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9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肺移植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廖海林 王晓华 +1 位作者 卢意 巨春蓉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在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Lewi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供体和受体,各12只。受体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只。肺移植术后72h取材观察移植肺的颜色、大小、质...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在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Lewi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供体和受体,各12只。受体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只。肺移植术后72h取材观察移植肺的颜色、大小、质地,通过micro-CT评估各组大鼠移植肺的通气情况及实变进展。收集受体大鼠血浆、移植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样本,测定肺组织湿/干比以了解肺水肿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肺组织损伤程度,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评估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阴性对照组移植肺外观颜色与自体肺差异较大,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移植肺与自体肺外观颜色几乎一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肺泡内渗出减少,气道上皮细胞结构更为完整。空白对照组未见肺泡内渗出,气道及肺泡结构保持正常。治疗组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率、肺组织湿/干比和MPO活性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组肺泡灌洗液IL-6和TNF-α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各组间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UC-MSC能够通过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和抑制炎症反应,有效缓解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原发性移植肺失功 缺血-再灌注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水干细胞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娄焕英 季莹莹 +4 位作者 张帅 查斌斌 孙晶 王凤 李毅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77-281,共5页
羊水干细胞(AFSCs)作为一类新型多能干细胞,因其易于获取、低免疫原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特性,近年来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疾病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羊水干细胞的分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但其分化机制的研究进... 羊水干细胞(AFSCs)作为一类新型多能干细胞,因其易于获取、低免疫原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特性,近年来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疾病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羊水干细胞的分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但其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有待阐明和总结。现对AFSCs分化过程中的信号通路、表观遗传修饰等关键调控因素、微环境影响以及AFSCs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干细胞 分化机制 信号通路 表观遗传修饰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地区汉族无偿献血人群中KIR基因多态性研究
3
作者 陈洁 阳智芬 +3 位作者 曹丽群 蒋义 康甜 谢毓滨 《广东医学》 202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调查湖南地区汉族无偿献血人群中KIR基因型和基因多态性。方法在长沙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库中随机抽取湖南籍汉族无血缘关系的332例志愿者外周血,应用荧光PCR法结合Taqman探针技术对人类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R)16种基因进... 目的调查湖南地区汉族无偿献血人群中KIR基因型和基因多态性。方法在长沙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库中随机抽取湖南籍汉族无血缘关系的332例志愿者外周血,应用荧光PCR法结合Taqman探针技术对人类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R)16种基因进行定性分型检测,参照等位基因频率网络数据库(AFND)的命名,检测基因型及单体型组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人群间KIR的16种基因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332例检出16种已知KIR基因,所有样本均表达KIR2DL4、3DL2、3DL3基因;其中分布较广的为KIR2DL1(99.70%)、2DP1(99.70%)、3DP1(99.70%)、2DL3(99.10%)、2DS4(96.99%)、3DL1(96.39%);分布较低的为KIR2DS3(19.28%)、2DL2(21.39%)、2DS2(21.69%)、2DS5(21.69%)。共发现29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有4种,最常见的基因型为ID1。有14种基因型在本次检测的湖南汉族人群中出现一次。结论湖南省汉族人群的KIR基因型分布相对集中,与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大致相似,但也具有其明显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基因多态性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miR-181b-5p通过靶向抑制PTEN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
4
作者 樊慧 赵乃阔 +4 位作者 陈林林 李治国 柳淼 张远英 周超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1446,共6页
