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1
作者 金颂植 熊永清 +4 位作者 于赵龙 祝子健 程铭 李加林 吴素珍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糖尿病(Diabetics mellitus,DM)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伴随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脏器的损害(如肌肉、大脑、眼、肾、心脏和血管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糖尿病急性心脏损伤(心... 糖尿病(Diabetics mellitus,DM)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伴随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脏器的损害(如肌肉、大脑、眼、肾、心脏和血管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糖尿病急性心脏损伤(心肌梗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和学习能力减退等)、糖尿病性肌萎缩(肌肉组织的萎缩和肌力减弱)和糖尿病眼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和眼部症状)等。研究发现,人类许多疾病都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的失调有关,其中包括糖尿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中独特的一员,与其他家族成员不同的是,HDAC6定位于细胞质中,它几乎只对细胞质的蛋白质进行脱乙酰化。研究表明,HDAC6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急性肝损伤和肿瘤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和活性增加。此外,研究发现,HDAC6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且HDAC6抑制剂有效减缓了各种代谢性疾病的进展,这表明靶向抑制HDAC6的表达或活性可能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综述了HDAC6的独特功能,并概述其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表观遗传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对结构调整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法蕾 裴顺祥 +6 位作者 杜满义 马淑敏 吴莎 吴迪 王海霞 李佳林 许基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目的]为评估结构调整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对结构调整干扰的响应机制。[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结构调整后山西省中条山油松人工林林下土壤微生物的类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探究,分析土壤微生物群... [目的]为评估结构调整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对结构调整干扰的响应机制。[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结构调整后山西省中条山油松人工林林下土壤微生物的类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探究,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油松人工林结构调整能够降低土壤的pH值,土壤养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地。土壤微生物的优势菌群未发生较大的变化,土壤的优势细菌类群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而优势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菌门。结构调整后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显著增加,多样性较对照样地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对结构调整前后的油松人工林微生物类群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RDA分析,pH、总氮、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是驱动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的主要因子。[结论]结构调整后的油松人工林样地仍处于恢复期,微生物类群结构与未调整样地相比具有相似性,但调整后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更为丰富,变形菌门和担子菌门的增加使得土壤中固氮菌的比例提高,土壤微生物类群向有助于有机质分解的方向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结构调整 目标树经营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analysis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over China with a regional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RAMS-CMAQ) 被引量:1
3
作者 li jia-lin ZHANG Mei-Gen +1 位作者 GAO Yi CHEN Le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6年第6期443-450,共8页
The regional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 RAMS-CMAQ was updated to incorporate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A) production from isoprene and sesquiterpene and to account for the SOA production rate dependence on NOx a... The regional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 RAMS-CMAQ was updated to incorporate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A) production from isoprene and sesquiterpene and to account for the SOA production rate dependence on NOx and SOA aging. The system was then used to simulat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SOA concentration and its major constituents over China in winter. Modeled monthly mean SOA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 in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and low in western regions. The highest SOA appeared in regions from Beijing-Tianjin-Hebei (BTH) to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areas from Sichuan Basin to the southwest border of China, where SOA contributions were less than 10% of the organic aerosol (OA).