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Recovery of Rhodium from Spent Organic Rhodium Catalysts of Acetic Acid Industry Using Pyrometallurgical Process 被引量:7
1
作者 he xiaotang WANG Huan +5 位作者 WU Xilong LI Yong ZHAO Yu HAN Shouli LI Kun GUO Junmei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4-27,共4页
A new process recycling rhodium from organic waste containing rhodium in acetic acid industry is developed. Use the special affinity of base metal sulfides (FeS, Ni2S3 , CuS, etc.) on platinum group metals, adopting h... A new process recycling rhodium from organic waste containing rhodium in acetic acid industry is developed. Use the special affinity of base metal sulfides (FeS, Ni2S3 , CuS, etc.) on platinum group metals, adopting high nickel matte trapping-aluminothermic activation method to recovery rhodium from incinerator residue of organic rhodium waste. The method is shorter process, lower equipment requirement, and the higher activity of rhodium black. In pyrometallurgy enrichment process,the recovery rate of rhodium reached 94.65%, the full flow of rhodium recovery rate was 9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URGY organic waste platinum group metals RHODIUM refine pyrometallurgy enrich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的供给与应用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欢 贺小塘 +3 位作者 赵雨 吴喜龙 李勇 王丽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67-171,共5页
目前钌是铂族金属中研究和应用都比较少的元素,但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介绍了钌的资源与供给情况,总结了钌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便于开展钌的相关研究,提高同行对钌的认知。
关键词 供给 应用 铂族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硝酸工业过滤器回收铂族金属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桂生 王欢 +4 位作者 赵雨 李勇 陈明军 贺小塘 吴喜龙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
研究了硝酸工业铂回收过滤器中铂族金属回收工艺。通过预处理、化学溶解、分子识别分离铑、化学沉淀等过程,实现了铂族金属的高效回收。对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优化,试验了分子识别技术从复杂原料中优先提纯铑。在优化条件下... 研究了硝酸工业铂回收过滤器中铂族金属回收工艺。通过预处理、化学溶解、分子识别分离铑、化学沉淀等过程,实现了铂族金属的高效回收。对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优化,试验了分子识别技术从复杂原料中优先提纯铑。在优化条件下,铂、钯和铑的回收率分别为97.20%、98.13%和9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铂回收过滤器 铂族金属 回收 分子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失效催化剂中回收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殷耀锋 王欢 +3 位作者 贺小塘 赵雨 李勇 吴喜龙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72-176,共5页
总结了从失效催化剂中回收钌的多种方法和工艺,重点介绍了常用的熔融氧化蒸馏法。熔融氧化蒸馏法由于工艺繁杂、步骤冗长、对设备要求高等缺点,近年来不同学者和行业专家先后提出了还原沉淀法、直接氧化法和活泼金属置换法等方法,但尚... 总结了从失效催化剂中回收钌的多种方法和工艺,重点介绍了常用的熔融氧化蒸馏法。熔融氧化蒸馏法由于工艺繁杂、步骤冗长、对设备要求高等缺点,近年来不同学者和行业专家先后提出了还原沉淀法、直接氧化法和活泼金属置换法等方法,但尚未有工业化应用的报道。简化工艺流程、提高钌的回收率是目前钌回收研究工作并实现其工业化生产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催化剂 熔融氧化蒸馏 还原沉淀 直接氧化 活泼金属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碱溶法从氧化铝基废催化剂中回收钯 被引量:7
5
作者 赵雨 王欢 +5 位作者 贺小塘 吴喜龙 李勇 李子璇 廖微 雷霆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1,共5页
研究了加压碱溶载体法从氧化铝基含钯废催化剂中回收钯的工艺。在高压釜中,反应温度200℃,压力12 kg/cm2,时间6 h,氧化铝载体的溶解效率大于95%;选择甲酸钠作为抑制剂,可将钯在溶液中的浓度降低至0.0005 g/L以下;富集物经溶解-精炼得到... 研究了加压碱溶载体法从氧化铝基含钯废催化剂中回收钯的工艺。在高压釜中,反应温度200℃,压力12 kg/cm2,时间6 h,氧化铝载体的溶解效率大于95%;选择甲酸钠作为抑制剂,可将钯在溶液中的浓度降低至0.0005 g/L以下;富集物经溶解-精炼得到纯度大于99.98%的海绵钯,钯直收率为9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废催化剂 加压 碱溶 氧化铝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锌银精矿富集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华祥 贺小塘 +2 位作者 袁威 刘琼 范兴祥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
基于国内外硫化锌矿处理的火、湿法研究进展,对含锌银精矿采用硫酸化焙烧、稀硫酸浸出工艺脱除锌、富集银,考察了焙烧和浸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硫酸配比为150%,在300℃焙烧90 min,以5%稀硫酸为浸出剂,液固比8:1,搅拌转速20... 基于国内外硫化锌矿处理的火、湿法研究进展,对含锌银精矿采用硫酸化焙烧、稀硫酸浸出工艺脱除锌、富集银,考察了焙烧和浸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硫酸配比为150%,在300℃焙烧90 min,以5%稀硫酸为浸出剂,液固比8:1,搅拌转速200~300 r/min,85℃浸出120 min,最终锌的浸出率可达到98%以上,浸出渣中银含量为7.24%,银被富集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硫化锌 银精矿 预处理 湿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基生物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晓棠 但晔 +4 位作者 陈一宁 王云兵 胡晓兵 李正军 但卫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4,共9页