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miR-181b-5p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并鉴定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qRT-PCR检测miR-181b-5p在食管鳞状癌细胞及其外泌体中的表达。M0型巨噬细胞分为PBS组、HEEC exo组、Eca-109 exo组、m... 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miR-181b-5p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并鉴定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qRT-PCR检测miR-181b-5p在食管鳞状癌细胞及其外泌体中的表达。M0型巨噬细胞分为PBS组、HEEC exo组、Eca-109 exo组、miR-NC exo组、miR-181b-5p exo组、miR-NC组、miR-181b-5p mimic组、si-NC组、si-PTEN组、miR-181b-5p exo+PTEN组,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D163、CD206、iNOS、TNF-α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1b-5p和PTEN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81b-5p在食管鳞状癌细胞TE-13、TE-12、TE-10、Eca-109、KYSE30及其外泌体中显著高表达(P<0.001)。相比于miR-NC组,miR-181b-5p mimic组细胞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上调(P<0.001),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PTEN为miR-181b-5p的靶基因。相比于si-NC组,si-PTEN组细胞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上调(P<0.001),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01)。相比于PBS组,Eca-109 exo组细胞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上调(P<0.001),而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01)。相比于miR-NC exo组,miR-181b-5p exo组细胞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上调(P<0.001),而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01)。相比于miR-181b-5p exo组,miR-181b-5p exo+PTEN组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下调(P<0.001),而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上调(P<0.001)。结论:外泌体miR-181b-5p抑制PTEN表达而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外泌体 miR-181b-5p 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及其受体与多种健康结局:孟德尔随机化的证据图
5
作者 张丽霞 杜思博 +5 位作者 李琳 李宛成 徐彩花 周泳佳 徐明丽 谢广妹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0期62-72,共11页
目的通过证据图描述和总结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与多种健康结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中的证据,明确其分布,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生物... 目的通过证据图描述和总结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与多种健康结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中的证据,明确其分布,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IL-6/IL-6R与多种疾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采用图表结合形式综合分析和展示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局。结果最终纳入38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2020年以后相关研究数增加趋势明显,纳入研究探讨IL-6、IL-6R、sIL-6R、gp130、IL-6RA 5种不同的表型和65种不同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其中,遗传预测的IL-6水平与终末期肾病、精神分裂症、冠状动脉疾病和心房颤动存在因果关系,IL-6R与黑色素瘤、髓系白血病、膀胱癌、喉癌、眼癌和胆囊癌的发生率存在因果关系,sIL-6R水平与肺动脉高压、哮喘、抑郁、多发性硬化症、腹主动脉瘤等疾病患病率存在因果关系。结论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供了关于IL-6/IL-6R在多种健康结局中的因果作用的重要证据,涵盖精神心理、炎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反映了IL-6/IL-6R在多种疾病中的广泛影响和IL-6领域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白介素-6受体 孟德尔随机化 方法学 证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继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苏玉华 刘俊宏 +1 位作者 刘润荣 官春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2876-2878,共3页
本文通过分享我院1例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继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诊治经验并进行文献复习,该患者经大剂量激素、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并行血浆置换,... 本文通过分享我院1例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继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诊治经验并进行文献复习,该患者经大剂量激素、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并行血浆置换,病情凶险但最终有效控制,好转出院。