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VMAT放疗计划中实际射野角度与射野角度归零的剂量验证比较
1
作者 顾宵寰 李金凯 +6 位作者 李彩虹 王沛沛 昌志刚 胡晓伟 李华玲 季茹 武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以宫颈癌为例,比较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验证中,实际射野角度和射野角度归零的γ通过率的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患者的VMAT计划进行计划验证,探测矩阵使用PTW OCTA... 目的以宫颈癌为例,比较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验证中,实际射野角度和射野角度归零的γ通过率的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患者的VMAT计划进行计划验证,探测矩阵使用PTW OCTAVIUS 1500,模体使用PTW OCTAVIUS 4D,分析软件使用PTW VeriSoft,在医科达AXESSE电子直线加速器上,分别进行实际射野角度和射野角度归零的计划验证测量,选用2mm/2%和3mm/3%两种标准进行γ通过率分析。并进一步将机架角度分解为水平线上和水平线下两种角度范围,探究治疗床对γ通过率的影响。比较几种验证结果的差异性。结果20例患者γ通过率(%),实际射野角度(2mm/2%91.9±2.6,3mm/3%99.1±0.4)相比射野角度归零(2mm/2%94.0±2.3,3mm/3%99.5±0.3)有所降低(P<0.05)且差异较大(Cohen'sd值,2mm2%1.212,3mm3%0.884);水平线上角度范围,实际射野角度(2mm/2%93.0%,3mm/3%99.3%)相比射野角度归零(2mm/2%93.9%,3mm/3%99.5%)有所降低(P<0.05)且差异中等(Cohen's d值,2mm2%0.562,3mm3%0.568);水平线下角度范围,实际射野角度(2mm/2%90.8%,3mm/3%99.1%)相比射野角度归零(2mm/2%93.9%,3mm/3%99.6%)有所降低(P<0.05)且差异很大(Cohen's d值,2mm2%2.472,3mm3%1.464)。结论相比于射野角度归零,实际射野角度计划验证考虑到了实际治疗时机架旋转的问题,例如在不同角度,加速器机架和多叶准直器在重力作用下的影响、治疗床的影响等因素,更能反映实际治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AVIUS 4D VMAT 计划验证 γ通过率 射野角度 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剂量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静 王旭 +5 位作者 龚筱钦 凌锐 游涛 戴春华 田野 陈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患者肠道剂量参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E≥2级与肠道剂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26例(16.46%)患者发生≥2级ARE。营养不良、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ARE≥2级的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调强放疗的患者(P <0.05);发生ARE≥2级的患者肠袋V5、V40和直肠V50高于ARE <2级的患者(P <0.05);ROC曲线显示肠袋V5和V40是ARE≥2级的显著预测因子(AUC> 0.7,P <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应考虑肠袋V5和V40剂量,合理优化放疗计划,以期降低ARE≥2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急性放射性肠炎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叶光栅准直器的故障维修一例
3
作者 陈春想 张健文 蒋晓芹 《医疗装备》 2025年第1期99-99,102,共2页
多叶光栅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作为精确放射治疗设备的核心部件,以其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及使用灵活的优势推动了适形和调强等放射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MLC叶片的结构、材料、加工、传动机构、准确定位、位置的适时... 多叶光栅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作为精确放射治疗设备的核心部件,以其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及使用灵活的优势推动了适形和调强等放射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MLC叶片的结构、材料、加工、传动机构、准确定位、位置的适时检查与修正是多叶光栅设计的关键。然而,由于MLC叶片在调整照射野过程中的频繁运动,相关组件面临较大的磨损风险,导致MLC故障率较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1-2]。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后,其状态的不稳定性可能带来不良影响,且故障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而递增,对临床治疗的连续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MLC(型号:trilogy)故障1例,并提出新的维修策略,旨在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光栅准直器 故障维修 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记点验证治疗等中心位置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吕懂霞 王文化 +4 位作者 秦伟 王敏 魏晓为 时飞跃 蒋红兵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标记点实现放疗患者治疗等中心位置验证的新方法,并进行初步测试。