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井冈蜜柚土壤微生物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侯松峰 袁杨 +8 位作者 曾智鸿 韩荔宇 付圣男 陈洁 方熊 荣勤雷 倪国荣 谢凯柳 周春火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4,276,共12页
【目的】探究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井冈蜜柚园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井冈蜜柚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井冈蜜柚品种之一的金兰柚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单施有机肥(T_(1))、有机肥+微生物菌剂(T_(2))及... 【目的】探究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井冈蜜柚园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井冈蜜柚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井冈蜜柚品种之一的金兰柚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单施有机肥(T_(1))、有机肥+微生物菌剂(T_(2))及单施微生物菌剂(T_(3))4个处理,探究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柚园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通过Biolog-ECO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特征。【结果】与CK相比,T_(2)处理能提高土壤pH,改善土壤酸化情况;显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提升比例分别为13.87%、44.39%、12.54%。T_(2)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和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增加,其对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胺类等碳源利用强度增高,但对酚酸类碳源利用强度降低。T_(2)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的物种优势度和群落结构的丰富度,但对微生物群落均匀度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T_(1)、T_(2)、T_(3)处理均能提高果实品质,其中T_(2)处理对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T_(2)处理能显著提高井冈蜜柚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VC和固酸比,较CK处理分别提高5.56%、12.14%、27.54%和36.39%。相关性分析显示,碳水化合物类等碳源利用强度与蜜柚可溶性糖、VC和固酸比等品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能提高土壤pH,改善柚园土壤酸化情况;有效提高果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和胺类等碳源的利用强度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提升土壤肥力,进而改善井冈蜜柚的产量及果实品质。因此,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的施肥模式可在井冈蜜柚主产区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蜜柚 有机肥配施 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Combination of Straw Returning and a Microbial Agent on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y in Rhizosphere Soil and Yield of Late Rice 被引量:8
2
作者 ni guorong Tu Guoquan +4 位作者 Wei Saijin Wu Jianfu Shi Qinghua Zhou Chunhuo Pan Xiaohu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7年第6期78-82,共5页
By using red soil and late rice Wufengyou T025 as the tested materials,the influences of straw returning with a microbial agent on the quantity of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y in rhizosphere soil in fields were ... By using red soil and late rice Wufengyou T025 as the tested materials,the influences of straw returning with a microbial agent on the quantity of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y in rhizosphere soil in fields were studied,and soil productivity was tested with yield and agricultural traits of late r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w returning with the microbial agent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ntity of bacteria,fungi and actinomyces in soil,enhance the activity of sucrase,urease,catalase and cellulase,and improve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spike,setting percentage,thousand seed weight and yield of late rice. The combination of rice straw returning and the microbial agent has a goo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agents STRAW RETURNING Quantity of MICROORGANISMS Soil ENZYMES Y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实验室双重预防机制构建与运行管理 被引量:6
3
作者 熊江波 黄华军 +4 位作者 倪国荣 喻成龙 杨秀霞 王华 魏立娥 《生物灾害科学》 2022年第4期499-503,共5页
农林高校实验室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随着“新农科”建设的逐步推进,对其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在农林高校实验室构建并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有助于强化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有效... 农林高校实验室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随着“新农科”建设的逐步推进,对其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在农林高校实验室构建并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有助于强化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有效预防和化解安全风险,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文章阐明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流程,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运行管理措施,以期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林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及其生物炭还田对水稻养分吸收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金烨 陈洁 +5 位作者 吴建富 倪国荣 谢凯柳 周春火 荣勤雷 赵小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8-1128,共11页
