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8
1
作者 闵文武 王培培 +3 位作者 李丽娟 殷旭旺 刘麟菲 徐宗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7-1406,共10页
为分析渭河流域不同水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丰水期(2012年9月)和枯水期(2013年4月)对渭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RPP(多响应置换过程)、浮游... 为分析渭河流域不同水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丰水期(2012年9月)和枯水期(2013年4月)对渭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RPP(多响应置换过程)、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CCA(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渭河全流域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165和175种;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物种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07×106和1.85×106L-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98和2.74;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0和0.37.全流域共划分出浮游植物功能群23类,其中,丰水期20类,枯水期21类,均以MP功能群物种数最多;代表性功能群为MP、D、Lo和J.MRPP分析结果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全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都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CCA结果显示,渭河水系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为ρ(DO)和ρ(TN),枯水期为流速、ρ(TN)和ρ(CODMn);泾河水系丰水期为ρ(SS)、流速和ρ(TN),枯水期为流速和ρ(TN);北洛河水系丰水期为ρ(TDS),枯水期为ρ(DO)和ρ(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丰水期 枯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河流域硅藻群落与驱动因子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闵文武 韩洁 +4 位作者 王培培 金文 殷旭旺 徐宗学 张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2-679,共8页
定量研究水生生物对水环境参数的适宜值是评估栖息地质量和维持生物完整性的主要途径.以辽宁省太子河流域为研究范例,选择Y(优势度指数)大于0.000 1的硅藻为研究对象,结合水环境参数,采用CCA(典范对应分析)、CART(分类回归树)和W... 定量研究水生生物对水环境参数的适宜值是评估栖息地质量和维持生物完整性的主要途径.以辽宁省太子河流域为研究范例,选择Y(优势度指数)大于0.000 1的硅藻为研究对象,结合水环境参数,采用CCA(典范对应分析)、CART(分类回归树)和WA(加权平均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硅藻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并计算硅藻对驱动因子的最适值.CCA结果表明,IOS(底质指数)、ρ(TDS)(TDS为总溶解固体)和ρ(CODMn)是硅藻群落的驱动因子;CART预测结果表明,IOS高的水环境硅藻密度高于IOS低的水环境,ρ(TDS)和ρ(CODMn)低的水环境硅藻密度高于ρ(TDS)和ρ(CODMn)高的水环境;WA结果显示,96种硅藻对IOS、ρ(TDS)和ρ(CODMn)的最适值范围分别为1.00-6.44、60.29-820.30 mg/L和0.46-2.89 mg/L.钝端菱形藻解剖刀变种和尖端菱形藻适宜栖息于IOS较低而ρ(CODMn)较高的水环境,Gomphonema trancatum和肿大桥弯藻则适宜栖息于IOS较高的水环境;缠结异极藻二叉变种和尖细异极藻适宜栖息于ρ(TDS)较高的水环境,弧形峨眉藻和克洛钝脆杆藻则适宜栖息于ρ(TDS)较低的水环境;弧形峨眉藻和隐头舟形藻威蓝变种适宜栖息于ρ(CODMn)较低的水环境.针杆藻和桥弯藻对IOS的最适值高于舟形藻和菱形藻以及其他藻种,96种硅藻对ρ(TDS)和ρ(CODMn)的最适值均表现为菱形藻和异极藻较高、针杆藻和桥弯藻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典范对应分析 加权平均回归分析 分类回归树 栖境最适值 太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复投喂对暗色唇鲮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及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李礼 王伟 +4 位作者 闵文武 王仕豪 韦兴黄 吴俣学 曾圣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为研究周期性饥饿复投喂对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和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影响,在水温23~27℃下,将初始体质量(56.99±2.02)g的暗色唇鲮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养于12个... 为研究周期性饥饿复投喂对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和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影响,在水温23~27℃下,将初始体质量(56.99±2.02)g的暗色唇鲮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养于12个直径2.4 m的圆柱养殖缸中,采用周期性饥饿1 d、2 d、3 d再投喂6 d(S1F6)、5 d(S2F5)、4 d(S3F4)和持续投喂(对照组CON)4种投喂模式,共投喂60 d。结果显示:(1)S3F4组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显著低于CON组和S1F6组(P<0.05);S1F6组、S2F5组、S3F4组肝体比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各试验组间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2)S1F6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CON组和S3F4组(P<0.05),S1F6组、S2F5组和S3F4组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3F4组的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2F5组和S3F4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S1F6组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1F6组、S2F5组和S3F4组肝脏H_(2)O_(2)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S2F5组和S3F4组肠道α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S1F6组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着饥饿时间增加,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升高。