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性胎盘12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金敏菲 潘琢如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625-626,共2页
关键词 植入性胎盘 病理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胎早产的预防
2
作者 金敏菲 张逸 李佳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94-194,205,共2页
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0%以上的多胎会发生早产,近10年来我院采取了综合治疗措施,降低了多胎早产率,提高了围产儿生存率.
关键词 围产儿 多胎妊娠 早产儿 分娩方式 并发症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蓓 金敏菲 +1 位作者 朱雅君 叶伟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61-462,共2页
目的:通过对17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的糖尿病诊断时间、治疗方法、围产儿患病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糖尿病在孕期发病的早晚、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按诊断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在妊娠前半期(≤20周... 目的:通过对17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的糖尿病诊断时间、治疗方法、围产儿患病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糖尿病在孕期发病的早晚、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按诊断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在妊娠前半期(≤20周)已诊断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22例(组Ⅰ),在妊娠后半期(>20周)诊断的有156例(组Ⅱ),将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巨大儿数、畸形数及围产期患病率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按治疗方法及疗效的不同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饮食控制达理想血糖水平的有128例(A组),饮食控制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达理想血糖水平的有30例(B组),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有20例(C组),对3组新生儿的围产期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组Ⅰ的新生儿与组Ⅱ比较,其出生体重、巨大儿数、畸形数的差异无显著性,但新生儿患病率组Ⅰ高于组Ⅱ(χ2=5.84,P=0.02),差异有显著性。A组孕妇与B组孕妇的新生儿在围产期患病率上差异无显著性,C组孕妇的新生儿患病率高于前两组(χ2A-C=9.60,P=0.002;χ2B-C=5.08,P=0.0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患病时间长的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患病率较高。通过治疗血糖能达理想水平者的新生儿围产期患病率能明显降低,因此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的监控是改善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手段。单纯控制血糖并未从根本上减少先天性畸形的发生,还应对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致畸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出生体重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浆中胎儿DNA含量与早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荔 金敏菲 +1 位作者 叶伟萍 杨祖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早产和先兆早产孕妇血浆胎儿DNA的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孕满28周至不足37周出现自发性规律宫缩的孕妇(单男胎)51例,其中23例孕周<37周分娩为早产组;28例出现有威胁的早产宫缩但经抑制宫缩治疗后足月产为先兆早产组,... 目的:研究早产和先兆早产孕妇血浆胎儿DNA的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孕满28周至不足37周出现自发性规律宫缩的孕妇(单男胎)51例,其中23例孕周<37周分娩为早产组;28例出现有威胁的早产宫缩但经抑制宫缩治疗后足月产为先兆早产组,另选择正常妊娠的孕妇2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孕妇血浆中总DNA和胎儿DNA的量,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早产组孕妇血浆总DNA量中位数7639.0拷贝/ml高于正常对照组6931.8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产组孕妇血浆胎儿DNA中位数为386.6拷贝/ml,先兆早产组为312.9拷贝/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30.5拷贝/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以正常对照组孕妇血浆胎儿DNA量的第90百分位作为阳性预测值,早产组的阳性预测率为82.6%,先兆早产组为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孕妇血浆中胎儿DNA水平升高,观察孕妇血浆中胎儿DNA变化可有助于发现存在早产的可能,便于及时干预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胎儿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输卵管Wnt家族部分基因的表达及米非司酮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花晓琳 程利南 +3 位作者 孙晓溪 金敏菲 李佳蕊 张萍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了解Wnt基因及其抑制因子在人输卵管上有无表达,并观察其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探讨米非司酮对Wnt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育龄妇女的正常输卵管组织共18例,分为3组,即增殖期输卵管组织6例、分泌期输卵管组织6例,以及分泌期服用... 目的了解Wnt基因及其抑制因子在人输卵管上有无表达,并观察其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探讨米非司酮对Wnt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育龄妇女的正常输卵管组织共18例,分为3组,即增殖期输卵管组织6例、分泌期输卵管组织6例,以及分泌期服用米非司酮50 mg并于24h后手术的输卵管6例。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检测各组的Wnt-3、Wnt-5a、Wnt-7a、FrpHE和DKK1的mRNA表达;应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FrpHE和DKK1的蛋白表达。结果 Wnt-3、Wnt-5a、Wnt-7a、FrpHE和DKK1在正常育龄妇女的增殖期和分泌期输卵管组织中均有表达。增殖期Wnt-3和FrpHE的mRNA表达要显著高于分泌期(P<0.05),而分泌期DKK1的mRNA表达则显著高于增殖期(P<0.05),其它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FrpHE和DKK1的蛋白表达与其mRNA表达相符。分泌期服用米非司酮的输卵管组织的DKK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分泌期未服用米非司酮的输卵管组织明显降低(P<0.05),而其余各基因的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正常育龄妇女的输卵管组织中存在Wnt部分家族成员的表达;它们在月经周期中的不同时期发生了相应改变,提示Wnt信号通路可能受到卵巢性激素的调节作用;孕激素可能是DKK1的重要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Wnt基因 孕激素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妊娠管理与母儿预后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碧华 金敏菲 +1 位作者 张逸 潘琢如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9年第2期61-64,共4页
