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德刚作品
1
作者 马德刚 《黄河之声》 2015年第20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德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退火对350 MPa级冷轧高耐蚀型耐候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耐 马德刚 +4 位作者 李建英 马光宗 孙璐 孙宏亮 纪明龙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3,共6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50 MPa级冷轧高耐蚀型耐候钢进行模拟连续退火处理,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强度先降低后增加,退火温度是影响试验钢组织性能的关键因素,带速、缓冷...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50 MPa级冷轧高耐蚀型耐候钢进行模拟连续退火处理,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强度先降低后增加,退火温度是影响试验钢组织性能的关键因素,带速、缓冷温度和快冷终止温度对试验钢性能的影响有限。当退火温度<800℃时,试验钢发生回复和再结晶转变,组织为铁素体+碳化物,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当退火温度为800℃时,试验钢屈强比达到最小值0.53,呈现双相钢特征,处于奥氏体化温度Ac_(1)临界退火;当退火温度>800℃时,试验钢发生回复、再结晶和奥氏体化转变,冷却后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碳化物,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综合分析,实际生产中可采用低温退火和高温退火两种工艺路线获得满足标准要求的试验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耐蚀型耐候钢 连续退火 强度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污泥电渗透脱水操作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马德刚 张书廷 +1 位作者 季民 刘磊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8,共3页
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电渗透脱水技术具有脱水效果好的特点,但能耗较高,为此考察了电压梯度、泥饼厚度和机械压力等操作条件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选择较大的电压梯度并辅以适当的机械压力对电渗透脱水有利;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可降低电耗。
关键词 污泥 电渗透脱水 操作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金属填料除尘器的实验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德刚 张欢 +1 位作者 叶天震 由世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在通风及空调系统中,为有效地净化空气,克服传统纤维过滤器的不足,采用湿式金属填料除尘器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填料表面的水膜进行粉尘的捕集和去除,并实现消毒功能.实验测试了不同淋水密度和迎面风速条件下除尘器的除尘性能,以及填料比... 在通风及空调系统中,为有效地净化空气,克服传统纤维过滤器的不足,采用湿式金属填料除尘器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填料表面的水膜进行粉尘的捕集和去除,并实现消毒功能.实验测试了不同淋水密度和迎面风速条件下除尘器的除尘性能,以及填料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迎面风速为1.5~2.8m/s,淋水密度为0.94~2.36kg/(m2·s)的变化范围内,比表面积为500m2/m3的填料除尘器对1μm、3μm和5μm颗粒除尘率分别为21%~37%、67%~90%和74%~98%,压力损失范围为30~130Pa,该除尘方式具有除尘效率高、阻力小等特点,并且具备消毒杀菌的功能,可以代替传统的纤维过滤器在通风及空调系统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填料 湿式除尘 消毒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涂层技术对滤料除尘性能的改进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德刚 郑琪琪 +1 位作者 林伟强 郭铭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69-874,共6页
普通针刺滤料在除尘器工作初期对粉尘的捕集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对细颗粒物的有效去除.为了提高其在工作初期的去除效率,以TPU颗粒作为预涂层颗粒,对普通针刺滤料进行预涂层处理,并通过滤料过滤性能实验装置对经过预涂层处理的滤料的除尘... 普通针刺滤料在除尘器工作初期对粉尘的捕集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对细颗粒物的有效去除.为了提高其在工作初期的去除效率,以TPU颗粒作为预涂层颗粒,对普通针刺滤料进行预涂层处理,并通过滤料过滤性能实验装置对经过预涂层处理的滤料的除尘效率、压差等过滤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PU作为预涂层颗粒对滤料表面进行涂层,可以有效地改进普通针刺滤料的过滤性能,特别地,当预涂层厚度L=0.4 mm时,普通针刺滤料工作初期对粉尘的捕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虽然经过处理的滤料初阻力上升约200 Pa,但是能够有效地阻止粉尘进入滤料内部,防止滤料堵塞,使滤料的残余阻力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以有效地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式除尘器 预涂层技术 滤料 去除率 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协同污泥热干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德刚 张书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5-66,共2页
