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环蛇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1
作者 陈晓彤 林慧 +4 位作者 黄勉 陈绚姣 魏文康 陈伟平 晁志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金钱白花蛇是银环蛇的干燥幼体,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有必要开展并规范银环蛇人工繁育和养殖,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该文分别从成蛇养殖、蛇卵孵化、幼蛇养殖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在成蛇养殖方面,尝试了“多层立体蛇房”的养... 金钱白花蛇是银环蛇的干燥幼体,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有必要开展并规范银环蛇人工繁育和养殖,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该文分别从成蛇养殖、蛇卵孵化、幼蛇养殖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在成蛇养殖方面,尝试了“多层立体蛇房”的养殖模式,列出了饲养箱布局和养殖用具规格,发现此模式下适合银环蛇生长的环境湿度为60%-65%;在蛇卵孵化方面,提出蛇卵筛选方法以及在孵化过程保湿的方法;在幼蛇养殖方面,对银环蛇幼蛇的开口饲料进行了初步筛选。研究结果对银环蛇科学养殖和金钱白花蛇的生产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环蛇 幼蛇 养殖 金钱白花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鼠口腔炎综合征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勉 陈洪汉 +1 位作者 蔡勤辉 黄引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动物园 袋鼠 口腔炎综合征 流行病学 症状 病原分离 病原鉴定 药敏试验 洛菲生物型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用于子宫颈癌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勉 林珺 +3 位作者 沈张 金琼 陈美玲 钱勋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4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PAX1基因甲基化、宫颈液基细胞学(LBC)、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HPV16或HPV18型阳性在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福州市第一医院的妇女103例,收集宫... 目的探讨PAX1基因甲基化、宫颈液基细胞学(LBC)、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HPV16或HPV18型阳性在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福州市第一医院的妇女103例,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并行PAX1基因甲基化、LBC、hrHPV检测、HPV16或HPV18型检测,以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子宫颈脱落细胞中不同检测方法学。结果 PAX1基因甲基化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78.6%、97.8%和95.1%。PAX1基因甲基化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与hrHPV分流生物标记时具有最佳临床应用结果。以hrHPV作为第一线筛查时,PAX1基因甲基化较LBC细胞学法减少20.6%阴道镜检率,以LBC、hrHPV、PAX1基因甲基化比较医院机会性筛查的经济分析中得到PAX1基因甲基化挽救一个寿命成本较其他两种方法学筛查成本低,为11 942元。结论 PAX1基因甲基化可用于监测宫颈癌病变,并具较低筛查的经济成本,可作为细胞学ASCUS与hrHPV筛查分流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PAX1基因甲基化 宫颈癌 高危型HPV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麻醉意外的抢救病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勉 熊惠军 +7 位作者 李丽 王然 彭仕明 植广林 陈足金 陈绚姣 梁玉珍 桑青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麻醉试验 抢救 病例 灵长类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绯红鹦鹉毛滴虫及念珠菌混合感染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勉 陈绚姣 蔡勤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混合感染 念珠菌 毛滴虫 鹦鹉 绯红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验 口腔溃疡 病理剖检 下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豚肺脓肿病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勉 蔡勤辉 陈足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肺脓肿 病例 海豚 病理组织学检查 临床资料 异常行为 海洋馆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印度羚骨折内固定手术及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勉 单芬 彭仕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印度羚四肢骨折多为外力撞击所致,是动物园野生动物中常见的创伤性骨折。为探讨印度羚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本文选用美托咪啶、丙泊酚配合异氟烷吸入麻醉的方法对2头印度羚进行化学保定,在麻醉效果确切的前提下,采用PRCL动物专用锁定骨... 印度羚四肢骨折多为外力撞击所致,是动物园野生动物中常见的创伤性骨折。为探讨印度羚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本文选用美托咪啶、丙泊酚配合异氟烷吸入麻醉的方法对2头印度羚进行化学保定,在麻醉效果确切的前提下,采用PRCL动物专用锁定骨板系统和双板固定技术进行前肢桡尺骨骨折的内固定手术。结果:整个手术过程约3 h,期间各项监护指标相对在正常范围:ETCO_2 60~64 mmHg、SPO_2 89%~99%、脉搏102~121t/min、体温36.8~37.1℃。术后X光检查可见骨头断端吻合。40 d后病兽仅前肢稍显萎缩,创口愈合良好,断面基本愈合,运动时可见有着地,X光检查发现骨痂生长良好。79 d后患肢着地行走自如,放回展区合群饲养。结论:利用PRCL动物专用锁定骨板系统和双板固定技术对印度羚骨折具有良好的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羚 骨折 内固定 PRCL 动物专用锁定骨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医疗行为训练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勉 左珂菁 +3 位作者 梁文星 何宗成 陈丽妍 陈武 《野生动物》 2013年第2期73-74,88,共3页
