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肯勃瘤宫颈转移致难产1例
1
作者 钟金妍 宫亦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393-393,共1页
关键词 Krukenberg瘤/病理学 宫颈肿瘤/继发性 宫颈肿瘤/并发症 难产/病因学 妊娠并发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PTTG、bFGF和c-myc的表达及其意义
2
作者 钟金妍 王言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TTG、bFGF和c-myc的表达,并分析PTTG的临床意义及其与bFGF和c-my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中PTTG、bFGF和c-myc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同期30例宫颈宫颈...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TTG、bFGF和c-myc的表达,并分析PTTG的临床意义及其与bFGF和c-my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中PTTG、bFGF和c-myc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同期30例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和10例健康人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率为56.67%,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率(χ2=14.244;P<0.01)。FIGO分期III^IV期组PTTG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I^II期组(χ2=10.809;P<0.01),病理分级G3组PTTG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G1/G2组(χ2=6.787;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PTTG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4);PTTG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或病理类型无关(χ2=0.045,0.395;P<0.01)。PTTG蛋白表达与bFGF及c-myc蛋白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τ=0.287,0.190;P<0.01)。结论PTTG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能是通过上调bFGF和c-myc蛋白的表达而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药联合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选 戚其华 +1 位作者 孔守芳 钟金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电针组各60例,均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有胰岛素抵抗者加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并增加运动及饮食调...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电针组各60例,均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有胰岛素抵抗者加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并增加运动及饮食调控,3个周期后,西药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电针组予健脾补肾、调养气血方法取穴针刺促排卵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空腹胰岛素(FINS)、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T、FINS、LH、体质指数(BMI)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治疗后T及BMI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妊娠数、优势卵泡数、基础体温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针刺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多囊卵巢综合征 针药结合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基质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梅芳 唐军民 +3 位作者 钟金妍 齐伟宏 唐岩 李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初步探索人羊膜基质细胞(hAMC)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潜力。方法:分离培养hAMC,将第3代hAMC在含有地塞米松(0.1μmol/L)、维生素C(50mg/L)和β-磷酸甘油钠(10mmol/L)的DMEM培养液中进行成骨诱导培养1周,行茜素红染色,计数钙化... 目的:初步探索人羊膜基质细胞(hAMC)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潜力。方法:分离培养hAMC,将第3代hAMC在含有地塞米松(0.1μmol/L)、维生素C(50mg/L)和β-磷酸甘油钠(10mmol/L)的DMEM培养液中进行成骨诱导培养1周,行茜素红染色,计数钙化结节形成的数量,并进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以检测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利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羊膜及hAMC中FasL的表达。结果:hAMC经过成骨诱导后,可见明显钙化结节形成,平均每孔18个,钙化结节处细胞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表达阳性。人羊膜组织中细胞及体外培养的hAMC均可检测到FasL的阳性表达。结论:hAMC有潜力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骨和骨组织 生物医学工程 胶原Ⅰ型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孔守芳 袁汇 +1 位作者 孙选 钟金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6期730-731,共2页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为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对于上述肿瘤,存在手术机会患者手术加术后辅助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方案,在理想手术基础上,进行足量、足疗程的化疗或者放化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为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对于上述肿瘤,存在手术机会患者手术加术后辅助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方案,在理想手术基础上,进行足量、足疗程的化疗或者放化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常见和主要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药物 复发率 毒副作用 药对 Ⅳ度骨髓抑制 中药干预 急性毒性反应 白细胞计数 党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方式与预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玉玲 莫平 +2 位作者 钟金妍 邹君 王素琴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妊娠率的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123例,采用不问手术方法行保守性手术,观察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123例术后输卵管通畅10... 目的:探讨提高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妊娠率的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123例,采用不问手术方法行保守性手术,观察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123例术后输卵管通畅107例(86.99%),通而不畅13例(10.57%),不通3例(2.4%)。宫内妊娠111例(90.24%),足月分娩109例1(88.61%),再次异位妊娠4例(0.32%)。总妊娠率为93.50%(115/123)。结论:根据输卵管妊娠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保守性手术方法及术后早期通液呵提高术后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显微手术 妊娠结局 受孕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巨大皮样囊肿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鲁强 钟金妍 +1 位作者 魏明华 孙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2089-2089,2093,共2页
