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另类全球化”视域中的《百年孤独》——以梅尔基亚德斯的房间为例 |
金雯
严语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2
|
阿尔瓦罗·穆蒂斯的短篇小说 |
许志强
|
《艺术广角》
|
2024 |
0 |
|
3
|
论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新时期初中国大陆的传播 |
杜娟
叶立文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4
|
保守的经典 经典的保守——再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
陈众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5
|
论《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
丁丽芳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3
|
|
6
|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乌尔比诺——以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为视角 |
倪楠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17 |
1
|
|
7
|
拉丁美洲的人物群像:从人性层面看《百年孤独》中的异化群体 |
褚夫敏
|
《临沂大学学报》
|
2015 |
1
|
|
8
|
论《百年孤独》的民族寓言 |
彭彩云
|
《理论与创作》
|
2008 |
1
|
|
9
|
社会建构论视域下《疾病解说者》中的市场医疗想象 |
胡朝霞
蒋天平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0
|
“找到共享孤独的天堂”——马尔克斯小说对人生孤独的全面诠释 |
杨小川
|
《艺术广角》
|
2024 |
0 |
|
11
|
现实与神奇的巧妙结合——论《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艺术 |
何柳
|
《文教资料》
|
2011 |
0 |
|
12
|
试论马尔克斯的社会责任感——从《想想“9.11”》想到的 |
王倩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
13
|
从文化碎片到精神迷离——谈《百年孤独》中孤独的症结 |
秦为忠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14
|
《百年孤独》的史诗气质 |
王正蓉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15
|
解构中的建构:“两桩案件”的侦探小说程式分析 |
袁洪庚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6
|
审判的逆转与民族精神的建构——论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母亲形象 |
骆玉安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7
|
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叙事解读 |
赵前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8
|
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百年孤独》中的运用 |
刘知洪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9
|
《尘埃落定》与《百年孤独》之比较 |
王凤仙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20
|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百年孤独》 |
左媚柳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