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间机收元胡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与试验
1
作者 刘珂 魏伟锋 +2 位作者 朱纪跃 李高伟 高震南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为提高机收元胡所用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准确性,通过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元胡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首先,采用物理试验确定元胡基本物性参数范围;其次,依据物理试验测定的参数范围进行休止角的显著性试验,得到对元胡休止角影... 为提高机收元胡所用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准确性,通过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元胡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首先,采用物理试验确定元胡基本物性参数范围;其次,依据物理试验测定的参数范围进行休止角的显著性试验,得到对元胡休止角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元胡间滚动摩擦系数、元胡与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元胡间碰撞恢复系数;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缩小显著性参数取值范围,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休止角与显著因素的最优二阶回归方程;以物理试验休止角为目标获取最佳参数组合:元胡间滚动摩擦系数0.08、元胡与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0.32、元胡间碰撞恢复系数0.49。最后,在对比标定模型参数下仿真堆积体与实际堆积体,测得二者的休止角和堆体外形轮廓无明显差异,表明该最佳参数组合可作为元胡机收过程中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 离散元模型 参数标定 休止角 收获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低糖凝固型酸乳的研制及花青苷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李轲 辛向鸽 马川兰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9期19-22,25,共5页
以漯紫薯4号和生牛乳为主要原料,木糖醇为甜味剂,在配方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凝固型紫薯低糖酸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紫薯低糖凝固型酸乳的最佳配方,即生牛乳添加量82%,发酵剂添加量0.8%,紫薯浆添加... 以漯紫薯4号和生牛乳为主要原料,木糖醇为甜味剂,在配方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凝固型紫薯低糖酸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紫薯低糖凝固型酸乳的最佳配方,即生牛乳添加量82%,发酵剂添加量0.8%,紫薯浆添加量8%(紫薯浆料液比2∶3),木糖醇添加量4.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紫薯低糖凝固型酸乳呈淡紫色,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花青苷稳定性好,是一款适合大众口味的风味保健酸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低糖 酸乳 花青苷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武平参薯与其同属植物山药中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邱珊莲 王伟英 +3 位作者 张少平 洪建基 姚运法 林一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07-2311,共5页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薯蓣属的8个栽培品种,包括5种武平参薯和3种白山药,进行蛋白质、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薯蓣品种中,铁棍山药的营养价值最高,表现在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鲜重的31.8 g/kg,氨基...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薯蓣属的8个栽培品种,包括5种武平参薯和3种白山药,进行蛋白质、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薯蓣品种中,铁棍山药的营养价值最高,表现在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鲜重的31.8 g/kg,氨基酸总量也最丰富,达到23.63 mg/g,在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有12种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其他7个薯蓣品种。武平紫参薯"武紫3号"营养价值仅次于铁棍山药,其蛋白质含量、12种氨基酸含量较高,仅次于铁棍山药,除此之外,武紫3号中的Fe、Ca、谷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7个薯蓣品种。而8个薯蓣品种中营养价值最差的属普通山药,其蛋白质含量最低,只有12.0 g/kg,Zn、Ca及14种氨基酸的含量也最低,其次营养价值较差的是武平紫参薯"武紫2号",但是该品种产量极高,可作为很好的粮食作物。本研究提高了人们对武平参薯的营养价值的认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平参薯 铁棍山药 蛋白质 微量元素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纳米TiO_2复合保鲜膜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袁志 王明力 +3 位作者 王丽娟 赖虹 王雅臣 李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72,共6页
利用纳米TiO2对壳聚糖进行改性,优化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膜,检测纳米TiO2添加量对复合膜的透性的影响,并对嫩姜进行涂膜保鲜。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含量为1g,纳米TiO2为0.03g,冰乙酸为1mL时,优化膜透O2系数为0.0437g/天,透CO2系数为0.2702g/... 利用纳米TiO2对壳聚糖进行改性,优化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膜,检测纳米TiO2添加量对复合膜的透性的影响,并对嫩姜进行涂膜保鲜。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含量为1g,纳米TiO2为0.03g,冰乙酸为1mL时,优化膜透O2系数为0.0437g/天,透CO2系数为0.2702g/天,透O2系数比空白膜增强了4倍,透CO2系数降低了24%,透光率有所降低。应用于嫩姜保鲜时,经优化膜处理嫩姜的维生素C、姜辣素含量比不涂膜的嫩姜提高了23%、26%,故改性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保鲜膜有利于延长果蔬采后贮藏的保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TIO2 复合膜 透气性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旱藕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樊吴静 谭冠宁 +5 位作者 罗兴录 罗维钢 何虎翼 李丽淑 杨鑫 唐洲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探讨旱藕生理特性及产量与水氮耦合的关系,为旱藕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棚桶栽方式,以桂兴芋3号为材料,分别设3个土壤灌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25±5)%(W1)、(50±5)%(W2)和(75±5)%(W3)]和4个... 