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地区安宁疗护立法的改革与启示
1
作者 何丽新 许新承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4期51-70,共20页
历经近30年实践,台湾地区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安宁疗护立法。为克服改革前“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的适用困境,2019年开始在岛内施行的“病人自主权利法”通过扩大安宁疗护的适用范围、明确病人最新医疗意愿的认定依据和设定安宁疗护决策执行... 历经近30年实践,台湾地区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安宁疗护立法。为克服改革前“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的适用困境,2019年开始在岛内施行的“病人自主权利法”通过扩大安宁疗护的适用范围、明确病人最新医疗意愿的认定依据和设定安宁疗护决策执行中的医方免责情形,支持特定临床条件下的非末期病人预先做出安宁疗护决策。从实施效果看,改革后的台湾地区安宁疗护立法在保障病人善终权益、促进医患关系等方面更具优势,但在可行性上仍有不足。以台湾地区制度实践的得失为参照,中国内地应在患者权利保护法的框架下推进安宁疗护立法,并在立法理念上强调以协助决定范式促进临终患者医疗自主的实现。以此为基础,中国内地立法原则上应将安宁疗护的适用对象限定为末期患者,承认患者的拒绝维生医疗权,在患者安宁疗护意愿的认定和执行环节体现对医方专业自主的尊重,并结合监护制度完善安宁疗护的替代决策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立法 善终权益 拒绝维生医疗权 医疗自主权 预先医疗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跟踪骚扰行为犯罪化的体系构建与价值镜鉴 被引量:1
2
作者 罗钢 孙丽刚 《海峡法学》 2024年第1期16-28,共13页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跟踪骚扰行为法律治理的逻辑起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跟踪骚扰行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社会问题。为有效应对跟踪骚扰行为,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犯罪化的形式加以回应。台湾地区借鉴国外相关法律规定,修改传统分散式规制模式...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跟踪骚扰行为法律治理的逻辑起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跟踪骚扰行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社会问题。为有效应对跟踪骚扰行为,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犯罪化的形式加以回应。台湾地区借鉴国外相关法律规定,修改传统分散式规制模式,制定专法“跟踪骚扰防制法”,对跟踪骚扰行为进行统一而全面的立法规定。内地地区同样面临跟踪骚扰行为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难题。因此,应当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制定跟踪骚扰行为专门法律。在完善法律机制的进程中,应当防范网络科技为犯罪行为注入的新元素,加强立法的前瞻性,发挥法律的预防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提供丰富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骚扰 科技跟踪 犯罪化 人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述评 被引量:13
3
作者 齐树洁 李叶丹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0年第1期84-94,共11页
台湾地区1999年首次规定了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该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台湾环境运动向法制化发展,加强了环境法规的执法力度,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近十年的运行,民众对于环境公民诉讼制度逐渐了解,团体诉讼定位不断明确,司法界对法律的适用... 台湾地区1999年首次规定了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该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台湾环境运动向法制化发展,加强了环境法规的执法力度,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近十年的运行,民众对于环境公民诉讼制度逐渐了解,团体诉讼定位不断明确,司法界对法律的适用也变得日臻成熟。但是,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仍然面对立法和实务上的挑战。如何从法律上定位环保团体的诉讼功能并赋予其当事人资格,是台湾法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民诉讼 原告适格 团体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澳门国际私法的反致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进 郭华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4期30-35,共6页
反致问题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独特的问题。本文从反致的产生与提出入手,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反致的概念和类别,介绍了关于反致的理论和实践,对澳门国际私法中关于反致的规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澳门国际私法所采取的反致... 反致问题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独特的问题。本文从反致的产生与提出入手,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反致的概念和类别,介绍了关于反致的理论和实践,对澳门国际私法中关于反致的规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澳门国际私法所采取的反致规定是一个较为特别的体系,它以冲突规范之实体法指定为一般原则,但通过对直接反致、转致以及反致的特殊情形加以规定而设置例外,同时又对反致制度的适用进行限制。澳门国际私法之所以如此规定反致问题,主要是为了实现国际法律秩序的和谐与统一、判决的国际一致性以及有利于法律行为的成立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国际私法 反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改革及其启示 被引量:5