本文旨在提高风湿科医师对该病危险性的认知及早期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紫癜 微血栓 病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调控KRAS信号通路影响胰腺癌细胞糖酵解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迪里夏提·阿力木 郑坚江 +1 位作者 多力坤·吐拉哈孜 阿木提江·马合木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 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对胰腺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M0型和M2型巨噬细胞,并提取二者分泌的外泌体(M0 exo和M2 exo)。将胰腺癌细胞CAPAN-2和ASPC-1分为PBS组、M0 exo组、M2 exo组、M2 exo+siKRAS... 目的 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对胰腺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M0型和M2型巨噬细胞,并提取二者分泌的外泌体(M0 exo和M2 exo)。将胰腺癌细胞CAPAN-2和ASPC-1分为PBS组、M0 exo组、M2 exo组、M2 exo+siKRAS组,分别与等体积PBS、10μg/mL M0 exo、10μg/mL M2 exo、转染KRAS siRNA+10μg/mL M2 exo共孵育。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结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试剂盒检测葡萄糖摄取率和乳酸生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物、KRAS蛋白表达和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THP-1诱导分化为表达标志蛋白Arg-1和IL-10的M2型巨噬细胞,M0 exo和M2 exo具有双层膜结构,粒径100 nm左右,表达外泌体标志蛋白CD9、CD81、TSG101。与PBS组比较,M2 exo组CAPAN-2和ASPC-1细胞增殖能力、葡萄糖摄取率力、乳酸生成水平显著增加(P<0.05),KRAS表达以及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01)。与M2 exo组比较,M2 exo+siKRAS组CAPAN-2和ASPC-1细胞增殖能力、葡萄糖摄取率以及乳酸生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可通过激活KRAS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外泌体 糖酵解 KRA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基因多态性与HBV携带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帅莉 杨帅 +7 位作者 叶峻杰 杨景成 付晓野 许彬 刘红伟 周律 康细林 高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V携带组和既往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组,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HLA-A抗原的基因型,将HBV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HBV既往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LA-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HLA-A2阳性数占比47.49%,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1.29%;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布频率总体与中华骨髓库发布的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A等位基因表一致。HBV携带组HLA-A2阳性数占比63.0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42.23%,携带者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既往感染组HLA-A2阳性数占比56.1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5.97%,既往感染组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A2基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HBV携带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基因多态性 HLA-A2 乙型肝炎病毒(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HLA-DQA1基因与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9
作者 徐慧 朱凌妍 +2 位作者 赵凯 王慧 王永福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80-83,110,共5页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human leucocyte antigen-DQA1,HLA-DQA1)与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2例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LA-D...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human leucocyte antigen-DQA1,HLA-DQA1)与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2例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LA-DQA1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LA-DQA1阳性组(n=147)和HLA-DQA1阴性组(n=9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唇腺活检和疾病活动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HLA-DQA1对S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HLA-DQA1阳性组患者的口干、眼干、紫癜占比和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anti-Sjögren’s syndrome A antibody,抗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anti-Sjögren syndrome’s B antibody,抗SSB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阳性占比及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显著高于HLA-DQA1阴性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HLA-DQA1阴性组(P<0.05);HLA-DQA1阳性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显著高于HLA-DQA1阴性组(P<0.05)。HLA-DQA1、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判断S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3、0.534、0.593。