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清CA50、TSGF、TPA的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敏感性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国华 张浩宇 +1 位作者 韩升波 何建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50(CA50)、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组织多肽抗原(TPA)表达对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通过建立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价。方法选取82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化疗联合放... 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50(CA50)、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组织多肽抗原(TPA)表达对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通过建立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价。方法选取82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敏感组(n=57)和不敏感组(n=25)。统计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清CA50、TSGF、TPA表达水平及差值,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效用。结果2组比较,肿瘤直径、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敏感组血清CA50、TSGF、TPA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组,CA50、TSGF、TPA差值低于敏感组(P<0.05)。将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ASSO回归,选出3个预测变量,分别为CA50、TSGF、TPA差值。logistic回归显示,CA50、TSGF、TPA差值是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CA50、TSGF、TPA差值构建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ROC曲线、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和临床效用。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治疗后血清CA50、TSGF、TPA表达水平较高,且三者差值是影响放化疗敏感性的因素。基于血清CA50、TSGF、TPA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50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组织多肽抗原 中晚期乳腺癌 放化疗敏感性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韩升波 曹珂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134-134,共1页
目的探讨在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血流变检测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患血栓性疾病的患者60例,对照选取正常人100例,比较两者之间的血流变指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的变化,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在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血流变检测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患血栓性疾病的患者60例,对照选取正常人100例,比较两者之间的血流变指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的变化,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45岁以上的人,要注意血流变的体检,对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变 血粘度 血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甘油三酯的动态监测在中老年人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升波 曹珂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人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甘油三酯(TG)指标有何变化及影响。方法用OLYMPUS AU640机器对490例中老年人(50~70岁)进行HCY和TG测定,其中290例的HCY和290例的TG高于正常值(其中HCY和TG全部都高的有200例),200例HCY和TG结...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人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甘油三酯(TG)指标有何变化及影响。方法用OLYMPUS AU640机器对490例中老年人(50~70岁)进行HCY和TG测定,其中290例的HCY和290例的TG高于正常值(其中HCY和TG全部都高的有200例),200例HCY和TG结果正常。分别进行2年追踪观察发生心血管病的几率并分析。结论 HCY、TG的检测对于心血管病的预防和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HCY或高TG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动态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TG 心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检测胆红素的指标评价黄疸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升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3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VITROS 350和OLIMPUS AU640两种机器关于胆红素的检测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意义。方法运用VITROS 350和OLYMPUS AU640对90例胆红素升高的患者进行追踪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检测值,根据两机器的线性评价和相关性分析以及方法学... 目的探讨VITROS 350和OLIMPUS AU640两种机器关于胆红素的检测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意义。方法运用VITROS 350和OLYMPUS AU640对90例胆红素升高的患者进行追踪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检测值,根据两机器的线性评价和相关性分析以及方法学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在阻塞性黄疸治疗后,BC比直接胆红素下降非常明显,在溶血性黄疸治疗后,BU比未结合胆红素下降明显,在肝病性黄疸治疗后,BC、BU都略比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用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来做为黄疸疗效的指标要比用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来评价黄疸疗效更加直接,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重氮法 强生干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升波 余金彪 郭亚 《内科》 2021年第1期95-96,12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为判断患者病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4]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为判断患者病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4]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按照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心功能Ⅱ级组(20例)、心功能Ⅲ级组(22例)、心功能Ⅳ级组(21例)。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尿酸、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T(TnT)水平;对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其NT-proBNP、TnT水平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尿酸、NT-proBNP及TnT水平均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增高,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患者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其NT-proBNP、TnT水平均呈正相关(r=0.823,P<0.05;r=0.922,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其心功能呈正相关,血清尿酸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清尿酸 心功能 N端前脑钠肽 心肌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亚 韩升波 +3 位作者 徐学功 郭三强 余金彪 张东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4期147-148,共2页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0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0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IL-1β、IL-6及IL-10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LVEF及CI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程度,改善其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麝香保心丸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Fibulin-5、ESM-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余金彪 韩升波 郭亚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扣针蛋白5(Fibulin-5)、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01-01~2018-12-01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入院... 