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与感染和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正贵 彭明 马立坚 《中国医药》 2006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CP)、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其关系。方法分别检测冠心病组75例、非冠心病组50例和正常健康组55例的血清CPIgG、IgM和HPIgG及IgM,同时测定3组受试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CP)、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其关系。方法分别检测冠心病组75例、非冠心病组50例和正常健康组55例的血清CPIgG、IgM和HPIgG及IgM,同时测定3组受试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PIgG、IgM和HPIgG、IgM及hs-CRP含量高于非冠心病组(均为P<0.05)和正常健康组(P<0.01)。结论CP和HP感染及hs-CRP含量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肺炎衣原体 幽门螺杆菌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高血压及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正贵 马立坚 梅全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14周后进行动态心电图(DCG)及心率变异性(HRV)检查,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均...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14周后进行动态心电图(DCG)及心率变异性(HRV)检查,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均方差(RMSSD),相邻R-R间期大于50ms百分数(PNN50)、高频功率(HF)值均明显上升;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显著降低(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下降,而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提高HRV,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正贵 顾向明 +1 位作者 马立坚 缪灿铭 《中国医药》 2006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经选择性冠脉造影确诊的45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空腹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冠脉正常者(P<0.01),且冠心病发病年龄越低,...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经选择性冠脉造影确诊的45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空腹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冠脉正常者(P<0.01),且冠心病发病年龄越低,胆红素水平也愈低(P<0.05),但冠脉病变支数似与胆红素水平无关(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原因之一,对指导冠心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正贵 孙健 马立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和主动脉根部内径(AOD)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4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男>120 g/m2、女>110 g/m2作为左心室...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和主动脉根部内径(AOD)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4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男>120 g/m2、女>110 g/m2作为左心室肥厚的标准,分为左心室肥厚组(94例)和无左心室肥厚组(146例)。结果24 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和AOD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和无左心室肥厚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平均脉压和AOD与LVMI的关系最密切(P<0.001)。结论AOD和脉压、尤其是夜间平均脉压增大在LVH中起主要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左心室肥厚 动态脉压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正贵 孙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级和2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32位健康人做对照。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做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总动脉内径,局限性的内膜-...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级和2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32位健康人做对照。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做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总动脉内径,局限性的内膜-中层厚度≥1.3mm定为斑块。结果高血压患者24h脉压值、白昼脉压均值、夜间脉压均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级高血压患者脉压大于1级高血压病组,高血压患者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厚,且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增加,厚度逐渐增厚;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与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呈明显正相关,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是反应早期动脉硬化一个简便而实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内膜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心脏病患者清醒与睡眠期心律失常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正贵 杨晓林 +1 位作者 徐培国 杨奇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93例心脏病患者进行24小时观察,比较了白天清醒与夜间睡眠期的窦性心律及各种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夜间睡眠期多数心脏病患者(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炎等)的室性心律失常减轻;室上性心律失常加重,同时传... 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93例心脏病患者进行24小时观察,比较了白天清醒与夜间睡眠期的窦性心律及各种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夜间睡眠期多数心脏病患者(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炎等)的室性心律失常减轻;室上性心律失常加重,同时传导阻滞、窦性静止和逸搏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脏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律失常患者清醒与睡眠期动态心电图变化的研究