【目的】探讨旱藕生理特性及产量与水氮耦合的关系,为旱藕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棚桶栽方式,以桂兴芋3号为材料,分别设3个土壤灌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25±5)%(W1)、(50±5)%(W2)和(75±5)%(W3)]和4个施氮量[分别为施纯氮0 kg/ha(N0)、300 kg/ha(N1)、600 kg/ha(N2)和900 kg/ha(N3)],旱藕块根形成期取样测定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生理指标,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旱藕的分蘖数和株高随灌水量及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茎径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旱藕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均表现出上升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则相反。低水低氮或高水高氮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较低。相同水分条件下,旱藕单株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W1、W2和W3条件下,N1、N2和N3分别较N0增产21.15%~52.74%、20.44%~56.16%和15.35%~35.61%。相同施氮水平下,产量也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旱藕块根产量与分蘖数、株高、Pn、Gs、Tr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水分和氮肥在促进旱藕生长发育、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强植株抗逆性及增加块根产量方面具有显著的耦合效应。田间持水量(75±5)%、施氮量900 kg/ha为旱藕适宜的水氮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藕 水氮耦合 生长 光合作用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旱藕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樊吴静 唐美丽 +6 位作者 韦玉恒 何虎翼 杨鑫 李丽淑 唐洲萍 韦信优 谭冠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30-2137,共8页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旱藕农艺性状、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旱藕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旱藕品种桂兴芋3号为试验材料,设0.90万、1.05万、1.20万、1.35万和1.50万株/ha 5个种植密度,测定不同生育期旱藕的农...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旱藕农艺性状、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旱藕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旱藕品种桂兴芋3号为试验材料,设0.90万、1.05万、1.20万、1.35万和1.50万株/ha 5个种植密度,测定不同生育期旱藕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干物质含量及成熟期旱藕根茎的产量和品质。【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旱藕单株分蘖数、株高和茎径均逐渐减小,植株倒伏率逐渐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含量逐渐降低;叶片、茎秆及根茎的干物质积累量也逐渐降低。根茎的单株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群体产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其中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a的群体产量最高,达94100 kg/ha;根茎的含水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逐渐降低。【结论】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旱藕产量,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a时,旱藕根茎群体产量最高;种植密度过大则会影响旱藕生长发育,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藕 密度 生长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藕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樊吴静 杨鑫 +4 位作者 韦玉恒 唐美丽 何虎翼 唐洲萍 李丽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81-1987,共7页
为探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藕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设置有机无机复混肥0、750、1500、2250、3000 kg/hm25个施肥量,进行不同施肥量对土壤理化性状、旱藕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施... 为探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藕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设置有机无机复混肥0、750、1500、2250、3000 kg/hm25个施肥量,进行不同施肥量对土壤理化性状、旱藕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孔隙度先增加后减少,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旱藕株高、茎径及分蘖数逐渐增加,但旱藕倒伏率也随之增加;旱藕成熟块茎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淀粉含量逐渐增加;旱藕块茎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施肥量为2250 kg/hm2的产量最高,比不施肥增产66.01%。综上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旱藕块茎产量及品质,但施肥量过多会导致土壤板结及旱藕倒伏,块茎产量减少。本研究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量为2250 kg/hm2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藕 有机无机复混肥 土壤理化性状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治华 谢江 +3 位作者 黄驰 王自鹏 李浦 涂全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7期192-194,共3页
