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常法在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戴宇明 马琼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6期63-64,共2页
目的探究五常法在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五常法的相关原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及相关措施,对耳鼻喉科手术室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比较在实施五常法前后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的管理质量。结果通过实施五常法之后,耳鼻喉专... 目的探究五常法在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五常法的相关原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及相关措施,对耳鼻喉科手术室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比较在实施五常法前后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的管理质量。结果通过实施五常法之后,耳鼻喉专科手术室设备仪器比实施前更加完好,过期的无菌物品与药品的数量减少,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治疗护理缺陷的人数降低,在实施前后相比有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耳鼻喉专科手术室的管理中应用五常法,规范了专科手术室的环境及物品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 耳鼻喉专科 手术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伴房室旁道2∶1阻滞1例
2
作者 马琼芬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0年第12期98-9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藏族,因反复心悸、胸闷3年,再发5 d前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呈间歇性发作,未进行过系统诊治。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房室旁道2∶1阻滞 心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型心绞痛发生心跳骤停一例
3
作者 梁云清 马琼芬 +2 位作者 马竹仙 李晓霞 黄宜雄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4期243-244,共2页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胸骨后憋闷疼痛一月加重一周,于1998年3月9日入院。患者发病期间在某国旅持,胸闷胸痛多发生在凌晨4时至12时之间,无明显诱因,症状持续4至5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一周来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每天发作2...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胸骨后憋闷疼痛一月加重一周,于1998年3月9日入院。患者发病期间在某国旅持,胸闷胸痛多发生在凌晨4时至12时之间,无明显诱因,症状持续4至5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一周来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每天发作2至7次不等,并出现出汗头昏,“速效救心丸”消耗量增大,既往有高血压病及吸烟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救心丸 发作 心跳骤停 变异型心绞痛 患者 头昏 多发 反复 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5例母婴保健医学监测及膳食药物干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琼芬 尹利德 +5 位作者 李路芝 肖宝珠 沈跃平 张海 杜令仙 李桂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6年第4期35-37,共3页
对215例孕妇和165例新生儿进行2年的医学监测,运用12w、32w2次膳食调查和孕妇体重、宫高、腹围、胎儿发育指数、孕期母乳喂养准备筹资料,综合评价母婴健康状况及胎儿储备能力,实施膳食及药物干预。孕12w调查资料表... 对215例孕妇和165例新生儿进行2年的医学监测,运用12w、32w2次膳食调查和孕妇体重、宫高、腹围、胎儿发育指数、孕期母乳喂养准备筹资料,综合评价母婴健康状况及胎儿储备能力,实施膳食及药物干预。孕12w调查资料表明,属于我区中上生活水平的农村孕妇其孕期膳食结构不合理,总热量仅达推荐量(RAD)的90.5%,其中蛋白质摄入量占74.9%,钙占41.0%,锌占57.3%,B族维生素占41.1%~59.0%。进行了膳食及药物干预后,监测点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由于预前的20.8%降至1994的3.8%。孕中期每日补充VitD500u,隔日服,总量2.5万u。在215例新生儿中无新生儿佝偻病发生。孕妇宫高、体重、腹围、胎儿发育指数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保证母乳喂养成功和提高母乳喂养率需从孕期抓起。提出了我区孕期膳食供给方案及药物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保健 医学监测 营养干预 膳食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琼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5期181-18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118例60岁以上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器质性(A)组82例,非器质性(B)组36例。结果 118例患者全部(100%)出现心律失常,且A组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118例60岁以上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器质性(A)组82例,非器质性(B)组36例。结果 118例患者全部(100%)出现心律失常,且A组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B组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两组均有Ⅰ度房室阻滞,Ⅱ度房室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其中一种心律失常21例(17.8%),两种心律失常62例(52.5%),三种及以上心律失常35例(29.7%)。结论老年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性心律失常诊断无创,有效、方便,重复性好。既能提高诊断率,也能指导临床,对60岁以上老人应尽早常规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积极预防老年患者心脏性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老年性心律失常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青刀豆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琼芬 高朝元 《致富天地》 2009年第1期30-30,共1页
法国青刀豆属矮生型豆科蔬菜,其营养价值高,色泽翠绿,口感鲜嫩,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罐头出口创汇。其具有生长周期短(70天左右),耐肥、怕旱、怕热、喜湿润而怕涝的生物特性,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掌握以下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法国青刀豆 栽培过程 技术 豆科蔬菜 营养价值 出口创汇 生长周期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琼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4期163-164,共2页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ET和冠脉造影(CAG)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参照,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TET阳性率为71.1%,CAG阳性率为53....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ET和冠脉造影(CAG)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参照,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TET阳性率为71.1%,CAG阳性率为53.3%,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以CAG检查结果为对照,TE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64.4%、57.1%、83.3%。结论:TET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阳性率及灵敏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平板运动试验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演绎六大新课程观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琼芬 《云南教育》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人本主义 课程观念 课程改革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琼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年第12期48-49,共2页