三者联合判断S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638。结论 HLA-DQA1与SS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相关,在HLA-DQA1阳性患者中,口干、眼干、高球蛋白血症、贫血和紫癜等症状更明显,同时,抗SSA/SSB抗体和ANA阳性率较高,提示HLA-DQA1表达有助于判断SS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HLA-DQA1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涂层金属钛表面的糖尿病大鼠BMSCs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谢振杰 卢燕雪 +1 位作者 袁晓诗 钟汉铭 《西部医学》 2024年第8期1107-1114,共8页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Met)对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MAO-HA)涂层金属钛表面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T2DM组、低剂量二甲双胍组(Met-Lo...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Met)对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MAO-HA)涂层金属钛表面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T2DM组、低剂量二甲双胍组(Met-Low组)、高剂量二甲双胍组(Met-High组),每组5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A,50 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Met-Low、Met-high组大鼠分别进行二甲双胍150 mg·kg^(-1)·d^(-1)、300 mg·kg^(-1)·d^(-1)灌胃,NC组、T2DM组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并分离股骨、胫骨中的BMSCs。采用电化学法(ELC)和微弧氧化法(MAO)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金属钛材料。将正常大鼠来源的BMSCs种植于ELC-HA、MAO-HA涂层表面,培养48 h后,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形态及BMSCs在其表面的吸附情况。将不同来源的BMSCs种植于MAO-HA涂层表面,并分为NC组、T2DM组、Met-Low组、Met-High组。培养48 h后,CCK-8、EdU染色检测BMSCs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BMSCs成骨分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相关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成骨分化相关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蛋白水平。结果MAO-HA涂层表面具有均匀粗糙的孔隙,其上BMSCs充分伸展,细胞突起粗大,而ELC-HA涂层表面十分光滑,其上BMSCs皱缩,突起较细。与NC组相比,T2DM组BMSCs细胞存活率、EdU阳性细胞率及成骨分化能力明显降低,BMSCs中PCNA、Ki67、ALP、OCN、OPN、Wnt3a、βcatenin蛋白水平明显降低,GSK-3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T2DM组相比,Met-Low组和Met-High组BMSCs细胞存活率、EdU阳性细胞率及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升高,BMSCs中PCNA、Ki67、ALP、OCN、OPN、Wnt3a、βcaten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GSK-3β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促进MAO-HA金属钛表面T2DM大鼠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其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涂层金属钛 糖尿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Wnt/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与炎性关节病风险的因果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1
作者 刘慧 朱瑜琪 +1 位作者 赵英君 杨胜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102-106,114,共6页
目的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讨免疫细胞与炎性关节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从Finngen数据库、GWAS catalog数据库获取731种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的数据集。运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 目的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讨免疫细胞与炎性关节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从Finngen数据库、GWAS catalog数据库获取731种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的数据集。运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探讨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疾病的因果关系,并运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回归、MR-PRESSO、Leave one out法和Meta分析,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共得到45个免疫细胞与骨关节炎、35个免疫细胞与强直性脊柱炎、29个免疫细胞与痛风、36个免疫细胞与银屑病关节炎存在潜在因果关系(P<0.05),其中HLA DR on CD14-CD16+monocyte与强直性脊柱炎存在显著因果关系(P<6.8×10^(-5)),结果具有稳定性,但Meta分析显示因果关系不显著(OR=1.00,95%CI:1.00~1.00)。结论本研究从遗传学的角度,初步揭示免疫细胞与强直性脊柱炎为代表的炎性关节病的因果关系,为未来的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强直性脊柱炎 孟德尔随机化 骨关节炎 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浆源血小板裂解物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效果
12
作者 胡肖希 章毅 +2 位作者 陈亮 伍婷 陈红岩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6期499-510,共12页
