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幸生芒针透刺治疗脑鸣临床经验
1
作者 张悦 陈幸生 +1 位作者 缪永康 牛高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290-294,共5页
整理并记录了陈幸生教授受芒针“透刺”特点的启发,运用芒针透刺治疗脑鸣的经验。陈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气虚血瘀,脑髓空虚,而关键在于神机失用,神气无以驾驭气血荣养元神之府,表现为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等... 整理并记录了陈幸生教授受芒针“透刺”特点的启发,运用芒针透刺治疗脑鸣的经验。陈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气虚血瘀,脑髓空虚,而关键在于神机失用,神气无以驾驭气血荣养元神之府,表现为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等。该病病位在脑,“头为诸阳之会”,故以督脉为引,基于“通调督脉”的学术思想进行辨证论治,运用芒针透刺,引发经络之间气血运转,使气至病所,从而达到补益脑髓、镇静安神的治疗效果,为脑鸣的中医针灸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鸣 透刺法 芒针 通调督脉 名医经验 陈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幸生运用芒针透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经验
2
作者 缪永康 陈幸生 +1 位作者 张悦 牛高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起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具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并且伴随终身,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严重受损。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因素尚未明确,目前西医对该病的认识仍有不足,治疗尚无...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起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具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并且伴随终身,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严重受损。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因素尚未明确,目前西医对该病的认识仍有不足,治疗尚无特效药。陈幸生教授是全国中老名医传承人,江淮名医,从事中医针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近40年,在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陈教授认为ASD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肾。患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脏腑精亏,经脉不通,髓海失养,脑髓不充。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与脑联系密切,治法当以通调督脉,益髓健脑。芒针透刺督脉可通调督脉,调理阴阳,促进督脉阳气,益髓补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芒针 透刺 督脉 通调督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幸生教授运用“广德张氏芒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经验
3
作者 牛高天 陈幸生 +1 位作者 张悦 缪永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中风后吞咽困难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在治疗中风引起的吞咽困难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陈幸生教授在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方面的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肝肾虚弱、精血物质不能上升滋润关系密... 中风后吞咽困难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在治疗中风引起的吞咽困难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陈幸生教授在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方面的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肝肾虚弱、精血物质不能上升滋润关系密切,再加上阴阳失去平秘,最终引起气血失调。风火痰瘀阻塞了大脑的经络,大脑功能失用,从而出现喝水呛咳和吞咽困难等症状。芒针疗法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的针灸方法,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实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芒针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幸生芒针透刺联合项丛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
4
作者 王磊 陈幸生 +1 位作者 沈玥 邢怡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后循环缺血是脑病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文章阐述了陈幸生主任医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经验。督脉为阳脉之海,循行入脑,其认为芒针透刺督脉可以振奋全身阳气,通督调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项丛刺”按照“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 后循环缺血是脑病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文章阐述了陈幸生主任医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经验。督脉为阳脉之海,循行入脑,其认为芒针透刺督脉可以振奋全身阳气,通督调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项丛刺”按照“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针刺局部穴位,疏通颈部经脉,可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两种针刺疗法联合,共同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 项丛刺 后循环缺血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幸生基于“通督治神”运用芒针透刺结合艾灸百会治疗癫痫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邢怡 陈幸生 +1 位作者 沈玥 王磊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1期2123-2127,共5页
癫痫是中枢神经系统反复、过度同步化、异常放电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癫痫的具体发病机制异常复杂,西医学对其治疗效果目前仍存在一定局限。近年来中医对癫痫治疗相关的研究逐渐广泛。陈幸生教授为全国中老名医继承人,长期从事脑血管的... 癫痫是中枢神经系统反复、过度同步化、异常放电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癫痫的具体发病机制异常复杂,西医学对其治疗效果目前仍存在一定局限。近年来中医对癫痫治疗相关的研究逐渐广泛。陈幸生教授为全国中老名医继承人,长期从事脑血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在治疗癫痫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陈教授认为癫痫病位在脑,病机在于脏腑之气不足,阴阳失衡,经络痹阻,阳气不上,而痰瘀夹风上扰神明,致使髓海失养,清窍受蒙。治法当以通督治神,补髓定志,调和阴阳。芒针透刺结合艾灸百会可促进经气运行,调整气血、阴阳,临床验之确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通督治神 芒针透刺 艾灸 名医经验 陈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幸生教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经验
6
作者 植梦霞 陈幸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4期28-30,共3页
陈幸生教授针对颈性眩晕本于正虚为本,痰瘀、内风为标的病机特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学习与运用经典,将项丛刺针法结合透刺法应用于颈性眩晕,收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陈幸生教授学习针灸及临床知识,本文将其运用项丛刺针法结合透刺法治疗... 陈幸生教授针对颈性眩晕本于正虚为本,痰瘀、内风为标的病机特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学习与运用经典,将项丛刺针法结合透刺法应用于颈性眩晕,收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陈幸生教授学习针灸及临床知识,本文将其运用项丛刺针法结合透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经验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项丛刺 透刺 名医经验 陈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幸生主任医师“透刺结合温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证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二瑞 陈幸生(指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21期91-94,共4页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文章总结了陈幸生主任治疗面瘫的临证经验,其认为透刺法通过一穴透刺另一穴或两穴相对透刺,扩大面神经刺激范围,修复和再生周围面神经的损伤、变性;灸法的温热刺激效应,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加...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文章总结了陈幸生主任治疗面瘫的临证经验,其认为透刺法通过一穴透刺另一穴或两穴相对透刺,扩大面神经刺激范围,修复和再生周围面神经的损伤、变性;灸法的温热刺激效应,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加速神经修复,同时可益气升阳,温通经脉,畅达全身之气血,激发人体正气,祛邪外出,临床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透刺法 温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幸生教授芒针透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素文 陈幸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3期71-73,共3页