方法:首先,使用木箱模体进行放疗复位的可行性实验。随机产生15组位移数据,对应放疗计划中治疗等中心相对于原始等中心的位置偏移。根据位移数据,借助...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标记点实现放疗患者治疗等中心位置验证的新方法,并进行初步测试。方法:首先,使用木箱模体进行放疗复位的可行性实验。随机产生15组位移数据,对应放疗计划中治疗等中心相对于原始等中心的位置偏移。根据位移数据,借助可移动式激光灯和CT扫描床,在木箱模体上贴两套(每套3只)标记点,分别对应原始等中心和治疗等中心,进行CT扫描。在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中,手动确认两个等中心点并得到对应的坐标数据,计算坐标数据之差得到实际位移值。通过比较实际位移实现治疗等中心位置确认。除此之外,尝试使用阈值分割算法实现在患者定位CT图像上自动检测金属标记点,并获取等中心点的坐标值。在木箱实验中,实际位移值与计划位移值的差的绝对值(记为Δd),用于表示治疗等中心的位置精度。使用阈值分割算法检测等中心时得到的偏差值记为Δs。结果:在X(左右)、Y(头脚)和Z(腹背)方向Δd值分别为(0.83±0.37)mm、0(0,0.5)mm和(0.45±0.29)mm;在X、Y、Z方向Δs分别为(0.46±0.22)mm、0(0,0.5)mm、(0.33±0.29)mm;Δs在3个方向上均值均小于2 mm,在临床摆位误差允许范围内。结论:基于标记点验证治疗等中心位置的方法是可行的,本研究为在CT模拟机下进行放疗复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金属标记点 治疗等中心 CT模拟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中膀胱体积与剂量分布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元景 朱丽红 吴玉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3-17,共5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膀胱体积改变对膀胱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放疗中心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10例,均采用IMRT技术联合192 Ir高剂量率后装治... 目的 探讨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膀胱体积改变对膀胱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放疗中心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10例,均采用IMRT技术联合192 I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外照射第1周前5次每次放射治疗前行1次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以后每周行1次CBCT,共收集100幅图像。基于CBCT图像重新勾画膀胱结构并移植至计划CT图像中,获取实际治疗时膀胱体积和剂量分布,并分析标准化膀胱体积(CBCT膀胱体积/CT膀胱体积)与标准化膀胱剂量(CBCT膀胱剂量/CT膀胱剂量)的相关性。结果 CBCT图像膀胱体积比计划CT图像小,标准化膀胱体积平均值为(0.96±0.31);受膀胱体积变化影响,CBCT图像膀胱剂量较计划CT图像高。标准化膀胱平均剂量和标准化V45平均值分别为(1.01±0.03)和(1.03±0.12)。标准化膀胱体积与标准化膀胱平均剂量无相关性(P>0.05)。标准化膀胱体积与标准化V45呈正相关(r=0.870,P=0.001)。结论 在宫颈癌IMRT治疗中,膀胱充盈程度的一致性较差。膀胱体积越大,膀胱剂量V45越大。基于图像引导放疗下,患者膀胱体积与定位时膀胱体积尽量保持一致,从而避免膀胱所受剂量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膀胱体积 剂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的放射治疗计划特征预测调强放疗计划复杂度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李华玲 李彩虹 +2 位作者 王沛沛 李金凯 孙新臣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提取放疗计划特征预测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复杂度的可行性,为IMRT计划复杂度综合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进行治疗的3203例盆腔肿瘤、腹部肿... 目的:探讨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提取放疗计划特征预测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复杂度的可行性,为IMRT计划复杂度综合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进行治疗的3203例盆腔肿瘤、腹部肿瘤及头颈部肿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Monaco系统进行计划设计,分别采用Precise和Axesse加速器进行治疗。利用Python软件计算10个放疗计划复杂度评价指标,通过格式转换借助影像组学Pyradiomics工具提取放疗计划文件中的放疗计划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的数据清洗、过滤法和嵌入法选择放疗计划特征,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模型分别对10个常用的计划复杂度评价指标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采用拟合优度(R2)值评价模型预测性能,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检测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放疗中Precise加速器与Axesse加速器在平均叶片对面积(LA)、射束形状与标准圆的偏差(PI)、子野形状和面积的变异度(MCS)和叶片运动范围平均值(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94、-63.678、72.582、-48.858,P<0.01)。