目的探索人脐血浆源血小板裂解物(UCB-PL)制备工艺,并形成无肝素以及无动物源性成分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培养体系。方法脐带血浆采用离心法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采用高速离心PRP浓缩血小板,–80℃/37℃反复冻融3次制得UCB-PL。... 目的探索人脐血浆源血小板裂解物(UCB-PL)制备工艺,并形成无肝素以及无动物源性成分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培养体系。方法脐带血浆采用离心法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采用高速离心PRP浓缩血小板,–80℃/37℃反复冻融3次制得UCB-PL。BCA法检测UCB-PL总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UCB-PL主要生长因子含量、UCB-PL培养基纤维蛋白原含量。自然沉降法耗竭UCB-PL培养基中纤维蛋白原,制成无肝素抗凝的UCMSC培养体系。观察培养体系下UCMSC生长形态,测定UCMSC增殖数量、细胞活率,检测UCMSC表面标志物表达情况,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成骨、成软骨、成脂分化能力情况。结果从脐血浆中获得血小板浓缩物,回收率为(50.68±7.28)%;按培养基体积比5%、10%及20%配制UCB-PL培养基,未经纤维蛋白原耗竭处理用于UCMSC培养,3组培养基均不同程度凝结,经纤维蛋白原耗竭处理后,培养基不再凝结,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减少85.26%(P<0.01)、85.90%(P<0.01)和93.71%(P<0.01)。经纤维蛋白原耗竭处理后,以20%UCB-PL培养UCMSC细胞数量最高(P<0.01),细胞活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UCMSC细胞形态呈长梭状,平行或旋涡纹贴壁生长,细胞表面标志物抗原CD45^(+)/CD34^(+)/CD14^(+)/CD19^(+)阳性细胞比例为0.09%,CD73^(+)、CD90^(+)以及CD105^(+)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98.33%、99.56%以及96.37%。细胞经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后,油红O、茜素红S及阿利新蓝染色结果表明,细胞具有三向分化能力。0.1%结晶紫水溶液染色表明细胞集落形成能力良好。ELISA检测UCB-PL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为(39.69±5.31)p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为(21.25±3.84)ng/m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PDGF-AB)含量为(3.81±0.35)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为(19.65±1.55)ng/ml。BCA试剂盒检测UCB-PL总蛋白含量为(1130.51±164.96)μg/ml。不同保存温度下UCB-PL细胞因子含量检测结果表明UCB-PL制备完成需冷冻保存,–80℃保存90 d时UCB-PL的IGF-1、PDGF-AB及TGF-β1含量无显著变化,bFGF含量降低极显著(P<0.01),-20℃保存90 d时bFGF、IGF-1、TGF-β1含量较保存30 d时无显著变化,PDGF-AB含量显著降低(P<0.05),4℃及室温保存30 d后细胞因子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从脐血浆中制取UCB-PL可作为胎牛血清(FBS)替代物用于UCMSC的扩增培养。制备获得的UCB-PL需冷冻保存。采用纤维蛋白耗竭方法处理UCB-PL培养基后,可形成无动物源性的抗凝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间充质干细胞 血小板裂解物 纤维蛋白原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构建及其在肝癌中的溶瘤机制
13
作者 曹蕊 曾桂能 +5 位作者 田昱莹 李聪 肖瑞雪 徐永茹 杨鹏辉 康毅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36-2744,共9页
目的拯救嵌合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评价其对肝细胞癌的抑制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索其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protein 1,PD-1)抗体增强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IL-21基因片段插入... 目的拯救嵌合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评价其对肝细胞癌的抑制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索其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protein 1,PD-1)抗体增强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IL-21基因片段插入流感病毒PR8的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序列,利用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RG)技术,拯救重组溶瘤流感病毒rOV-IL-21-NS;采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和血凝实验测定病毒滴度和毒力;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凝胶电泳和测序分析验证外源基因是否成功插入NS序列;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形态特征及大小,采用CCK-8检测其对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建立C57BL/6小鼠肝细胞癌皮下荷瘤模型,将45只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6~20 g)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每组9只):PBS组、PR8组、PD-1抗体组、rOV-IL-21-NS组和rOV-IL-21-NS联合PD-1抗体治疗组,以评价单药和联合疗法抗肿瘤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单药和联合疗法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结果利用RG技术成功拯救重组溶瘤流感病毒rOV-IL-21-NS,经测序验证了IL-21成功插入目的序列,其可稳定传代,第6代病毒血凝效价达211,病毒滴度达106 TCID50/mL。rOV-IL-21-NS选择性降低肝癌细胞活力而对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影响。相对于PBS组,rOV-IL-21-NS联合PD-1抗体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P<0.001),增加脾脏组织中CD4+CD69+T及CD8+CD69+T细胞的比例(P<0.05)。结论嵌合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rOV-IL-21-NS可有效、安全地靶向杀伤肝癌细胞,协同PD-1抗体进一步增强T细胞活化,改善免疫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反向遗传学技术 联合治疗 白细胞介素-21 PD-1抗体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流感mRNA候选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价
