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橄榄新品种青茵橄榄的选育
1
作者 肖维强 李祝成 +8 位作者 陈盖洵 倪晓榕 赖多 庄庆礼 邵雪花 秦健 张力 林洁瑶 刘传滨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48,共5页
青茵橄榄是从甜种橄榄实生群体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32 g。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黄白色,口感爽脆、较化渣、涩味轻、回甘,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4%,粗纤维含量为3.7%,总糖... 青茵橄榄是从甜种橄榄实生群体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32 g。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黄白色,口感爽脆、较化渣、涩味轻、回甘,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4%,粗纤维含量为3.7%,总糖含量为5.3 g·100 g^(-1),可滴定酸含量为10.56 g·kg^(-1),维生素C含量为20.96 mg·100 g^(-1),单宁含量为1.21×10^(4)mg·kg^(-1),钙含量为1.56×10^(3)mg·kg^(-1),可食率为82.3%。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开张,分枝能力较强,嫁接苗种植3 a(年)后开始结果。结果树初花期为4月中旬,果实生育期210~225 d,在粤东地区成熟期为11月下旬,属中晚熟品种。耐旱不耐寒,抗病性中等。适合在广东省青榄产区种植,10 a结果树平均每666.7 m^(2)产量达1002.5 kg,丰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新品种 青茵橄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加热卷烟的石蜡改性二醋酸纤维素降温滤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昕博 董晨晓 +5 位作者 徐建 肖卫强 徐生立 王骏 蒋健 郭杨龙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82,共6页
以二醋酸纤维素滤棒为载体,以食品级石蜡为相变吸热材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石蜡/醋纤降温滤棒,研究了石蜡熔点和负载量对加热卷烟主流烟气温度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以二醋酸纤维素滤棒为载体,以食品级石蜡为相变吸热材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石蜡/醋纤降温滤棒,研究了石蜡熔点和负载量对加热卷烟主流烟气温度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对石蜡/醋纤滤棒进行了表征。石蜡/醋纤滤棒是通过醋纤滤棒的吸附作用完成复合,在抽吸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当52~#石蜡乳化液质量分数为60%时,即石蜡负载量为35 mg时,由石蜡/醋纤滤棒组成的三段式降温滤嘴对主流烟气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可将主流烟气温度从68℃降低到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石蜡 醋纤滤棒 降温滤嘴 主流烟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处理对上部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吴键 赵路灿 +9 位作者 戴路 胡安福 夏倩 肖卫强 王骏 陈震 李林洪 夏骏 黄华 蒋健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8,共9页
【目的】考察蒸汽处理对上部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动态水分吸附脱附仪,在95%相对湿度下,研究蒸汽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长对上部白肋烟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 【目的】考察蒸汽处理对上部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动态水分吸附脱附仪,在95%相对湿度下,研究蒸汽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长对上部白肋烟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分析这4类重要香味物质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结果】在实验范围内,提高处理温度或增加处理时长会使非酶棕色化反应、类胡萝卜素降解、西柏烷类降解三类产物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的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在60℃处理3h时,上部白肋烟这4类重要香味物质的总含量增加了12.53%,且香气和杂气等感官品质指标明显提高。【结论】蒸汽处理可作为一种有效调控上部白肋烟香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白肋烟 蒸汽处理 香味物质 处理时长 处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中温隔热陶瓷管件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估
4
作者 肖卫强 杨贤燕 +4 位作者 周国俊 蒋健 殷晓红 余志扬 苟中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78,404,共8页
随着中温区电加热的电子产品和家电用品不断涌现,低成本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研究日益成为热点。如何确保管路内部快速升温并避免外表温度大幅波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保温隔热材料领域的挑战。据此,本研究以低熔点玻璃助烧结的镁橄榄... 随着中温区电加热的电子产品和家电用品不断涌现,低成本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研究日益成为热点。如何确保管路内部快速升温并避免外表温度大幅波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保温隔热材料领域的挑战。据此,本研究以低熔点玻璃助烧结的镁橄榄石、莫来石、珍珠岩和磷酸锌等复合物陶瓷为对象,从数据驱动的壁内多孔结构隔热管件优化设计出发,开展陶瓷隔热管件三维打印制造,通过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分析,并围绕管件的导热、隔热影响因素评估,系统考察了该类新型隔热管件的理化、力学和隔热性能及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对沿管壁环绕的矩形大孔高度调控(400~1 200μm)、管腔内热源区的管壁倍增(1.2 mm×2 mm)以及有机微球造孔剂引入(~9%),同时通过烧结温度控制(700~750℃),可以显著改善热流出口区的温度水平(~20℃),并显著优于不锈钢真空隔热管的出口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增材制造复合陶瓷管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以及较低的原料成本,使得多孔陶瓷隔热管件在中温隔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多孔陶瓷管 中温隔热 三维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个番石榴种质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5