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wa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ccounting for 20%-30% of OA. It is notable that contributions from anthropogenic precursors to SOA were significant in winter, especially the wide area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with contributions generally varying from 50% to 80% of the total SOA. Beijing was used as an example location representative of the heavily polluted BTH area for analysis of major components of SOA. Though the modeled concentration of SOA was still underestimated compared to the observations, it still showed that xylene and toluene were the two greatest contributors to anthropogenic SOA, which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SOA produced from monoterpene was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 to biogenic SOA due to the high mass yield of monoterpene, followed by isoprene. More than 57% of SOAs were aged, which may increase the extinction effect of S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aerosol HAZE BEIJING-TIANJIN-HEBEI 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IPMSM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
4
作者 谷爱昱 庞城洁 +2 位作者 黎家麟 陈志凯 孟洋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摄动导致模型不确定而影响系统控制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参数摄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摄动导致模型不确定而影响系统控制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参数摄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新型超局部模型;其次,利用改进滑模趋近律设计滑模控制器作为无模型控制中的反馈控制器;然后,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来观测估计无模型控制中的未知复杂项;最后,与传统无模型滑模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解决系统参数摄动影响电机控制性能等问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改进趋近律 无模型滑模控制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运动诱导的骨骼肌氧化还原平衡中的作用
5
作者 宋玉 李灿 +2 位作者 李佳林 薄海 张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适宜运动可促进骨骼肌健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通过诱导活性氧信号,调控一系列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进而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建立高水平的氧化还原平衡,维持线粒体稳态。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s)组成受到生活方式、饮食、... 适宜运动可促进骨骼肌健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通过诱导活性氧信号,调控一系列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进而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建立高水平的氧化还原平衡,维持线粒体稳态。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s)组成受到生活方式、饮食、压力、环境等因素影响,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通过循环系统作用于靶器官,发挥健康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一些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其代谢物远距离调控骨骼肌抗氧化系统。运动重塑肠道微生物组成是运动促进骨骼肌健康的路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运动诱导骨骼肌建立高水平氧化还原平衡中的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代谢物 骨骼肌 氧化还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佳霖 董嘉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8,共13页
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数字时代带来重要历史机遇,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发展范式能够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促进传... 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数字时代带来重要历史机遇,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发展范式能够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促进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数据要素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互构,推动生产和创新范式全面变革,改善要素投入质量和要素配置效率并推动技术进步,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支撑高质量发展。同时能够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及共享发展产生深层作用,全面促进高质量发展。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夯实基础;促进数字化转型,筑牢根基;化解协同障碍,畅通堵点;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健全保障,更好发挥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醚醚酮植入体行颅骨缺损成形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国斌 张述升 +9 位作者 靳峥 陈悦达 张昕 王修玉 李家林 王均伟 刘琳 王民 关莹 倪涛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806-809,共4页