(4)肠道组织学观察发现,各组间肠道杯状细胞数量和肌层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S3F4组肠绒毛长度显著低于CON组、S1F6和S2F5组(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3F4组肠绒毛宽度显著低于S2F5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饥饿复投喂可激发暗色唇鲮补偿生长,引起肝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其中S1F6组补偿生长最显著,对肝脏抗氧化酶、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学影响较小。为保证饲养效果,建议在生产中使用S1F6投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唇鲮 饥饿复投喂 生长性能 抗氧化力 肠道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池塘蓝藻水华的危害及生物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启富 王龙燕 闵文武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3-17,25,共6页
蓝藻水华是池塘养殖生产中常见且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不仅破坏池塘水环境还对养殖动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水产品质量同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有效进行蓝藻水华的综合防控,保障养殖生产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成为一个关键... 蓝藻水华是池塘养殖生产中常见且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不仅破坏池塘水环境还对养殖动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水产品质量同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有效进行蓝藻水华的综合防控,保障养殖生产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成为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生物防控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控制蓝藻暴发并利用其初级生产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池塘蓝藻水华产生原因、危害及生物调控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特点,是当前防治蓝藻水华最有效的途径。未来需进一步拓展生物防治蓝藻水华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为水产养殖池塘蓝藻水华的综合防控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蓝藻水华 富营养化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喂不同饵料对刺参海上网箱育苗幼体培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殷旭旺 林华剑 +5 位作者 闵文武 刘钢 杨大佐 周玮 孙洪斌 刘福合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研究了投喂不同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海洋红酵母Rhodomanas benthica、孔石莼Ulva pertusa碎屑和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ium碎屑)对刺参海上网箱育苗中各阶段浮游幼虫、稚参的存活率及其生长的影响,幼虫培育历时30 d,稚... 研究了投喂不同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海洋红酵母Rhodomanas benthica、孔石莼Ulva pertusa碎屑和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ium碎屑)对刺参海上网箱育苗中各阶段浮游幼虫、稚参的存活率及其生长的影响,幼虫培育历时30 d,稚参培育试验共进行21 d。结果表明:在浮游幼体中后期,投喂微绿球藻的组幼虫存活率均显著高于投喂海洋红酵母的组和不投饵的对照组(P<0.05);在稚参培育21 d时,投喂海蒿子的组稚参存活率最高,为20.4%±0.2%,投喂孔石莼的组次之,存活率为19.9%±1.7%,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微绿球藻与投喂海洋红酵母的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存活率分别为13.6%±0.9%和13.9%±0.7%,而不投饵料的对照组存活率最低,仅为8.9%±0.8%;试验结束时,投喂海蒿子、孔石莼和海洋红酵母的组稚参的体长增长均较快,分别为(7.79±0.47)、(7.35±0.13)、(7.08±0.63)mm,显著高于微绿球藻组(5.08 mm±0.40 mm)和对照组(4.94 mm±0.23 mm)(P<0.05)。研究表明:相对于不投喂饵料,投喂适量饵料能够显著提高刺参海上网箱育苗幼体的存活率和生长率;浮游幼虫阶段,投喂微绿球藻较为适宜;附着变态后的稚参期,投喂海蒿子或孔石莼碎屑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网箱育苗 饵料 生长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聚乙烯的生产技术及工艺 被引量:12
6
作者 付吉江 闵文武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双峰聚乙烯生产技术进展概况 ,重点介绍了串联反应釜生产工艺 ,并以UnipolⅡ和Borstar技术为例 。
关键词 聚乙烯 双峰技术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亲参大棚越冬培育技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于丽娜 白海锋 +3 位作者 鲁媛媛 林华剑 闵文武 李晓光 《河北渔业》 2013年第3期38-40,共3页
在北方地区冬季没有锅炉加热培育用水的条件下,利用大棚晒水进行刺参亲参越冬培育试验。培育水温1.8~14.2℃,海水平均盐度31.8‰,pH值7.8~8.5,溶解氧大于8mg/L,经过6个月的饵料投喂对比,试验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亲参越... 在北方地区冬季没有锅炉加热培育用水的条件下,利用大棚晒水进行刺参亲参越冬培育试验。培育水温1.8~14.2℃,海水平均盐度31.8‰,pH值7.8~8.5,溶解氧大于8mg/L,经过6个月的饵料投喂对比,试验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亲参越冬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分别为98.3%、32.1%,对照组分别为95.5%、11.4%。同时,从水温控制、入池时间和暂养密度、饵料的配比以及栖息位置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刺参亲参越冬成活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亲参 大棚 越冬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养殖生态净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8
作者 闵文武 王龙燕 +1 位作者 陈飞雄 周其椿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5期302-310,共9页