陈幸生教授认为偏头痛的关键病机在于少阳经气失枢。陈教授受芒针“透刺”特点的启发,运用芒针透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以期达到疏通少阳经络、调和少阳气血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偏头痛病因病机、芒针的优势、透刺少阳经的功... 陈幸生教授认为偏头痛的关键病机在于少阳经气失枢。陈教授受芒针“透刺”特点的启发,运用芒针透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以期达到疏通少阳经络、调和少阳气血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偏头痛病因病机、芒针的优势、透刺少阳经的功效、操作要点、穴位的选取,并举验案一例,以表明芒针透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从而扩展祖国医学对于透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透刺法 芒针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探究芒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疗效
9
作者 周婷 舒琳睿 +3 位作者 邹维志 陈幸生 殷红彪 程红亮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2,共4页
目的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探究芒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将5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芒针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以普通针刺治疗,芒针治疗组则选择芒针... 目的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探究芒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将5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芒针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以普通针刺治疗,芒针治疗组则选择芒针弯刺天突穴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DTI检查获得的FA值和弥散张量束成像(DTT)所示纤维束在治疗后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将结果用SPSS.26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治疗后,芒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WST评分、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芒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芒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A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芒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芒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23/28),高于对照组的71.42%(20/28),P<0.05。芒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DTT图像显示,芒针治疗组治疗后白质纤维束较治疗前更加密集,优于对照组。结论芒针透刺天突穴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切实的疗效。明确了DTI技术所得FA值和DTT技术得到的皮质延髓束的损伤程度作为评价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原文传递
芒针“循经透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殷红彪 陈幸生 +1 位作者 周婷 王储蓄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芒针“循经透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以芒针透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语言康复治疗,每周治疗6 d,... 目的:观察芒针“循经透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以芒针透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语言康复治疗,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3周,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法)评价语言功能,中国式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测法(CFCP)评价语言沟通能力,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运动性失语的分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患者认知能力。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语言功能(听理解、谈话、复述和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程度和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言语沟通能力评分和失语程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优于对照组的75%(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芒针“循经透刺”可促进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降低失语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芒针 透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针早期介入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储蓄 周婷 +8 位作者 燕炼钢 陈幸生 李静 江娜 杨娅 贾泽坤 殷红彪 王磊 王频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5期874-877,共4页
目的观察芒针早期介入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3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组予以芒针透刺阳陵泉透刺悬钟,丘墟透照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 目的观察芒针早期介入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3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组予以芒针透刺阳陵泉透刺悬钟,丘墟透照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评分、足内翻角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步态、平衡测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足内翻角度均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足内翻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早期介入可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足内翻角度,提高患者运动能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翻 中风 芒针 透刺 早期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辨证取穴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训红 陈幸生 孙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0,共5页