借助Pyradiomics工具共提取到计划组学特征107个,采用过滤法筛选后剩余38个,嵌入法筛选后复杂度指标特征数为4~11个。MU加权平均射野面积(MFA)、LA、叶片对间距平均值(LGA)等在验证集中的拟合优度较好(R2>0.970);叶片间距小于某阈值20 mm比例(SAS20)在验证集中的拟合优度较差(R2=0.917)。五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所有复杂度评价指标的预测准确率均值>90%。结论:基于影像组学方法提取到的放疗计划特征可以准确预测调强放疗计划的复杂度,有望在提高患者放疗计划个体化质量保证效率、筛选更高质量的放疗计划方面发挥更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特征 计划复杂度 机器学习 质量保证 Python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剂量计算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7
作者 刘卫东 张燕慧 +2 位作者 孙力军 叶书成 魏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15-17,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间剂量计算(IDC)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癌患者,在Eclipse15.6治疗计划系统上重新设计VMAT计划,分为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和应用IDC模式计划,比较... 目的探讨中间剂量计算(IDC)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癌患者,在Eclipse15.6治疗计划系统上重新设计VMAT计划,分为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和应用IDC模式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靶区的D_(98)、D_(2)、D_(mean)、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等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双肺的V_(5)、V_(10)、V_(20)、V_(30)和D_(mean)及脊髓D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IDC模式计划的心脏V_(30)、V_(40)、D_(mean)均低于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DC模式计划较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同时降低了OARs剂量,因此,应用IDC模式计划可以提高食管癌VMAT计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中间剂量计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医用加速器光子能谱分布
8
作者 徐云 赵宇 +1 位作者 李自康 吴骏翔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研究医用直线加速器在等中心平面的光子能谱分布和次级准直器对光子能谱的影响。方法使用BEAMnrc程序模拟5 cm×5 cm、10 cm×10 cm、15 cm×15 cm和20 cm×20 cm射野下,能量为6 MeV电子和光子在加速器治疗头中的... 目的研究医用直线加速器在等中心平面的光子能谱分布和次级准直器对光子能谱的影响。方法使用BEAMnrc程序模拟5 cm×5 cm、10 cm×10 cm、15 cm×15 cm和20 cm×20 cm射野下,能量为6 MeV电子和光子在加速器治疗头中的输运行为,在等中心平面处设置相空间记录文件,以记录经过此平面的粒子信息。然后利用BEAMdp程序对相空间文件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在等中心平面的光子能谱分布及次级准直器对光子能谱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标称能量为6 MV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光子能谱,发现次级准直器对光子能谱影响很小;不同射野具有不同的光子能谱分布;同一射野不同中心区域的光子能谱具有相同的归一化分布。结论在放射治疗的剂量计算中,应仔细考虑光子能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光子 医用直线加速器 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里安直线加速器机器性能检查中MV影像中心偏移量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许刘杨 王晓银 +3 位作者 王守宇 庞克华 孙丹丹 杨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808-812,共5页
