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龙江沉积物主要组分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吸附性能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宗宸 魏群山 +4 位作者 罗专溪 徐龙凤 刘亚男 颜昌宙 柳建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14-1720,共7页
沉积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体环境介质,因其复杂的组成结构和时空差异性而具有巨大的研究前景,抗生素滥用引起的环境污染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形态结构复杂,能够以多种方式被沉积物吸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四环素... 沉积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体环境介质,因其复杂的组成结构和时空差异性而具有巨大的研究前景,抗生素滥用引起的环境污染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形态结构复杂,能够以多种方式被沉积物吸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河流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四环素和土霉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萃取方法分离出九龙江沉积物中起主要吸附作用的组分(铁氧化物、锰氧化物、有机质)并获得各组分的含量,运用等温平衡吸附法在TCs与沉积物质量比为0.01~0.06范围内进行吸附试验,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吸附过程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研究各组分对TCs的吸附特征、能力和吸附贡献量。结果表明,沉积物及其主要组分对TCs的吸附过程特征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相关系数达0.95以上;沉积物中各组分对TCs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锰氧化物>有机质>铁氧化物>残渣态;各组分对TCs的绝对吸附贡献量大小顺序为锰氧化物>残渣态>铁氧化物>有机质。其中,锰氧化物在沉积物中所占比例较小,只有0.05%,却对TCs的吸附贡献率最大(56%),所采集的九龙江典型沉积物对TCs的吸附起最主要和关键作用的组分是锰氧化物。不同地理位点的沉积物理化性质差异很大,对TCs的吸附能力与锰氧化物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这验证了前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九龙江 沉积物 主要组分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位芳纶纤维对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唐立朋 魏群山 +1 位作者 刘亚男 柳建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33,共6页
尝试以纺织边角料对位芳纶纤维(PPTA)为吸附材料,研究其对水中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和刚果红(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并对吸附前后的PPT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PTA为优化投加量0.1 g下,对100 m L质量浓度均为30 mg/L的亚甲基蓝、刚果红的... 尝试以纺织边角料对位芳纶纤维(PPTA)为吸附材料,研究其对水中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和刚果红(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并对吸附前后的PPT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PTA为优化投加量0.1 g下,对100 m L质量浓度均为30 mg/L的亚甲基蓝、刚果红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89.5%和88.3%(适宜的p H分别为9和6)。PPTA对亚甲基蓝和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模型更符合准2级反应模型,吸附等温线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经过一次再生后的PPTA仍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其对染料吸附性能与传统活性炭相近,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可分离回收的吸附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吸附 亚甲基蓝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tional Design of a High-Performance KMnO_(4)-Fe(Ⅱ)-Si Coagulant for Dye Removal
3
作者 WU Qianqian TANG Lipeng +4 位作者 XIAO Feng wei qunshan LIU Yanbiao HUANG Manhong CHOW Christopher W K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1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A new ternary coagulant polysilicate ferromanganese(PSFM),composed of Fe,Mn and Si,was designed.Its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for dye removal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ogether with the impact of several key opera... A new ternary coagulant polysilicate ferromanganese(PSFM),composed of Fe,Mn and Si,was designed.Its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for dye removal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ogether with the impact of several key operational parameter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excellent coagulation efficiency with higher than 95%color removal and higher than 94%total organic carbon(TOC)removal can be obtained at an optimized molar ratio of Si∶Fe∶Mn(5∶5∶1).The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of PSFM coagulant was studied comparatively with other conventional coagulants,e.g.poly aluminium chloride(PAC),Al_(2)(SO_(4))_(3)and FeCl_(3).Additionally,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get detailed morphological and compositional information of PSFM coagulants.Furthermore,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for improved coagulant performance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se results.These results have exemplified quantitatively that PSFM coagulant exhibits a great potential a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application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nary coagulant coagulation mechanism polysilicate ferromanganese HIGH-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典型混凝剂与分散染料的直接反应机理
4
作者 张弛 魏群山 +5 位作者 唐立朋 刘晓静 谭宇佳 柳建设 李征 许德旺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7-604,共8页
为了深入揭示分散染料的混凝去除机理,选择AlCl3、FeCl3、CaCl2作为混凝剂,分散红玉S-2GFL、分散黄棕S-2RFL、分散蓝BBLS作为去除对象,在不投加其他任何颗粒物的条件下,通过测定染料粒径、Zeta电位和改变混凝剂投加顺序等方式,探究了分... 为了深入揭示分散染料的混凝去除机理,选择AlCl3、FeCl3、CaCl2作为混凝剂,分散红玉S-2GFL、分散黄棕S-2RFL、分散蓝BBLS作为去除对象,在不投加其他任何颗粒物的条件下,通过测定染料粒径、Zeta电位和改变混凝剂投加顺序等方式,探究了分散染料与混凝剂的直接反应机理。结果表明:3种混凝剂均可使染料颗粒表面电位接近0 mV,此时AlCl3和FeCl3对染料的去除率超过60%,但CaCl2对染料去除率仅为15%左右,说明此体系下电中和不是染料被直接混凝沉淀去除的单一主导内因;投加3种混凝剂后染料粒径均明显增大,说明混凝剂水解产物与分散染料结合是导致染料被去除的重要前提之一;通过改变混凝剂投加顺序发现,对于同种染料,先投加混凝剂的去除率远低于后投加混凝剂的去除率,说明混凝剂水解终产物的物理吸附不应是染料与混凝剂结合的主因;沉淀物的傅里叶红外图谱显示,在580 cm^-1和475 cm^-1处分别检测到Al-O和Fe-O的特征峰,且XRD结果进一步显示AlCl3、FeCl3与染料结合形成了新的共聚物,这表明选用的无机混凝剂去除这3种分散染料的主导机理应是特定的化学结合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丰富混凝去除相关染料的作用机理和开发相关复合药剂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分散染料 化学结合 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应对南方某水厂土霉嗅味的活性炭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吕强 魏群山 +6 位作者 黄鑫 杨凯 武洋 唐立朋 贾泽宇 于建伟 石宝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034-3042,共9页
粉末活性炭(PAC)是应对季节性嗅味问题的主要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活性炭、确定投加条件等因素对于水厂的高效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南方某水厂存在的季节性嗅味问题,选择了国内9种常用PAC(包括3种煤质炭,3种木质炭,3种椰壳炭),对其... 粉末活性炭(PAC)是应对季节性嗅味问题的主要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活性炭、确定投加条件等因素对于水厂的高效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南方某水厂存在的季节性嗅味问题,选择了国内9种常用PAC(包括3种煤质炭,3种木质炭,3种椰壳炭),对其吸附能力及处理成本进行比较,同时对该水厂在用PAC的处理效果、原有预氧化工艺(预加次氯酸钠及高锰酸钾)的影响等条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种PAC中碘值为1 030mg·g^(-1)的椰壳炭吸附能力最强,对150 ng·L^(-1)的2-甲基异崁醇(2-MIB)吸附容量为6.2 ng·mg^(-1)。水厂的预氧化工艺会显著降低PAC对2-MIB、土臭素(GSM)的吸附效果(分别降低29.5%、31.6%)。综合处理效果和经济成本后,碘值为800 mg·g^(-1)的煤质炭对该水厂水源条件下的嗅味问题处理效果最优,在将2-MIB浓度由150 ng·L^(-1)处理至嗅阈值以下时,水的活性炭处理成本为0.3元·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活性炭 嗅味 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