紫甘薯中的花青素色泽红紫、安全无毒,具有抗氧化、抗突变、保护肝脏、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作用,而且是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可应用于许多行业。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纯化的研究概况,总结了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纯化技术的主要... 紫甘薯中的花青素色泽红紫、安全无毒,具有抗氧化、抗突变、保护肝脏、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作用,而且是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可应用于许多行业。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纯化的研究概况,总结了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纯化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纯化技术的主要流程和食用安全利用价值。提出了当前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纯化技术需要深入开展的研究论题,并对紫薯花青素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花青素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期对徐紫薯8号品质及结薯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闫会 张允刚 +5 位作者 刘亚菊 王欣 后猛 唐维 马代夫 李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徐紫薯8号为高花青苷型甘薯新品种,生育期影响结薯习性、产量及品质性状。本试验研究78~188 d共12个生育期下徐紫薯8号薯形、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产量、花青苷含量及淀粉含量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徐紫薯8号各个性状差异... 徐紫薯8号为高花青苷型甘薯新品种,生育期影响结薯习性、产量及品质性状。本试验研究78~188 d共12个生育期下徐紫薯8号薯形、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产量、花青苷含量及淀粉含量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徐紫薯8号各个性状差异显著。大中薯率、亩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花青苷产量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升高;薯块长宽比、小薯率、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亩鲜薯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烘干率、亩薯干产量和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148 d甘薯单株结薯数最多,亩鲜薯产量和花青苷产量均最高,分别达每667 m23 927.00 kg和4. 25 kg,大中薯率达90%,甘薯商品性好,食用品质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紫薯8号 生育期 花青苷 结薯习性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旱藕产量、生理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吴静 杨鑫 +4 位作者 何虎翼 唐洲萍 唐美丽 韦玉恒 李丽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9-1078,共10页
【目的】探讨水氮耦合对旱藕生长特性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旱藕的高产高效栽培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遮雨棚内种植旱藕品种桂兴芋3号,设计4个灌水量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20±5)%(W1)、(40±5)%(W2)、... 【目的】探讨水氮耦合对旱藕生长特性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旱藕的高产高效栽培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遮雨棚内种植旱藕品种桂兴芋3号,设计4个灌水量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20±5)%(W1)、(40±5)%(W2)、(60±5)%(W3)和(80±5)%(W4)]和4个施氮量水平[分别为施纯氮0 kg/hm^(2)(N0)、300 kg/hm^(2)(N1)、600 kg/hm^(2)(N2)和900 kg/hm^(2)(N3)],共16个水氮耦合处理,以W1N0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水氮耦合处理旱藕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及旱藕的农艺性状、叶片生理特性和块茎产量。【结果】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种植旱藕土壤的孔隙度、碱解氮含量、脱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及旱藕的茎径、淀粉含量和块茎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缺氮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磷酸酶活性及旱藕的分蘖数和株高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种植旱藕土壤的孔隙度、蔗糖酶活性及旱藕的株高和茎径均表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低水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及旱藕的分蘖数和块茎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与CK相比,各水氮耦合处理旱藕的块茎产量增加7.78%~70.28%,其中W3N2处理的块茎产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水氮耦合效应对旱藕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酶活性及对分蘖、株高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对土壤孔隙度、速效钾含量及茎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田间持水量(60±5)%和施氮量600 kg/hm^(2)的水氮耦合模式对改善旱藕土壤环境及促进旱藕生长的综合效果较佳,适宜在旱藕种植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藕 水氮耦合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参薯及其同属植物铁杆山药中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周新勇 宋曙辉 +1 位作者 王文琪 罗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005-20007,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紫参薯(Dioscorea alata Linn.)的营养成分,并将其与河南铁杆山药进行比较,旨在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常规方法对不同产地紫参薯(浙江紫参薯、江西紫参薯、北京西郊农场紫参薯)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紫参薯(Dioscorea alata Linn.)的营养成分,并将其与河南铁杆山药进行比较,旨在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常规方法对不同产地紫参薯(浙江紫参薯、江西紫参薯、北京西郊农场紫参薯)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与2种河南铁杆山药品种(河南铁杆山药1、河南铁杆山药2)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河南铁杆山药2的粗蛋白、粗纤维、铁、钾等含量丰富;河南铁杆山药1的脂肪、粗纤维、铜、钙、镁和硒等含量丰富;浙江紫参薯的铜、钙、锰、钾、葡萄糖和蔗糖等含量丰富;北京紫参薯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酸、磷和硒等含量丰富;江西紫参薯的Vc、磷和硒等含量丰富。