作者 邵雪花 蒋浩然 +5 位作者 陈军 张守梅 肖维强 赖多 庄庆礼 秦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12,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inn.)种质间的花粉形态差异,为番石榴的杂交育种和系统分类工作提供孢粉学依据。【方法】以来自中国、泰国和巴西的27个番石榴种质花粉为试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测花粉粒极轴长... 【目的】探究不同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inn.)种质间的花粉形态差异,为番石榴的杂交育种和系统分类工作提供孢粉学依据。【方法】以来自中国、泰国和巴西的27个番石榴种质花粉为试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测花粉粒极轴长度(L_(P))、赤道轴长度(L_(E))、花粉大小(L_(P)×L_(E))、极赤比(L_(P)/L_(E))、萌发沟长度(单面)和萌发沟宽度,对不同种质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并采用组间连接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27个番石榴种质花粉粒以单粒形式存在,呈辐射对称,极面观为近圆形或近三角形,有明显三孔沟,具角萌发孔,赤道面观均为椭圆形,外壁纹饰均为瘤状纹饰。27个番石榴种质的花粉大小为11.53(10.06~18.42)μm×14.45(13.45~19.64)μm,均为小型花粉粒;极赤比为0.80(0.73~0.94),其中‘草莓’番石榴的花粉粒形状为近球形,其余26个番石榴种质的花粉粒形状均为扁球形;萌发沟长度为5.51(3.27~9.95)μm,萌发沟宽度为0.78(0.33~1.26)μm;上述指标在不同种质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平方欧氏距离为2时可将27个番石榴种质分为5个类群,其中‘草莓’番石榴种质单独聚为一类,其花粉的L_(P)、L_(E)、L_(P)×L_(E)、L_(P)/L_(E)均显著大于其他种质。【结论】不同番石榴种质的萌发孔、外壁纹饰和萌发沟数具有遗传保守性,花粉特征具有遗传多样性,其中花粉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番石榴种质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花粉形态 花粉特征 种质资源 进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曼秋 肖卫强 +2 位作者 汪华文 张庆华 任勇源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1-12,25,共13页
以缩合型有机硅为有机树脂基体,以改性空心玻璃微珠为无机填料,基于物理复合法制备出不同空心玻璃微珠含量的有机硅/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复合隔热材料。系统性研究其隔热机理、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实现对复合隔热材料孔隙率和... 以缩合型有机硅为有机树脂基体,以改性空心玻璃微珠为无机填料,基于物理复合法制备出不同空心玻璃微珠含量的有机硅/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复合隔热材料。系统性研究其隔热机理、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实现对复合隔热材料孔隙率和隔热性能的精准调控。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复合隔热材料的压缩强度最大值达到13.28 MPa,是纯有机硅材料的1.49倍,热导率最低为0.113 W/(m·K),比纯有机硅材料减小了3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有机硅 隔热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花粉生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7
作者 秦健 蒋浩然 +4 位作者 张守梅 赖多 肖维强 庄庆礼 邵雪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70-75,共6页
为研究番石榴最佳花粉采集期、授粉期及去雄期,以番石榴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最优培养基配方,进而测定不同保存时间及不同开放状态的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显示,培养基组分对番石榴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程度由强到... 为研究番石榴最佳花粉采集期、授粉期及去雄期,以番石榴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最优培养基配方,进而测定不同保存时间及不同开放状态的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显示,培养基组分对番石榴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为糖>硼酸>氯化钙,最佳处理组合为150 g/L蔗糖+0 g/L硼酸+0.3 g/L氯化钙,其花粉生活力为91.9%。花粉生活力随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新鲜采摘的番石榴花粉生活力为89.69%,保存96 h的花粉生活力为0%。番石榴花在时期Ⅲ(花苞完全裂开、萼片脱落)花粉生活力最高,时期Ⅳ(花瓣展开)柱头可授性最强;另外,时期Ⅰ和Ⅱ的花粉囊并未打开,柱头上未附着花粉且花粉生活力较低。因此,番石榴花的最佳授粉期为时期Ⅳ,最佳花粉采集期为时期Ⅲ,最佳去雄期为时期Ⅰ和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离体培养 花粉生活力 柱头可授性 最佳授粉期 最佳花粉采集期 最佳去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卷烟制品传热与烟气流动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卫强 周国俊 +3 位作者 蒋健 胡安福 詹望成 郭杨龙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加热卷烟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加热卷烟制品烟丝在加热和抽吸模式下的烟气流动和传热过程,建立了加热卷烟制品内部烟丝加热和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加热卷烟制品经加热器加热后,烟丝段温度升高至493.... 以加热卷烟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加热卷烟制品烟丝在加热和抽吸模式下的烟气流动和传热过程,建立了加热卷烟制品内部烟丝加热和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加热卷烟制品经加热器加热后,烟丝段温度升高至493.6 K,总传热系数为3.4 W/(m~2·K);由于在抽吸模式下有烟气通过,烟丝段温度由394.1 K降低至393.8 K,但烟气流动对温度分布影响较小;从通风端到抽吸端,压力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制品 烟气 计算流体力学 加热 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对‘巴西蕉’和‘南天黄’香蕉后熟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肖维强 黄秉智 +2 位作者 戴宏芬 杨兴玉 许林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4-260,共7页