 进行了电场协同作用下污泥热干燥的试验,结果表明,有电场时污泥的粘壁强度可降低到无电场时的1/16,且当污泥含水率大于50%时其干燥速度较传统方法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分析了应用该方法提高干燥速度和解决粘壁问题的途径及在工程应用...  进行了电场协同作用下污泥热干燥的试验,结果表明,有电场时污泥的粘壁强度可降低到无电场时的1/16,且当污泥含水率大于50%时其干燥速度较传统方法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分析了应用该方法提高干燥速度和解决粘壁问题的途径及在工程应用中进一步效率化的方向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协同作用 生物污泥 热干燥 粘壁 干燥速度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干燥速度曲线的分形维数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德刚 张书廷 柴立和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99-1204,共6页
污泥的干燥速度变化是干燥过程中水分运动的宏观表现,对内部微观的传热传质动力学机制有重要揭示.利用功率谱分析对实验所得间接式加热的污泥干燥速度变化进行分形和混沌特性的判别,并提出Hausdorff维数和整体盒维数的计算方法,以分析... 污泥的干燥速度变化是干燥过程中水分运动的宏观表现,对内部微观的传热传质动力学机制有重要揭示.利用功率谱分析对实验所得间接式加热的污泥干燥速度变化进行分形和混沌特性的判别,并提出Hausdorff维数和整体盒维数的计算方法,以分析其分形规律.通过判断得知,污泥的干燥速度变化具有分形特性.速度变化的Hausdorff维数随参数N值的增大而增大,但波动范围变小,且随着干燥过程进行,其值逐渐减小.另一种反映整体变化的维数——盒维数可以采用变换法计算得出,可用于判别干燥过程的整体分形特性.2种方法所得维数显示,污泥种类和干燥温度等对干燥速度变化的分形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干燥 干燥速度 分形 HAUSDORFF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填料在中央空调中除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德刚 张欢 +1 位作者 叶天震 由世俊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 在呼吸性传染病高发时期 ,改造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 ,实现净化、消毒功能 ,减少二次污染 ,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方法 以除尘为立足点 ,利用湿式填料除尘器作为空气粉尘过滤和消毒的功能段。结果 通常情况下 ,湿式填料除尘器对 ... 目的 在呼吸性传染病高发时期 ,改造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 ,实现净化、消毒功能 ,减少二次污染 ,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方法 以除尘为立足点 ,利用湿式填料除尘器作为空气粉尘过滤和消毒的功能段。结果 通常情况下 ,湿式填料除尘器对 1μm粉尘除尘效率可以达到 2 5%~ 40 % ,5μm颗粒的除尘效率为 75%~ 98% ,压力损失范围在 3 0~ 13 0Pa。结论 湿式填料除尘器具备净化、消毒、加湿、蒸发冷却等功能 ,可以替代传统空调中的初效过滤器 ,对阻止传染病利用空调系统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空调 传染病 除尘 蒸发冷却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渣护炉提高炼镍转炉寿命的研究与工业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德刚 陈伟庆 +3 位作者 郝占全 张秀德 张明文 刘鑫韬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5,共5页
基于金川炼镍生产工艺及炉型特点,开发了卧式侧吹转炉溅渣护炉技术。溅渣模式为一个转炉化渣、另一个转炉溅渣,溅渣气源为空气,调渣剂选用轻烧镁球。工业实践表明,溅渣期间,风眼砖损耗速率降低一半,镍转炉大修炉龄由360炉提高至595炉。... 基于金川炼镍生产工艺及炉型特点,开发了卧式侧吹转炉溅渣护炉技术。溅渣模式为一个转炉化渣、另一个转炉溅渣,溅渣气源为空气,调渣剂选用轻烧镁球。工业实践表明,溅渣期间,风眼砖损耗速率降低一半,镍转炉大修炉龄由360炉提高至595炉。溅渣前后炉渣分析表明,溅后渣MgO和Fe2O3含量显著增加,渣中镁铁橄榄石和磁铁矿比例增加,炉渣熔化温度及粘度大幅上升,镍转炉合理溅渣渣系为44%FeO-24%Fe2O3-25%SiO2-7%MgO。溅渣后砖衬表面形成的溅渣层由挂渣层和反应层组成,其中挂渣层包括镁铁橄榄石和磁铁矿,反应层为镁铁固溶体和镁铬铝铁尖晶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转炉 溅渣护炉 炉衬寿命 溅渣渣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罐底污泥特性分析与资源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德刚 赵鹏程 王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9-922,共4页