7
作者 陈正贵 杨晓林 +1 位作者 徐培国 杨奇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动态心电图(DCG)是动态心电图仪记录并分析编集的人体常态下的长时间(24~72小时)连续心电图活动资科。DCG仪系Holter实验室于1957年首创。目前,DCG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关于DCG对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清醒 睡眠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急救处理(附18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陈正贵 杨奇 +1 位作者 徐培国 陈正君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305-307,共3页
本文对18例预激综合征(WPW)并发心房颤动(Af)进行分析,概括其心电图诊断要点。尤其是出现快速的心室率且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应与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阐述了发生机理与折返运动有关。最大的危险是诱发心室纤颤而死亡,并提出了治疗中首... 本文对18例预激综合征(WPW)并发心房颤动(Af)进行分析,概括其心电图诊断要点。尤其是出现快速的心室率且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应与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阐述了发生机理与折返运动有关。最大的危险是诱发心室纤颤而死亡,并提出了治疗中首选电击复律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电击复律 心房纤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急性损伤期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附7例分析)
9
作者 陈正贵 杨奇 +1 位作者 徐培国 陈正君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6期465-467,共3页
本文时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超急性损伤期进行分析,提出对此期的心电图诊断主要依据巨大高耸的 T 波、斜上型 S—T 段抬高和急性损伤性阻滞,并探讨其发生机理,同时指出,此期应与高血钾症、左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脑血管意外所致 T ... 本文时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超急性损伤期进行分析,提出对此期的心电图诊断主要依据巨大高耸的 T 波、斜上型 S—T 段抬高和急性损伤性阻滞,并探讨其发生机理,同时指出,此期应与高血钾症、左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脑血管意外所致 T 波增高以及早期复极综合征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超急性损作期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复极综合征1例
10
作者 陈正贵 徐培国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6期470-471,共2页
近年来,对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和严重左室肥大心电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屡有报道,但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ERS)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者极少见,现报道1例。张某,男,60岁。因反复内眼血尿伴腰痛1^+年,心... 近年来,对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和严重左室肥大心电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屡有报道,但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ERS)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者极少见,现报道1例。张某,男,60岁。因反复内眼血尿伴腰痛1^+年,心窝部疼痛3天,住院治疗;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体检:体温36.5℃,心率96次/分, 呼吸24次/分,血压18/11kpa,神清合作,自动体位,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腹部无压痛;小便常规蛋白(十),红、白细胞少许,诊断为肾结石,为了排除心脏疾患,心电图检查可见见律为窦性,RVS等于3.8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塞 左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心脏疾患 自动体位 心窝部 左室肥大 住院治疗 小便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陈正贵 徐培国 魏宗德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als,VLP)应用于临床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61年,Durrer等在研究缺血实验犬心肌兴奋时,第一次在动物心内膜下梗塞区的相应心外膜区记录到延迟的电活动。
关键词 心室晚电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勇 缪灿铭 +1 位作者 陈正贵 吴志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7期603-604,共2页
目的观察脑心通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5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脑心通组(A组)33例和对照组(B组)32例,服药观察1年。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比较,总有效率A组为96.97%,优于B组的90.63%。A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有明... 目的观察脑心通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5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脑心通组(A组)33例和对照组(B组)32例,服药观察1年。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比较,总有效率A组为96.97%,优于B组的90.63%。A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有明显改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在降低血脂、左室肥厚和室间隔肥厚参数、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有明显效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可作为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重要辅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抗体及超敏CRP检测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向明 许翠锦 +2 位作者 黄阶胜 缪灿铭 陈正贵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8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及幽门螺杆菌(HP)抗体、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33例冠脉造影正常非冠心病组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PIgG和IgM及HPIgG和IgM,同时应用免疫...