[结论]不同产地的山药在其营养成分中具有各自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参薯 营养成分 矿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种马铃薯土壤理化性状、水分利用效率及块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樊吴静 杨鑫 +5 位作者 李丽淑 李兰青 唐海 唐秀桦 何虎翼 唐洲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74-2381,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冬种马铃薯土壤理化性状、水分利用效率和块茎产量的影响,为完善广西冬种马铃薯灌溉技术及促进广西冬种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膜下滴灌(A)、露地滴灌... 【目的】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冬种马铃薯土壤理化性状、水分利用效率和块茎产量的影响,为完善广西冬种马铃薯灌溉技术及促进广西冬种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膜下滴灌(A)、露地滴灌(B)、露地微喷灌(C)和不灌溉(对照,CK)4种灌溉方式(即4个处理),在苗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测定各处理马铃薯地的土壤理化性状,在盛花期调查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在收获期测定块茎的产量和质量,并计算水分利用效率,筛选适宜广西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的节水灌溉方式。【结果】与CK相比,处理A、处理B和处理C的土壤平均温度分别增加1.57、0.37和0.17℃;除苗期25.00 cm土层外,处理A在苗期和块茎形成期的土壤平均温度均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在马铃薯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处理A、处理B和处理C的土壤含水量分别较CK提高18.68%、11.43%和11.43%,除苗期和块茎膨大期0~10.00 cm土层外,处理A的土壤含水量均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土壤孔隙度及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处理A、处理B和处理C马铃薯的株高、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大于CK,且除主茎数外均以处理A最大;处理A的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0.40 t/hm2和7.16 kg/m3,均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结论】冬种马铃薯采用膜下滴灌、露地滴灌和露地微喷灌均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水热及养分含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和块茎产量提高,其中以膜下滴灌效果最佳,适宜在广西冬种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灌溉方式 土壤养分 块茎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源花魔芋’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佩瑛 孙远明 +3 位作者 张盛林 苏承刚 张兴国 刘朝贵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00-900,共1页
关键词 魔芋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芭蕉芋施肥处理对块茎淀粉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明强 欧珍贵 +2 位作者 班秀文 李志芳 黎青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71-75,83,共6页
为探索芭蕉芋块茎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芭蕉芋肥效试验对淀粉积累及产量影响研究,分别在P、K相同、N、K相同、N、P相同的情况下对N、P、K的4个不同水平处理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分蘖数在7、8、9、10月是... 为探索芭蕉芋块茎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芭蕉芋肥效试验对淀粉积累及产量影响研究,分别在P、K相同、N、K相同、N、P相同的情况下对N、P、K的4个不同水平处理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分蘖数在7、8、9、10月是芭蕉芋生长最快的季节,10月后,株高生长缓慢,植株分蘖数基本停止,茎径在10~12月增长较快;干片淀粉率、干物率还是鲜芋淀粉含量积累,9~12月是芭蕉芋块茎淀粉积累较快的时期,到2013年3月测产时,无论干片淀粉率、干物率还是鲜芋淀粉含量都有所下降;在N、P、K肥料3要素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以N 300 kg/hm2、P( P2 O5)180 kg/hm2、K( K2 O)240 kg/hm2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蕉芋 块茎 产量 淀粉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胶寡糖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窦勇 胡佩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163,179,共4页
以平均聚合度10以下的寡糖为目标产物,将褐藻胶经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降解,筛选出最佳降解条件,以此降解条件下制备的寡糖对7种常见细菌和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体积百分比浓度3%、温度80℃、反应1.5... 以平均聚合度10以下的寡糖为目标产物,将褐藻胶经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降解,筛选出最佳降解条件,以此降解条件下制备的寡糖对7种常见细菌和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体积百分比浓度3%、温度80℃、反应1.5~2 h为最佳降解条件;寡糖对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藤黄微球菌为0.625%、枯草芽孢杆菌为2.5%,寡糖对真菌抑制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寡糖 制备 降解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OPSIS法在亚麻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8
16
作者 杜刚 刘其宁 +1 位作者 赵振玲 吴学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有效地对亚麻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此文以2004~2005年度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分析材料,应用DTOPSIS法对区试的10个亚麻新品种的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传统单纯产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DTOPSIS法... 为了更加准确地、有效地对亚麻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此文以2004~2005年度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分析材料,应用DTOPSIS法对区试的10个亚麻新品种的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传统单纯产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Ci值排序结果比单纯产量排序结果有所不同,但DTOPSIS法分析更为合理,它在全面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此外,该文还对DTOPSIS法在亚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淮山品系比较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艳英 甘秀芹 +5 位作者 韦本辉 刘斌 申章佑 胡泊 劳承英 宁秀呈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55-58,共4页