目的探究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进行研究,依据ST段回落程度和T波是否倒置分为ST段回落<50%组、ST段回落≥50%组、未倒置组和倒置组,考察ST... 目的探究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进行研究,依据ST段回落程度和T波是否倒置分为ST段回落<50%组、ST段回落≥50%组、未倒置组和倒置组,考察ST段回落程度和T波是否倒置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术后诊断的指导价值。结果 PCI术后30d ST段回落组、T波倒置组的LVEF、Em/Am值高于ST段未回落组(P<0.05),LVD值无统计学差异;PCI术后90d:ST段回落组、T波倒置组LVEF、Em/Am值高于ST段未回落组,LVD值明显小于ST段未回落组、T波未倒置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后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早复极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马琼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249-251,共3页
目的评价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了住院患者组77例和健康体检组58例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和临床资料,其中两组各20例行运动负荷试验和螺旋CT检查。结果①135例入选病例ST段均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型抬高的典型改变明... 目的评价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了住院患者组77例和健康体检组58例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和临床资料,其中两组各20例行运动负荷试验和螺旋CT检查。结果①135例入选病例ST段均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型抬高的典型改变明显,J波76例(56.3%),ST段抬高见于下壁(ⅡⅢaVF)和混合型50例(37.0%),前间壁型(V1-V3)0(0%),绝大多数见于心尖部型(V3-V6)85例(62.9%)。②患者组胸痛症状20例运动负荷试验阳性2例,ST段降至正常18例,心脏螺旋CT:冠脉狭窄>50%2例,心肌桥3例,最后进一步确诊合并冠心病3例,胸膜疾病2例,神经紧张症12例,体检组20例(ST段抬高见于下壁型和混合型)简易运动试验ST段均降至正常,螺旋CT:心肌桥1例。③休息10min后40例均回复早复极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结论早复极综合征绝大多数是良性早复极综合征,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因早复极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电生理机制和离子基础与Brugada综合征及特发性室颤有相似之处,且近年来屡有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恶性早复极综合征的报道,所以应熟悉早复极综合征心电图和临床特征,必要时进一步排查,不断提高心脏性猝死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早复极综合征 临床意义 心电图 恶性早复极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县级连续性儿童死亡监测质量控制及干预管理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利德 方为群 +10 位作者 林全民 周丽琼 张云飞 郑建云 陶家才 杨绍培 乐应昌 矣雄雁 徐文云 杨在福 马琼芬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0年第6期38-39,共2页
对云南省玉溪市9县1区10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探讨提高儿童死亡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玉溪市10年监测的结果显示:监测效应不断扩大,漏报、重报逐年减少,出生漏报率<6%,死亡漏报率<10%。实践表明... 对云南省玉溪市9县1区10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探讨提高儿童死亡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玉溪市10年监测的结果显示:监测效应不断扩大,漏报、重报逐年减少,出生漏报率<6%,死亡漏报率<10%。实践表明:网络运行必须有章可循,保障措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监测 质量控制 死因 干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寻甸县1950~2004年传染病流行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倪正清 马琼芬 《华南预防医学》 2006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了解寻甸县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寻甸县1950~2004年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各类传染病按时段进行序列统计,分析55年的变化趋势。结果1950~2004年寻甸县共有21种传... 目的了解寻甸县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寻甸县1950~2004年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各类传染病按时段进行序列统计,分析55年的变化趋势。结果1950~2004年寻甸县共有21种传染病报告,年均发病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3291.56/10万下降到21世纪的112.33/10万。呼吸道传染病在传染病发病总数中的比重从发病最高的20世纪60年代的79.48%下降到21世纪的15.66%,肠道传染病从20世纪50年代的27.61%上升到21世纪的81.38%。60年代年均发病率高达1558.40/10万的麻疹在21世纪已降到2.48/10万。肝炎在21世纪已升居首位,肺结核和性传播疾病90年代开始有病例报告,病例逐年上升。结论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显著,传染病流行特征和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必须改善和加强防控对策,重点抓好计免相关疾病的控制和性病及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占忠 陈向东 +2 位作者 李明芳 马琼芬 法绍荣 《云南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49-50,共2页