2011~2012年,依照大熊猫的特殊习性和能力设计训练项目,采取食物鼓励的正强化训练方法,配以口令和手势等指令持续对广州动物园保育的2只圈养大熊猫进行医疗管理训练,相继完成了站、坐、趴、卧等基础动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串笼、... 2011~2012年,依照大熊猫的特殊习性和能力设计训练项目,采取食物鼓励的正强化训练方法,配以口令和手势等指令持续对广州动物园保育的2只圈养大熊猫进行医疗管理训练,相继完成了站、坐、趴、卧等基础动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串笼、体尺体重测量、体温测量、肌肉注射、腕部采血、口腔及牙齿检查等训练项目。大熊猫的医疗管理训练的实施,减少了日常管理中动物对环境改变和人类干扰的应激反应,增加了人与动物的安全;以往需要麻醉动物才能进行的肌肉注射、采血、口腔及牙齿检查、体温测量等操作,现在可以引导动物在放松状态下主动完成,避免了麻醉对动物造成的伤害。圈养野生动物医疗行为训练不同驯兽表演,是提高动物福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医疗行为 训练 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氏袋鼠(Malropus Eagenll)球虫病继发肺炎的诊治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勉 彭仕明 +1 位作者 李少基 梁玉珍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球虫病 袋鼠 肺炎 继发 诊治 野生动物 呼吸道症状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皮肤病的中西药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勉 《中兽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大熊猫皮肤病 诊断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宿主源弓形虫ROP 16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11
作者 黄勉 冯伟利 +6 位作者 植广林 杨子鹏 左珂菁 杨晓颖 陈绚姣 袁浩 袁子国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7-123,共7页
为研究不同分离株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 16基因的遗传变异,扩增9种不同来源的弓形虫样品的ROP 16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比对及构建进化树的分析。结果表明,弓形虫不同分离株ROP 16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9.0%以上,但存在限制性位点多态性;用弓形... 为研究不同分离株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 16基因的遗传变异,扩增9种不同来源的弓形虫样品的ROP 16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比对及构建进化树的分析。结果表明,弓形虫不同分离株ROP 16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9.0%以上,但存在限制性位点多态性;用弓形虫ROP 16作为PCR-RFLP的标记分子,未能鉴别出传统的弓形虫Ⅰ型、Ⅱ型、Ⅲ型,却鉴定出一株特殊的猪源弓形虫分离株。弓形虫ROP 16基因的株间保守性提示其是一个用于预防弓形虫病的潜在疫苗候选分子,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ROP 16 遗传变异 序列分析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犀牛四翼无刺线虫的分离与鉴定
12
作者 黄勉 植广林 +3 位作者 左珂菁 陈绚姣 袁子国 陈雅俊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0-203,共4页
为了分离、鉴定野生犀牛体内寄生虫,并探究该寄生虫(四翼无刺线虫)的某些生物特性和遗传特征,试验采用直接镜检法初步判断该虫体种类,提取虫体基因组,以寄生虫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介于18S和28S之间的转录间隔区)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PCR... 为了分离、鉴定野生犀牛体内寄生虫,并探究该寄生虫(四翼无刺线虫)的某些生物特性和遗传特征,试验采用直接镜检法初步判断该虫体种类,提取虫体基因组,以寄生虫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介于18S和28S之间的转录间隔区)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鉴定、BLAST同源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肉眼观察及直接镜检可大致判断该寄生虫属于线虫类,通过该虫体尾部特征可推测为四翼无刺线虫,经PCR扩增、测序鉴定证实待测样本为四翼无刺线虫。说明四翼无刺线虫不仅对试验动物危害巨大,同时也感染危害其他动物包括野生动物,而在野生动物种群濒危的今天,应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并防止其感染危害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犀牛 转录间隔区(ITS) 四翼无刺线虫 分子鉴定 同源比对 进化树
原文传递
幼猕猴粪类圆线虫感染的诊治
13
作者 黄勉 陈绚姣 桑青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类圆线虫感染 猕猴 诊治 实验室 腹泻 水肿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流产夫妇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14
作者 黄勉 洪梅 +1 位作者 颜晓萍 李守柔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9年第12期786-786,共1页