本文总结了 1993~1997年我院高危妊娠的管理。5年中高危妊娠2 425例,占妊娠总数的32.60%。其中215例合并心脏病患者无1例母儿不良结局。贫血、早产、产前出血等发生率都有下降趋势,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P<0.01)。5年中... 本文总结了 1993~1997年我院高危妊娠的管理。5年中高危妊娠2 425例,占妊娠总数的32.60%。其中215例合并心脏病患者无1例母儿不良结局。贫血、早产、产前出血等发生率都有下降趋势,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P<0.01)。5年中3例孕产妇死亡,死亡率为4O.03/万;高危妊娠组的围产儿死亡率为1.90‰,与同期的围产儿死亡率7.0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高危妊娠管理在提高产科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高危妊娠 母儿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血催乳素和雌二醇比值估计产后月经恢复
7
作者 金碧华 虞荷莲 +3 位作者 金敏菲 杜学亮 杨淑蓉 吴靖川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5-277,282,共4页
目的:测定血催乳素(PRL)和雌二醇(E_2)比值,对估计产后月经恢复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产后<2月(134例),2月~(100例),3月~(159例),4月~(118例),5月~(110例),6~9月(82例)妇女的血PRL/E_2。结果:(1)母乳... 目的:测定血催乳素(PRL)和雌二醇(E_2)比值,对估计产后月经恢复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产后<2月(134例),2月~(100例),3月~(159例),4月~(118例),5月~(110例),6~9月(82例)妇女的血PRL/E_2。结果:(1)母乳、混合、人工喂养组的PRL/E_2平均值分别为8.16、3.66、0.69,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2)PRL/E_2值大小与产后时间无关;(3)妇女月经恢复:产后6月时,55.05%;9月时,97.46%;(4)若以PRL/E_2值=0.6来估计月经恢复,其灵敏度为89.85%,特异性为90.68%。结论:血PRL、E_2测定方法简单、正确、不需昂贵的仪器和设备,可准确估计产后妇女的月经恢复,有利于她们及时采用避孕措施,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生乳素(PRL) 雌二醇(E2) 月经恢复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早产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
8
作者 蒋荔 杨祖菁 +2 位作者 张萍 金敏菲 王磊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64,268,共2页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胎儿DNA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B族链球菌感染现状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3
9
作者 杨梦楠 花晓琳 +4 位作者 金敏菲 周赟 顾盛奕 牟正骞 沈华祥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孕晚期B族链球菌(GBS)的定植率、基因分型、感染高危因素、母儿围产结局及药敏情况,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孕35~37周行GBS筛查的孕妇347... 目的:探讨孕妇孕晚期B族链球菌(GBS)的定植率、基因分型、感染高危因素、母儿围产结局及药敏情况,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孕35~37周行GBS筛查的孕妇3475例,采用细菌培养和PCR两种方法筛查。GBS显色培养平板结果为阳性的154例为感染组,阴性995例为对照组,感染组临产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回顾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围产结局。对154株GBS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药敏实验。结果:孕妇的GBS总体定植率为11.7%(406/3475),GBS显色培养平板阳性率高于PCR(12.3%vs 9.9%)。MLST分型主要为ST-366、687、15、32、19、12、24和27。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有流产史的孕妇感染GBS的机率大;GBS感染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围产结局,如胎膜早破、羊水粪染、胎儿窘迫、产后出血、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GBS的孕妇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剖宫产的概率增加(48.1%vs 56.7%、1.3%vs 5.7%、5.2%vs 6.5%,P均<0.05)。GBS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青霉素、头孢曲松完全敏感;而对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孕晚期常规GBS筛查及分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能减少母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发生,推荐GBS显色培养基为首选检测方法,头孢类抗生素可作为预防及治疗GBS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B族溶血链球菌 基因分型 母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诊断性羊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4
10
作者 虞荷莲 金敏菲 +3 位作者 申屠敏 叶伟萍 王磊 孙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18-3120,共3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诊断性羊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07-2008年400例行孕中期诊断性羊膜腔穿刺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0例羊膜腔穿刺手术穿刺成功382例,一次穿刺成功375例,二次穿刺成功4... 目的:探讨孕中期诊断性羊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07-2008年400例行孕中期诊断性羊膜腔穿刺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0例羊膜腔穿刺手术穿刺成功382例,一次穿刺成功375例,二次穿刺成功4例,三次穿刺成功3例。穿刺失败未取到羊水18例,一次穿刺失败12例,二次穿刺失败6例。1例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术后3d自然流产。前壁胎盘且穿刺针穿过胎盘抽取到羊水标本58例。获取淡血性羊水标本9例。穿刺成功率95.50%,失败率4.50%。羊膜腔穿刺术后流产率0.25%。穿刺穿过胎盘抽取到羊水率14.50%。羊水血染率2.25%。未发现出生后新生儿外表等损伤。结论:孕中期诊断性羊膜腔穿刺术是目前安全的侵入性产前诊断检查方法。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其术后流产率低,胎儿损伤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腔穿刺术 妊娠中期 安全 流产 胎儿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植入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盛奕 金敏菲 花晓琳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65-269,共5页