胶原因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柔韧性和趋化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被认为是改善组织再生最重要的生物材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以及再生医学领域。但是,在提取过程中,胶原的结构和自然交联键会遭到破坏,导致其机械强度、热... 胶原因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柔韧性和趋化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被认为是改善组织再生最重要的生物材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以及再生医学领域。但是,在提取过程中,胶原的结构和自然交联键会遭到破坏,导致其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抗酶解能力都低于自然状态。受到天然胶原在组织重塑和修复过程中自然交联的启发,研究人员通过引入外源性交联(化学、物理和生物)来优化胶原基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目前,外源性化学、物理或生物交联已被用于修饰胶原的分子结构,通过这些方法制备的胶原基支架材料的刚度、抗张强度和压缩模量都明显提高,但是材料的延展性降低。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限制胶原三螺旋结构分子间α链的自由度,防止胶原微纤维排列的破坏,从而提高胶原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另外,通过分子间交联掩盖胶原的酶切割位点,能够提高胶原对酶促降解的抵抗力。但是这些方法仍然有一些缺陷,如存在细胞毒性和降低胶原的活性等。研究者们制备了不同物理结构的胶原基材料(脱细胞基质、海绵、水凝胶、自组装纤维、膜、管和多孔球等),以更好地促进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再生。因此,了解胶原基材料的交联方法和制备技术进展,对开发新型的胶原基生物支架材料至关重要。本文详细总结了制备胶原基材料的外源性交联方法及其优缺点,归纳了不同物理结构的胶原基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组织再生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胶原基材料在再生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交联 生物材料 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iews of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to Recovery Platinum Group Metals from Secondary Resource in China 被引量:10
8
作者 GUO Junmei he xiaotang +5 位作者 WANG Huan WU Xilong ZHAO Yu LI Yong LI Kun HAN Shouli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8-23,共6页
China is extremely poor in mineral resources of Platinum Group Metals (PGMs), productive output of PGMs from mineral resource is 2.5 tons per year.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the biggest PGMs consumption country in th... China is extremely poor in mineral resources of Platinum Group Metals (PGMs), productive output of PGMs from mineral resource is 2.5 tons per year.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the biggest PGMs consumption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 mineral resource of PGMs is critical shortage, it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recycling the secondary resource of PGMs. Sino-Platinum Metals Resource (Yimen) Co., Ltd. is the leader in recycling of PGMs from secondary resource, and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China PGMs secondary resources recycling. This article elucid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condary resources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for PG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platinum group metals secondary resource REFINING RECOV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含钌废料中分离提纯钌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守礼 赵雨 +3 位作者 王金营 吴喜龙 贺小塘 张选冬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研究采用化学溶解—草酸还原法从含钌废料中分离提纯钌,考察固液质量体积比(m(含钌物料)∶V(NaOH溶液)∶V(NaClO溶液))、溶解温度、溶解时间、草酸还原过程中金属钌与草酸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 研究采用化学溶解—草酸还原法从含钌废料中分离提纯钌,考察固液质量体积比(m(含钌物料)∶V(NaOH溶液)∶V(NaClO溶液))、溶解温度、溶解时间、草酸还原过程中金属钌与草酸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质量体积比1∶6∶30、溶解时间5h、溶解温度80℃溶解条件下,及钌与草酸质量比1∶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0min草酸还原条件下,钌回收率为97.7%,回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料 分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丽薯17号’的选育
10
作者 和平根 石涛 +6 位作者 和习琼 和晓堂 王菊英 李光达 方子松 李昊 李朝凤 《中国马铃薯》 2022年第6期573-576,共4页