为了解集装箱养殖排放水污染状况及其生态净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动态,于2020年对“集装箱+生态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态净化池塘水体进行了调查采样,运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运用密度和生物量比较曲... 为了解集装箱养殖排放水污染状况及其生态净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动态,于2020年对“集装箱+生态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态净化池塘水体进行了调查采样,运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运用密度和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和聚类分析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的受干扰程度及其时间聚类差异,运用冗余分析揭示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期间生态净化池塘水体中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49属80种,以绿藻门为主,占比为47.5%,其次是硅藻门,占17.5%;各月份浮游植物物种数的平均值为21种,其中7月份物种数最多(26种),10月份最少(13种)。赖氏泽丝藻(Limnothrix redekei)、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和丛球韦斯藻(Westella botryoides)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31×10^(6) cells/L、7.16 mg/L、1.93、0.64和1.26。ABC曲线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受中等干扰,群落组成主要以密度和生物量占优势的物种为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呈现不显著的季节分异特征。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水体氨氮含量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生态池塘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硅藻群落特征及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麟菲 宋佳 +4 位作者 王博涵 殷旭旺 徐宗学 武玮 闵文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60-1569,共10页
为比较丰水期和枯水期硅藻群落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对渭河流域进行水生态健康评价,于2012年10月(丰水期)和2013年4月(枯水期)对渭河流域60个采样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丰水期共采集到硅藻221种,枯水期为148种.多响应置换过程结果显示,渭河... 为比较丰水期和枯水期硅藻群落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对渭河流域进行水生态健康评价,于2012年10月(丰水期)和2013年4月(枯水期)对渭河流域60个采样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丰水期共采集到硅藻221种,枯水期为148种.多响应置换过程结果显示,渭河水系、泾河水系和北洛河水系硅藻群落存在显著性差异.丰水期渭河水系和北洛河水系硅藻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0、3.05、0.63和37、3.42、0.66,显著高于枯水期的23、2.11、0.46和23、2.52、0.56.泾河水系丰水期和枯水期硅藻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影响渭河水系、泾河水系和北洛河水系硅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Flux(流量)、ρ(SS)和ρ(TDS)(TDS为总溶解固体);枯水期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ρ(NH4+)、ρ(SS)和Hard(硬度).应用硅藻生物完整性评价法(D-IBI)和生物硅藻指数法(BDI)对渭河流域进行健康评价,其结果显示,渭河流域丰水期和枯水期整体健康状况一般,渭河水系上游及右岸支流、泾河水系源头及北洛河水系中游地区健康状况较好,渭河水系下游、泾河水系中下游以及北洛河水系上游和下游地区健康状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硅藻 丰水期 枯水期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硅藻指数评价渭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麟菲 徐宗学 +2 位作者 殷旭旺 武玮 闵文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应用硅藻指数进行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日益广泛.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对渭河流域60个点位进行采样调查,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硅藻指数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根据硅藻指数生态健康分类标准对渭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应用硅藻指数进行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日益广泛.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对渭河流域60个点位进行采样调查,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硅藻指数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根据硅藻指数生态健康分类标准对渭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共采集到硅藻26属221种,隐头舟形藻(Navicula cryptocephala)、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小形异极藻(Gomphonema parvulum)和极细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等为主要优势物种.实验共计算出12个硅藻指数,除IDAP指数外,其余11个指数均与河宽显著相关,仅DI-CH指数与溶解氧显著相关,SHE、IPS和DI-CH指数与NO2和NH+4显著相关.基于硅藻指数生态健康分类标准,12个硅藻指数评价结果相差较大,IDAP、IPS、IBD和LOBO指数评价结果较好点位占45%以上,而TDI、IDP、CEE和DI-CH指数评价结果较差的点位较多,占45%以上,其余指数评价结果为一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指数 渭河 环境因子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聚乙烯的生产技术及工艺
11
作者 付吉江 闵文武 《塑料开发》 2000年第2期1360-1364,共5页
