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生源质量提升举措及效果--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尹楠鑫 罗超 +2 位作者 陈岑 张雷 李小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15期80-82,共3页
为提升资源勘查工程教育质量,强化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从学校招生组织架构、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举措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极大地提升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生源质量。通过对2017—2019年三年... 为提升资源勘查工程教育质量,强化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从学校招生组织架构、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举措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极大地提升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生源质量。通过对2017—2019年三年生源质量分析,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吸引优秀生源效果明显,可为其他同类院校资源勘查工程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资源勘查工程 生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产科教融合的资源勘查工程一流专业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立强 蒋有录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7,共5页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改革为例,介绍传统优势工科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基本理念、创新措施和探索过程。针对新时代能源行业需求,传统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代同步、产科教融合不...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改革为例,介绍传统优势工科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基本理念、创新措施和探索过程。针对新时代能源行业需求,传统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代同步、产科教融合不足等现实问题,提出并实践基于学科交叉、产科教融合,四个导向理念为指导思想,重构培养方案、育人团队、实践平台、专业课程为突破口的专业升级建设途径,并总结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学科交叉 产科教融合 专业改革 四个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探析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贾苍琴 郭溥海 +1 位作者 王贵和 吕建国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11期73-73,75,共2页
教学实习是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的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分析了教学实习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教学实习效果的主要改革途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 教学实习是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的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分析了教学实习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教学实习效果的主要改革途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应用能力,使学生对随之而来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充满自信和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技术与工程 教学实习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4
作者 屈梦梦 黎广荣 李增华 《英语教师》 2024年第23期22-25,共4页
阐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特征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探索混合教学模式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并探讨混合教学模式的成效。通过问卷调查,揭示不同教学环节对学生英语技能提升的显著影响。认为混合教学模式通过... 阐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特征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探索混合教学模式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并探讨混合教学模式的成效。通过问卷调查,揭示不同教学环节对学生英语技能提升的显著影响。认为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英语 混合教学模式 Jigsaw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海涛 王贵文 钟大康 《中国地质教育》 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
为精准辅助高校思政教育、开创全课程育人格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中的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通过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理论课程的关系,挖掘资源勘查工... 为精准辅助高校思政教育、开创全课程育人格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中的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通过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理论课程的关系,挖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完善课程设计,提升主讲教师的思政素养等方面,才能逐步推进"课程思政"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融为一体,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课程设计 资源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工程观”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太勋 张立强 杨少春 《中国地质教育》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模式。本文在分析"大工程观"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基于"大工程观"的教学模式实现路径:通过构建基...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模式。本文在分析"大工程观"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基于"大工程观"的教学模式实现路径:通过构建基于"大工程观"的课程体系,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工程人才;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遵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推动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程观 工程教育 教学模式 资源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地质勘查与评价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魏迎春 曹代勇 +1 位作者 武玉良 孙雨晴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第17期55-57,共3页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煤炭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教学内容、指导方式、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标准修订、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矿产地质勘查与评价、新课程建设,构建了矿产地质勘查课程综合教学体系。在新标准规范、新政策以及新管理...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煤炭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教学内容、指导方式、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标准修订、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矿产地质勘查与评价、新课程建设,构建了矿产地质勘查课程综合教学体系。在新标准规范、新政策以及新管理办法实施出台的基础上,更新了理论教学内容;专业综合设计采用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并调整了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了矿产勘查实验室和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参与了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修订,并建立了典型现象岩心库。为培养高质量的煤炭地质专业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地质勘查 课程建设 地质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类院校地质勘查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魏迎春 曹代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第15期80-82,共3页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课程是矿业类院校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文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实施等方面对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构建了由课堂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教学-课程...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课程是矿业类院校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文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实施等方面对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构建了由课堂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教学-课程设计-毕业生产实习四位一体的地质勘查课程综合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院校 煤炭地质勘查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宣赫 谢庆宾 +1 位作者 岳大力 徐静 《科教导刊》 2016年第2Z期54-55,共2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对中国的工程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理念促使高等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最终使学生获益。经过几年的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对中国的工程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理念促使高等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最终使学生获益。经过几年的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在学生培养、课程安排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但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卓越计划 现状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晓刚 毕明丽 +1 位作者 迟唤昭 李彩虹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4-126,135,共4页
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勘单位对资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探讨现阶段应用型资源勘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方向,重点阐述了资源勘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评价机制改革、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产教融合等;制定设计符合... 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勘单位对资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探讨现阶段应用型资源勘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方向,重点阐述了资源勘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评价机制改革、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产教融合等;制定设计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体系化、持续改进、发挥学生潜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背景下课程思政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洋 徐宏杰 《科教导刊》 2022年第13期145-147,共3页