患者女性,42岁。因“发现外阴肿物逐渐增大10年.加重半年”于2016年7月26日入院。10年前发现外阴肿物,约花生米大小,质软,边界清,活动,无压痛,表面无破溃,肿物逐渐增大,因无任何自觉症状,未做检查治疗。
关键词 皮样囊肿 外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外同时妊娠保持宫内妊娠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鲁强 钟金妍 孙选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184-1185,共2页
目的探讨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宫内外同时妊娠案例,为诊断和治疗相关病症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于2016年8月23日收治宫内外同时妊娠患者1例,入院诊断:1、宫内早孕;2、异位妊娠。结果给予患者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伞段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 目的探讨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宫内外同时妊娠案例,为诊断和治疗相关病症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于2016年8月23日收治宫内外同时妊娠患者1例,入院诊断:1、宫内早孕;2、异位妊娠。结果给予患者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伞段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手术后病理:血块中见绒毛组织,符合妊娠,术后给予保胎治疗成功。结论宫内外同时妊娠临床较为罕见,尽早诊断及时对症处理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腹腔镜手术在治疗中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宫内早孕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的应用对无痛流产后非意愿妊娠率的影响
9
作者 钟金妍 袁汇 孔守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3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P)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对非意愿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3月1000例在青岛海慈医疗集团青岛海慈医院妇科门诊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通过回访调查观察两...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P)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对非意愿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3月1000例在青岛海慈医疗集团青岛海慈医院妇科门诊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通过回访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再次非意愿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人流术,并发症分别为对照组1例,实验组1例,医疗纠纷分别为对照组1例,实验组0例,患者满意度达分别为对照组89%,实验组100%。18个月再次非意愿妊娠率分别为对照组10%,实验组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能提高医疗安全,规范医护行为,对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均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无痛人流 非意愿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钟金妍 付静静 孙选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3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Diane-3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氯米芬治疗,对照组给予氯米芬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临...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3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Diane-3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氯米芬治疗,对照组给予氯米芬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高雄症状、优势卵泡个数及卵巢体积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月的临床高雄症状均有改善,3月后治疗组高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超声监测优势卵泡、卵泡个数及卵巢体积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有妊娠意愿者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氯米芬疗法比单用氯米芬能更好的提高促排卵和妊娠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氯米芬 促排卵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配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金妍 鲁强 孙炜 《光明中医》 2016年第8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联合达英-35治疗组及单用达英-35对照组,每组各30例3疗程。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性激素(FSH,LH,T)和超声监测优势卵泡、卵泡个数及卵巢体积...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联合达英-35治疗组及单用达英-35对照组,每组各30例3疗程。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性激素(FSH,LH,T)和超声监测优势卵泡、卵泡个数及卵巢体积,对照比较疗效。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两组促黄体生成素(LH)均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促黄体生成素(LH)下降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组超声监测优势卵泡、卵泡个数及卵巢体积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达英-35对降低减轻PCOS患者LH、LH/FSH、T水平、促排卵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PCOS的新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电针 达英-35 性激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汇 孔守芳 钟金妍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3期195-196,共2页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近20万女性死于宫颈癌,为女性癌症患者的第二大死因。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重大妇科肿瘤之一。目前认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近20万女性死于宫颈癌,为女性癌症患者的第二大死因。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重大妇科肿瘤之一。目前认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关系密切[1]。