‘南天黄’为性状优良且抗枯萎病的香蕉新品种,其后熟条件与传统栽培品种‘巴西蕉’不同,然而生产中常以统一做法对‘南天黄’进行催熟,易造成生产误判。为提高香蕉品质,延长货架期,本研究以500 mg/L乙烯利喷雾处理后的‘南天黄’与‘... ‘南天黄’为性状优良且抗枯萎病的香蕉新品种,其后熟条件与传统栽培品种‘巴西蕉’不同,然而生产中常以统一做法对‘南天黄’进行催熟,易造成生产误判。为提高香蕉品质,延长货架期,本研究以500 mg/L乙烯利喷雾处理后的‘南天黄’与‘巴西蕉’果实为材料,实验分为(22±2)℃处理组(T2)、(22±2)℃+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薄膜包装处理组(T-2)、17℃处理组(T1)、17℃+BOPP薄膜包装处理组(T-1),观察果皮色差、果肉硬度、果实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变化和货架期的特点,以此制定‘南天黄’合理催熟方案。T1、T-1处理组‘南天黄’褪绿转黄(催熟时间)比‘巴西蕉’早1 d,T1处理组‘南天黄’比‘巴西蕉’货架期长2 d;T2处理组‘南天黄’褪绿转黄比‘巴西蕉’迟1 d,货架期长2 d;与T2处理组相比,T1处理组香蕉后熟末期硬度、色差L*值、C*值、a*值更大,货架期长2 d,但后熟后颜色不如T2处理组的鲜黄;BOPP包装延缓了褪绿转黄,使催熟时间延长4 d,货架期缩短。因此前期高温(21℃)后期低温(17℃)是‘南天黄’获得较好的货架品质和货架期的后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南天黄' '巴西蕉' 催熟 乙烯利 双向拉伸聚丙烯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施减量化肥对蕉柑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赖多 匡石滋 +3 位作者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邵雪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23-29,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施部分替代化肥对蕉柑果实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为蕉柑的化肥减量和提质增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习惯施用化肥为对照,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方肥替代方式,设置两组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1...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施部分替代化肥对蕉柑果实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为蕉柑的化肥减量和提质增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习惯施用化肥为对照,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方肥替代方式,设置两组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1、F2)和两个不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3、F4),共5个处理,分析比较蕉柑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对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的响应。【结果】与习惯施用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化肥(16.67%、33.33%、58.33%和75%)可提高土壤中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加蕉柑产量4.4%~12.1%,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降低总酸含量。其中,在施用等量有机无机配方肥(等量化学氮)情况下,不施用钙镁磷肥F3、F4处理土壤速效磷、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降低,产量比F1、F2处理分别下降3.1%、2.2%,但仍比对照增产9.0%、4.4%,F3、F4处理能更有效改善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以及果实品质指标,而F3处理综合效果优于F4处理。【结论】有机无机配方肥替代化肥是蕉柑园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措施,从兼顾蕉柑产量、品质和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试验区目前蕉柑减少钙镁磷肥投入是可行的,施肥以50%有机养分替代无机养分(包括钙镁)为适宜的替代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方肥 蕉柑 果实品质 土壤养分 化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份余甘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邵雪花 刘牛 +2 位作者 赖多 肖维强 匡石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136,共8页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核心引物,用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收集的华南地区28份余甘子品种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余甘子种质资...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核心引物,用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收集的华南地区28份余甘子品种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构建余甘子DNA指纹图谱。【结果】9条ISSR核心引物对28份余甘子样品扩增共得到6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7条,多态率为97.23%。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余甘子样品聚为4类,其中大果油甘和甜油甘5号遗传分化较大,各单独聚为一类,珍珠油甘、甜油甘2号和甜油甘4号聚为一类,其余23个品种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成功构建了余甘子DNA指纹图谱,供试28份余甘子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成功构建了28份余甘子种质的指纹图谱,可用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同时可用于余甘子杂交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分子标记 余甘子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赖多 邵雪花 +3 位作者 匡石滋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45-53,共9页