目的研究以聚醚醚酮(PEEK)植入体行颅骨成形术的操作方法、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单侧手术后颅骨缺损6个月以上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均依据各自颅骨成形术前的颅骨1 mm精扫CT数据行PEEK植入体数字化三维加工定制,在经高压灭菌... 目的研究以聚醚醚酮(PEEK)植入体行颅骨成形术的操作方法、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单侧手术后颅骨缺损6个月以上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均依据各自颅骨成形术前的颅骨1 mm精扫CT数据行PEEK植入体数字化三维加工定制,在经高压灭菌后于全麻下行手术修补颅骨缺损;检查、对比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2周、3个月以及1年随访结果。结果全部患者伤口均Ⅰ/甲愈合,术后感觉无异常,5例出现一过性皮瓣下积液后经穿刺消失,1例因拔除皮瓣下引流管后出血而急诊再行血肿清除、植入体原位保留、伤口一期缝合,患者主观感受与外在感观均良好,术后CT与磁共振检查未发现伪影干扰,未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全身其他器官的新发功能障碍,无其他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以PEEK植入体行颅骨成形术的方法可行、操作上未增加困难、疗效安全可靠。对于有经济基础且针对某些成形术后情况存在特殊要求的患者,PEEK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备选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植入 聚醚醚酮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难选菱铁矿分级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家林 陈雯 +2 位作者 刘小银 严小虎 陆晓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4,共4页
针对回转窑磁化焙烧过程中细粒级粉矿存在的容易“结圈”以致焙烧作业率偏低的问题,对某低品位难选菱铁矿进行了分级闪速磁化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原矿TFe品位24.68%的菱铁矿筛分成块矿与粉矿两种产品,采用块矿回转窑焙烧、粉矿闪... 针对回转窑磁化焙烧过程中细粒级粉矿存在的容易“结圈”以致焙烧作业率偏低的问题,对某低品位难选菱铁矿进行了分级闪速磁化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原矿TFe品位24.68%的菱铁矿筛分成块矿与粉矿两种产品,采用块矿回转窑焙烧、粉矿闪速焙烧的联合焙烧工艺,可获得磁选精矿产率33.66%、TFe品位60.91%、铁回收率83.07%的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闪速焙烧 磁化焙烧 分级焙烧 冷态模拟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生物菌肥对桂蕉9号枯萎病室内及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覃柳燕 韦莉萍 +7 位作者 李朝生 田丹丹 韦弟 黄素梅 韦绍龙 李佳林 周维 黄曲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1-2070,共10页
【目的】评价11种生物菌肥对桂蕉9号香蕉植株生长发育及枯萎病防控效果的影响,为生物菌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为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伤根淋菌接种法同时接种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和施... 【目的】评价11种生物菌肥对桂蕉9号香蕉植株生长发育及枯萎病防控效果的影响,为生物菌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为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伤根淋菌接种法同时接种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和施用不同种类的生物菌肥,接种60 d后测量并计算香蕉苗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假茎粗度处理前后的变化值及香蕉球茎被病原菌侵染程度,评价生物菌肥室内对盆栽香蕉植株的促生和防病效果。大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不同生物菌肥田间推荐剂量施用,香蕉开始抽蕾后考察不同生物菌肥对香蕉植株抽蕾率及发病率的影响,评价大田施用生物菌肥对香蕉植株的促生和防病效果。【结果】盆栽条件下,PZ6有机肥、沃泰克有机肥、根妹妹有机肥和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处理后香蕉叶绿素含量(SPAD值)变化值均在7.10以上,香蕉植株假茎粗度变化值在30.68 mm以上,对香蕉植株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大田条件下,供试生物菌肥均对香蕉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香蕉植株的促生作用整体呈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菌肥>菌剂趋势,香蕉的抽蕾率均在11.29%以上,均高于对照(6.34%),尤其以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和PZ6有机肥2种生物有机肥的促生作用较强,抽蕾率分别达25.52%和21.65%,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下同)。盆栽试验中,供试生物菌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表现为:NCD-2枯草芽孢杆菌(53.87%)>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48.07%)>金满枝头全水溶性菌肥(43.12%)>益生元微生物菌肥(33.36%)>复合微生物肥(26.93%)>海朴海藻有机肥(24.31%)>PZ6有机肥(18.81%)>根妹妹有机肥(16.18%)>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15.13%)>CK^+(FOC4),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CK+;而施用豆粕有机肥和沃泰克有机肥发病比CK+严重;大田试验中,供试生物菌肥对香蕉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枯萎病的相对防效表现为:NCD-2枯草芽孢杆菌(72.48%)>PZ6有机肥(67.52%)>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67.34%)>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65.87%)>根妹妹有机肥(64.89%)>益生元微生物菌肥(64.38%)>海朴海藻有机肥(63.49%)>豆粕有机肥(63.28%)>金满枝头全水溶性菌肥(61.45%)>复合微生物肥(57.25%)>沃泰克有机肥(33.93%),发病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在种植桂蕉9号中抗品种条件下,NCD-2枯草芽孢杆菌、PZ6有机肥、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肥、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根妹妹有机肥、益生元微生物菌肥、海朴海藻有机肥和金满枝头全水溶性菌肥等生物菌肥具有较好的促生及防治枯萎病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生物菌肥 促生作用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铌矿高温还原熔炼-炉渣冷却结晶富集铌试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任国兴 肖松文 +3 位作者 李家林 彭泽友 冉孟杰 陈雯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3,共5页