目的:探讨扣针蛋白5(Fibulin-5)、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01-01~2018-12-01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 d、4 d、7 d、14 d后的Fibulin-5、ESM-1水平,分析心肌梗死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入院时相比,心肌梗死患者治疗1 d后Fibulin-5、ESM-1水平均升高;而治疗4 d、7 d、14 d后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Fibulin-5、ESM-1水平是发生心肌梗死MACE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ibulin-5、ESM-1水平是发生心肌梗死MACE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心肌梗死患者Fibulin-5、ESM-1水平与心肌梗死MACE的发生密切相关,两者在治疗1 d后达到高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水平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扣针蛋白5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注对内毒素诱导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及血清IL-6、MIP-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燕 汤瑞莲 +5 位作者 刘宝琴 韩升波 王慧明 李小艳 何洁鑫 李晶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注对内毒素(LPS)诱导发热模型大鼠退热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组、三阳清解液高剂量组、三阳清解液中剂量组、三阳清解液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LP... 目的观察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注对内毒素(LPS)诱导发热模型大鼠退热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组、三阳清解液高剂量组、三阳清解液中剂量组、三阳清解液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LPS(20μ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用药后每小时的体温变化,共6.5 h,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的含量。结果三阳清解液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且量效关系较显著;三阳清解液各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IL-6、MIP-1的水平。结论三阳清解液对LPS诱导的发热大鼠模型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且有较好的剂量依赖性,其解热效果可能与其抑制发热大鼠血清中IL-6、MIP-1的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阳清解液 乙状结肠滴注 脂多糖 发热模型 解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及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因子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三强 韩升波 李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T辅助性17(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及相关因子在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Th17细胞影响AS发病的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来该院治疗的AS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该院... 目的探讨T辅助性17(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及相关因子在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Th17细胞影响AS发病的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来该院治疗的AS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S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中白介素(IL)-17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中转录因子RORγT及Foxp3的mRNA水平。结果 AS患者中Th17细胞比例,血清IL-17水平及外周血RORγT mRNA水平显著高于AS对照组;Treg细胞比例、血清TGF-β水平及外周血Foxp3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可能参与促进AS的产生,Treg细胞及相关因子可能参与抑制AS的产生,阻断AS患者体内的IL-17可能作为治疗AS的潜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调节性T细胞 IL-17 TGF-Β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EOS表达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10
作者 韩升波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表达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8-08~2020-05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表达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8-08~2020-05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EOS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血清EOS水平,并分析血清EOS表达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入选84例患者,经Gensini积分评估,轻度冠脉狭窄30例;中度冠脉狭窄28例;重度冠脉狭窄26例;不同冠脉病程程度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患者血清EOS水平低于轻度狭窄、中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OS表达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439,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EOS水平低表达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改善血清EOS水平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嗜酸性粒细胞 冠脉病变程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肽测定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珂 韩升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9期157-157,共1页
目的探讨脑钠肽测定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从2010~2011年在我院心病科住院病例100例,综合分析100例患者的脑钠肽测定数据。结果在100例心脏疾病患者中脑钠肽升高的占90%。结论脑钠肽的早期测定对于心脏疾病的及早诊治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脑钠肽 心脏疾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高凝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珂 韩升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高凝状态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420例孕末期妇女进行D-二聚体检测并追踪观测产后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0.5mg/L时,要尤其注意DIC的危险,特别是>5.0mg/L,一定要采取治疗措施。结论对于孕末...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高凝状态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420例孕末期妇女进行D-二聚体检测并追踪观测产后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0.5mg/L时,要尤其注意DIC的危险,特别是>5.0mg/L,一定要采取治疗措施。结论对于孕末期妇女检测D-二聚体高于正常值的妇女临床应严加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DIC 高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亚 韩升波 余金彪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32例、Ⅲ级组30例、Ⅳ级组38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ST段抬高...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32例、Ⅲ级组30例、Ⅳ级组38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组50例,另选取于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及不同疾病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统计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检测阳性率。结果: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疾病程度的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且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阳性率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PN表达水平对Gensin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亚 韩升波 余金彪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表达水平对Gensin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血清APN表达水平以及Gensini评分,分析血清APN表达水平对Gensini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表达水平对Gensin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血清APN表达水平以及Gensini评分,分析血清APN表达水平对Gensini评分的影响。结果单支组Gensini评分明显低于双支组、3支组,血清AP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组、3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P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APN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PN表达水平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脉狭窄程度的AUC为0.852,95%CI为0.784~0.921,当截断值为1.575 mg/L时可获得理想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551、0.952,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PN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检测APN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冠状脉狭窄程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进展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脂联素 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琳 韩升波 陈国华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用血小板参数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确诊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氯吡格雷300 mg,术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持续治疗。