【目的】摸清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性质现状,为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粤东普宁和饶平市柑橘主产区28个代表性柑橘园0~30 cm土壤样品进行pH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pH介于3.21~6.01,平均值为4.... 【目的】摸清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性质现状,为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粤东普宁和饶平市柑橘主产区28个代表性柑橘园0~30 cm土壤样品进行pH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pH介于3.21~6.01,平均值为4.72,偏酸土壤占60.71%;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82 g/kg,高于15.0 g/kg的占78.57%,基本适宜柑橘生长,但有机质含量丰富(>30.0 g/kg)的柑橘园比例为0;碱解氮和交换性钙缺乏的柑橘园分别占53.57%和50.00%,有效镁、有效硼缺乏比较严重,缺乏和极缺乏的比例分别达57.14%、21.43%和32.14%、67.86%;而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铜普遍过高,过量的比例依次为78.57%、78.58%、96.43%和89.29%。【结论】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普遍偏酸性,土壤养分不平衡,不同养分的丰缺状况差别很大;应适当控制磷、钾肥和含铜杀菌剂的使用,并加强钙、镁、硼肥以及有机肥的施用;土壤偏酸性的柑橘园应用石灰进行土壤调理,同时可减少土壤过量的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有机质 有效养分 柑橘园 粤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对金斗香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匡石滋 邵雪花 +5 位作者 赖多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曾晶 胡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42-47,共6页
【目的】金斗香番石榴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番石榴新品种,通过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对其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为提高金斗香番石榴正造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斗香番石榴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 【目的】金斗香番石榴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番石榴新品种,通过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对其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为提高金斗香番石榴正造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斗香番石榴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海藻磷钾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喷施处理后,统计产量,测定果实质量、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总糖和蔗糖含量。【结果】海藻磷钾肥可明显促进金斗香番石榴果实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海藻磷钾肥浓度为1500倍液时,单果重、果实横径、纵径分别为126.35 g、5.49 cm、5.83 cm,较对照分别增加39.81%、14.85%和14.99%;产量较对照增加35.75%;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果实品质,Vc、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蔗糖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0.1%、39.4%、64.3%和72.7%;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4.2%。【结论】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提高了金斗香番石榴正造果的单果重、横径和纵径,同时也提高了果实的Vc、可溶性固形物、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选用海藻磷钾肥1500倍液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磷钾肥 番石榴 正造果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藻多糖在烟丝中的保润性能、热裂解及其生物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芳芳 尹洁 +6 位作者 严志鹏 肖卫强 毕一鸣 杨艳芹 周国俊 牛芳芳 杨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1-839,共9页