针对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复杂多金属矿中铌矿相种类多、性质差异大、难以利用的难题,提出了复杂铌矿高温还原熔炼-炉渣控温冷却定向结晶富集铌新工艺,考察了碱度(CaO/SiO_(2)比值)、铁还原率、冷却速度对渣中富铌矿相粒度、形貌与组成的影... 针对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复杂多金属矿中铌矿相种类多、性质差异大、难以利用的难题,提出了复杂铌矿高温还原熔炼-炉渣控温冷却定向结晶富集铌新工艺,考察了碱度(CaO/SiO_(2)比值)、铁还原率、冷却速度对渣中富铌矿相粒度、形貌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铌主要富集于铈铌钙钛矿相,碱度是影响结晶矿相组成的关键因素,而铁还原程度不影响结晶矿相组成。降低冷却速度可以有效提高富铌矿相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 稀土矿 还原熔炼 含铌炉渣 结晶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桂鸡蕉1号果肉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韦莉萍 李朝生 +7 位作者 周维 覃柳燕 田丹丹 黄曲燕 韦绍龙 李佳林 黄素梅 韦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28-2036,共9页
【目的】明确桂鸡蕉1号采后黄熟期果肉挥发性物质成分特点,为系统研究其果品风味物质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鸡蕉1号为试验材料,在果实收获后第6 d(果实完熟阶段),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果肉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 【目的】明确桂鸡蕉1号采后黄熟期果肉挥发性物质成分特点,为系统研究其果品风味物质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鸡蕉1号为试验材料,在果实收获后第6 d(果实完熟阶段),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果肉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其主要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从桂鸡蕉1号果肉中共鉴定出74种挥发性物质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9.325%;酯类是果肉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包含38种成分,总含量为55.705%;其次为羰基类、烯类、醛类、烷类、醇类和酚类,分别包含7、7、5、9、6和2种成分,总含量分别为25.410%、8.255%、5.265%、2.690%、1.080%和0.920%。在挥发性酯类成分中,以丁酸酯类为主(18种),而乙酸酯类极少(仅2种);相对含量超过1.000%以上的挥发性酯类有己酸异戊酯、丁酸异戊酯、(Z)-己酸-4-己烯酯、丁酸-4-己烯酯、异戊酸异戊酯、异丁酸异丁酯、n-戊酸顺-3-己烯酯、己酸异丁酯、丁酸异丁酯和异戊酸顺-3-己烯酯等10种,总含量为48.470%。非酯类挥发性物质(E)-2-己烯醛、4-庚酮、己醛、苯甲醛、月桂醛、榄香素、二异戊醚、乙烯基环己烷、右旋柠檬烯、E-1-甲氧基-4-己烯和1,3-环辛二烯占其挥发性物质种类总峰面积百分比分别为75.330%、74.089%、12.063%、9.233%、2.139%、16.912%、21.745%、61.587%、0.174%、93.191%和4.366%。【结论】桂鸡蕉1号果肉的候选特征性挥发性物质成分主要有乙酸异丁酯、异丁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酯、异丁酸异戊酯、丁酸丁酯、己酸异戊酯、异戊酸异戊酯、2-甲基丁酸顺-3-己烯酯、异戊酸顺-3-己烯酯、(E)-2-己烯醛、4-庚酮、己醛、苯甲醛、月桂醛、榄香素和右旋柠檬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鸡蕉1号 果肉 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水层间及沉积表层细菌群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淑贤 王寅初 +2 位作者 李佳霖 庞云龙 秦松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细菌群落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判别地理距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有助于理解环境变化如何驱动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机制。通过细菌16S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南海北部水层及沉积表层细菌群... 细菌群落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判别地理距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有助于理解环境变化如何驱动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机制。通过细菌16S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南海北部水层及沉积表层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并检验环境因素、地理限制及海底深度等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约95%的细菌16SrDNA序列归属于γ-变形菌纲、厚壁菌门、蓝细菌门、α-变形菌纲等优势类群。沉积样本中的优势细菌类群主要与粒度、氮(N)等环境参数相关,而水体样本的优势细菌类群与取样深度密切相关。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沉积样本的α-多样性指数与C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水体样本的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矩阵则显示与取样深度的显著相关;此外,地理距离和海底深度对β-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取样空间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高通量测序 16SrDNA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佳霖 董嘉昌 张倩肖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83,共11页