目的:探究导致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机器性能检查(MPC)结果中MV影像中心偏移量异常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修复MV影像臂“肩部”电机编码器、锁定治疗床位置以及等中心校正方法观察MPC结果中MV影像中心偏移量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究导致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机器性能检查(MPC)结果中MV影像中心偏移量异常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修复MV影像臂“肩部”电机编码器、锁定治疗床位置以及等中心校正方法观察MPC结果中MV影像中心偏移量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修复MV影像臂编码器后,MPC结果中MV影像中心偏移量小于空白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空白组:(0.450±0.010)mmvs维修编码器组:(0.310±0.001)mm]。等中心校正组MV影像中心偏移量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锁定治疗床组MV影像中心偏移量小于空白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空白组:(0.450±0.010)mmvs锁定治疗床组:(0.240±0.030)mm]。维修影像臂编码器并做等中心校正之后进行MPC时锁定治疗床与不锁定治疗床的MV影像中心偏移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V影像臂“肩部”电机编码器损伤是导致MV影像中心偏移量异常的主要因素,开始MV影像中心检查前锁定治疗床位置能降低当次检查结果,但是无法彻底解决MV影像中心偏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器 机器性能检测 机载影像系统 编码器 等中心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CHECK Machine QA工具在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上超 曾华驱 王思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7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ArcCHECK Machine QA工具在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ArcCHECK Machine QA工具和ArcCHECK体模对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性能测试,项目包括机架角度、机架旋转速度、机架旋转中心、多叶准直器和铅门位置的一致... 目的探讨ArcCHECK Machine QA工具在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ArcCHECK Machine QA工具和ArcCHECK体模对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性能测试,项目包括机架角度、机架旋转速度、机架旋转中心、多叶准直器和铅门位置的一致性、机架旋转出束时的平坦度和对称性,评估该工具在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旋转模式下机架平均旋转速度为3.6 deg/s,最大偏差约0.5 deg/s;机架旋转等中心形成的平均半径为0.4 mm,多叶准直器与铅门的最大距离正、负差异平均值分别为0.7 mm、-0.7 mm;旋转出束模式下Y方向的平坦度为1.8%,Y方向的对称性为1.1%,X方向的对称性为4.3%。结论ArcCHECK Machine QA工具可用于医用直线加速器常规及容积调强出束性能质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CHECK Machine QA工具 质量保证 容积调强 等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罗模拟中物理模型对质子硼俘获治疗剂量学的影响
11
作者 吴骏翔 邓力源 +2 位作者 何贞岑 孙钊 胡智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56,共7页
比较了蒙特卡罗(MC)软件Geant4中不同物理过程对质子硼俘获治疗(PBCT)的剂量学影响。选取Geant4中FTFP、QBBC和QGSP三种物理过程,构建包含质子硼核反应的质子剂量沉积的模型,比较了80 MeV质子束选取三种物理过程在有无硼时的剂量分布,以... 比较了蒙特卡罗(MC)软件Geant4中不同物理过程对质子硼俘获治疗(PBCT)的剂量学影响。选取Geant4中FTFP、QBBC和QGSP三种物理过程,构建包含质子硼核反应的质子剂量沉积的模型,比较了80 MeV质子束选取三种物理过程在有无硼时的剂量分布,以及3 MeV质子束轰击纯硼时的核反应产物数据。三种物理过程在有无硼时水模体中的剂量分布无显著差异,一致性较好。FTFP物理过程获得的质子硼核反应产物与QBBC和QGSP物理过程相比差异较大。而QGSP物理过程得到的α粒子的产额、平均能量和能量范围与QBBC物理过程相比与实际情况吻合更好。综合评估三种物理过程中使用的非弹性散射模型以及模拟得到的核反应产物数据,Geant4中的QGSP物理过程更适用于PBCT的MC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硼俘获治疗 蒙特卡罗模拟 GEANT4 剂量学 核反应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体表成像辅助摆位对保乳调强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影响
12