采用不同的提取分离手段从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分别得到铜藻多糖水提物(A)、醇提物(B)、径向流色谱脱蛋白提取物(C)、化学法脱蛋白提取物(D),将其添加于烟丝中,开展物理保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测定,同时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 采用不同的提取分离手段从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分别得到铜藻多糖水提物(A)、醇提物(B)、径向流色谱脱蛋白提取物(C)、化学法脱蛋白提取物(D),将其添加于烟丝中,开展物理保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测定,同时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4种铜藻多糖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铜藻多糖在高湿或低湿条件下均能有效减缓烟丝水分的变化;铜藻多糖提取物A于6 h内保润性能最佳,提取物D次之;4种铜藻多糖提取物热裂解产物主要为杂环类、酮类和糠醛类;生物安全性评价表明,4种提取物安全无毒;添加了铜藻多糖的卷烟品质总体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吸食的口感,表明铜藻多糖提取物是一种天然安全的保润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多糖 保润性能 气相-质谱分析仪 热裂解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LP分子标记对广东省番石榴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8
15
作者 邵雪花 刘牛 +2 位作者 赖多 肖维强 匡石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321,共9页
【目的】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省30份番石榴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方法】从80对AFLP引物中筛选得到8对核心引物用于番石榴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番石榴种质资源多样性,以核心引物E3-M6和E4-M2引物组... 【目的】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省30份番石榴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方法】从80对AFLP引物中筛选得到8对核心引物用于番石榴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番石榴种质资源多样性,以核心引物E3-M6和E4-M2引物组合构建番石榴DNA指纹图谱。【结果】8对AFLP核心引物扩增30份番石榴样品共得到条带1118条,多态性条带1114条,多态性比率为99.6%。通过聚类分析将30份番石榴样品聚为4类,其中广东省高州市野生品种‘胭脂红番石榴2号’遗传分化较大,单独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E3-M6和E4-M2组合成功构建番石榴DNA指纹图谱,供试30份番石榴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番石榴种质的分类与鉴定,同时为番石榴杂交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AFLP 种质资源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金苹芒芒果产量、品质和采后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凡超 刘传滨 +5 位作者 肖维强 匡石滋 向旭 林洁瑶 孙倍煜 曾继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33-41,共9页
【目的】金苹芒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从实生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芒果新品种。为充分挖掘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潜力,对其关键避雨栽培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广泛应... 【目的】金苹芒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从实生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芒果新品种。为充分挖掘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潜力,对其关键避雨栽培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广泛应用于芒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金苹芒进行全程避雨栽培,测定并对比分析两种栽培模式对该品种两性花率、座果率、果实产量和品质、保鲜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避雨栽培模式下,新品种金苹芒的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紫花芒,而还原糖、总酸、可滴定酸、粗纤维含量均低于紫花芒。金苹芒的两性花数、挂果数、座果率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但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均比紫花芒低。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平均每667 m^2产量达608 kg,第3年788 kg、第4年1280 kg,平均每667 m^2分别比露地栽培和紫花芒增产348.27 kg和72.67 kg、增收5224.05元和5186.7元,表现出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金苹芒果实总糖含量112 g/kg,还原糖25.8 g/kg,蔗糖85.5 g/kg,总酸4.17 g/kg,可滴定酸4.16 g/kg,可溶性固形物17.9%,维生素C 23.4 g/kg,粗纤维含量0.2%;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而还原糖、总酸含量均低于露地栽培;采用外赤内黑的专用双层果袋效果最佳;40%百可得和50%万利得混配成1000倍液的保鲜效果最佳。【结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芒果种植区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苹芒 避雨栽培 产量 品质 采后耐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橄榄产业发展优势、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维强 匡石滋 +3 位作者 赖多 邵雪花 刘传和 贺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139-146,共8页