14
作者 田昱莹 邓卓雅 +3 位作者 李聪 孙芳 曹蕊 杨鹏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5-731,共7页
目的构建通用流感mRNA疫苗并全面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优化流感病毒株A/California/04/2009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质蛋白2胞外区(matrix protein 2 ectodomain,M2e)抗原序列,并将HA、NP和3个串... 目的构建通用流感mRNA疫苗并全面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优化流感病毒株A/California/04/2009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质蛋白2胞外区(matrix protein 2 ectodomain,M2e)抗原序列,并将HA、NP和3个串联的M2e(3M2e)分别克隆至pcDNA3.1载体,通过线性化、体外转录、酶学法加帽、酶促加尾合成mRNA,命名为mRNA-HA、mRNA-NP和mRNA-3M2e。3种mRNA分别转染293T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实验鉴定蛋白的表达。利用脂质纳米颗粒分别包裹mRNA-HA、mRNA-NP和mRNA-3M2e并测量其粒径和电位。再将3种mRNA等体积混合制备成Comb-mRNA疫苗。将28只6周雌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8~22 g)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LNP组(n=14)和Comb-mRNA组(n=14)。通过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微量中和(microneutralization,MN)实验评价流感mR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血清抗体滴度;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Comb-mR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采用5LD_(50)野生型H1N1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评价Comb-mR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成功构建mRNA-HA、mRNA-NP和mRNA-3M2e,且3种mRNA均能在293T细胞表达。脂质纳米颗粒包裹mRNA平均粒径为(119.53±6.5)nm,平均电位为(-8.23±1.3)mV。与LNP组比较,Comb-mRNA组疫苗的HI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达179.6,MN的GMT达201.6,同时诱导IFNγ+CD4+/CD8+T细胞比例升高。Comb-mRNA组在加强免疫后2周能够提供对5LD_(50)野生流感H1N1亚型病毒的保护。结论通用流感疫苗候选疫苗Comb-mRNA能够诱导小鼠免疫反应并保护小鼠免受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疫苗 流感疫苗 血凝素 核蛋白 基质蛋白2胞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痘自组装纳米颗粒候选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应答特征研究
15
作者 谭凌云 王慧 +4 位作者 杨晓岚 汪芳洲 李燕 罗德炎 谷宏婧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制备自组装纳米颗粒猴痘候选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应答特征,为其疫苗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试验数据。方法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纯化抗原蛋白A29L-SpyTag和骨架蛋白Mi3-SpyCatcher,化学组装制备纳米颗粒A29L-Mi3,皮下免疫小鼠,通过EL...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制备自组装纳米颗粒猴痘候选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应答特征,为其疫苗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试验数据。方法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纯化抗原蛋白A29L-SpyTag和骨架蛋白Mi3-SpyCatcher,化学组装制备纳米颗粒A29L-Mi3,皮下免疫小鼠,通过ELISA测定抗体效价、空斑试验测定抗体中和、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情况,并描述其免疫应答特征。结果 成功制备A29L-Mi3纳米颗粒,颗粒呈中空笼状均匀分布,其粒径平均为(29±0.19) nm。A29L-Mi3纳米颗粒候选疫苗联合SP01佐剂后,中和抗体效价强于A29L蛋白候选疫苗,且A29L-Mi3纳米颗粒候选疫苗免疫2次即能够获得免疫3次相近滴度的中和抗体。A29L-Mi3纳米颗粒候选疫苗激活的小鼠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高于A29L蛋白候选疫苗。结论 成功体外组装制备出结构均一的A29L-Mi3蛋白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联合SP01佐剂后中和能力提高,为免疫程序的优化提供参考数据。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均高于单独的A29L蛋白,为猴痘疫苗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抗原A29L 自组装纳米颗粒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胡祥鹏 许建明 +3 位作者 胡咏梅 梅俏 徐新华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在1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健康志愿者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确定CYP2C19基因型,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杂...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在1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健康志愿者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确定CYP2C19基因型,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杂合子强代谢型(hetEM)和弱代谢型(PM)3组,每组6人。