目的 观察针灸辨证取穴与刺络放血疗法共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LDH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刺络放血疗法,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辨证取穴。比较... 目的 观察针灸辨证取穴与刺络放血疗法共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LDH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刺络放血疗法,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辨证取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炎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P<0.05);治疗第9 d、治疗第18 d观察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体征、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3/41)与对照组9.76%(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应用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和刺络放血疗法,能强化治疗效果,改善其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可减轻患者炎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刺络放血 辨证取穴 针灸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幸生 何彦蓉 +3 位作者 何俊良 王储蓄 国庆 周婷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慢性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 目的:探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慢性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球麻痹 中风 针灸疗法 深刺 透刺 芒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的选择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幸生 林挺 +1 位作者 官云彪 大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根据 73例 (78条 )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彩超和DSA或MRA等影像检查结果及一般状况 ,对 44条节段性闭塞患肢予以动脉架桥、动脉内膜剥脱、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 ;对 2 9条...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根据 73例 (78条 )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彩超和DSA或MRA等影像检查结果及一般状况 ,对 44条节段性闭塞患肢予以动脉架桥、动脉内膜剥脱、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 ;对 2 9条广泛闭塞患肢予以静脉动脉化或股深动脉重建术治疗 ;5例药物治疗。结果 随访 6个月至 8年 ,除 8条截肢外 (3条节段性闭塞、5条广泛性闭塞 ) ,其余患肢缺血症状不同程度地得以改善。结论 根据术前患肢动脉DSA或MRA检测结果选择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诊断 动脉闭塞性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针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5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幸生 曹奕 +2 位作者 韩为 周婷 张道宗 《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 :评价芒针透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芒针透刺天突、全知、鸠尾等穴治疗 ,随机设立毫针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6 2 % ,对照组愈显率为 2 4 % ,两组愈显率对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 目的 :评价芒针透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芒针透刺天突、全知、鸠尾等穴治疗 ,随机设立毫针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6 2 % ,对照组愈显率为 2 4 % ,两组愈显率对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芒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5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幸生 张道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针刺疗法 取穴 补法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附56条肢体造影资料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幸生 林挺 +3 位作者 大良 邓小华 季仲友 建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35-337,共3页
本文通过对56条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7条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检查的资料分析,认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是检查下肢静脉病变的重要方法。而腘静脉插管造影是定位检查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最佳手段。同时可以弥补顺行造影的不足之处。二者配... 本文通过对56条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7条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检查的资料分析,认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是检查下肢静脉病变的重要方法。而腘静脉插管造影是定位检查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最佳手段。同时可以弥补顺行造影的不足之处。二者配合检查,是对下肢静脉病变合理科学的检查方法与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造影 下肢深静脉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治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幸生 林梃 +3 位作者 官云彪 李南 薛明 洪登科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各种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0年7月收治的32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根据假性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受损血管口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1)假性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 目的探讨各种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0年7月收治的32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根据假性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受损血管口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1)假性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2)瘤体切开或切除+破口修补;(3)瘤体切除+受损动脉结扎;(4)血管腔内治疗,带膜支架置入;(5)B超引导下破口压迫。结果患者近期治愈率100%,29例随访1~13年,假性动脉瘤未再复发,无死亡;1例截肢。结论根据假性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受损血管口径大小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获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创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针透刺治疗失眠症52例对照观察 被引量:35
19
作者 陈幸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7-158,共2页
方法:运用芒针透刺法治疗失眠症52例, 并设中药酸枣仁汤加减治疗30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 效率为90.4%,对照组为7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5.622,P< 0.05)。结论:芒针透... 方法:运用芒针透刺法治疗失眠症52例, 并设中药酸枣仁汤加减治疗30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 效率为90.4%,对照组为7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5.622,P< 0.05)。结论:芒针透刺疗法具有良好的安神定志、镇静安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针灸疗法 长针疗法 芒针透刺 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幸生 林挺 +1 位作者 大良 官云彪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69-71,共3页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snydrome,KT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病变。由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治疗不适当,易造成不良后果。笔者自1994年2月~1997年12月,...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snydrome,KT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病变。由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治疗不适当,易造成不良后果。笔者自1994年2月~1997年12月,共诊治1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K-T综合征 静脉畸形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