胎盘植入是产科最为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可导致孕妇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子宫穿孔及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母儿生命。由于宫腔操作增多、生育年龄上升等因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结果,其虽然具... 胎盘植入是产科最为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可导致孕妇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子宫穿孔及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母儿生命。由于宫腔操作增多、生育年龄上升等因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结果,其虽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在特异度上仍存在一定缺陷。为进一步完备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着重于胎盘植入的机制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胎盘植入发生阶段,患者体内就已经出现了异常因子的表达。这些因子不仅可作为产前诊断的参考,还能够反映病情的进展,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现就胎盘组织及母体外周血中异常表达的相关因子在胎盘植入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胎盘 侵入性 细胞因子类 产前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28~36周胎膜早破孕妇保守治疗92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虞荷莲 金敏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9-30,共2页
孕28~36周胎膜早破孕妇保守治疗92例分析虞荷莲金敏菲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的处理是产科的棘手问题,其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引起产科关注... 孕28~36周胎膜早破孕妇保守治疗92例分析虞荷莲金敏菲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的处理是产科的棘手问题,其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引起产科关注。本文对92例孕28~36周胎膜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保守治疗 新生儿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绒毛血管瘤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例
13
作者 虞荷莲 王磊 +1 位作者 金敏菲 叶伟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胎盘绒毛 患者 血流 血管瘤 血管肿瘤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序贯子宫动脉栓塞辅助下剖宫产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光华 欧阳强 +8 位作者 俞炬明 范国平 欧敬民 邱明科 林霏开 孙会贞 张惠 汪希鹏 金敏菲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观察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及子宫栓塞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93例。剖宫产术前,预置球囊至... 目的观察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及子宫栓塞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93例。剖宫产术前,预置球囊至双侧髂内动脉。胎儿被成功取出后,即刻手推造影剂扩张球囊,阻断髂内动脉血流。随后手术过程中,如仍有持续不可控的出血,则予以明胶海绵行术中双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的“一次栓塞”术。关腹后,髂内动脉造影发现子宫动脉存在再开通或者栓塞不完全的情况,给予明胶海绵补充栓塞,以加强“一次栓塞”的效果,称为“二次栓塞”。常规观察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子宫切除及胎儿情况。结果所有93例剖宫产孕妇,均于剖宫产前成功预置双侧髂内动脉球囊。行术中和术后明胶海绵颗粒两次栓塞患者10例(10.8%),行腹部缝合术后单次栓塞患者83例(89.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且剖宫产出96例活胎。术前平均血红蛋白为110 g/L,术后为97 g/L;术中失血中位数为1475 mL,输血中位数为1150 mL。术中确诊为胎盘黏连、胎盘植入和穿透性植入患者分别为30例(32.3%)、49例(52.7%)和8例(8.6%)。子宫切除患者8例(8.6%)。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是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有效手段;子宫动脉“二次栓塞”技术是球囊阻断术剖宫产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凶险性前置胎盘 髂内动脉球囊阻断 子宫动脉栓塞术
原文传递
监测感染指标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处理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敏菲 郑涛 +1 位作者 王磊 潘琢如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探讨监测感染指标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处理中的意义。方法对住院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96例和同期足月的胎膜早破(PROM)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孕期、围产儿情况以及实验室感染指标监测情况。结果2组在入院孕周、... 目的探讨监测感染指标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处理中的意义。方法对住院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96例和同期足月的胎膜早破(PROM)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孕期、围产儿情况以及实验室感染指标监测情况。结果2组在入院孕周、分娩孕周、距分娩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妇年龄,新生儿死亡在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分类,C反应蛋白(CRP),胎盘胎膜病理检查、NST在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PROM的积极期待治疗中,CRP、NST可作为监测感染的有效指标,能降低母儿并发症。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就必须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治疗 感染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敏菲 陈海楠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S1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孕期及时诊断糖尿病(GDM)、良好管理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4年7月80例在本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A组)与随机选择同期无发生糖尿病高危因素以及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正常的孕妇100例(B组),就妊娠合并糖... 