 位作者 严文冰 张华江 迟玉杰 刘媛媛 吴永庆 阴彤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07-213,共7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为主要原料,将甘油进行改性后制备的生物甘油基聚酯加入到成膜液中制备SPI复合膜,通过对贮藏期间SPI复合膜机械性能、水分含量和甘油迁出率进行跟踪测定,比较分析甘油经改性后制备的增塑剂... 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为主要原料,将甘油进行改性后制备的生物甘油基聚酯加入到成膜液中制备SPI复合膜,通过对贮藏期间SPI复合膜机械性能、水分含量和甘油迁出率进行跟踪测定,比较分析甘油经改性后制备的增塑剂对SPI复合膜的机械性能稳定性、保水性、甘油迁出率稳定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甘油增塑的SPI复合膜相比,改性后制备的机械性能稳定性最高的SPI复合膜为生物甘油基聚酯(生物聚甘油和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1)增塑的复合膜,其拉伸强度稳定性提高了18.08%,断裂延伸率稳定性提高了34.52%,水蒸气透过系数稳定性提高了14.68%,水分含量稳定性提高了17.02%,甘油迁出率稳定性提高了74.28%,膜体系的紧密性和连续性增强,且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空间网状结构。生物甘油基聚酯的添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PI复合包装薄膜的机械性能稳定性,为其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甘油改性 生物甘油基聚酯 机械性能稳定性 甘油迁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冻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维生素C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包海蓉 王华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34-436,共3页
本文研究速冻草莓在-12、-18、-40℃三种温度下十四周贮藏中可溶性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简称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及维生素C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冻藏的草莓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冻藏初期可溶性多... 本文研究速冻草莓在-12、-18、-40℃三种温度下十四周贮藏中可溶性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简称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及维生素C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冻藏的草莓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冻藏初期可溶性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后期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冻藏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