依据油罐底泥的成分及性质,选择低沸点溶剂油作为溶剂.以适当的溶剂-油罐底泥质量比萃取油罐底泥,通过离心的方式分离油分和污泥,并蒸馏回收溶剂,干化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当溶剂-油罐底泥质量比为0.8~1.0、离心力为700g、离心时... 依据油罐底泥的成分及性质,选择低沸点溶剂油作为溶剂.以适当的溶剂-油罐底泥质量比萃取油罐底泥,通过离心的方式分离油分和污泥,并蒸馏回收溶剂,干化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当溶剂-油罐底泥质量比为0.8~1.0、离心力为700g、离心时间2,min、分离液蒸馏5,min、底层污泥干化2,h 时,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油分和可燃污泥,并有效回收溶剂.该研究经济效益明显,可行性较高,对于处理油罐底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罐底泥 萃取 石油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分离辅助下污水污泥的电脱水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德刚 裴杨安 +1 位作者 赵娴 朱红敏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1-1105,共5页
电脱水(EDW)技术是一种污水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有利于降低干化过程中的热能消耗.以电脱水阴极侧水分的分离方式为研究重点,通过添加吸水材料,将水分由重力分离转变为吸附分离来提高脱水效率.同时,考察了电压和机械压力等操作条件的影响,... 电脱水(EDW)技术是一种污水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有利于降低干化过程中的热能消耗.以电脱水阴极侧水分的分离方式为研究重点,通过添加吸水材料,将水分由重力分离转变为吸附分离来提高脱水效率.同时,考察了电压和机械压力等操作条件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工况组合的脱水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吸水材料后,污泥最终含水率及脱水能耗明显降低,且选择合适的电压、机械压力及阴极形式对电脱水有利.在50,V、21,kPa条件下对于阴极58,μm(250目)不锈钢网,电脱水90,s可将污泥含水率由82.7%降至5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电脱水 吸水材料 电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预处理对污泥电脱水特性的改进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德刚 苑梦影 翟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0-654,共5页
探讨超声波预处理对污泥电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找到超声波预处理能够对电脱水产生促进作用的最佳工况。以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超声预处理电渗透污泥脱水装置进行试验,考察超声波声强和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污... 探讨超声波预处理对污泥电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找到超声波预处理能够对电脱水产生促进作用的最佳工况。以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超声预处理电渗透污泥脱水装置进行试验,考察超声波声强和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污泥电脱水效果的影响。试验开始前对污泥在0.1 MPa压力下进行机械预压0.5min,使污泥挤压密实,以保证电流和超声波在污泥介质中能够均匀平稳地流通。在整个脱水过程中机械压力恒定在0.1 MPa,总作用时间为5.5 min;电脱水过程中电压控制在60 V(泥饼厚度为2 cm),总作用时间为5 min。结果表明,在固定频率20 k Hz、相同电场和压力场作用下,适当的超声波声强和预处理时间能够对电渗透脱水产生积极作用,且超声预处理的最佳作用工况为声强0.510 W/cm2(功率40 W),超声预处理3.5 min。在最佳作用工况下,污泥脱水率达到24.35%,同时减缓了电流的衰减速率,增强了电脱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污泥 超声预处理 脱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镍转炉溅渣护炉的水模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德刚 陈伟庆 车晓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7-295,共9页
利用1/4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炼镍转炉溅渣工艺参数对炉衬各部位溅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溅渣时间和炉体倾角是影响溅渣总量的显著性因素,且与之成正比关系。溅渣量分布受炉体角度和初始熔池深度影响较大,当炉体角度由-10°增至-30... 利用1/4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炼镍转炉溅渣工艺参数对炉衬各部位溅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溅渣时间和炉体倾角是影响溅渣总量的显著性因素,且与之成正比关系。溅渣量分布受炉体角度和初始熔池深度影响较大,当炉体角度由-10°增至-30°或初始熔池深度(h/D)由0.078增至0.172时,风口对面的溅渣量比例由80%急剧降为5%左右,风口面和端墙面溅渣量相应增大。溅渣高度随着炉体角度和初始熔池深度增加而降低。溅渣模式分为喷溅、渣涌或两者共存。溅渣过程通过调整炉体倾角,可以实现较大的溅渣总量和均匀的分布。工业溅渣试验验证了水模型的研究结果,风口粘结过多等问题得到了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转炉 溅渣护炉 水模型 溅渣模式 喷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t复吹转炉冶炼IF钢终点磷分配比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德刚 王耐 +3 位作者 李建英 李经哲 王建兴 马光宗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4,共5页