作者 刘军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0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保乳调强放射治疗中应用光学体表成像辅助摆位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每次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前均采用体表标记线辅助摆位,并通过光学体表... 目的分析保乳调强放射治疗中应用光学体表成像辅助摆位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每次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前均采用体表标记线辅助摆位,并通过光学体表成像进行辅助摆位校正,然后通过锥形束CT验证摆位效果。根据光学体表成像监测患者双侧及单患侧感兴趣区域(ROI),记录根据标记线摆位后、光学体表成像校正后的治疗床床值及锥形束CT验证后的体位误差数据。结果光学体表成像在左右(LR)、腹背(AP)、头脚(SI)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少于体表标记线(P<0.05)。而相较于双侧ROI,单患侧ROI在Roll方向及AP方向上的误差更大(P<0.05);而单患侧ROI与双侧ROI在LR、SI、Pitch、Rtn方向的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体表成像辅助摆位能提高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调强放射治疗摆位精度,且双侧ROI摆位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体表成像 保乳术 调强放射治疗 辅助摆位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罗模拟机架和多叶准直器误差对旋转放疗剂量的影响
13
作者 张若辉 郜玉兰 +3 位作者 白文文 孟慧鹏 王克强 迟子锋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研究在常规直线加速器实施快速旋转调强放疗(IMAT)治疗过程中,内置多叶准直器(MLCs)和机架旋转误差对放疗剂量的影响。随机选择7例脑胶质瘤患者,并在常规直线加速器Varian 23EX上设计IMAT计划,对MLCs和机架分别引入不同大小误差。通过... 研究在常规直线加速器实施快速旋转调强放疗(IMAT)治疗过程中,内置多叶准直器(MLCs)和机架旋转误差对放疗剂量的影响。随机选择7例脑胶质瘤患者,并在常规直线加速器Varian 23EX上设计IMAT计划,对MLCs和机架分别引入不同大小误差。通过不一致指数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引入误差对IMAT放疗临床剂量的影响。对于单侧MLCs随机误差,当MLCs随机误差达2 mm时计划靶体积平均剂量(PTV-Dmean)增加了约2.7%。当MLCs一侧外扩MLC-1 mm、MLC-2 mm、MLC-rnd时导致其PTV-Dmean平均偏差分别为1.12%、2.15%和1.15%,晶体的平均剂量偏差分别为5.25%、9.97%和5.49%。对于MLC两组叶片分别偏移±2 mm时导致PTV平均剂量的最大偏差为0.8%,晶体和脑干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分别增加了11.4%、15.8%和1.99%、1.07%。引入机架角度误差,计划靶体积最小剂量(PTV-Dmin)和PTV-Dmean最大剂量分别降低了2.75%和0.35%。导致危及器官(OAR)的DVH的剂量学偏差变化较大,尤其对于晶体当机架偏差为(−2°)时晶体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分别偏高达16.9%和38.5%。机架和MLCs误差对OAR的受量均产生较大剂量偏差。随机误差导致的MLCs剂量偏差受叶片位移误差的大小以及在特定弧段处的射束子野权重影响,MLCs误差(−2 mm或+2 mm)时产生的剂量偏差最大。机架旋转误差对靶区PTV剂量分布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OAR会产生较大的剂量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多叶准直器(MLC)误差 机架误差 剂量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W729和ArcCheck探测器在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爱林 吴爱东 +4 位作者 耿国星 周解平 武星蕾 刘浩武 钱立庭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索在适形调强放疗(IMRT)剂量验证中应用三维探测器ArcCheck替代二维探测器PTW729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分析影响PTW729、ArcCheck进行IMRT计划剂量验证通过率的主要因素。方法:分别使用ArcCheck和PTW729对IMRT计划进行验证测量,基于... 目的:探索在适形调强放疗(IMRT)剂量验证中应用三维探测器ArcCheck替代二维探测器PTW729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分析影响PTW729、ArcCheck进行IMRT计划剂量验证通过率的主要因素。方法:分别使用ArcCheck和PTW729对IMRT计划进行验证测量,基于不同标准参数进行Gamma分析,采用两两比较的配对t检验对相同标准参数下的两种验证工具的γ通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利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标准参数对两种工具验证结果的影响。结果:在临床常用标准参数下(剂量偏差>2%,距离偏差>2 mm,TH10),ArcCheck与PTW729对IMRT计划的剂量验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上述两种验证工具γ通过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剂量偏差和距离偏差。结论:在临床常用标准参数范围内,三维验证系统ArcCheck是一种理想的IMRT剂量验证工具,其验证结果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治疗的各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调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ArcCheck PTW729 Gamma分析法 标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文婷 李志强 +4 位作者 张晋建 黎静 侯友贤 陈静 贾峻嵩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3737-374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限制与无限制一定照射区域的两种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放疗方案的剂量学差异.