‘丽薯17号’是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丽薯1号’为母本、‘老鼠洋芋’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马铃薯(2020)530099。生育期116 d左右,属晚熟、鲜食品种。株型半直立,天然结实性弱,... ‘丽薯17号’是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丽薯1号’为母本、‘老鼠洋芋’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马铃薯(2020)530099。生育期116 d左右,属晚熟、鲜食品种。株型半直立,天然结实性弱,叶深绿色,茎绿色,花白色,株高92.73 cm,茎粗1.58 cm,块茎长卵圆形,薯皮红色,薯肉白色、有红色环,薯皮光滑,芽眼浅,休眠期长,耐贮性好。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671 kg/667m^(2),较对照‘合作88’1 265 kg/667m^(2)增产32.09%。干物质含量17.50%,淀粉含量15.92%,蛋白质含量1.74%,维生素C含量25.00 mg/100 g,还原糖含量0.23%。感晚疫病,抗青枯病,抗花叶病毒病。适宜在海拔2 500~3 000 m云南大春作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丽薯17号 选育 产量 抗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丽薯16号’的选育
11
作者 石涛 和习琼 +4 位作者 和晓堂 王菊英 李光达 方子松 和平根 《中国马铃薯》 2022年第5期473-477,共5页
‘丽薯16号’是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合作88’为母本、‘CIP005’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马铃薯(2020)530098。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7 d左右,鲜薯食用型。株型半直立,天然结... ‘丽薯16号’是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合作88’为母本、‘CIP005’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马铃薯(2020)530098。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7 d左右,鲜薯食用型。株型半直立,天然结实性弱,叶绿色,茎绿色,花白色,株高92.51 cm,茎粗1.28 cm;块茎卵圆形,薯皮麻、白色,肉白色,芽眼浅,休眠期长,耐贮性好。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719 kg/667m^(2),较对照‘合作88’1265 kg/667m^(2)增产35.89%。干物质含量22.60%,淀粉含量16.29%,蛋白质含量2.17%,维生素C含量16.70 mg/100 g,还原糖含量0.11%。中抗晚疫病,高抗青枯病,抗花叶病毒病。适宜在海拔2500~3000 m云南大春作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丽薯16号 选育 产量 品质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影响
12
作者 和习琼 和晓堂 +3 位作者 和平根 石涛 李光达 王菊英 《中国马铃薯》 202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氮肥是马铃薯生产中用量较大的肥料之一,其在增加马铃薯产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种植者盲目追求高产,氮肥施用量连年增加,进而导致土壤养分失衡、马铃薯病害发生加剧、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为探究施氮量与马铃薯产量... 氮肥是马铃薯生产中用量较大的肥料之一,其在增加马铃薯产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种植者盲目追求高产,氮肥施用量连年增加,进而导致土壤养分失衡、马铃薯病害发生加剧、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为探究施氮量与马铃薯产量及晚疫病发生的关系,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抗晚疫病品种‘丽薯10号’、中抗晚疫病品种‘青薯9号’和感晚疫病品种‘中甸红’分别施加15,20,25,30和35 kg/667m^(2)的氮,观察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晚疫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晚疫病发病率、产量不同。‘丽薯10号’晚疫病抗性最强、产量最高,其次为‘青薯9号’、最差为‘中甸红’。同一马铃薯品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晚疫病发病率逐渐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逐渐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丽薯10号’2017年晚疫病病情指数由0.47增加到0.67,产量从1593 kg/667m^(2)减少到1196 kg/667m^(2),2018年晚疫病病情指数由0.17增加到0.22,产量从1978 kg/667m^(2)减少到1805 kg/667m^(2);‘青薯9号’2017年晚疫病病情指数由0.64增加到0.82,产量从1256 kg/667m^(2)减少到749 kg/667m^(2),2018年晚疫病病情指数由0.58增加到0.73,产量从1197 kg/667m^(2)减少到753 kg/667m^(2);‘中甸红’2017年晚疫病病情指数由0.69增加到0.92,产量从1000 kg/667m^(2)减少到499 kg/667m^(2),2018年晚疫病病情指数由0.80增加到0.88,产量从575 kg/667m^(2)减少到351 kg/667m^(2)。试验初步阐明了施氮量与晚疫病的发病规律,明确了当地适宜种植品种及最佳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氮量 晚疫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研究
13
作者 和晓堂 和习琼 +4 位作者 和生鼎 石涛 和平根 王菊英 黄志英 《蔬菜》 2022年第3期48-51,共4页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设置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肟菌酯、枯草芽孢杆菌(药剂对照)、唑醚·代森联和清水(空白对照)7个处理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显示: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对7个处理进行五点取...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设置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肟菌酯、枯草芽孢杆菌(药剂对照)、唑醚·代森联和清水(空白对照)7个处理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显示: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对7个处理进行五点取样,测定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发现防效较好的为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第1次药后1周的防效均为100.00%,第2次药后4周的防效分别为55.42%、30.12%,表现出效好的速效性和特效性;对其产量及效益综合分析,表现较好的为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其667 m^(2)产值分别为4 010.18、3 363.37元;从样品农残测定结果来看,嘧菌酯含农药残留,但在安全标准内,可正常剂量使用。综合来看,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较好的药剂为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