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证据图描述和总结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与多种健康结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中的证据,明确其分布,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生物...目的通过证据图描述和总结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与多种健康结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中的证据,明确其分布,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IL-6/IL-6R与多种疾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采用图表结合形式综合分析和展示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局。结果最终纳入38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2020年以后相关研究数增加趋势明显,纳入研究探讨IL-6、IL-6R、sIL-6R、gp130、IL-6RA 5种不同的表型和65种不同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其中,遗传预测的IL-6水平与终末期肾病、精神分裂症、冠状动脉疾病和心房颤动存在因果关系,IL-6R与黑色素瘤、髓系白血病、膀胱癌、喉癌、眼癌和胆囊癌的发生率存在因果关系,sIL-6R水平与肺动脉高压、哮喘、抑郁、多发性硬化症、腹主动脉瘤等疾病患病率存在因果关系。结论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供了关于IL-6/IL-6R在多种健康结局中的因果作用的重要证据,涵盖精神心理、炎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反映了IL-6/IL-6R在多种疾病中的广泛影响和IL-6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讨免疫细胞与炎性关节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从Finngen数据库、GWAS catalog数据库获取731种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的数据集。运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目的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讨免疫细胞与炎性关节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从Finngen数据库、GWAS catalog数据库获取731种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的数据集。运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探讨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疾病的因果关系,并运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回归、MR-PRESSO、Leave one out法和Meta分析,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共得到45个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炎、35个免疫细胞与强直性脊柱炎、29个免疫细胞与痛风、36个免疫细胞与银屑病关节炎存在潜在因果关系(P<0.05),其中HLA DR on CD14-CD16+monocyte与强直性脊柱炎存在显著因果关系(P<6.8×10^(-5)),结果具有稳定性,但Meta分析显示因果关系不显著(OR=1.00,95%CI:1.00~1.00)。结论本研究从遗传学的角度,初步揭示免疫细胞与强直性脊柱炎为代表的炎性关节病的因果关系,为未来的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通用流感mRNA疫苗并全面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优化流感病毒株A/California/04/2009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质蛋白2胞外区(matrix protein 2 ectodomain,M2e)抗原序列,并将HA、NP和3个串...目的构建通用流感mRNA疫苗并全面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优化流感病毒株A/California/04/2009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质蛋白2胞外区(matrix protein 2 ectodomain,M2e)抗原序列,并将HA、NP和3个串联的M2e(3M2e)分别克隆至pcDNA3.1载体,通过线性化、体外转录、酶学法加帽、酶促加尾合成mRNA,命名为mRNA-HA、mRNA-NP和mRNA-3M2e。3种mRNA分别转染293T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实验鉴定蛋白的表达。利用脂质纳米颗粒分别包裹mRNA-HA、mRNA-NP和mRNA-3M2e并测量其粒径和电位。再将3种mRNA等体积混合制备成Comb-mRNA疫苗。将28只6周雌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8~22 g)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LNP组(n=14)和Comb-mRNA组(n=14)。通过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微量中和(microneutralization,MN)实验评价流感mR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血清抗体滴度;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Comb-mR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采用5LD_(50)野生型H1N1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评价Comb-mR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成功构建mRNA-HA、mRNA-NP和mRNA-3M2e,且3种mRNA均能在293T细胞表达。脂质纳米颗粒包裹mRNA平均粒径为(119.53±6.5)nm,平均电位为(-8.23±1.3)mV。与LNP组比较,Comb-mRNA组疫苗的HI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达179.6,MN的GMT达201.6,同时诱导IFNγ+CD4+/CD8+T细胞比例升高。Comb-mRNA组在加强免疫后2周能够提供对5LD_(50)野生流感H1N1亚型病毒的保护。结论通用流感疫苗候选疫苗Comb-mRNA能够诱导小鼠免疫反应并保护小鼠免受病毒感染。