目的探讨孕期及时诊断糖尿病(GDM)、良好管理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4年7月80例在本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A组)与随机选择同期无发生糖尿病高危因素以及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正常的孕妇100例(B组),就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并发症:妊高征、产后出血、早产、感染、巨大儿、糖尿病酮症、羊水过多以及分娩时间与方式、围产儿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仅有1/3的孕妇有患糖尿病的多饮、多食、多尿现象,50g葡萄糖负荷试验、100g葡萄糖耐量试验仍是筛选、诊断GDM主要手段;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监测,GDM的并发症中,除了早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巨大儿反而低于对照组(P<0.05)。有5例GDM的首发症状为妊高征。结论对GDM良好的孕期管理可明显改善母婴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糖尿病 孕期管理 母婴预后
原文传递
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治疗分析
17
作者 金敏菲 申屠敏 +1 位作者 王磊 郑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75-376,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治。方法对本院妇产科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均发生于妊娠晚期,初产妇6例,经产妇2例;单胎妊娠6例,双胎2例;男胎8例,女胎2例。均有明...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治。方法对本院妇产科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均发生于妊娠晚期,初产妇6例,经产妇2例;单胎妊娠6例,双胎2例;男胎8例,女胎2例。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检室检查特征;其中7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出现肝、肾、心和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MOF);B超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8例,未作cT和肝穿;8例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4例术后予以血滤治疗(CRTT),抢救成功6例(75.0%),产妇死亡率25%(2/8)。产后出血率50%(4/8);无一例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率50%(4/8)。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死亡率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早期发现,给予血滤治疗、补充凝血因子及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能改善预后。血滤治疗(CRRT)是提高产妇预后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诊断/治疗 妊娠并发症/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孕产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8
作者 刁静 潘琢如 金敏菲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孕期、哺乳期妇女和新生儿是否存在碘缺乏和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IDD),为妊娠期和哺乳期是否需要补碘提供依据。方法对孕产妇尿碘水平及孕母、新生儿甲状腺功能进行测定。结果孕产妇缺碘发生率达24.48%... 目的探索不同孕期、哺乳期妇女和新生儿是否存在碘缺乏和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IDD),为妊娠期和哺乳期是否需要补碘提供依据。方法对孕产妇尿碘水平及孕母、新生儿甲状腺功能进行测定。结果孕产妇缺碘发生率达24.48%,明显高于非妊娠妇女(714%),且多集中于34孕周后及哺乳期。缺碘孕妇血清TSH、脐血清TSH、T4水平均有改变,其中脐血清TSH≥10mU/L,提示甲状腺功能处于代偿性状态。结论上海杨浦地区孕产妇存在一定缺碘状况,因此孕期有必要作尿碘筛查,低者及时补碘,避免碘缺乏给母儿带来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产妇 碘缺乏症 妊娠 甲状腺 补碘
原文传递
产前应用催产素与新生儿黄疸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月娥 汤蕴琦 +2 位作者 张逸 金敏菲 张荣荣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84-284,共1页
探讨新生儿黄疸与产前应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的关系。结果显示产前应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的分娩的新生儿199例,其新生儿黄疸发生率15.08%与未用催产素的发生率6.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为产科医生应严格掌握应用催产素... 探讨新生儿黄疸与产前应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的关系。结果显示产前应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的分娩的新生儿199例,其新生儿黄疸发生率15.08%与未用催产素的发生率6.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为产科医生应严格掌握应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的指征,同时严密观察,控制催产素的浓度、滴速及一天中总量可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黄疸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妊娠相关B族链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20
作者 梅艳 张萍 +2 位作者 金敏菲 任岳琳 花晓琳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895-898,共4页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女性生殖道的一种常见病原菌,也是西方国家围产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GBS感染对母婴健康均会产生严重危害,孕妇感染GBS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进而诱发早产、死产等;而GBS可通过羊...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女性生殖道的一种常见病原菌,也是西方国家围产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GBS感染对母婴健康均会产生严重危害,孕妇感染GBS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进而诱发早产、死产等;而GBS可通过羊水或分娩时经产道传播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GBS感染,发生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感染 STREPTOCOCCUS GBS感染 新生儿肺炎 常见病原菌 妊娠 绒毛膜羊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