受试者口服奥美拉唑20 mg.d-1,连续8 d。分别在服药后d 1和d 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血药浓度,采用24 h胃内pH监测仪监测胃内pH情况。结果服用奥美拉唑d1,PM组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高于homEM组和hetEM组,在三种基因型之间的相对比率为1∶1.1∶4.2(homEM∶hetEM∶PM);在服药d 8,PM组的AUC值也高于homEM组和hetEM组,在三种基因型之间的相对比率为1.0∶1.3∶3.3(homEM∶hetEM∶PM)。在服药d1,24 h胃内pH中位值、pH>3的总时间和pH>4的总时间在三种基因型间差异有显著性;在服药d 8,这些参数在PM组高于其它两组。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奥美拉唑 药物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汉族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水平与HLA-I类分子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涂正坤 吴雄文 +5 位作者 刘敏 姜晓丹 杨志章 吴锋 龚非力 赵修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与HLA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52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第0、1、6月),末次接种后8w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 目的:探讨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与HLA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52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第0、1、6月),末次接种后8w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21为应答者;S/N<21为无应答者。同时对受试者进行HLAI类抗原多态性检测。结果:应答者42人(810%),无应答者10人(190%);无应答者与HLAB39具有显著相关性,RR=175,χ2=522,P<005,而与HLAB62呈负相关,χ2=641,P<005。结论:在湖北汉族人群中,HLAB39表型阳性个体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个体,而HLAB62表型阳性个体明显高于其他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苗 免疫应答 HLA-I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潘星华 陆建荣 +4 位作者 猪子英俊 张克雄 朱定良 谈家桢 庚镇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2,共4页
利用HLA基因的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Ⅱ)消化DQAl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研究了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中国汉人HL... 利用HLA基因的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Ⅱ)消化DQAl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研究了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与系统红斑狼疮的遗传关联。发现系统红斑狼疮DQAl*0102(36.5%,RR=2.25,P<0.05,EF=0.20)及*0401(15.4%,RR=12.42,P<0.005,EF=0.14)显著增加,而DQAl*0501(11.5%,RR=0.21,P<0.005,PF=0.31)和*0.0601(3.9%,RR=0.27,P<0.05,PF=0.09)显著下降。排除DQAl*0401的影响后,*0102频率的升高表现得更加明显(RR=2.84,P<0.01)。上述发现显示:DQAl*0102及*0401对SLE有遗传易感作用,而DQAl*0501和*0601有遗传抵抗作用,并提出了有关可能的单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 红斑狼疮 HLA-DQA1基因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HLA-DR2、7、9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钱毅 梁雪梅 +5 位作者 邹东 章廉 胡章勇 张明霞 文维群 侯金林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水平与 HL A- DR2、7、9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对 140 0名广东籍汉族学生进行重组乙肝疫苗标准接种 ,末次接种后第 8周检测血清抗 - HBs抗体水平 ,对无、弱应答者和强应答者通过PCR- SSP法检测 ...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水平与 HL A- DR2、7、9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对 140 0名广东籍汉族学生进行重组乙肝疫苗标准接种 ,末次接种后第 8周检测血清抗 - HBs抗体水平 ,对无、弱应答者和强应答者通过PCR- SSP法检测 HL A- DR2、7、9。结果无、弱应答组携带 HL A- DR2、7、9的频率分别为 5 .0 8%、15 .2 5 %和 19.49% ;强应答组携带 HL A- DR2、7、9的频率分别为 2 .2 2 % ,17.7%和 2 0 % ;2组的 HL A- DR2和 HL A- DR7间比较 ,P<0 .0 5 ;HL A- DR9间比较 ,P>0 .0 5。结论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 HL A- DR7相关 ,与 HL A- DR2的低携带有关 ,而与 HL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新型免疫原的设计、合成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吴玉章 刘茂昌 +1 位作者 贾正才 邹丽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19-923,共5页
目的 探讨如何将表位构建成有效免疫原。方法 以Pre S( 2 ) 蛋白两优势性B细胞表位和HBcAg两Th细胞表位为基础 ,设计、合成了 2种MAP多肽 ,以此两MAP肽为免疫原免疫兔和小鼠 ,观察体液免疫反应。结果 此两种MAP多肽均比Pre S( 2 ) ... 目的 探讨如何将表位构建成有效免疫原。方法 以Pre S( 2 ) 蛋白两优势性B细胞表位和HBcAg两Th细胞表位为基础 ,设计、合成了 2种MAP多肽 ,以此两MAP肽为免疫原免疫兔和小鼠 ,观察体液免疫反应。结果 此两种MAP多肽均比Pre S( 2 ) 蛋白诱发更高抗体滴度 ;Th细胞表位引入可显著增强反应强度。结论 增加肽抗原结构复杂性可提高其免疫原性 ,其表位排列以B细胞表位在赖氨酸核心外侧为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 MAP B细胞表位 Th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