5
作者 纵博 郝爱军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0年第3期36-45,共10页
近年来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经历了重大的改革,其审判制度吸取了当事人主义审判方式的内容,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都着力加强人权保障,大幅缩减了检察机关的权力。台湾的这些改革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诉讼法律移植时片面、忽视实... 近年来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经历了重大的改革,其审判制度吸取了当事人主义审判方式的内容,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都着力加强人权保障,大幅缩减了检察机关的权力。台湾的这些改革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诉讼法律移植时片面、忽视实际,以及未对一些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缺陷的立法进行改革的不足。台湾的经验对大陆的刑事诉讼改革有几点启示与借鉴,即司法改革必须进行诉讼权力结构的调整,要肯定和支持司法机关对于刑事诉讼改革的积极作用,要积极稳妥地借鉴两大法系审判方式的长处,但要加强配套措施,同时在诉讼法律移植时应全面和审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刑事诉讼改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奖励民间参与交通建设条例》及有关法规评介 被引量:9
6
作者 荣朝和 王国样 《铁道经济研究》 1999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台湾为配合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制定的《奖励民间参与交通建设条例》和有关法规的主要内容,并做了评价。
关键词 台湾 交通建设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预立医疗决定制度研究——以“病人自主权利法”的通过为契机 被引量:24
7
作者 孙也龙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53,共10页
预先医疗指示起源于美国,其法理基础是先前自主权和拒绝维生医疗权,世界各法域都已掀起预先医疗指示的立法潮流。我国台湾地区在2015年底通过"病人自主权利法"建立了预立医疗决定制度,该制度对原先的预立意愿书制度做出了重... 预先医疗指示起源于美国,其法理基础是先前自主权和拒绝维生医疗权,世界各法域都已掀起预先医疗指示的立法潮流。我国台湾地区在2015年底通过"病人自主权利法"建立了预立医疗决定制度,该制度对原先的预立意愿书制度做出了重要改动,并增加了新的内容。该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预立医疗决定可拒绝的措施,预立医疗决定的执行条件、程序,医疗机构或医师的责任豁免和专业裁量权。鉴于大陆地区正在推广生前预嘱,对台湾地区预立医疗决定制度的法学思考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先医疗指示 预立医疗决定制度 生前预嘱 “病人自主权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庭审录音录影公开规则的修改及其对祖国大陆相关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兰英 屈舒阳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8,共10页
我国台湾地区,对有关庭审录音录影公开的规定争辩不断,究其理论根源,一方面是诉讼参与人的隐私权同社会公众的监督权及知情权之间存在冲突,另一方面是诉讼参与人的隐私权同利害关系人的诉讼权之间存在冲突。台湾地区"司法院"... 我国台湾地区,对有关庭审录音录影公开的规定争辩不断,究其理论根源,一方面是诉讼参与人的隐私权同社会公众的监督权及知情权之间存在冲突,另一方面是诉讼参与人的隐私权同利害关系人的诉讼权之间存在冲突。台湾地区"司法院"对相关规定不断进行修正,以满足司法公开与隐私权保障之平衡。反观祖国大陆的庭审录音录像公开规则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在优先保护个人权利的基础上,运用比例原则,纾解大陆在庭审录音录像公开与隐私权保障之间的紧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录音录影公开 隐私权 知情权 监督权 诉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反黑刑事“立法”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华生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8年第1期27-32,48,共7页
台湾地区关于惩治黑道犯罪的相关规定主要有"刑法"第154条、《检肃流氓条例》和《组织犯罪防制条例》,其中以《组织犯罪防制条例》最为系统和完备。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防制条例》中的一系列反黑"立法"制度对于完善... 台湾地区关于惩治黑道犯罪的相关规定主要有"刑法"第154条、《检肃流氓条例》和《组织犯罪防制条例》,其中以《组织犯罪防制条例》最为系统和完备。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防制条例》中的一系列反黑"立法"制度对于完善祖国大陆的"打黑除恶"立法,提高"打黑除恶"斗争的实效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黑社会 组织犯罪 恶势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公诉权制约机制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纵博 郝爱军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9年第4期26-33,共8页
近年来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经历了重大的改革,其公诉权制约机制较为完善。对于检察官不起诉、缓起诉处分,立法设置了再议制、交付审判制进行监督和制约,防止检察官滥用不起诉权;对于检察机关的起诉则在审前以起诉审查制进行制约,防止未... 近年来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经历了重大的改革,其公诉权制约机制较为完善。对于检察官不起诉、缓起诉处分,立法设置了再议制、交付审判制进行监督和制约,防止检察官滥用不起诉权;对于检察机关的起诉则在审前以起诉审查制进行制约,防止未达起诉法定门槛的案件进入审判。对于大陆来说,其公诉权制约机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大陆也应设立公诉权的司法权制约机制,对于检察机关的起诉和不起诉都应最终由法院来进行审查和制约,以保证公诉权合法行使。但对于台湾地区公诉权制约机制的不足之处,借鉴的同时需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公诉权制约 交付审判制 起诉审查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下台湾知识产权司法制度的变革——从“专庭”、“专股”到智慧财产法院 被引量:9