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及幽门螺杆菌(HP)抗体、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33例冠脉造影正常非冠心病组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PIgG和IgM及HPIgG和IgM,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上述人群血清超敏CRP。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CPIgG、HP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冠心病组血清CRP含量较两个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PIgG和HPIgG同时阳性较CPIgG阳性或这两种病原体IgG阴性CHD的发病率明显升高(P<0.01),且CRP值亦随这两种病原体抗体阳性而增高;CPIgG较HPIgG阳性率高(P<0.01)。但此两种病原体的IgG阳性存在正相关(r=0.467)。结论CP、HP感染及超敏CRP含量与CH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幽门螺杆菌抗体 超敏CRP 检测方法 冠心病 炎症标记物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正常小儿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丽霞 杨晓林 +6 位作者 陈正贵 冉隆瑞 徐培国 崔炳生 周惠兰 桑叶 易志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44-46,共3页
报道54例正常小儿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年龄3~13岁。心率范围45~197次/分,均为昼夜型。全组均有窦速,大部份有窦级(76%),部份有窦律不齐、窦停博、窦房阻滞和Ⅰ度房室阻滞。全组发现室上性早搏27例(50%),室性早搏6例... 报道54例正常小儿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年龄3~13岁。心率范围45~197次/分,均为昼夜型。全组均有窦速,大部份有窦级(76%),部份有窦律不齐、窦停博、窦房阻滞和Ⅰ度房室阻滞。全组发现室上性早搏27例(50%),室性早搏6例(11%),均为单源单发性,早搏总次数两者均<10次/24h。本文对小儿DCG的诊断标准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正常值 诊断标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小儿简易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丽霞 冉隆瑞 +2 位作者 陈珍贵 陈正贵 徐培国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280-281,共2页
应用简易动态心电图仪,监测拟诊心肌炎患儿25例。检出心律失常和ST-T改变均高于同期常规心电图一倍,并对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证实简易动态心电图能实现动态心电图的基本功能,并且有价廉特点,可以在儿科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Holter心电图观察
16
作者 杨丽霞 陈正贵 +2 位作者 黄安璋 冉隆瑞 徐培国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51-352,共2页
本文报告4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Holter心电图(动态心电图,DCG),并与同期常规心电图相比较分析讨论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 心肌炎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前后正交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琴 魏宗德 陈正贵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正交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冠心病和23例非特异性胸痛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试验及运动前后正交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活动平板试验阳性20例,运动前后正交心电图阳性28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前者分别... 目的:探讨正交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冠心病和23例非特异性胸痛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试验及运动前后正交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活动平板试验阳性20例,运动前后正交心电图阳性28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前者分别为60.6%、91.3%;后者分别为84.8%、86.9%。结论:两者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运动试验加正交心电图可提高早期冠心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心电图 活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例简易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徐培国 魏宗德 +3 位作者 杨奇 陈正贵 廖若萍 高焰林 《心功能杂志》 1992年第1期40-41,共2页
应用简易动态心电图仪及同期记录静息心电图共检查冠心病、心肌炎及其他心血管病人224例,检出各种心律失常和 S-T 段压低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证实性能良好的简易动态心电图仪能体现动态心电图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冠心病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动态心电图224例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徐培国 魏宗德 +3 位作者 杨奇 陈正贵 廖若萍 高焰林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应用国产简易动态心电图(DCG)仪检查冠心病109例、心肌炎55例和其他心血管病60例.检出各种心律失常421例次和S-T段压低88例,同期心电图分别只检出31例次和20例,两者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对DCG中发现的心律失常、心率变化和S-T段变... 应用国产简易动态心电图(DCG)仪检查冠心病109例、心肌炎55例和其他心血管病60例.检出各种心律失常421例次和S-T段压低88例,同期心电图分别只检出31例次和20例,两者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对DCG中发现的心律失常、心率变化和S-T段变化,结合病情进行动态分析,并讨论心律失常尤其是过早搏动的临床价值和S-T段改变的机理,证实简易DCG仪能实现DCG基本功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9例正常人左室收缩时间间期的测定
20
作者 徐培国 江惠兰 +2 位作者 陈正贵 高焰林 王世健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39-41,共3页
应用同步记录心电图、心音图和颈动脉搏动图测定左室收缩时间间期(STI),并用回归分析法,发现心率对QS_2、LVET和PEP呈显著负相关;QS_2和LVET在男女性别方面也有显著差异;PEP/LVET则不受心率和性别影响。本文根据195例正常成年人测定结果... 应用同步记录心电图、心音图和颈动脉搏动图测定左室收缩时间间期(STI),并用回归分析法,发现心率对QS_2、LVET和PEP呈显著负相关;QS_2和LVET在男女性别方面也有显著差异;PEP/LVET则不受心率和性别影响。本文根据195例正常成年人测定结果,求出STI正常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收缩功能 收缩时间间期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