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证据图描述和总结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与多种健康结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中的证据,明确其分布,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IL-6/IL-6R与多种疾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采用图表结合形式综合分析和展示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局。结果最终纳入38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2020年以后相关研究数增加趋势明显,纳入研究探讨IL-6、IL-6R、sIL-6R、gp130、IL-6RA 5种不同的表型和65种不同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其中,遗传预测的IL-6水平与终末期肾病、精神分裂症、冠状动脉疾病和心房颤动存在因果关系,IL-6R与黑色素瘤、髓系白血病、膀胱癌、喉癌、眼癌和胆囊癌的发生率存在因果关系,sIL-6R水平与肺动脉高压、哮喘、抑郁、多发性硬化症、腹主动脉瘤等疾病患病率存在因果关系。结论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供了关于IL-6/IL-6R在多种健康结局中的因果作用的重要证据,涵盖精神心理、炎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反映了IL-6/IL-6R在多种疾病中的广泛影响和IL-6领域研究的重要性。
文摘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V携带组和既往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组,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HLA-A抗原的基因型,将HBV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HBV既往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LA-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HLA-A2阳性数占比47.49%,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1.29%;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布频率总体与中华骨髓库发布的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A等位基因表一致。HBV携带组HLA-A2阳性数占比63.0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42.23%,携带者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既往感染组HLA-A2阳性数占比56.1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5.97%,既往感染组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A2基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HBV携带者的易感基因。
文摘目的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讨免疫细胞与炎性关节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从Finngen数据库、GWAS catalog数据库获取731种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的数据集。运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探讨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疾病的因果关系,并运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回归、MR-PRESSO、Leave one out法和Meta分析,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共得到45个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炎、35个免疫细胞与强直性脊柱炎、29个免疫细胞与痛风、36个免疫细胞与银屑病关节炎存在潜在因果关系(P<0.05),其中HLA DR on CD14-CD16+monocyte与强直性脊柱炎存在显著因果关系(P<6.8×10^(-5)),结果具有稳定性,但Meta分析显示因果关系不显著(OR=1.00,95%CI:1.00~1.00)。结论本研究从遗传学的角度,初步揭示免疫细胞与强直性脊柱炎为代表的炎性关节病的因果关系,为未来的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文摘目的构建通用流感mRNA疫苗并全面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优化流感病毒株A/California/04/2009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质蛋白2胞外区(matrix protein 2 ectodomain,M2e)抗原序列,并将HA、NP和3个串联的M2e(3M2e)分别克隆至pcDNA3.1载体,通过线性化、体外转录、酶学法加帽、酶促加尾合成mRNA,命名为mRNA-HA、mRNA-NP和mRNA-3M2e。3种mRNA分别转染293T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实验鉴定蛋白的表达。利用脂质纳米颗粒分别包裹mRNA-HA、mRNA-NP和mRNA-3M2e并测量其粒径和电位。再将3种mRNA等体积混合制备成Comb-mRNA疫苗。将28只6周雌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8~22 g)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LNP组(n=14)和Comb-mRNA组(n=14)。通过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微量中和(microneutralization,MN)实验评价流感mR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血清抗体滴度;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Comb-mR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采用5LD_(50)野生型H1N1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评价Comb-mR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成功构建mRNA-HA、mRNA-NP和mRNA-3M2e,且3种mRNA均能在293T细胞表达。脂质纳米颗粒包裹mRNA平均粒径为(119.53±6.5)nm,平均电位为(-8.23±1.3)mV。与LNP组比较,Comb-mRNA组疫苗的HI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达179.6,MN的GMT达201.6,同时诱导IFNγ+CD4+/CD8+T细胞比例升高。Comb-mRNA组在加强免疫后2周能够提供对5LD_(50)野生流感H1N1亚型病毒的保护。结论通用流感疫苗候选疫苗Comb-mRNA能够诱导小鼠免疫反应并保护小鼠免受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