基于某公司具有LOMAS烟气分析自动化炼钢系统的100t复吹转炉冶炼IF钢工业生产数据,分析了冶炼终点[%C][%O]、[%C](%FeO)与[%C]的关系,结果显示[%C][%O]、[%C](%FeO)与[%C]^(1/2)线性关系显著。计算了吹炼终点的磷容量C_(PO实),并与Turkd... 基于某公司具有LOMAS烟气分析自动化炼钢系统的100t复吹转炉冶炼IF钢工业生产数据,分析了冶炼终点[%C][%O]、[%C](%FeO)与[%C]的关系,结果显示[%C][%O]、[%C](%FeO)与[%C]^(1/2)线性关系显著。计算了吹炼终点的磷容量C_(PO实),并与Turkdogan提出的半经验公式计算的磷容量C PO算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C_(PO实)大于C_(PO算)原因是终渣处于过氧化状态。分析了C_(PO实)和C_(PO算)二者差值与[10^(-6)O]/(%FeO)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者线性关系显著。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转炉冶炼IF钢吹炼终点磷分配比预测模型,模型包含了吹炼终点温度T、终点[%C]、终渣(%CaO)和(%MgO)等因素,构建的磷分配比预测模型很好地重现了生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磷容量 磷分配比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即时团聚体稳定性及黏聚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德刚 叶羽 孟凡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81-2788,共8页
为了解决我国土壤沙化严重以及大量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比例的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通过将堆肥污泥(CSS)、干化污泥(DSS)、炭化污泥(BSS)分别以质量分数为5%、10%、15%、20%、25%和30%... 为了解决我国土壤沙化严重以及大量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比例的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通过将堆肥污泥(CSS)、干化污泥(DSS)、炭化污泥(BSS)分别以质量分数为5%、10%、15%、20%、25%和30%的添加量与沙性土复配,并测定土壤的pH值、电导率、有机质、水稳性大团聚体和抗剪强度,来探究3种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害化污泥的颗粒粒径分布和保水性为改善沙性土的结构与持水性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即随污泥添加量增加,土壤pH值降低,电导率、有机质增加;添加污泥使得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加,水稳性来自于稳固的颗粒大小和污泥的团聚作用;添加污泥使得土样黏聚力增加,污泥添加质量分数为30%时,CSS复配土黏聚力为10.97 kPa,改良效果最佳。综上,添加无害化污泥能有效改善沙性土的团聚体稳定性与黏聚力,其中CSS复配土最接近种植土的水平,改良效果显著。无害化污泥的投加比例要根据目标土壤的需求来进行优化,其有效性和对土壤可能造成的其他影响需要通过长期试验来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无害化污泥 沙性土 土壤团聚体 土壤黏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对镍转炉溅渣护炉炉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德刚 陈伟庆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3,共5页
炼镍转炉溅渣护炉过程渣中MgO含量明显增加,为了研究溅渣体系合理渣型和提高溅渣效果,利用热力学计算和热态试验结合的方法分析了MgO对不同Fe2O3含量炉渣的液相比例、低熔点区比例、熔化温度和粘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ω(Fe2O3)=3.45%~... 炼镍转炉溅渣护炉过程渣中MgO含量明显增加,为了研究溅渣体系合理渣型和提高溅渣效果,利用热力学计算和热态试验结合的方法分析了MgO对不同Fe2O3含量炉渣的液相比例、低熔点区比例、熔化温度和粘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ω(Fe2O3)=3.45%~13.69%时,随着MgO含量增加,炉渣高熔点铁镁橄榄石相比例增加,液相比例(CT)和低熔点区(P<1250)比例下降,熔化温度和粘度上升;ω(Fe2O3)>13.69%时,磁铁矿比例大大增加,熔化温度大幅上升,炉渣粘度略有下降。5.0%的MgO使C1200较大,C1250较小,熔化温度达1369℃,炉渣的粘结性和抗熔损性良好,5%MgO-FeO-Fe2O3-SiO2为溅渣合理渣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镍转炉 溅渣护炉 熔化温度 粘度 Facts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历史观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17
作者 马德刚 柴立和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探讨了科学历史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科学问题的历史性和科学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思考,分析了科学历史观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指出科技工作者加强科学历史观的修养,加强科学与哲学的结合,自觉... 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探讨了科学历史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科学问题的历史性和科学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思考,分析了科学历史观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指出科技工作者加强科学历史观的修养,加强科学与哲学的结合,自觉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探索自然的奥妙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历史观 科学研究 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供电对污泥电脱水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马德刚 孟凡怡 +1 位作者 林森 黄晓林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4-290,共7页