评估通过限制一定照射区域以减少低剂量照射范围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8例全脑全脊髓患者分别按照限制与无限制一定照射区域两种方案设计治... 目的:通过比较限制与无限制一定照射区域的两种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放疗方案的剂量学差异.评估通过限制一定照射区域以减少低剂量照射范围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8例全脑全脊髓患者分别按照限制与无限制一定照射区域两种方案设计治疗计划,分别比较两个方案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指标和治疗时间,观察限制一定照射区域后低剂量照射范围的变化及对危及器官的影响。结果:限制一定的照射区域后.靶区的覆盖度、均匀性和适形度与无限制照射区域的治疗方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危及器官的累积剂量除了甲状腺高4%,胸骨柄高5%及肠道高11%以外,其余的危及器官的累积剂量平均降低约26%(8%~75%)。但平均治疗时间增加了1.23倍。结论:两种计划方案均能得到较好的剂量分布,而限制了一定照射区域后在可接受治疗时间范围内能减少低剂量照射区域,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中枢放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低剂量照射区域 危及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架角度时瓦里安多叶准直器叶片到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长虎 田卫群 +2 位作者 徐利明 胡健 马广栋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3247-3249,3284,共4页
目的:利用Varian直线加速器动态治疗日志文件(Dynalog Files)检测瓦里安加速器多叶准直器(MLC)叶片在不同机架角度时的到位精确度。材料与方法:在五个不同的机架角度(270°,315°,0°,45°,90°)时运行预先设计的... 目的:利用Varian直线加速器动态治疗日志文件(Dynalog Files)检测瓦里安加速器多叶准直器(MLC)叶片在不同机架角度时的到位精确度。材料与方法:在五个不同的机架角度(270°,315°,0°,45°,90°)时运行预先设计的动态治疗叶片文件PMLC(Planning MLC),分别记录10次Varian直线加速器在五个不同机架角度时动态治疗日志文件,将之转换成MLC格式文件DMLC(Delivery MLC),分析不同机架角度时叶片到位情况;以0°时MLC位置为基准,比较其他机架角度时每个叶片的位置值相对于0°时叶片位置值差别。结果:在各个机架角时40%的叶片位置偏差在0.2 mm以内,40%的叶片位置偏差为0.3 mm^0.4 mm,20%的叶片位置偏差为0.5 mm,其最大偏差值为0.5 mm;约95%的叶片位置值在不同的机架角状态下到位精度完全一致,其他叶片位置值偏差均不大于0.1 mm。结论:在不同的机架角度时,多叶准直器叶片到位精度情况基本一致,由此可反映患者放疗计划在各个实际机架角状态实施时叶片位置是精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治疗日志文件 多叶准直器 到位精度 机架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直线加速器室辐射屏蔽防护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洪林 陶莉 +4 位作者 陈剑 李云海 顾乃谷 吴锦海 王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6-558,562,共4页
目的满足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的同时,优化设计医用加速器室的辐射屏蔽防护。方法以新的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为准则,运用电离辐射屏蔽原理、计算方法,根据安装的医用加... 目的满足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的同时,优化设计医用加速器室的辐射屏蔽防护。方法以新的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为准则,运用电离辐射屏蔽原理、计算方法,根据安装的医用加速器所具有的辐射物理特点和辐射防护的发展需求,对所有产生的射线进行严谨的、规范的和优化的屏蔽计算。结果辐射屏蔽防护符合我国医用加速器机房使用标准。结论我院医用加速器室屏蔽防护可以满足新的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并降低了辐射防护成本,兼顾了辐射防护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加速器 辐射防护标准 屏蔽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计划中射野角度归零与实际角度的剂量验证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孔伟 丁莉 +4 位作者 叶红强 夏新舍 赵婷 丁伟 尚钧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892-896,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验证中射野角度归零和射野实际角度的剂量偏差(Dose Difference,DD)、吻合距离(Distance to Agreement,DTA)和γ通过率的差异性。方法:在Pinnacle 9.2 m计划系统中选取6例头颈部、11例胸部...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验证中射野角度归零和射野实际角度的剂量偏差(Dose Difference,DD)、吻合距离(Distance to Agreement,DTA)和γ通过率的差异性。