为进一步发挥广东橄榄的优势,推进产业的发展,介绍了广东橄榄产业的区位资源、历史文化、消费市场等优势,阐述了广东橄榄生产布局、品种、经营规模和品牌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水平低下、组织化程度低、... 为进一步发挥广东橄榄的优势,推进产业的发展,介绍了广东橄榄产业的区位资源、历史文化、消费市场等优势,阐述了广东橄榄生产布局、品种、经营规模和品牌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水平低下、组织化程度低、采后商品化和深加工滞后、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乏力、科技创新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主要对策:加大橄榄品种结构改良力度、合理安排品种布局;推广矮化早结丰产栽培技术;采用先进的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农机农艺结合的新技术以实现省工提质高效生产;加强采后商品化和深加工技术研发,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完善推广机构,培训和指导果农,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力度宣传广东橄榄文化品牌,培养打造知名品牌,实现名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橄榄 栽培 名优品种 品种布局 深加工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素对柑橘木虱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赖多 曹旭 +5 位作者 邵雪花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刘秀 匡石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89-94,共6页
【目的】评价印楝素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为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印楝素对柑橘木虱三龄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印楝素处理柑橘... 【目的】评价印楝素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为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印楝素对柑橘木虱三龄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印楝素处理柑橘木虱三龄若虫1、3、7 d后LC50值分别为2.77、1.14、0.61 mg/L;而16.0 mg/L印楝素处理木虱成虫4 d后死亡率仅为13.33%,与清水对照无显著差异。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喷雾处理后1、3、7 d对柑橘木虱田间防效分别为14.35%、49.56%和86.4%。【结论】印楝素对柑橘木虱若虫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药后7 d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成虫没有毒杀活性;印楝素在柑橘木虱若虫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植物源农药 柑橘木虱 抑制生长发育 毒力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传和 贺涵 +4 位作者 邵雪花 赖多 匡石滋 肖维强 何秀古 《农学学报》 2021年第8期53-59,共7页
对菠萝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包括菠萝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杂交育种、诱变选种、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以及菠萝种苗繁育、生产种植、催花、防寒防晒等栽培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此外,对未来菠萝育种研究与栽培技术研究主要方向... 对菠萝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包括菠萝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杂交育种、诱变选种、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以及菠萝种苗繁育、生产种植、催花、防寒防晒等栽培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此外,对未来菠萝育种研究与栽培技术研究主要方向进行展望。在菠萝种质资源精准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常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为主体,基因工程育种为辅助的育种体系是菠萝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开展菠萝"黑心病"和"水菠萝"发生的机理研究,从生产源头降低"黑心病"和"水菠萝"发生的栽培技术措施研究,以及无损检测技术与智能化、省力化种植技术研究等是国内菠萝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种质资源 育种 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柑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被引量:4
20
作者 赖多 邵雪花 +3 位作者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匡石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18-125,共8页
广东是我国柑橘重要产区,柑橘产业受黄龙病影响严重,在柑橘生产中,果农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的投入。近些年随着品种改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广东柑橘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存在施肥过量、施肥方式不合理、管理粗放、农药滥用、肥药利用... 广东是我国柑橘重要产区,柑橘产业受黄龙病影响严重,在柑橘生产中,果农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的投入。近些年随着品种改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广东柑橘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存在施肥过量、施肥方式不合理、管理粗放、农药滥用、肥药利用率低等问题,并由此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及柑橘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目前,广东柑橘产区化肥、农药用量高,施用方式不合理,具有较大的减施和改进潜力。为改善广东产区柑橘施肥施药现状,按照“科学用量、替代减量、协同增量”的橘园科学用量的思路,通过多年田间关键技术筛选、集成与示范,优化整合相关配套措施,构建了广东产区柑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明确了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精准测报、同适期多病虫害协同防治、合理配施增效助剂、地面覆盖除草等技术要点,已经在广东柑橘产区应用推广,有效地减少了橘园化肥、农药的用量,并且在主要病虫害防控、产量及品质上取得效果良好,为广东产区柑橘的健康可持续生产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化肥 农药 减量增效 水肥一体化 有机肥替代化肥 同适期多病虫害协同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