简要介绍了聚乙烯树脂技术发展历程和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国内外石化企业双峰聚乙烯生产技术进展概况及生产双峰聚乙烯产品所使用的3种方法,重点介绍了串联反应釜生产工艺,并以UnipolⅡ和Borstar技术为例,对其工艺流程... 简要介绍了聚乙烯树脂技术发展历程和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国内外石化企业双峰聚乙烯生产技术进展概况及生产双峰聚乙烯产品所使用的3种方法,重点介绍了串联反应釜生产工艺,并以UnipolⅡ和Borstar技术为例,对其工艺流程、技术特性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双峰技术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流域秋季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闵文武 向艳 +4 位作者 王霞 王伟 王雪 曾圣 黄福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70-74,共5页
为乌江流域的环境治理及渔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年秋季对乌江流域进行浮游生物采样并分析其物种组成、密度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在调查段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1属97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浮游植物密度、Shannon-Wiener多... 为乌江流域的环境治理及渔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年秋季对乌江流域进行浮游生物采样并分析其物种组成、密度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在调查段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1属97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浮游植物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20×10^5cell/L、2.20、5.59和0.69,窝形席藻、小席藻和弯形尖头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共41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轮虫26种,枝角类2种,桡足类8种,浮游动物密度、H′、d′和J′平均值分别为1.59ind/L、1.56、3.09和0.72,萼花臂尾轮虫、剪形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曲腿龟甲轮虫、无节幼体和广布中剑水蚤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与浮游动物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闵文武 黄福江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赤水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9月对赤水河流域11个采样断面进行浮游动物采集和水环境因子测定。[结果]赤水河部分断面TN超标。赤水河共有浮游动物52种,轮虫种类最多(33种),原生动物11种,... [目的]研究赤水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9月对赤水河流域11个采样断面进行浮游动物采集和水环境因子测定。[结果]赤水河部分断面TN超标。赤水河共有浮游动物52种,轮虫种类最多(33种),原生动物11种,桡足类6种,枝角类最少(3种)。浮游动物优势种共7种,褐砂壳虫(Difflugia avellana)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204,枝角类不构成优势种。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4.61个/L、27.11μg/L、4.56、0.82和2.13。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差异显著。冗余分析结果显示,TN和SS是影响赤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该研究为赤水河流域健康管理提供数据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环境因子 秋季 赤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闵文武 黄福江 王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87-91,共5页
为监测和掌握赤水河流域水质现状,分析了四季8个水环境指标数据。结果显示,流域内水温、pH值、流速、电导率、DO、TN、TP和SS的年内平均值分别为20.03℃、8.09、0.32 m/s、396.88μs/cm、9.19 mg/L、2.66 mg/L、0.05 mg/L和11.61 mg/L;... 为监测和掌握赤水河流域水质现状,分析了四季8个水环境指标数据。结果显示,流域内水温、pH值、流速、电导率、DO、TN、TP和SS的年内平均值分别为20.03℃、8.09、0.32 m/s、396.88μs/cm、9.19 mg/L、2.66 mg/L、0.05 mg/L和11.61 mg/L;赤水河水质现状表现为春、夏季优于秋、冬季,春季支流断面优于干流断面,夏季河流上游优于下游,总体表现为Ⅲ类水质标准。近10 a来赤水河流域水质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质 生物多样性 赤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机对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闵文武 王金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86-89,共4页
为山区池塘初级生产力和单位面积养殖效益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进行了池塘加装增氧机(1号池塘)和无增氧机(2号池塘)的水体养殖理化指标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电导率、DO和pH指标1号池塘高于2号池塘,其他水质指标为1号池... 为山区池塘初级生产力和单位面积养殖效益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进行了池塘加装增氧机(1号池塘)和无增氧机(2号池塘)的水体养殖理化指标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电导率、DO和pH指标1号池塘高于2号池塘,其他水质指标为1号池塘小于2号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4种,其中,绿藻门最多,为32种,占浮游植物物种数的34.04%;其次是硅藻门,为30种,占31.91%;蓝藻门19种,占20.21%;浮游植物优势种12种,以蓝藻门的巨颤藻和微囊藻为主。浮游植物密度1号池塘显著低于2号池塘,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1号池塘显著高于2号池塘,1号与2号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加装增氧机对池塘水质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提高池塘硅藻和绿藻的密度,增加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增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闵文武 《爱情婚姻家庭(下旬)》 2021年第1期0177-0177,共1页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在此背景环境下得到了技术 提升,并推动着信息时代逐渐进步。本篇文章主要试析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措...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在此背景环境下得到了技术 提升,并推动着信息时代逐渐进步。本篇文章主要试析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措施, 促进增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并有效防范风险,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健康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安全技术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MONT聚丙烯装置的技术改进和产品开发