如今的大学课堂在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同时,主动融入课程思政也成为教书育人的关键一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作为“大地质”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为国家培养该领域人才的过程中,探索如何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也迫在眉睫。在对... 如今的大学课堂在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同时,主动融入课程思政也成为教书育人的关键一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作为“大地质”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为国家培养该领域人才的过程中,探索如何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也迫在眉睫。在对资源勘查工程相关专业课程的特点剖析以及专业教学工作实践体会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教育教学进程中的思政内涵与元素,完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改革,逐步实现课程思政与资源勘查工程的辩证统一、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专业培养中的指导作用,为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 思政元素 非常规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征研究与其在《区域地质调查》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柳汉丰 游水凤 刘素楠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48-149,共2页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对高职学生学习有较强的针对性,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具有鲜明的特点,是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法。教师、学生和项目构成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三要素"。在《...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对高职学生学习有较强的针对性,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具有鲜明的特点,是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法。教师、学生和项目构成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三要素"。在《区域地质调查》课程中运用该教学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技能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 组成要素 实施过程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勘行业发展迁移的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13
作者 马叶情 张昱 孙文礼 《科教导刊》 2022年第21期31-33,共3页
随着国家资源环境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地勘行业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从传统的矿产地质向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等不同的领域进行了工作重心的迁移。在资源勘查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适应行业发展新需求、新要求,强... 随着国家资源环境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地勘行业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从传统的矿产地质向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等不同的领域进行了工作重心的迁移。在资源勘查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适应行业发展新需求、新要求,强化岗位技能的培养,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从课程管理、技能培养、育人环境、价值培育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在“构造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中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教师通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 资源勘查 课程 教学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课程教学建设改革探索
14
作者 王晰 刘长垠 裴尧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第11期86-88,共3页
高职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本技能课程,培养目标是矿产勘查过程中的野外一线编录、室内图件清绘及资料整理的职业技能。基于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线的思路,结合当前国内高职... 高职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本技能课程,培养目标是矿产勘查过程中的野外一线编录、室内图件清绘及资料整理的职业技能。基于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线的思路,结合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学生现状、课程目标设置、顶岗实习调查及企业反馈情况等方面分析,探索课程改革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 技能培养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的本科实践教学设计与思考——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岩石物理学”课程为例
15
作者 许巍 《创新教育研究》 2022年第8期1955-1959,共5页
岩石物理学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内容的掌握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在传统的岩石物理学教学中,实践教学课时较少,难以让学生直观认识和了解岩石的相关物理属性。本文以长江大学岩石物理学为例,介绍了... 岩石物理学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内容的掌握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在传统的岩石物理学教学中,实践教学课时较少,难以让学生直观认识和了解岩石的相关物理属性。本文以长江大学岩石物理学为例,介绍了成果导向模式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具体举措,通过独立开设岩石物理学实验课程,充分利用专业科研平台,引入专业实验人员等改革措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案,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 实践教学 岩石物理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勘查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内涵及实现途径探讨
16
作者 皮桥辉 谢金梅 张文东 《山东工业技术》 2013年第13期212-212,199,共2页
本文根据有色金属勘查专业的特点和行业需求,探讨有色金属勘查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内涵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 有色金属勘查 应用创新型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持续改进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17
作者 许巍 唐军 《科教导刊》 2022年第21期53-55,共3页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涵盖了以勘查技术为中心的众多交叉学科,不仅需要学生系统掌握勘查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需要学生具备解决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文章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契...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涵盖了以勘查技术为中心的众多交叉学科,不仅需要学生系统掌握勘查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需要学生具备解决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文章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基于持续改进机制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了实践课程体系,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 实践教学 持续改进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工程职院地勘专业为例
18
作者 袁淑君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0期122-123,共2页
“现代学徒制”是社会职业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模式,当前国家和各级政府积极倡导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文章以湖南工程职院地勘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为例,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高职现代学徒制 地勘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课程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三教改革研究
19
作者 肖清华 《内江科技》 2023年第7期152-153,共2页
根据资源勘查类专业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首选项目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实践条件,创设具体情境;设置学习项目,提升职业能力;对接岗位要求,输出典型产品。推动三教改革,教师方面,应大力培养资源勘查类双师型教师,提升项目课程开发能... 根据资源勘查类专业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首选项目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实践条件,创设具体情境;设置学习项目,提升职业能力;对接岗位要求,输出典型产品。推动三教改革,教师方面,应大力培养资源勘查类双师型教师,提升项目课程开发能力;教材改革,应体现项目化、情境化、实践化,每一个项目,包含项目引入、项目实施、项目总结等;教法方面,积极构建地质情境教学工场,深入推进情境教学法,在情境教学中培养资源勘查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 情境教学法 双师型教师 情境化 项目课程 教材改革 实践化 项目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创新创业元素的移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以“Java Web项目实践”课程为例
20
作者 李俊林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推动了线上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在日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时空扩展性有效地开展线上线下移动混合的教学模式。文章以“JavaWeb项目实践”课程为例,提出了“一融合二贯通多维评价”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模... 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推动了线上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在日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时空扩展性有效地开展线上线下移动混合的教学模式。文章以“JavaWeb项目实践”课程为例,提出了“一融合二贯通多维评价”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模式,并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发现改革具有创新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移动教学 课程改革 混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