11
作者 彭莉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7年第4期1-8,共8页
在台湾,知识产权诉讼程序冗长与法官专业性不足问题长期为外界所诟病。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勃兴,台湾司法部门积极谋求变革,在各级法院陆续设立"专庭"或"专股"的基础上,积极筹建专门性智慧财... 在台湾,知识产权诉讼程序冗长与法官专业性不足问题长期为外界所诟病。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勃兴,台湾司法部门积极谋求变革,在各级法院陆续设立"专庭"或"专股"的基础上,积极筹建专门性智慧财产法院,先后颁布了《智慧财产法院组织法》和《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力求通过实行"三合一"的案件审理模式、设置技术审查官等制度设计提升知识产权审判中存在的时效性与专业性不足问题。然而,建置一个新的专门法院原非易事,设计中的台湾智慧财产法院综合了民事、刑事及行政诉讼程序,更是复杂,部分议题迄今仍然争议不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汉经济 智慧财产法院 效率性 专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执行当事人适格制度述评及启示 被引量:9
12
作者 卢正敏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8年第1期33-39,82,共8页
台湾执行当事人适格"法律制度"设置较为完备,相关规定比较具体、明确,不仅规范了执行当事人适格的具体范围,而且设置了由此引发的争议的解决机制。客观地评价台湾执行当事人适格制度,分析其利弊得失,将为祖国大陆地区执行当... 台湾执行当事人适格"法律制度"设置较为完备,相关规定比较具体、明确,不仅规范了执行当事人适格的具体范围,而且设置了由此引发的争议的解决机制。客观地评价台湾执行当事人适格制度,分析其利弊得失,将为祖国大陆地区执行当事人变更和追加制度的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执行 当事人适格 范围 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重利罪的规范变迁、审判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旭莉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71,共10页
民间高利贷应当如何规制在大陆存在诸多争议,台湾地区对高利贷的打击在"刑法"第344条有重利罪进行规制。台湾地区近年来对重利罪进行二度修改,修改后重利罪的犯罪人数锐减。重利罪保护的法益在于真正实现契约自由、私法自治,... 民间高利贷应当如何规制在大陆存在诸多争议,台湾地区对高利贷的打击在"刑法"第344条有重利罪进行规制。台湾地区近年来对重利罪进行二度修改,修改后重利罪的犯罪人数锐减。重利罪保护的法益在于真正实现契约自由、私法自治,维护公平、合理的社会经济秩序。台湾学者及实务界关于重利罪构成要件的检讨与争议为大陆惩治高利贷及其他暴利行为提供了借鉴。大陆可借鉴台湾关于重利、被害人弱势地位的认定标准,增设重利罪对暴利放贷及其他暴利行为进行刑事处罚,让处于需求困难境地的弱势群体得到司法保护,将暴力讨债规定为加重处罚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台湾地区 重利罪 重利罪入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认罪协商程序的引入及实践成效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学敏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6,共8页
为提高诉讼效率,台湾地区于2004年4月增订认罪协商程序,在非重罪案件中刑事被告以认罪为前提和检察官进行量刑交易,从而正式建立台湾式的"辩诉交易"制度。台湾地区认罪协商程序在谋求程序简约的同时,力图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 为提高诉讼效率,台湾地区于2004年4月增订认罪协商程序,在非重罪案件中刑事被告以认罪为前提和检察官进行量刑交易,从而正式建立台湾式的"辩诉交易"制度。台湾地区认罪协商程序在谋求程序简约的同时,力图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建构了较完善的程序保障机制。从十余年的实施效果考察,认罪协商程序虽然适用率不是很高,但是在节省诉讼资源、处理边界存有灰色地带的案件时,仍有其他程序无法取代的优势。认罪协商已成为台湾地区刑事诉讼制度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认罪协商 诉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台湾地区的行政执行制度及理论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建淼 《法学论坛》 2003年第5期75-87,共13页
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执行制度及理论对探讨中国内地制定行政强制执行法具有借鉴意义。笔者介绍了台湾行政执行的概念、特征、种类 ,探讨了其法理基础及原则 ,分析了其修订后的“行政执行法”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 ,并就公法上金钱给付义... 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执行制度及理论对探讨中国内地制定行政强制执行法具有借鉴意义。笔者介绍了台湾行政执行的概念、特征、种类 ,探讨了其法理基础及原则 ,分析了其修订后的“行政执行法”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 ,并就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公法上行为、不行为义务的执行 ,行政上的即时强制 ,行政执行行为的性质及法律救济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对台湾行政执行制度及理论的特色与不足也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行 原则 范围 法律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避设施回馈金制度:重塑政府公信力的路径借鉴——来自台湾的经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奎明 张贤桦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2,共9页