近年来,易门县玉米灰斑病暴发成灾,造成玉米产量严重损失。玉米灰斑病主要在玉米抽雄后侵染植株叶片、叶鞘和包叶,灰斑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影响较为明显,尤其以湿度最为关键,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且维持时间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 近年来,易门县玉米灰斑病暴发成灾,造成玉米产量严重损失。玉米灰斑病主要在玉米抽雄后侵染植株叶片、叶鞘和包叶,灰斑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影响较为明显,尤其以湿度最为关键,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且维持时间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2008年,易门县在龙泉镇曾所村委会举办13.33hm^2山地玉米多样性种植样板,采用玉米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结合其他农艺措施,改善田间小气候,使其通风透光,降低玉米群体间的空气湿度,达到防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病害 种植技术 大豆 玉米灰斑病 控制 间套 气候条件影响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房室阻滞合并干扰性房室脱节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琼芬 潘懿坤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目的探讨2:1房室阻滞伴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心电图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2例2:1房室阻滞伴干扰性房室脱节患者的心电图。结果酷似三度房室阻滞的12例心电图,根据三度房室阻滞诊断标准"房室分离且RR间期>2倍PP间期,心室率<50bpm,... 目的探讨2:1房室阻滞伴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心电图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2例2:1房室阻滞伴干扰性房室脱节患者的心电图。结果酷似三度房室阻滞的12例心电图,根据三度房室阻滞诊断标准"房室分离且RR间期>2倍PP间期,心室率<50bpm,心房率<135bpm"均可明确诊断为2:1房室阻滞合并干扰性房室脱节,交界性逸搏;伴发室性早搏8例,房室早搏2例,ST-T改变4例。结论伴有逸搏干扰的房室阻滞常使心电图复杂化,造成阻滞程度加重的伪象,易造成误诊,认真分析动态心电图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度房室阻滞 逸搏心律
原文传递
QTc间期缩短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15
作者 马琼芬 潘懿坤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QTc间期缩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例QTc间期缩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正常健康体检者的两次心电图均仅有QTc间期缩短,无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外,其余病例入院时心电图QTc间期正常,病情危重时急查心... 目的探讨QTc间期缩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例QTc间期缩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正常健康体检者的两次心电图均仅有QTc间期缩短,无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外,其余病例入院时心电图QTc间期正常,病情危重时急查心电图均示QTc间期缩短,伴窦性心动过缓、过缓交界逸搏心律1例,窦性停搏、室性逸搏心律1例,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1例,心房静止、窦室传导1例,窦性停搏,过缓室逸搏心律1例。且最终均出现过缓室性逸搏心律至全心停搏,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QTc间期缩短在不同临床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预后,在某些临床疾病情况下QTc间期缩短,往往是患者病情恶化征兆,预示心脏电活动衰竭,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 心电图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1995—2011年云南省寻甸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德友 倪正清 +1 位作者 梅存富 马琼芬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8期985-987,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掌握寻甸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情发展动态,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寻甸县1995—2011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寻甸县1995—2011年累计报告乙肝2 769例,乙肝发病率2009年以前呈上升趋势,其中发病率... 目的为进一步掌握寻甸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情发展动态,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寻甸县1995—2011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寻甸县1995—2011年累计报告乙肝2 769例,乙肝发病率2009年以前呈上升趋势,其中发病率最高年份为2009年(为59.06/10万),从2010年开始逐步下降,已降至2011年的40.19/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2.13/10万。乙肝发病年龄集中在15~40岁,占59.12%。职业构成比最高的为农民,占64.61%;最低为医务人员,占0.18%。结论寻甸县2009年以前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开始呈逐步下降趋势。在下一步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全县乙肝防治工作,应继续巩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大力推广易感人群,尤其是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加强疫情监测,重视安全注射,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情 动态分析
原文传递
2004—2012年云南省寻甸县肺结核流行特征
17
作者 张德友 马琼芬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16期2328-2330,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掌握云南省寻甸县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寻甸县2004--2012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寻甸县2004--2012年累计报告肺结核1063例,其中发病率最高年份为2005年(为29.78/10万)... 目的进一步掌握云南省寻甸县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寻甸县2004--2012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寻甸县2004--2012年累计报告肺结核1063例,其中发病率最高年份为2005年(为29.78/10万),最低为2008年的19.0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2.52/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17/10万。肺结核发病年龄集中在15—40岁年龄组(61.81%);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上年龄组(50.00%)。职业构成比最高的为农民(73.94%),最低的为散居儿童(0.28%);死亡病例全部为农民(100%)。结论寻甸县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该县肺结核防治工作,加强疫情监测,进一步降低肺结核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流行特征 分析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房室阻滞2例
18
作者 潘懿坤 马琼芬 李鹤飞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39-440,共2页
例1:患者男,6岁半,因房间隔缺损择期行封堵治疗于2008年7月入院。入院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Ⅱ孔中央型);三尖瓣轻度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图略)。入院第2天在全麻下行封堵术,术中心电监护显示:... 例1:患者男,6岁半,因房间隔缺损择期行封堵治疗于2008年7月入院。入院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Ⅱ孔中央型);三尖瓣轻度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图略)。入院第2天在全麻下行封堵术,术中心电监护显示:三度房室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约45b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房室阻滞 封堵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