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另类全球化”视域中的《百年孤独》——以梅尔基亚德斯的房间为例
1
作者 金雯 严语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中,梅尔基亚德斯的房间呈现出小说的物质书写与全球化历史的关系。房间作为物质空间,其中发生的“奇物”收藏实践是对欧洲早期殖民过程中收藏行为的戏仿与反叛,从而解构中心世界的霸权认识论,阐发当代“另类... 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中,梅尔基亚德斯的房间呈现出小说的物质书写与全球化历史的关系。房间作为物质空间,其中发生的“奇物”收藏实践是对欧洲早期殖民过程中收藏行为的戏仿与反叛,从而解构中心世界的霸权认识论,阐发当代“另类的全球化”之思。房间作为书写空间,其储存的书籍、羊皮手稿的异质内容与符号系统隐秘地揭示出早期全球文明互鉴的历史,恢复了多元知识生态,充实了“另类全球化”的维度之一。在另一维度上,房间还储存了不断开启的书写与阅读行为,形成了非线性的异质时间生态,这赋予小说结尾消失的文明在现实的时空中更新与存续的可能。在全球共同历史与拉丁美洲左翼革命的激荡之下,《百年孤独》的想象性书写化为马尔克斯对世界性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他以书写证明了全球化社会的多元可能,给予21世纪中国的全球化实践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孤独》 另类全球化 拉丁美洲 房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瓦罗·穆蒂斯的短篇小说
2
作者 许志强 《艺术广角》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阿尔瓦罗·穆蒂斯的短篇小说,以蒙太奇特写为主要创作手法,注入象征主义诗学精神;其对神话和历史的书写,反映了作家的自由人文主义世界观,通过跨文化、跨时空的想象显示宏观的历史和个体的感受之间的张力;其对历史、宗教、神话等多... 阿尔瓦罗·穆蒂斯的短篇小说,以蒙太奇特写为主要创作手法,注入象征主义诗学精神;其对神话和历史的书写,反映了作家的自由人文主义世界观,通过跨文化、跨时空的想象显示宏观的历史和个体的感受之间的张力;其对历史、宗教、神话等多重寓意的描绘,不是试图传达既定的教义和观念,而是要使思想能够自由地畅游于事实的领域和价值的领域,进入一种纯文学性质的小说创作。此种创作反映了现代小说家的技巧和关注,即试图将人的历史和人的戏剧中的怪异性元素突显出来,以混搭风格和语言游戏编织一种奇想的魅力,而对怪异性元素和奇想风格的强调正是当代拉美文学的典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蒂斯 短篇小说 蒙太奇特写 自由人文主义 奇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新时期初中国大陆的传播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娟 叶立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169,共8页
本文以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新时期初中国大陆的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知识分子传播策略的考察,具体阐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历史。其中对中国知识分子传播目的与阐释方式的研究,不仅可见加西亚.马尔克斯在... 本文以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新时期初中国大陆的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知识分子传播策略的考察,具体阐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历史。其中对中国知识分子传播目的与阐释方式的研究,不仅可见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中国大陆的合法化进程,亦能反映出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对传播过程的权力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西亚·马尔克斯 政治正确 新现实主义 民族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的经典 经典的保守——再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众议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共6页
世界文学之流浩荡,但真正称得上经典的却微乎其微。多数作品顺应时流,并随时流而去;只有极少数得以沉淀并传承下来。后者往往具有金子般的品质。《百年孤独》无疑是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一尊金鼎,它的保守保证了它的沉积与留传。
关键词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保守 加西亚 世界文学 二十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被引量:3
5
作者 丁丽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众所周知,《百年孤独》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文章从个体或者说布恩迪亚家族族人本身和与他人的联系,到群体即其家族背后的拉丁美洲,最后传达出的思想内核即整个人类的终极孤独来阐述个体、群体乃至全体人类本身在现代世界的迷惘... 众所周知,《百年孤独》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文章从个体或者说布恩迪亚家族族人本身和与他人的联系,到群体即其家族背后的拉丁美洲,最后传达出的思想内核即整个人类的终极孤独来阐述个体、群体乃至全体人类本身在现代世界的迷惘与孤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个体 群体 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乌尔比诺——以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倪楠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乌尔比诺医生的形象既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时代选择与革新精神,更体现了当时的道德规范与意识形态。以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对乌尔比诺医生的人格系统予以分析,阐释其人格系统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与协调,进而... 乌尔比诺医生的形象既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时代选择与革新精神,更体现了当时的道德规范与意识形态。以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对乌尔比诺医生的人格系统予以分析,阐释其人格系统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与协调,进而揭示其自身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统一。通过剖析人物行为动机的深层机制,对人物心理作出更深刻与精准的判断,从而挖掘该作品更加丰富的文学价值,为理解当今文化的多元性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三重人格结构理论 《霍乱时期的爱情》 乌尔比诺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丁美洲的人物群像:从人性层面看《百年孤独》中的异化群体 被引量:1
7
作者 褚夫敏 《临沂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75-78,共4页