回馈金制度的实施标志着台湾对于邻避运动的治理进入成熟的制度化阶段。"自主性理念"的秉承是回馈金制度的精髓。"自主性理念"践行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的科学定位——主持而非主导;其次是社会的充分自主... 回馈金制度的实施标志着台湾对于邻避运动的治理进入成熟的制度化阶段。"自主性理念"的秉承是回馈金制度的精髓。"自主性理念"践行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的科学定位——主持而非主导;其次是社会的充分自主——主人翁而非简单参与者。回馈金制度秉承的"自主性理念"对于破解大陆目前面临的邻避困局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有助于弥合政府的风险承诺与民众臆想之间的鸿沟,重塑政府公信力,逐步进入到制度化的治理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回馈金制度 自主性理念 政府公信力 职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评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学敏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8年第2期85-92,共8页
台湾1998年创设了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意欲通过这种社会福利性质的制度,以社会保险分散风险的方式,来达成当局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任务,并借以达到促进犯罪防治及社会部分控制的附带目的。台湾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设计吸收了其它国家及... 台湾1998年创设了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意欲通过这种社会福利性质的制度,以社会保险分散风险的方式,来达成当局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任务,并借以达到促进犯罪防治及社会部分控制的附带目的。台湾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设计吸收了其它国家及地区的优点与实施上的缺失,因此有些制度内容具有领先性。然而该制度在现实运行中出现了一些误解和偏差,台湾的有识之士目前也正在积极探讨,力图寻求制度的理性变革,从而建构一套理性的犯罪被害人"司法"保护的完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 国家补偿 “司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家庭暴力之处理机制:从公力救济到乡镇市调解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长青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0年第5期34-45,共12页
台湾地区在家庭暴力事件的处理上,经历了当事人自治为主到公权力积极干预的发展过程。然而作为重要的公权力干预手段的保护令制度,并未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保护令的核发速度和核发内容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鉴于家庭暴力之特质与调解模... 台湾地区在家庭暴力事件的处理上,经历了当事人自治为主到公权力积极干预的发展过程。然而作为重要的公权力干预手段的保护令制度,并未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保护令的核发速度和核发内容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鉴于家庭暴力之特质与调解模式的高度契合,调解在家庭暴力领域弥补公权力不足的功能重新获得重视。而乡镇市调解作为台湾地区最基层也最受群众欢迎的调解制度,在处理家庭暴力事件上具有极大的制度优势。总之,在家庭暴力事件的处理上,公权力干预与调解模式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二者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家庭暴力 公力救济 调解 乡镇市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序良俗原则在台湾法院认可大陆法院判决实务中的适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永慧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40,共12页
不违背公序良俗是台湾地区"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的台湾法院认可大陆法院裁判最核心的实质要件。就台湾司法实务观察,公序良俗违背不仅包括裁判实体问题,还包括诉讼程序问题。目前,台湾法院认为大陆法院判决违背台湾地区程... 不违背公序良俗是台湾地区"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的台湾法院认可大陆法院裁判最核心的实质要件。就台湾司法实务观察,公序良俗违背不仅包括裁判实体问题,还包括诉讼程序问题。目前,台湾法院认为大陆法院判决违背台湾地区程序法上公序良俗的情形,主要包括败诉之被告未应诉且未经合法送达、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台湾当事人未经合法代理以及大陆法院无管辖权三个方面。台湾法院认为大陆法院判决违背台湾地区实体法上公序良俗的情形,主要包括大陆法院离婚案件判决基础存在问题、大陆法院判决前一方当事人已死亡而法院仍为判决以及大陆法院判决适用法律与台湾地区相关规定相悖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序良俗 台湾法院 认可 大陆法院判决 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第三人撤销之诉评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君博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43,共9页
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是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整体性修改中重要的制度设计之一。在新法实施后,台湾地区民诉法学界和司法界对于第三人撤销之诉适格原告的判断标准、客体要件、审理及救济程序等具体制度的解释适用问题进行... 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是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整体性修改中重要的制度设计之一。在新法实施后,台湾地区民诉法学界和司法界对于第三人撤销之诉适格原告的判断标准、客体要件、审理及救济程序等具体制度的解释适用问题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和研讨,但尚未形成共识。全面考察台湾地区第三人撤销之诉具体制度要件安排的理论依据和司法实务判断标准对深入理解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解释论研究的发展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撤销之诉 适格原告 客体要件 诉的合并 审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