方法:在Pinnacle 9.2 m计划系统中选取6例头颈部、11例胸部和4例腹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共121个射野。在Delta4模体上分别制作射野角度归零和射野实际角度验证计划,利用三维验证设备Delta4和VARIAN Clinac IX加速器实测两种验证方法在121个射野中的通过率,每个射野在模体中的最大剂量归一为100%,并分析其在不同标准、不同剂量区域和不同角度范围内的差异性。结果:与实际角度验证结果相比,角度归零验证在10%以上剂量区域的DD、DTA和γ通过率均明显提高(P〈0.05);0%-10%之间剂量区域中除3 mm/3%标准的γ通过率P值大于0.05,其它P值均小于0.05。在水平线上和水平线下角度范围内射野,角度归零的DD、DTA和γ通过率均基本一致,但水平线下角度范围内射野,实际角度验证的通过率均低于角度归零验证,而水平线下角度范围内射野的实际角度验证通过率均低于水平线上角度范围内射野的实际角度验证通过率。当实际角度为260°-285°和75°-100°时,射野归零在10%以上剂量区域,DD、DTA和γ通过率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2 mm/2%标准下DTA明显提高。结论:IMRT中,按射野实际角度进行IMRT计划验证能够得到更接近真实的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 4 调强放疗 计划验证 γ通过率 射野角度 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ss在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三维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隆焱 蔡钢 +2 位作者 陈毅 张毅斌 沈文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1200-1205,共6页
目的:探讨Compass系统在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三维剂量验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0例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在Pinnacle 9.10中进行优化设计,照射野采用七野扇形分布,利用Compass提供的剂量计算(CDD)和剂量重建(RDD)两种方法验证临床靶... 目的:探讨Compass系统在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三维剂量验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0例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在Pinnacle 9.10中进行优化设计,照射野采用七野扇形分布,利用Compass提供的剂量计算(CDD)和剂量重建(RDD)两种方法验证临床靶区(PTV)及危及器官的体积γ通过率、D_(95%)、D_(50%)、D_(2%)、D_(mean)等参数。结果:γ通过率:靶区与危及器官CDD-TPS均大于98.5%,且CDD-TPS均高于RDD-TPS。PTV和膀胱γ通过率差异显著(t=-2.731、2.298,P<0.05)。剂量体积差异:PTV的D2%、膀胱和右侧股骨头的Dmean剂量差异显著(t=-4.280、-2.582、-2.582,P<0.05)。同时PTV的D_(50%)、D_(2%)、左右侧股骨头的D_(mean)剂量差异CDD-TPS更大。结论:Compass系统提供的剂量验证方法和三维剂量偏差以及γ通过率等剂量评估指标,能够科学合理评估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Compass系统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术前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引导自适应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基永 林珠 +1 位作者 吴丽丽 彭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图像引导自适应放疗(IGART)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14例,借助4D CT扫描图像设计放疗计划及剂量,放疗过程中采用锥形束CT(CBCT)扫描,获取用于IGART的图像。放疗前采用CBCT进行位置验证扫描,并将获取... 目的观察图像引导自适应放疗(IGART)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14例,借助4D CT扫描图像设计放疗计划及剂量,放疗过程中采用锥形束CT(CBCT)扫描,获取用于IGART的图像。放疗前采用CBCT进行位置验证扫描,并将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3D-3D配准,测量患者的摆位误差。借助CBCT图像勾画放疗过程中的肿瘤靶区(PTV),评价计划靶区(PTV)对GTV的覆盖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共执行131次CT扫描,其中治疗前扫描95次,在线匹配后验证扫描36次。在治疗前95次扫描中,患者头脚、前后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38±0.07)、(0.30±0.09)、(0.28±0.10)cm。36次验证扫描后,患者头脚、前后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减少(P均<0.05)。患者分次放疗期间,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匹配修正前GTV溢出PTV 6次,未覆盖率为6.3%(6/95),匹配修正后分别为2次和2.1%。结论 IGART用于宫颈癌治疗可减少并修正患者的摆位误差,降低肿瘤靶区脱靶的发生率,缩小临床靶区的外扩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自适应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