《百年孤独》丰富的蕴涵为我们从不同视角加以解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其中很显明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人性的异化问题。从人性层面分析《百年孤独》中的异化群体,具体从爱的能力的缺失导致的情感畸恋、意识的疯癫导致的理性之殇和创造性... 《百年孤独》丰富的蕴涵为我们从不同视角加以解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其中很显明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人性的异化问题。从人性层面分析《百年孤独》中的异化群体,具体从爱的能力的缺失导致的情感畸恋、意识的疯癫导致的理性之殇和创造性思维的缺失导致的自我封闭三个方面剖析小说中人物群像,涵盖了人性中的重要方面,为我们更好地把握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美洲 人性 《百年孤独》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百年孤独》的民族寓言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彩云 《理论与创作》 2008年第6期92-94,共3页
现实中的拉丁美洲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地跨湿热两带,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拉丁美洲地形复杂,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则是平原和高原相间。拉丁美洲气候湿润,全汾1年降水... 现实中的拉丁美洲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地跨湿热两带,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拉丁美洲地形复杂,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则是平原和高原相间。拉丁美洲气候湿润,全汾1年降水量平均多达1342毫米,相当于大洋洲的3.2倍,是世界上最湿润的一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孤独》 民族寓言 安第斯山脉 拉丁美洲 加勒比海 墨西哥湾 太平洋 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构论视域下《疾病解说者》中的市场医疗想象
9
作者 胡朝霞 蒋天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疾病解说者》是裘帕·拉希莉的第一部小说集。文章试图在社会建构论的观照下,从比较视域对主流医学与补充医学两种话语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西方的理性文明对印度本土文化而言是一种灾难,通过印度补充医学市场中的以帕西为代表... 《疾病解说者》是裘帕·拉希莉的第一部小说集。文章试图在社会建构论的观照下,从比较视域对主流医学与补充医学两种话语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西方的理性文明对印度本土文化而言是一种灾难,通过印度补充医学市场中的以帕西为代表的市场医学形象的塑造,颂扬了印度文化中的生命文化与爱文化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解说者》 补充医学 市场医学 爱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到共享孤独的天堂”——马尔克斯小说对人生孤独的全面诠释
10
作者 杨小川 《艺术广角》 2024年第4期34-38,共5页
马尔克斯以百科全书式的方式,第一次全面揭示和演绎了人生孤独的各种状态和场景。当繁华褪尽,能够永恒的就只有孤独。马尔克斯看透“迷宫般的孤独生活的秘密”,最终在《百年孤独》中“找到共享孤独的天堂”。马尔克斯的小说是孤独灵魂... 马尔克斯以百科全书式的方式,第一次全面揭示和演绎了人生孤独的各种状态和场景。当繁华褪尽,能够永恒的就只有孤独。马尔克斯看透“迷宫般的孤独生活的秘密”,最终在《百年孤独》中“找到共享孤独的天堂”。马尔克斯的小说是孤独灵魂的生命欢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克斯 魔幻 现实 孤独 灵魂 欢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与神奇的巧妙结合——论《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艺术
11
作者 何柳 《文教资料》 2011年第30期21-23,共3页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也是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思潮中成就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试从神话模式、夸张的运用、魔幻的叙事手法、现实意义四个方面分析《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也是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思潮中成就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试从神话模式、夸张的运用、魔幻的叙事手法、现实意义四个方面分析《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艺术,从而使读者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 艺术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尔克斯的社会责任感——从《想想“9.11”》想到的
12
作者 王倩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7期83-83,82,共2页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 《百年孤独》 美国 哥伦比亚 世贸中心 《想想“9.11”》 加西亚·马尔克斯 长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碎片到精神迷离——谈《百年孤独》中孤独的症结 被引量:10
13
作者 秦为忠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52,共5页
《百年孤独》反映了克里奥尔人的孤独 ,孤独的最终根源在于其文化形态紊乱。克里奥尔文化由三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组成 ,缺乏整合 ,在封闭了三百年之后 ,面对欧洲高度发达的文明时 ,不能正确地接受和较好地融合 ,而出现了更大的文化危机。... 《百年孤独》反映了克里奥尔人的孤独 ,孤独的最终根源在于其文化形态紊乱。克里奥尔文化由三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组成 ,缺乏整合 ,在封闭了三百年之后 ,面对欧洲高度发达的文明时 ,不能正确地接受和较好地融合 ,而出现了更大的文化危机。小说中人物性格乖张 ,行为怪异 ,正如小说的表现手法具有魔幻特征 ,这是不稳定的文化的产物。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奥雷良诺上校执拗地抗争孤独 ,但由于缺乏文化上的界定 ,抗争的结果是在孤独的泥淖中越陷越深。马贡多镇的最终消失 ,寓义殖民文化的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文化 精神 文学评论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小说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孤独》的史诗气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正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52,共7页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变迁 ,其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均透出浓郁的史诗气质 ,这种史诗气质植根于拉美独特的历史时空 ,并且与作者的特殊气质与创作追求密切相关。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人物形象 情节 环境 主题 艺术特色 史诗性 《百年孤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中的建构:“两桩案件”的侦探小说程式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洪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7,共8页