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适应结构转型时期深刻变革的国内经济,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以稳定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主体活力。然而频繁调控并未遏制企业投资持续下滑的趋势,金融摩擦仍有待进一步缓解。基于这一背... 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适应结构转型时期深刻变革的国内经济,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以稳定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主体活力。然而频繁调控并未遏制企业投资持续下滑的趋势,金融摩擦仍有待进一步缓解。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关系,并利用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水平和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导致企业投资水平下降,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企业跨期投资决策变化的直接效应和企业融资约束加剧的间接效应。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投资过度企业和投资不足企业非效率投资所产生的不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影响机制 融资约束 投资水平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河沉积物的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佳霖 秦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8-1596,共9页
本研究选取弥河4个站点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分别采集沉积物样品,测定理化指标,并采用同位素配对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沉积物中的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弥河沉积物中的反硝化速率变化范围为151.75~2847... 本研究选取弥河4个站点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分别采集沉积物样品,测定理化指标,并采用同位素配对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沉积物中的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弥河沉积物中的反硝化速率变化范围为151.75~2847.86μmol/(m^(2)⋅h),厌氧氨氧化速率的变化范围为149.57~2109.17μmol/(m^(2)⋅h),厌氧氨氧化在氮去除中的贡献量平均达到56.1%.沉积物中的反硝化细菌以nirK型为主,丰度为0.19×10^(6)~5.12×10^(6)个/g,主要是α-和β-变形菌门;厌氧氨氧化细菌以hzsA为标记基因的丰度范围是2.58×10^(2)~1.14×10^(4)个/g,主要为浮霉菌门的Brocadia属细菌.反硝化速率与沉积物中的TN含量和间隙水PO43-呈正相关关系,厌氧氨氧化作用与沉积物中的TN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沉积物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沉积物的理化指标是决定氮去除速率的主要环境条件.弥河的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明显,对减轻氮超标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改变沉积环境是有效提高氮去除速率的可参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作用 厌氧氨氧化作用 功能微生物 影响因素 弥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月好从“五脏阴虚”论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佳林 彭莉 +2 位作者 苏泽琦 陈聪 王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期188-191,194,共5页
更年期综合征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妇女由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年龄阶段。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女性不能适应此阶段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等生理变化,从而出现以月经紊乱、潮热出汗、睡眠障碍、感觉异常、情... 更年期综合征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妇女由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年龄阶段。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女性不能适应此阶段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等生理变化,从而出现以月经紊乱、潮热出汗、睡眠障碍、感觉异常、情绪波动等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秦月好主任医师作为全国中医妇科学术流派“象庄秦氏妇科”第八代传承人,对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着独特见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认为本病的病机以“阴虚”“阴阳失衡”为要,强调“五脏皆阴虚,非独肾也”,且心肝二脏的病机虚中常夹实,因患者“阴虚”病位广泛,因此临床呈现“症候群”的特点。在治疗方面秦师重视整体论治,以“涵养五脏,燮理阴阳”为大法,滋养阴液,使患者一身之阴阳趋于平和。自创“滋阴安神方”为临床基础方进行辨证加减,常结合经方、巧用药对,临床屡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月好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五脏阴虚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月好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聪 苏泽琦 +2 位作者 彭莉 李佳林 王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本文对秦月好主任医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秦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病机以"滞"和"瘀"为要,故治应"行气荡胞、逐瘀荡胞",据此,秦师以自拟方"荡胞止痛方"为基... 本文对秦月好主任医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秦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病机以"滞"和"瘀"为要,故治应"行气荡胞、逐瘀荡胞",据此,秦师以自拟方"荡胞止痛方"为基础加减,多配以药组并加入虫类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秦月好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肺栓塞大鼠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及NT-proBNP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露 胡天佑 +5 位作者 胡晓晨 张春玲 车春莉 王斯同 李佳琳 张一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1771-1774,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肺栓塞(APE)大鼠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7天组(n=32)和7小时组(n=32),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栓塞组(n=8)、肝素组(...