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苯三酚在食管疾病特殊内镜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念钧 程斌 +3 位作者 廖家智 李荣香 胡继芬 杨玉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34-1838,共5页
目的:探讨在食管疾病特殊内镜诊治如窄带成像(NBI)染色放大内镜、超声内镜(EUS)检查以及Barrett's食管氩离子凝固(APC)治疗中注射间苯三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食管疾病如Barrett's食管或早癌等进行NBI染色放大内镜检查、Barr... 目的:探讨在食管疾病特殊内镜诊治如窄带成像(NBI)染色放大内镜、超声内镜(EUS)检查以及Barrett's食管氩离子凝固(APC)治疗中注射间苯三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食管疾病如Barrett's食管或早癌等进行NBI染色放大内镜检查、Barrett's食管内镜下行APC术以及EUS术等患者9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和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组,比较观察两组间操作时食管痉挛频次与操作时间的差异,并分别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间苯三酚组的食管痉挛频次、操作时间较654-2组显著减少(1.45±0.68次/minvs2.88±1.48次/min;174.77s±48.63svs225.00s±59.48s,均P<0.01);但654-2组较间苯三酚组心率显著增快,且分别有口干(5例)和一过性尿潴留(2例)等不良反应,而间苯三酚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间苯三酚能有效缓解食管痉挛,可缩短食管特殊内镜诊治操作时间,且无心悸、口干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氢溴酸山莨菪碱 超声内镜 窄带成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气囊小肠镜在空回肠憩室出血中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念钧 孟晓岩 +3 位作者 侯伟 王渝 黎培员 谢华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在空回肠憩室出血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9-02/2013-01所有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病历资料.结果:单气囊小肠镜确诊7例空回肠憩室,包括6例回肠憩室及1例空肠多发憩室....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在空回肠憩室出血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9-02/2013-01所有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病历资料.结果:单气囊小肠镜确诊7例空回肠憩室,包括6例回肠憩室及1例空肠多发憩室.单气囊小肠镜不仅能确诊憩室,还能发现憩室出血的可能因素,包括憩室口炎症、溃疡形成.4例回肠憩室患者憩室切除手术治愈,术中憩室位置与单气囊小肠镜确定憩室位置一致,随访无复发.5例憩室术前接受小肠多排CT仿真内窥,1例发现憩室可能征象;2例行异位胃粘膜核素显像或小肠钡餐患者,各有1例阳性发现.结论:单气囊小肠镜不仅能有效发现憩室,还能明确憩室出血原因及憩室准确位置,为外科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出血 单气囊小肠镜 空回肠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与单气囊小肠镜在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敏 孟晓岩 +5 位作者 陈念钧 侯伟 胡继芬 杨敏 周勤 谢华平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7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与单气囊小肠镜(SBE)在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MDCTE及SB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BE共发现1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患者,其中克罗恩病10例,空肠腺癌2例...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与单气囊小肠镜(SBE)在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MDCTE及SB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BE共发现1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患者,其中克罗恩病10例,空肠腺癌2例。12例中10例(83.3%)患者在MDCTE中有阳性表现,其中2例表现为空肠占位,另8例表现为肠壁增厚。SBE除发现狭窄外,可见黏膜改变,包括新生物、溃疡形成及铺路石样改变。对MDCTE无阳性发现的2例患者,SBE发现1例表现为小肠梗阻并黏膜水肿,1例表现为小肠瘢痕狭窄。结论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是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良好筛查手段,SBE是确诊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小肠梗阻 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 单气囊小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金林 陈倩 +5 位作者 吴小力 王云 侯伟 郭巧珍 陈念钧 程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食管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4-04/2016-09 38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EUS分期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比较梗...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食管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4-04/2016-09 38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EUS分期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比较梗阻及无梗阻患者临床特征.结果EUS对T1、T2、T3、T4期食管癌分期准确性分别为92.8%、82.9%、84.5%、95.4%.EUS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59.6%、特异性为81.8%、准确性为69.2%.梗阻组T3+期比例为79.5%,64.4%的患者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N1+),均高于无梗阻组(P<0.05).结论EUS食管癌T分期准确性很高,是目前食管癌术前T分期首选方法.对于梗阻患者,无需扩张后行EUS分期,建议直接接受新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食管癌 术前分期 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分光染色放大内镜在胃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肖丹 王金林 +4 位作者 李荣香 郭巧珍 胡继芬 陈念钧 程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956-1962,共7页
目的:对胃平坦型病变进行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内镜(Fujinon intelligent chromoendoscopy,FICE)放大内镜观察,对比FICE放大内镜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探讨FICE放大内镜在胃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09/2014-08对江汉大学附属... 目的:对胃平坦型病变进行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内镜(Fujinon intelligent chromoendoscopy,FICE)放大内镜观察,对比FICE放大内镜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探讨FICE放大内镜在胃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09/2014-08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发现的248个胃黏膜平坦性病变进行富士能FICE放大内镜检查.在FICE及放大模式观察病灶腺管开口与毛细血管形态,对其形态进行分型,并结合整体内镜下表现预测病理诊断.将FICE放大内镜下的内镜判定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其一致性与关联性.FICE内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检验.结果:萎缩在FICE内镜下主要表现为C、D、E型胃小凹形态;肠上皮化生在F I C E内镜下主要表现为D、E型胃小凹形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在FICE内镜下主要表现为E、F型胃小凹形态.FICE放大内镜技术判定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早期癌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FICE放大内镜技术有助于对病变性质如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等的判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染色技术 胃平坦型病变 癌前病变 胃癌 内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及其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在食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锦飞 王金林 +5 位作者 张平 孙倩 吴小力 陈念钧 侯伟 程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1-836,共6页