尤凤伟的短篇小说《一桩案件的几种说法》采用传统侦探小说的程式,暴露、探 讨社会现实,可视为是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件事先张扬的人命案》呈“互为文本性 ”的玄学侦探小说。本文认为,由于对“现实主义”的不同理解,尤... 尤凤伟的短篇小说《一桩案件的几种说法》采用传统侦探小说的程式,暴露、探 讨社会现实,可视为是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件事先张扬的人命案》呈“互为文本性 ”的玄学侦探小说。本文认为,由于对“现实主义”的不同理解,尤凤伟虽然在技法上受到 当代西方玄学侦探小说的启迪,但是在作品中承袭的仍是本土文学、本土侦探文学中所表现 出的“载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侦探小说 现实主义 叙事模式 比较文学 马尔克斯 《一件事先张扬的人命案》 《一桩案件的几种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的逆转与民族精神的建构——论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母亲形象 被引量:6
16
作者 骆玉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当代著名拉美作家,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其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母亲为儿子上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南美洲人民的生存状态。她庄严的神情与意味深长的回答拷问着小镇人的心灵,也在...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当代著名拉美作家,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其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母亲为儿子上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南美洲人民的生存状态。她庄严的神情与意味深长的回答拷问着小镇人的心灵,也在拷问着南美洲人的心灵。人物角色戏剧性的置换,使母亲坚韧的形象跃然纸上,也深刻地隐喻着拉丁美洲人的民族性格及精神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克斯 民族精神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叙事解读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前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Z期35-36,共2页
作家马尔克斯在代表作小说《百年孤独》中,独具匠心地把魔幻创作手法与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开创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小说通过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揭示了虚拟的小城马贡多百余年来所走过的孤独之旅,本文着重分析其叙事手法,供相... 作家马尔克斯在代表作小说《百年孤独》中,独具匠心地把魔幻创作手法与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开创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小说通过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揭示了虚拟的小城马贡多百余年来所走过的孤独之旅,本文着重分析其叙事手法,供相关学者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与现实 创作 叙事手法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百年孤独》中的运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知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Z期40-42,共3页
魔幻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拉丁美洲逐渐兴起的文学流派,它的范围主要盛行于拉丁美洲。《百年孤独》是作者马尔克斯倾尽心血创作的巨著,其中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倾向,使整部作品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包裹下显得魅力顿生。本文... 魔幻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拉丁美洲逐渐兴起的文学流派,它的范围主要盛行于拉丁美洲。《百年孤独》是作者马尔克斯倾尽心血创作的巨著,其中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倾向,使整部作品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包裹下显得魅力顿生。本文通过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百年孤独》中的运用,进一步解释出《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力作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埃落定》与《百年孤独》之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凤仙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 ,分析了《尘埃落定》和《百年孤独》的思想蕴涵、民族特色及表现手法 ,试图说明 ,立足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吸收异族文化的营养 ,并兼收并蓄各种艺术表现技巧 。
关键词 《尘埃落定》 《百年孤独》 民族史 加西亚·马尔克斯 阿来 民族风俗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百年孤独》 被引量:3
20
作者 左媚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9,共4页
《百年孤独》在其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下,包裹着拉丁美洲百年沧桑的现实,这个现实在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时,也反映着该地区的生态百年变迁。拉丁美洲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影射着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其潜在的生态伦理主题,赋予了小说... 《百年孤独》在其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下,包裹着拉丁美洲百年沧桑的现实,这个现实在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时,也反映着该地区的生态百年变迁。拉丁美洲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影射着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其潜在的生态伦理主题,赋予了小说深刻的哲学意蕴,使其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非凡的远见。对《百年孤独》进行生态伦理解读,不仅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阐释作品,更能期待借由经典文学作品来唤醒在文明进程中人类的生态良知,使生态伦理观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视角 《百年孤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