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肺栓塞(APE)大鼠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7天组(n=32)和7小时组(n=32),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栓塞组(n=8)、肝素组(n=8)、丹参川芎嗪组(n=8)和联合用药组(n=8)。通过异体血栓输入复制APE模型。分别于注栓后7天、7小时取血,离心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DF-15及NT-proBNP的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肝素组、丹参川芎嗪组、联合用药组于各时间段血清GDF-15、NT-proBNP浓度较栓塞组均有降低,但程度不同,其中联合用药组于7小时血清GDF-15、NT-proBNP浓度较栓塞组改变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后急性肺栓塞大鼠相较于未应用的大鼠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及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两项生物标记物降低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生长分化因子-15 NT-PRO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开发利用强度分析——以宁波市杭州湾、象山港与宁波市三门湾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加林 姜忆湄 +5 位作者 冯佰香 黄日鹏 何改丽 王丽佳 田鹏 刘瑞清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1-550,共10页
海湾开发利用强度评估可反映海湾利用程度,是海湾开发潜力及其可持续开发研究的基础,对发展湾区经济意义重大.以1990—2015年每隔5 a共6期TM/ETM/OLI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宁波市杭州湾、象山港和宁波市三门湾各时期的岸线及土地利用数据,... 海湾开发利用强度评估可反映海湾利用程度,是海湾开发潜力及其可持续开发研究的基础,对发展湾区经济意义重大.以1990—2015年每隔5 a共6期TM/ETM/OLI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宁波市杭州湾、象山港和宁波市三门湾各时期的岸线及土地利用数据,基于此从海湾岸线开发和土地利用两方面综合分析海湾开发利用强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间,宁波3湾岸线人工化程度不断加深,岸线人工化指数最高的海湾由象山港(0. 16)转变为宁波市三门湾(0. 61),部分淤泥岸段(尤其是宁波市杭州湾岸段)滩涂围垦强度弱于泥沙淤积强度,削弱了岸线人工化程度.整个研究期间,宁波市三门湾和宁波市杭州湾的岸线开发利用结构始终为单一主体结构,象山港则呈现出由单一主体依次向二元、多元结构演变的趋势. 1990—2015年间,宁波3湾的岸线和土地利用强度均有所增加,其中象山港岸线开发利用强度指数最大,达0. 42;宁波市杭州湾区域土地利用变动最为强烈,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最大,达292. 300.区位和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水平及政策因素是造成宁波3湾区域开发利用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开发利用强度 岸线人工化程度 土地利用程度 湾区经济 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子探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加林 陈慧霖 +4 位作者 龚虹波 李东霖 辛欣 杨凯杰 王彩依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0-1670,共11页
以东海为例,利用熵权TOPSIS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探究2007—2016年东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揭示其成因背后的发生机理及调控措施。结果表明,(1)2007—2011年东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平稳增长,2011—2016年为加速增... 以东海为例,利用熵权TOPSIS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探究2007—2016年东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揭示其成因背后的发生机理及调控措施。结果表明,(1)2007—2011年东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平稳增长,2011—2016年为加速增长。上海市2007—2016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均呈加速增长型;浙江省和福建省2007—2011年呈振荡-下降型,2011—2016年为上升型。(2)2007—2011年东海区及两省一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状况具有高位回落与低位上升交替的特征。海洋生态环境状况2007—2011年缓慢向好转变,2011—2016年加速向好增长,响应层变化趋势与东海区总体特征对应。(3)人口密度与就业、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结构等人文因素与水质状况、近海与海岸生态状况、海水可养殖面积等自然资源承载要素的交互性解释力极高,是驱动人地关系地域变化的重要因子,对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绩效也极具解释力。(4)上海市对东海区海洋环境优化具有牵引性作用。浙江省与福建省减轻沿海压力、优化沿岸景观生态的同时需借鉴上海市经验,加强海域生产与管理的科技创新,强化正向干扰与响应。“两省一市”既要从整体上将政策措施有效联合,也要对局部海域重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环境治理绩效 P-S-R 熵权TOPSIS 地理探测器 东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赤泥预富集-闪速磁化焙烧扩大连续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家林 陈雯 +2 位作者 刘小银 陆晓苏 刘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5,共4页
针对某含铁赤泥样品,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强磁选预富集-闪速磁化焙烧-磨矿-弱磁选扩大连续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试样中铁品位26.06%,是主要的回收组分,其中呈赤(褐)铁矿形式产出的铁占96.85%,磁化焙烧是选铁的... 针对某含铁赤泥样品,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强磁选预富集-闪速磁化焙烧-磨矿-弱磁选扩大连续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试样中铁品位26.06%,是主要的回收组分,其中呈赤(褐)铁矿形式产出的铁占96.85%,磁化焙烧是选铁的有效途径。闪速磁化焙烧矿XRD分析和MLA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反应炉入口温度740~760℃、烟气中CO含量1.8%~2.2%条件下获得的焙烧矿中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矿样磁化效果较为理想。焙烧矿经磨矿-弱磁选工艺处理,可获得铁精矿产率58.35%、TFe品位60.15%、铁回收率82.08%的选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预富集 闪速磁化焙烧 磁选 选铁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