【目的】研究秸秆和秸秆生物炭还田对土壤肥力、水稻养分吸收分配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揭示不同还田措施影响水稻养分吸收分配以及产量的主导因素,为科学合理施用秸秆和秸秆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第四纪红色... 【目的】研究秸秆和秸秆生物炭还田对土壤肥力、水稻养分吸收分配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揭示不同还田措施影响水稻养分吸收分配以及产量的主导因素,为科学合理施用秸秆和秸秆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发育而成的红壤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盆栽试验设置3个处理: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化肥配施生物炭(NPK+B)。在水稻成熟期,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含量、水稻植株各部位干物质量以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植株养分在各部位的分配规律,并通过PLS-PM模型揭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导因素。【结果】秸秆和秸秆生物炭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而且秸秆生物炭还田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秸秆还田处理(P<0.05),分别提高29.05%和8.95%。水稻分蘖前期NPK+B处理分蘖数高于NPK和NPK+S处理,但分蘖后期最大分蘖数呈NPK>NPK+B>NPK+S的趋势。较NPK处理,NPK+B和NPK+S处理均显著提高地上部干物质量,尤其是穗部干物质量(P<0.05),其中NPK+B处理效果较佳。NPK+B和NPK+S处理水稻植株叶、穗部氮、磷养分含量较NPK处理总体均呈增加趋势,且促进了氮、磷素向植株地上部转移以及钾素向茎叶的转移。较NPK处理,NPK+B和NPK+S处理显著提高了每穗粒数、结实率、成穗率(P<0.05),增幅分别为40.33%、19.38%、17.68%和42.32%、10.93%、17.24%。PLS-P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植株氮、钾素的养分分配变化主要通过提高产量构成因素的每穗粒数、结实率、成穗率进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P<0.05)。【结论】秸秆和秸秆生物炭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钾含量,进而影响了植株各部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其养分分配,而土壤肥力变化调控的植株氮、钾养分分配是影响水稻产量变化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生物炭 土壤养分 植株养分分配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与绿肥翻压对柑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慧琳 周旋 +4 位作者 任天宝 倪国荣 刘福童 董春华 刘国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514-522,530,共10页
为探索生物炭与绿肥对土壤微生态环境影响规律,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0 kg·棵-1生物炭(CK)、5.0 kg·棵-1生物炭(T1)、5.0 kg·棵-1生物炭+减施10%化肥氮+翻压绿肥(T2)3种不同施肥措施对柑橘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 为探索生物炭与绿肥对土壤微生态环境影响规律,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0 kg·棵-1生物炭(CK)、5.0 kg·棵-1生物炭(T1)、5.0 kg·棵-1生物炭+减施10%化肥氮+翻压绿肥(T2)3种不同施肥措施对柑橘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提升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和物种群落丰富度,以T2处理细菌群落多样性水平最高,但是提升水平均不显著。生物炭的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有6个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其存在显著差异,而T2处理有12个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其存在显著差异。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升了4个功能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3个功能细菌属的相对丰度。该研究表明,生物炭和绿肥翻压能够提升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增加功能细菌属丰度,促进了柑橘根际土壤微生态平衡和土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土壤 生物炭 绿肥翻压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菌方式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倪国荣 潘晓华 +2 位作者 石庆华 吴建富 周春火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31-2437,共7页
为探究灭菌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采用湿热灭菌、氯仿熏蒸和^(60)Co-γ辐照3种灭菌方法,以不灭菌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灭菌方式对土壤灭菌效果及养分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灭菌方式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灭菌... 为探究灭菌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采用湿热灭菌、氯仿熏蒸和^(60)Co-γ辐照3种灭菌方法,以不灭菌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灭菌方式对土壤灭菌效果及养分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灭菌方式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灭菌对土壤灭菌的效果最佳,辐照剂量为15 kGy;3种灭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杀菌率均达到100%;湿热灭菌显著降低了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含量及土壤pH值,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但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氯仿熏蒸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土壤中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和土壤pH值;辐照灭菌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土壤中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影响均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辐照灭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最小,湿热灭菌处理对养分含量的影响最大。