目的:总结食管结核的超声内镜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内镜及引导下的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在食管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1例食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 目的:总结食管结核的超声内镜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内镜及引导下的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在食管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1例食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内镜声像图特征与EUS-FNA穿刺结果.结果:11例诊断为食管结核的患者,8例病灶位于食管中段,3例位于食管上段;7例为隆起型病灶,4例为溃疡型病灶;超声内镜表现为食管壁层次不清或消失,部分为食管壁内低回声占位,部分为壁外低回声占位侵及食管壁,内部回声不均,见强回声光斑,多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且其内见散在钙化斑;7例行EUSFNA穿刺,2例为干酪样坏死物,2例病理考虑结核,3例未见异型细胞.结论:超声内镜可显示病灶形态及其与食管壁的关系、病灶内部回声特征、壁外淋巴结情况,结合EUS-FNA穿刺细胞学与病理学检查,在食管结核的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结核 内镜超声检查术 内镜超声引导 下细针抽吸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生于胃溃疡基底的增生性息肉1例
7
作者 杨娟 杨玉珍 +2 位作者 但自力 陈念钧 周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372-1374,共3页
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少见病例,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初次胃镜提示为溃疡,经奥美拉唑治疗效果不佳,继而病灶溃疡基底发生隆起性病变,怀疑恶性可能,但多次胃镜下取活检病理不支持.病变最终经外科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确诊为增生性... 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少见病例,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初次胃镜提示为溃疡,经奥美拉唑治疗效果不佳,继而病灶溃疡基底发生隆起性病变,怀疑恶性可能,但多次胃镜下取活检病理不支持.病变最终经外科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确诊为增生性息肉伴溃疡.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类似病例的认识,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息肉 胃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联合流式细胞术在深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金林 王艳 +6 位作者 望荣华 陈念钧 李荣香 胡继芬 周剑峰 田野 程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10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联合流式细胞术(FCM)在诊断腹膜后及纵隔等深部位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B超、CT或MRI检查发现腹膜后或纵隔肿大淋巴结疑似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EUS—FNA联...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联合流式细胞术(FCM)在诊断腹膜后及纵隔等深部位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B超、CT或MRI检查发现腹膜后或纵隔肿大淋巴结疑似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EUS—FNA联合FCM以及EUS—FNA联合普通细胞学病理学的检测结果,结合最终诊断结果统计上述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性并行对比分析。结果24例中最终8例确诊为淋巴瘤,14例确诊为非淋巴瘤病变,2例无法明确诊断。EUS.FNA联合FCM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为87.5%(7/8),特异度为100。0%(14/14),阳性预测值为100.0%(7/7),阴性预测值为93.3%(14/15),准确率为95.5%(21/22);EUS—FNA联合普通细胞学及病理学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为25.0%(2/8),特异度为85.7%(12/14),阳性预测值为50.0%(2/4),阴性预测值为66.7%(12/18),准确率为63.6%(14/22)。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FNA联合FCM是一种可靠的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手段,尤其是对以深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疑似淋巴瘤更应优先考虑行EUA—FNA联合FCM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 流式细胞术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上消化道壁外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艳 王金林 +7 位作者 安成泰 陈念钧 李荣香 胡继芬 段亚琦 申铭 朱峰 程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8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在上消化道壁外占位性病变(胰腺、纵隔、腹膜后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行EUS—FNA检查的33例胰腺占位、25例纵隔占位和13例腹膜后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或6...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在上消化道壁外占位性病变(胰腺、纵隔、腹膜后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行EUS—FNA检查的33例胰腺占位、25例纵隔占位和13例腹膜后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或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统计EUS.FNA对不同分类上消化道壁外恶性占位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EUS—FNA诊断上消化道壁外恶性占位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2.2%(37/45)、100.0%(26/26)、100.0%(37/37)、76.5%(26/34)、88.7%(63/71),且分别诊断胰腺、纵隔、腹膜后恶性占位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On,0值、准确率均较高。病灶直径〉3cm恶性占位EUS—FN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1.0%(17/21)、100.0%(13/13)、100.0%(17/17)、76.5%(13/17)、88.2%(30/34),病灶直径≤3cm恶性占位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3.3%(20/24)、100.0%(13/13)、100.0%(20/20)、76.5%(13/17)、89.2%(33/37),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1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胰腺炎、胰瘘及感染、胸痛、气胸等并发症。结论EUS—FNA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地诊断上消化道壁外占位性病变的方法,且诊断准确率不受病灶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细针 内窥镜超声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微课在武汉市某高校消化肝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丽 陈念钧 +3 位作者 王玲 侯伟 郭巧珍 覃华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79,86,共4页
消化肝病是内科教学的重点内容,课程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学生难以理解掌握。武汉市某高校通过在消化肝病临床教学中试行将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结合,发现微课联合课堂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课堂... 消化肝病是内科教学的重点内容,课程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学生难以理解掌握。武汉市某高校通过在消化肝病临床教学中试行将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结合,发现微课联合课堂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课堂教学组(P<0.05)。因此,微课作为新兴的网络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消化肝病的知识内容,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消化肝病 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