针对污泥电脱水过程中的液相不连续导致的电阻增大和电流衰减等问题,研究了间断供电方式对该问题的改进效果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污泥电脱水参数占空比、单次供电时间和电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间断供电方式可以使脱水污泥中的水分... 针对污泥电脱水过程中的液相不连续导致的电阻增大和电流衰减等问题,研究了间断供电方式对该问题的改进效果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污泥电脱水参数占空比、单次供电时间和电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间断供电方式可以使脱水污泥中的水分产生回流,比连续供电有更好的脱水效果;占空比对脱水效果影响明显,占空比不宜过小或过大,存在一个最佳的范围,本实验结果在4∶1附近;单次供电时间对污泥电脱水效果影响明显,单次供电时间过长会对脱水效果有明显的负面作用;污泥电脱水的耗电情况主要与总脱水量相关,总脱水量越多,脱除单位水分的耗电量越高;电压在间断供电中对脱水效果影响显著,较高电压将会使污泥温升较高,水分分离以相变为主,脱水效果显著但能耗较高.研究认为,采取间断供电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污泥电脱水效果,但需要对其操作条件进行优化,以实现高效节能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电脱水 间断供电 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分离燃煤电厂烟气中CO_2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孙亚伟 谢美连 +3 位作者 刘庆岭 马德刚 纪娜 宋春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80-1889,共10页
目前,对于燃煤电厂燃烧后烟气中CO_2的捕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低温蒸馏法。化学吸收法是目前最成熟的CO_2捕集方法,但是吸收剂再生能耗较高,且存在二次污染、设备腐蚀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低能耗的捕集... 目前,对于燃煤电厂燃烧后烟气中CO_2的捕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低温蒸馏法。化学吸收法是目前最成熟的CO_2捕集方法,但是吸收剂再生能耗较高,且存在二次污染、设备腐蚀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低能耗的捕集技术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膜材料的设计、膜分离过程系统设计的优化)对燃煤电厂烟气中CO_2膜分离技术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实际燃煤锅炉烟气中共存气态组分和细颗粒物对膜分离CO_2的影响,最后对膜法分离燃煤电厂烟气中CO_2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分析表明,近年来膜材料开发、膜分离过程系统的设计及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使得膜分离法在CO_2捕集效率及能耗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因此膜分离法在燃煤电厂烟气中CO_2捕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烟气 CO2捕集 膜材料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VOCs吸附去除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吕双春 葛云丽 +5 位作者 赵倩 李轩 纪娜 宋春风 马德刚 刘庆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92-1505,共14页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VOCs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吸附法操作简单、经济合理,是富集和分离VOCs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结合沸石转轮与蓄热式燃烧(RTO)或催化燃烧(RCO)的VOCs处理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分...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VOCs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吸附法操作简单、经济合理,是富集和分离VOCs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结合沸石转轮与蓄热式燃烧(RTO)或催化燃烧(RCO)的VOCs处理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分子筛是沸石转轮技术的核心材料,其通常具有均匀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大,在气体吸附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因具有不同的结构特性,应用的领域也有较大差异.高硅分子筛疏水性好、稳定性高,是吸附VOCs的理想吸附剂.目前,国内外对高硅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总结归纳相对较少,本文系统地评述了常用提高分子筛硅铝比的方法,并探讨了高硅分子筛在VOCs吸附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分子筛 合成方法 吸附 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