红壤性水稻土是复杂的高缓冲环境,不同灭菌方法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同。综上,3种灭菌方式均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下部分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及总鲜重。本研究为不同试验目的选择干扰最小的灭菌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方式 土壤养分 水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翻压条件下生物炭施用量对水稻Cd迁移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汤建 倪国荣 +6 位作者 王婉菁 赵尊康 谢凯柳 尹鑫 黄娇 喻成龙 周春火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2-1240,共9页
【目的】稻田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紫云英是我国南方种植水稻的主要绿肥作物,为研究翻压紫云英条件下,化肥配施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及水稻镉(Cd)吸收、迁移和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紫云英替代30... 【目的】稻田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紫云英是我国南方种植水稻的主要绿肥作物,为研究翻压紫云英条件下,化肥配施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及水稻镉(Cd)吸收、迁移和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紫云英替代30%氮肥条件下,设置4个生物炭添加水平[CK(0 g/kg),C25(2.5 g/kg),C50(5 g/kg),C100(10 g/kg)],分析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及镉迁移积累的影响。【结果】生物炭表面具有多个不规则球状凸起,球状凸起表面有少量残屑附着且生物炭自身含有羟基、羰基和羧基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生物炭的施加可明显提高水稻各器官干物质量,C50处理水稻根干物质量显著(P<0.05)高于C25和C100处理,分别提高了30.9%和44.4%;其水稻秸秆和籽粒干物质量显著(P<0.05)高于CK和C100两个处理,秸秆干质量分别提高了14.3%和14.1%,籽粒干质量分别提高了52.5%和26.3%;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施用生物炭能明显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在25 g/kg和50 g/kg的生物炭添加量时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52.5%和33.7%;生物炭的施加可降低水稻籽粒中的Cd含量,C25、C50、C1003个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3.2%、14.1%和11.0%;生物炭能抑制Cd在水稻各器官中的转运,所有转运过程的转运系数(TF)均有降低,与对照相比,TF;的降低幅度为5%~11.6%,TF;的降低幅度为1.5%~10.4%,TF;的降低幅度为6.1%~12.1%。【结论】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种含氧官能团,能有效钝化土壤重金属;翻压紫云英条件下添加生物炭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降低水稻籽粒中的Cd含量,抑制Cd向水稻籽粒的转运,该施肥方案对Cd污染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紫云英 生物炭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截面假定的叠合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倪国荣 朱伟华 +1 位作者 张录 瞿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1-64,共4页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具有抗震性能好、断面小、防火防腐性能好等众多优点,但是在目前的结构设计软件中很难真正模拟,相关规范也只给出了简化计算方法,并且计算过程仍非常繁琐。从材料本构关系出发,提出了基于平截面假定的叠合柱正截面受压...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具有抗震性能好、断面小、防火防腐性能好等众多优点,但是在目前的结构设计软件中很难真正模拟,相关规范也只给出了简化计算方法,并且计算过程仍非常繁琐。从材料本构关系出发,提出了基于平截面假定的叠合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并进行编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很好地反映了叠合柱分阶段受力的特点。此计算方法已在一些项目的设计中得到运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受压承载力 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大跨度多层连廊楼板浇筑顺序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倪国荣 何文明 刘义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20-322,共3页
讨论了上海某工程中大跨度多层连廊的楼板浇筑顺序的问题。由于连廊跨度较大、作业面高度较高、混凝土体量较大,先行浇筑的楼板势必对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的连廊产生影响。选择合理的楼板浇筑顺序更有利于结构整体和楼板的受力状态。进行... 讨论了上海某工程中大跨度多层连廊的楼板浇筑顺序的问题。由于连廊跨度较大、作业面高度较高、混凝土体量较大,先行浇筑的楼板势必对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的连廊产生影响。选择合理的楼板浇筑顺序更有利于结构整体和楼板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各种浇筑顺序的计算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得到了合理的施工顺序,大幅降低了楼板的附加应力,减小了钢筋用量,对类似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廊 多层 楼板 浇筑顺序
原文传递
上海某大跨连体结构支座反力监测和理论分析结果对比
10
作者 倪国荣 何文明 刘义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987-990,共4页
以上海某大跨度连廊工程为背景,研究了多层支座大跨度连廊支座反力的监测方案,最终确定了以改进后的桁架节点力平衡模型来推算支座反力的方案,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 连廊 多层支座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