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EMS诱变的水稻不同位点突变体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差异 |
周佳伟
王歆凯
唐兆成
凌溪铁
张保龙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水稻散生突变体sg518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
王洋
张文锋
杨杰
沙忠玉
韩文利
陈能刚
郭欣
|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
0 |
|
3
|
^(60)Co-γ射线诱发的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系变异分析 |
景晓阳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刘贵付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5
|
|
4
|
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发水稻龙特甫B叶色突变 |
陈善福
舒庆尧
吴殿星
崔海瑞
夏英武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1
|
|
5
|
化学杀雄剂Ⅲ号诱导水稻雄性不育过程中幼穗、颖花、花药中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研究 |
黄雪清
高东迎
杨安南
孙立华
张金渝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6
|
^(60)Co-γ射线与NaN_3复合处理对珍汕97A的诱变效应 |
张再君
范树国
刘林
梁承邺
许晖
戴绍钧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0 |
11
|
|
7
|
提高水稻籼粳杂交后代花药培养力的研究 |
朱永生
陈葆棠
张端品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4
|
|
8
|
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华航31号的选育与应用 |
刘永柱
王慧
郭涛
张建国
唐湘如
陈志强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9
|
利用分子标记确定从水稻3N×2N组合中得到的F_2群体稳定性 |
邢少辰
周开达
朱立煌
蔡玉红
庄炳昌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0
|
^60Co-γ辐射对香软型水稻品种‘滇屯502’的诱变效应 |
李伟
吴超
李正和
姚伟
王春芳
罗方绕
郭效琼
文建成
陈丽娟
李娟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1
|
从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鉴定一个水稻三倍体×二倍体F_2群体的遗传稳定性 |
吴先军
汪旭东
周开达
朱立煌
|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
1999 |
35
|
|
12
|
60Co-γ辐射对广适性水稻品种绥粳18的诱变影响 |
刘宝海
刘晴
聂守军
刘宝民
付立新
王明泉
高世伟
刘宇强
常汇琳
张佳柠
马成
薛英会
白瑞
王洪彬
唐铭
门龙南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21 |
7
|
|
13
|
γ辐照对稻米蒸煮和食用品质的影响 |
包劲松
舒庆尧
吴殿星
周建华
夏英武
|
《核农学报》
CAS
CSCD
|
1998 |
15
|
|
14
|
南京11四倍体水稻无融合生殖现象初报 |
陈才良
谢国生
蔡得田
马平福
祝虹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0
|
|
15
|
高静水压诱变水稻突变株系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 |
白成科
李桂双
彭长连
段俊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6
|
UV-B对水稻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李韶山
王艳
刘颂豪
|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
2000 |
19
|
|
17
|
种芽诱导获得同源四倍体水稻技术的研究 |
黄群策
孙敬三
朱生伟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1997 |
33
|
|
18
|
^(137)Cs-γ射线辐射对早籼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俞法明
金庆生
周丽泉
陈永萍
刘庆龙
严文潮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2007 |
7
|
|
19
|
航天诱变对甘蓝型油菜根尖的细胞学效应 |
谢琳
牛应泽
罗谊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20
|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化学致死突变体的诱变筛选与初步研究 |
张集文
武晓智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