17
作者 闵文武 付吉江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9-32,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聚丙烯市场的供需情况 ,分析了HIMONT聚丙烯生产装置存在的问题 ,介绍国内近年来对此在技术改进和产品开发方面所做的工作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聚丙烯 技术改造 产品开发 HIMONT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净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8
作者 闵文武 王龙燕 +2 位作者 陈飞雄 周其椿 赵瑞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66-75,共10页
【目的】探明生态净化池塘的水质变化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集装箱+生态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质管理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去趋势对应分析、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生态净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 【目的】探明生态净化池塘的水质变化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集装箱+生态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质管理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去趋势对应分析、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生态净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生态净化池塘的水温、pH、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硝酸盐氮(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和悬浮物(SS)的年平均含量分别为19.31℃、8.03、7.60 mg/L、1.69 mg/L、0.81 mg/L、0.17 mg/L、3.71 mg/L、0.68 mg/L和19.70 mg/L,5月TN、TP和NH_(4)^(+)-N显著高于其余月份;共检出浮游动物4类23属38种,以轮虫为主,其次是原生动物,优势种为浮游累枝虫(Epistylis rotan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1.85个/L、0.16 mg/L、1.57和0.71;水温与桡足类物种密度呈显著负相关,NH_(4)^(+)-N和TP与轮虫物种密度呈显著正相关,TN与轮虫物种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生态净化池塘检出原生动物5种、轮虫26种、枝角类4种和桡足类3种,水温、NH_(4)^(+)-N、TN和TP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NH_(4)^(+)-N、TN和TP对轮虫物种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异位处理 生态池塘 浮游动物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雪 吕振宇 +5 位作者 曾圣 王伟 黄福江 闵文武 向燕 刘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51,共11页
为了解乌江鱼类本底资源数据,实验对乌江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7—2021年,先后在贵州省乌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12次。对收集到的5065尾、约204kg渔获物进行统计,共鉴定出107种,隶属于6目22科73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53种,... 为了解乌江鱼类本底资源数据,实验对乌江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7—2021年,先后在贵州省乌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12次。对收集到的5065尾、约204kg渔获物进行统计,共鉴定出107种,隶属于6目22科73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53种,占采集总数的49.53%。乌江鱼类物种多样性G-F指数为0.57,上、中、下游G-F指数分别为0.40、0.47和0.45,上游鱼类科属间的多样性小于中、下游。乌江中游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3.54、9.63和0.81。渔获物分析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尼罗罗非鱼、蛇、鲫和䱗的重量和数量占比均位于渔获物前十。将IRI值大于500的列为乌江优势种,则有鲫、䱗、中华倒刺鲃和马口鱼。研究表明,乌江梯级水电的开发对流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渔获物组成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长江全面禁捕前开展的调查,研究结果丰富了乌江鱼类资源本底数据,将对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种类组成 多样性 保护 贵州省 乌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中下游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向燕 曾圣 +6 位作者 闵文武 关梅 王雪 黄福江 王伟 张竹青 周路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解乌江中下游重金属分布及其季节变化情况,在乌江流域中下游干流、主要支流设置了17个断面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结果表明:乌江中下游重金属含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在不同季节,各断面砷(As)、铅(Pb)、汞(Hg)含量均达到Ι类水... 为了解乌江中下游重金属分布及其季节变化情况,在乌江流域中下游干流、主要支流设置了17个断面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结果表明:乌江中下游重金属含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在不同季节,各断面砷(As)、铅(Pb)、汞(Hg)含量均达到Ι类水质标准;大部分断面的铜(Cu)、镉(Cd)含量在不同季节均能达到Ι类水质标准,但部分断面在特定季节只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中下游 重金属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