检测所有患者服药前... 目的探讨用血小板参数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确诊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氯吡格雷300 mg,术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持续治疗。检测所有患者服药前、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常规。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1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并依此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反应正常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情况。结果 67例患者中发生氯吡格雷抵抗21例,氯吡格雷反应正常46例,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率(0P-L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中MPV和P-LCR可以作为氯吡格雷抵抗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血小板参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和玻璃珠法测定血型凝集度的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升波 吴辉 郭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116-3118,共3页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和玻璃珠法测定血型凝集度的一致性和优劣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3年6月本院血型测定标本1 185份,分别用微柱凝胶法和玻璃珠法测定,记录结果和凝集侧的凝集度情况,同时用试管法做结果对照,然后观察2种方法的一致性...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和玻璃珠法测定血型凝集度的一致性和优劣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3年6月本院血型测定标本1 185份,分别用微柱凝胶法和玻璃珠法测定,记录结果和凝集侧的凝集度情况,同时用试管法做结果对照,然后观察2种方法的一致性,并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凝集侧的凝集度情况。结果 2种方法测定的凝集度灵敏度相差不大,但玻璃珠法测定凝集度的特异性要比微柱凝胶法高一些。4+凝集度的判定,玻璃珠法比凝胶法要高(A侧凝集度玻璃珠法为93.8%,凝胶法为86.4%;B侧凝集度玻璃珠法为94.3%,凝胶法为87.8%),因此对于一些凝集度低的血型抗原应用玻璃珠法检测更加准确一点。结论玻璃珠法测定血液凝集度的特异性相对较高,适用于一些特殊血型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珠法 微柱凝胶法 凝集度
原文传递
麝香保心丸对骨髓抑制性细胞的抑制及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升波 徐学功 +2 位作者 吴辉 余金彪 张浩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2894-2898,共5页
目的探讨在心肌梗死过程中麝香保心丸对骨髓抑制性细胞的抑制及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麝香保心丸组;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假手术组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麝香保心... 目的探讨在心肌梗死过程中麝香保心丸对骨髓抑制性细胞的抑制及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麝香保心丸组;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假手术组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麝香保心丸[54 mg/(kg·d)]。在0 h、3 h、6 h、12 h、24 h、72 h、168 h分别对4组检测,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CK和cTn;ELISA试剂盒检测FABP、NO、ROS、IL-6、BAX、Bcl-2;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和Gr-1。结果NO、ROS和IL-6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升高,CD11b和Gr-1也在心肌梗死后逐渐升高,麝香保心丸对其都有抑制作用,也能够降低BAX的表达;麝香保心丸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比心肌梗死组小。结论麝香保心丸通过可抑制炎症相关因子(NO、ROS、IL-6),降低BAX/BCL-2的比例,抑制细胞凋亡和MDSC(Gr-1、CD11b)细胞,从而减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麝香保心丸 骨髓抑制性细胞 炎症
原文传递
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并发肾损伤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升波 宋俐君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并发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监测(3年时间),其中并发肾损伤45例,未并发肾损伤65例。在实验初期和3年后分别检测110例患者的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值,然后进... 目的探讨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并发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监测(3年时间),其中并发肾损伤45例,未并发肾损伤65例。在实验初期和3年后分别检测110例患者的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值,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年后110例患者中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未并发肾损伤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明显,有早期肾损伤;并发肾损伤者,肾损伤呈进行性加重。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监测肾损伤的发生比用其中一项监测更加及时、准确反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预后带来更大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肾损伤
原文传递
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预测评分方法的探索
19
作者 韩升波 郭三强 李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7-89,97,共4页
目的探讨本地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预测评分方法。方法用RCT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心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365例,检测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率及CD62p。入选患者服用氯吡格雷300 mg,75 mg/d维持7 d检测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 目的探讨本地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预测评分方法。方法用RCT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心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365例,检测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率及CD62p。入选患者服用氯吡格雷300 mg,75 mg/d维持7 d检测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率及CD62p。根据患病史、检测数据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情况,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最终得出氯吡格雷抵抗的预测评分表。结果服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和CD62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12、4.50,P=0.00)。高血脂、糖尿病、CD62p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较大,高血压相对较小。结论急性冠心病患者有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或者CD62p活性高,则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几率较大;积分越高,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几率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率 预测评分
原文传递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呼吸衰竭早期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韩升波 王军 黄丽娜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检测在呼吸衰竭早期是否影响心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市中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发生呼吸衰竭或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70例,按照心肌损伤的标准分为心肌受损者38例和心肌未受损者32例两...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检测在呼吸衰竭早期是否影响心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市中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发生呼吸衰竭或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70例,按照心肌损伤的标准分为心肌受损者38例和心肌未受损者32例两组,另选取30例正常人群做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数据,并结合临床症状,探讨发生呼吸衰竭早期或有呼吸衰竭症状时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检测对心肌受损的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中 IMA 升高比例为65.8%,心肌未损伤组 IMA 升高比例为6.25%,正常组无一例 IMA 升高。三组间 ACB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呼吸困难症状或呼吸衰竭发生而住院的患者,都应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从而能够使临床医生能够及早了解对患者心肌影响的状况,及时预防,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