针对目前淮山品种退化、品种单一等问题,为选育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适合在广西及周边地区种植的淮山新品种,对5个系统选育的淮山品系和对照种桂淮2号的植物学性状、产量、抗性和品质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两年平均鲜薯产量... 针对目前淮山品种退化、品种单一等问题,为选育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适合在广西及周边地区种植的淮山新品种,对5个系统选育的淮山品系和对照种桂淮2号的植物学性状、产量、抗性和品质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两年平均鲜薯产量,品系GY23、GY26、GY92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种,分别比对照种增产67.72%、70.73%、34.40%;品系GY44较对照种减产,GY91较对照种增产,但差异均不显著;5个淮山新品系营养均衡,其中GY23铁元素含量最高,比对照种高出32.05%;GY23、GY26、GY91的抗寒抗病性均为高抗水平。GY23、GY26、GY92等3个品系在生长势、产量、抗性和品质等方面均表现较好,较适合在广西及周边地区种植,可进一步进行区域比较试验以及扩大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 品系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防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燚 严顺 +3 位作者 鲁红学 胡桂香 孙明 喻子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721-723,共3页
笔者连续 3年在湖北省咸丰县进行了魔芋健身栽培试验 ,分别对魔芋的种芋消毒、最佳播期、遮荫覆盖、施钾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外调种芋用 10 0 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 10 0 0倍液 + 2 0 %龙克菌 5 0 0倍液混合消毒 3次 ,效果最好 ;海... 笔者连续 3年在湖北省咸丰县进行了魔芋健身栽培试验 ,分别对魔芋的种芋消毒、最佳播期、遮荫覆盖、施钾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外调种芋用 10 0 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 10 0 0倍液 + 2 0 %龙克菌 5 0 0倍液混合消毒 3次 ,效果最好 ;海拔 80 0~12 0 0m山区魔芋的适播期为 5月上旬 ,不仅出苗率可达 99.0 6% ,还可以缩短魔芋出苗前在土壤中的时间 ,减少病原菌侵染机会 ,发病率也最低 ;在海拔 80 0~ 12 0 0m地区种植魔芋 ,遮荫越好 ,发病越轻 ,同时土表覆盖可以降低发病率 7%左右 ;魔芋属喜钾作物 ,在底肥中施 5 0 %硫酸钾 45 0kg/hm2 ,增产效果最好 ,可增产 5 1.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栽培 最适播期 遮荫 覆盖 钾肥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种苗3种快繁技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耀琴 刘建平 +3 位作者 南怀林 高钰锋 任海昕 王小兵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6期34-39,共6页
为解决生产中山药品种退化、种苗繁殖慢的问题,以‘晋山药1号’为试验材料,对山药组织培养快繁、山药段快繁、山药扦插3种快繁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对培养程序、种苗成活率、繁殖特点、繁殖系数等各项指标的考察分析。结果得出:采用组织... 为解决生产中山药品种退化、种苗繁殖慢的问题,以‘晋山药1号’为试验材料,对山药组织培养快繁、山药段快繁、山药扦插3种快繁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对培养程序、种苗成活率、繁殖特点、繁殖系数等各项指标的考察分析。结果得出:采用组织培养时,以茎尖作为外植体优于有节茎段和无节茎段,不仅污染率低、繁殖系数高,同时还可对种苗进行脱毒,但生产程序复杂,对生产场地要求高;而采用扦插繁殖生产程序简单、周期短,但只适合种植周期为1~2年的品种;山药段快繁出苗晚,且需要消耗山药成品部分,在3种快繁方法中处于最劣势。由此得出结论,在生产中进行山药种苗快繁时,针对多年种植品种,应采用茎尖作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快繁,而种植周期短的品种,可采用扦插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快繁 组织培养 扦插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胶园林下种植疣柄魔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淑娜 潘剑 +4 位作者 黄坚雄 郑定华 桂青 王军 周立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4-132,共9页
为明确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适宜播期,以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virosus)为供试材料,分别以种植面积较大的常规胶园和光照条件更优的全周期胶园为间作林,研究2016年2月25日(SD1)、3月25日(SD2)、4月25日(SD3)三个播期对疣柄魔芋生... 为明确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适宜播期,以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virosus)为供试材料,分别以种植面积较大的常规胶园和光照条件更优的全周期胶园为间作林,研究2016年2月25日(SD1)、3月25日(SD2)、4月25日(SD3)三个播期对疣柄魔芋生育期、叶片性状、块茎产量、块茎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各播期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随播期延后而缩短,SD1与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叶片数和叶柄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显著增加,叶柄长度受播期影响不显著;常规林下不同播期疣柄魔芋的叶片数无显著差异,叶柄长度和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降低,SD1和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平均产量以SD1播期最高,为22.76 t·hm^-2,但三个播期间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产量随播期延后而逐渐增加,以SD3播期的产量最高,为10.90 t·hm^-2,与SD1差异达显著水平。播期对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在2月25日—4月25日间均适宜播种,适当早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常规成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以3月25—4月25日之间为宜,适当晚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产量显著高于常规胶园。研究结果可为橡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橡胶 间作 播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