近期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HPV感染以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iRNA的表达谱存在组织特异性,其差异性表达谱的研究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其机制的阐明具有重要意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宫颈癌 微小RNA 女性生殖系统 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 组织特异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Stathmin-1基因沉默对宫颈Hela细胞p53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守芳 戴淑真 +3 位作者 吕腾 袁汇 孙选 钟金妍 《中国肿瘤》 CAS 201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Hela细胞中Stathmin-1表达对p53蛋白的影响及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构建Stathmin-1 siRNA慢病毒载体,包装重组慢病毒,感染宫颈癌Hela细胞株,沉默Stathmin-1表达为干扰组,采用导入阴性片段的慢病毒感染Hela细胞作为... [目的]研究宫颈癌Hela细胞中Stathmin-1表达对p53蛋白的影响及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构建Stathmin-1 siRNA慢病毒载体,包装重组慢病毒,感染宫颈癌Hela细胞株,沉默Stathmin-1表达为干扰组,采用导入阴性片段的慢病毒感染Hela细胞作为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细胞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感染重组慢病毒及阴性病毒后,Stathmin-1基因干扰组Hela细胞增殖24h后较对照组抑制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中p5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宫颈癌Hela细胞中Stathmin-1影响p53蛋白表达,沉默Stathmin-1可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hmin-1 P53蛋白 HELA细胞 慢病毒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与Stathmin-1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守芳 吕腾 +4 位作者 袁汇 钟金妍 李旭日 孙选 戴淑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Stathmin-1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6例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级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病例,将其中36例复发病例设为复发组,70例未复发病例设为... 目的探讨Stathmin-1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6例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级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病例,将其中36例复发病例设为复发组,70例未复发病例设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宫颈锥形切除组织Stathmin-1表达情况,HPV-DNA法检测高危HPV感染情况,分析两组术后HPV感染持续情况及与复发的关系。结果复发组Stathmin-1阳性表达率及HPV持续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32/36)比34.29%(24,70),83.33%(30/36)比22.86%(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6例Stathmin-1阳性表达病例中,42例存在HPV持续感染,46例Stathmin-1阴性表达病例中,4例存在HPV持续感染,两者呈正相关(r=0.97,P〈0.01)。复发组与对照组持续HPV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hmin-1阳性表达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患者HPV持续感染相关,影响高级别CIN预后,为防止高级别CIN复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Stathmin-1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持续感染
原文传递
绒毛膜羊膜炎四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守芳 袁汇 +1 位作者 钟金妍 欧阳江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7期75-77,共3页
绒毛膜羊膜炎是宫内感染的一种表现,当显微镜下发现单核及多核白细胞浸润绒毛膜时,称为绒毛膜羊膜炎。然而,镜下白细胞浸润绒毛膜不是特异性变化。临床诊疗中,孕妇出现胎膜早破,并发热、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 绒毛膜羊膜炎是宫内感染的一种表现,当显微镜下发现单核及多核白细胞浸润绒毛膜时,称为绒毛膜羊膜炎。然而,镜下白细胞浸润绒毛膜不是特异性变化。临床诊疗中,孕妇出现胎膜早破,并发热、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母儿心率增快时,绒毛膜羊膜炎容易诊断,而由各种微生物造成的隐性绒毛膜羊膜炎,为产科临床工作设置了难题。本研究结合近期诊治的4例绒毛膜羊膜炎病例,复习2002年1月至2013年6月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终止妊娠时机、妊娠结局及后续治疗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羊膜炎 文献复习 临床分析 白细胞浸润 终止妊娠时机 特异性变化 阴道分泌物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血清中微小RNA-34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袁汇 孔守芳 +1 位作者 钟金妍 孙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768-770,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miRNA-34a)在正常宫颈、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2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CINL组)、87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CIN14组)和60...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miRNA-34a)在正常宫颈、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2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CINL组)、87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CIN14组)和60例正常宫颈者(对照组),采集其血清及组织中的小分子R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NA-34a的表达。结果CINH组组织和血清中miRNA-34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O.584±0.288)、(0.528±0.299),CINL组组织和血清中miRNA-34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03±0.252)、(0.847±0.279),对照组组织和血清中miRNA-34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0±0.212)、(0.908±0.223),CINH组组织和血清中miRNA-34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INL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组织=0.001,P血清=0.003,均P〈0.01);C[NL组和对照组组织和血清中miRNA-34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与组织中miRNA-34a的表达呈正相关(r=0.907,P〈0,01)。结论miRNA-34a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组织及血清中异常表达,可能在CIN的自然转归及向宫颈癌的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CIN的诊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a 宫颈上皮内瘤变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