关键词 流产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异常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海狮麻醉试验初报
15
作者 黄勉 陈洪汉 蔡勤辉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加州海狮 麻醉试验 药物 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ner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16
作者 黄勉 洪梅 +1 位作者 邹冬冬 李守柔 《吉林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327-328,共2页
为进一步探讨Turner综合征的各种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本文对原发、继发性闭经、不孕症、流产等原因就诊的80例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检出9例不同类型染色体核型的Turner综合征患者.本研究提示,除了染色体核型类型对临床特征有影... 为进一步探讨Turner综合征的各种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本文对原发、继发性闭经、不孕症、流产等原因就诊的80例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检出9例不同类型染色体核型的Turner综合征患者.本研究提示,除了染色体核型类型对临床特征有影响外,各种细胞系所占比率对临床特征及预后也起重要作用。根据染色体核型及各种细胞系所占比率对患者预后及发展做出推测,并提出合理的指导及治疗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NER综合征 染色体 性染色体 细胞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前后甲襞微循环变化的研究
17
作者 黄勉 吴秀平 +1 位作者 齐碧如 韦瑞焕 《福建中医药》 1996年第3期29-30,共2页
甲襞微循环(Nfm)是人体皮肤微循环的一部份,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全身的微循环状态。甲襞管袢形态学的改变与许多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病Ⅱ期患者与冠心病患者 Nfm 均有显著异常。这些异常表明机体有病理性血瘀存在。但是有文献报道,人体处... 甲襞微循环(Nfm)是人体皮肤微循环的一部份,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全身的微循环状态。甲襞管袢形态学的改变与许多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病Ⅱ期患者与冠心病患者 Nfm 均有显著异常。这些异常表明机体有病理性血瘀存在。但是有文献报道,人体处于正常生理过程的某个特殊生理阶段,也有血瘀证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甲襞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动物园兽医工作的思路
18
作者 黄勉 植广林 《广东园林》 2012年第1期7-8,共2页
本文从广州动物园兽医院的实际工作出发,对诊疗手段、工作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中找准创新点。在提高动物福利、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变被动治疗为积极治疗和主动防疫,使科普教育、医疗保健、动物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 本文从广州动物园兽医院的实际工作出发,对诊疗手段、工作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中找准创新点。在提高动物福利、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变被动治疗为积极治疗和主动防疫,使科普教育、医疗保健、动物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动物园的品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工作 创新 思路 广东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华南虎出血性胃肠炎的治疗
19
作者 黄勉 蔡勤辉 《野生动物》 1993年第5期31-31,共1页
惠虎“珠珠”,雌性,年龄为170天,体重25kg。病初患虎表现为皮毛松乱,精神极度沉郁,时伏卧于门口,四肢末梢冷凉,并集于腹下呈腹痛表现;废食,呕吐物呈黄色泡沫样;粪便呈浅黄色、稀烂,其间夹有条形硬块,后转为醒臭带血色粘样物;鼻镜干燥,... 惠虎“珠珠”,雌性,年龄为170天,体重25kg。病初患虎表现为皮毛松乱,精神极度沉郁,时伏卧于门口,四肢末梢冷凉,并集于腹下呈腹痛表现;废食,呕吐物呈黄色泡沫样;粪便呈浅黄色、稀烂,其间夹有条形硬块,后转为醒臭带血色粘样物;鼻镜干燥,呼吸增数,嗜睡;体温正常,有时偏高。根据上述表现,综合分析初诊为出血性胃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出血性胃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鸟类性别鉴定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武 谢淑敏 +3 位作者 谢高基 黄勉 陈绚姣 廖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488,共4页
根据鸟类性染色体连锁基因EE0.6在Z、W染色体上长度的不同,通过选择6对不同的引物,同时设置4种不同的反应条件,分别采用PCR技术对丹顶鹤、黑鹳、琉璃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鞭苔(?)鵼、戴冕鹤、火烈鸟的Z、W染色体上的EE0.6基因进... 根据鸟类性染色体连锁基因EE0.6在Z、W染色体上长度的不同,通过选择6对不同的引物,同时设置4种不同的反应条件,分别采用PCR技术对丹顶鹤、黑鹳、琉璃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鞭苔(?)鵼、戴冕鹤、火烈鸟的Z、W染色体上的EE0.6基因进行了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某些引物组合能从雄鸟样品中扩增出1条片段(EE0.6Z,190 bp),而雌性鸟样品则能扩增出2务片段(EE0.6W和EE0.6Z,分别为250 bp和190 bp),但4组引物对6种鸟类EE0.6基N的扩增效果不同。证实,利用PCR技术能对鸟类进行性别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鸟类 性别鉴定 EE0.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