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耐低磷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指标 被引量:42
1
作者 郭再华 贺立源 +1 位作者 徐才国 张启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选用 3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 990 11、5 0 8和 99112及 1个低磷敏感基因型 990 5 6 ,采用土培试验 ,分别进行了苗期及全生育期水稻耐低磷指标的统计分析和磷营养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供试土壤有效磷含量为 2~ 4mg kg的土壤中 ,水稻... 选用 3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 990 11、5 0 8和 99112及 1个低磷敏感基因型 990 5 6 ,采用土培试验 ,分别进行了苗期及全生育期水稻耐低磷指标的统计分析和磷营养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供试土壤有效磷含量为 2~ 4mg kg的土壤中 ,水稻苗期耐低磷筛选的适宜磷用量为 35mg kg,全生育期鉴定以 5 0mg kg为宜。苗期筛选以相对分蘖率为主要指标 ,相对干重为参考指标较好。对于全生育期鉴定 ,以生物量为指标是不适宜的 ,只有经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才是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低磷 指标 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水平对不同耐低磷水稻苗根系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郭再华 贺立源 徐才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9-452,共4页
选取3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99011、580和99112及1个磷敏感基因型99056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比较了它们在不同磷水平下苗期根系的生长状况及对氮、磷、钾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耐低磷基因型适应低磷的能力较强,它们具有较长的根系、... 选取3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99011、580和99112及1个磷敏感基因型99056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比较了它们在不同磷水平下苗期根系的生长状况及对氮、磷、钾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耐低磷基因型适应低磷的能力较强,它们具有较长的根系、较大的根体积和根干重,其中99011和580表现尤为突出,且它们的根系受磷水平变化的影响明显小于敏感基因型99056;0.081~0.161mmol/L的磷处理更有利于耐低磷基因型根系的发育,并且促进氮和钾的吸收,此时,植株能够吸收较正常磷处理更多的氮和钾;而磷敏感基因型99056吸收氮和钾的量随供磷水平的下降而减少,并且吸收磷的总量受磷水平变化的影响显著较3个耐低磷基因型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效率 磷水平 根系 氮吸收 磷吸收 钾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秧苗对难溶性磷的吸收利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郭再华 贺立源 徐才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22-1327,共6页
选取4个典型耐低磷水稻基因型99011、508、580和99112,并以2个磷敏感基因型99012和99056为参照,采用营养液培养和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磷处理对秧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耐低磷基因型对3种难溶性磷源(有机磷、铝磷和磷矿粉)吸收利用能力的... 选取4个典型耐低磷水稻基因型99011、508、580和99112,并以2个磷敏感基因型99012和99056为参照,采用营养液培养和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磷处理对秧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耐低磷基因型对3种难溶性磷源(有机磷、铝磷和磷矿粉)吸收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无机磷处理,6个基因型生物量和根干重基本上均为全磷处理(P)>对照+铝磷(CK+Al-P)>对照+磷矿粉(CK+RP)>对照(CK);4个耐低磷基因型根干重和根冠比均大于2个磷敏感基因型;对于根冠比,耐低磷基因型580和99011为对照+磷矿粉(CK+RP)>对照+铝磷(CK+Al-P)>对照(CK)>全磷处理(P),耐低磷基因型5089、9112和磷敏感基因型99012为CK>CK+RP>CK+Al-P>P,磷敏感基因型99056为CK+Al-P>CK+RP>P>CK;缺磷处理,秧苗活化吸收难溶性磷源的能力均为OP>Al-P>RP,且不同基因型的分解吸收能力对OP为99011>508>580>99012>99112>99056(表2),对Al-P为580>99011>99112>508>99056>99012(表3),对RP为580>99112>99011>508>99012>99056(表2)。此外,缺磷即CK处理,508对低浓度的磷吸收最多(表2和表3),而580对磷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表3),这些特征可能也是它们耐低磷的重要贡献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效率 磷源 吸收利用 耐低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磷水稻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5
4
作者 郭再华 贺立源 +1 位作者 黄魏 徐才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2-648,共7页
对2472个来自不同核心种质资源库的代表性水稻品种进行了苗期耐低磷初选和复筛,并通过全生育期鉴定,研究了耐低磷水稻种质资源筛选的基本条件和指标。结果表明,采用两步筛选法,即苗期初筛和复筛,并通过全生育期产量验证,既可以获得典型... 对2472个来自不同核心种质资源库的代表性水稻品种进行了苗期耐低磷初选和复筛,并通过全生育期鉴定,研究了耐低磷水稻种质资源筛选的基本条件和指标。结果表明,采用两步筛选法,即苗期初筛和复筛,并通过全生育期产量验证,既可以获得典型耐低磷和低磷敏感水稻品种,又提高效率,吻合度达67%;在供试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5 mg/kg时,筛选密度为4株/600g土,设低磷水平为50 mg/kg(外加);分蘖数及其耐低磷指数(相对分蘖数)综合性较强,作为苗期筛选指标比较适宜;对于少数特殊的品种,它们在高磷和低磷处理时都没有分蘖,此时用干重耐低磷指数(相对干重)来衡量它们的耐低磷能力比较合适;全生育期验证以经济产量及其耐低磷指数(相对经济产量)为鉴定指标,其中有效穗对经济产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效率 筛选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水稻生长及磷、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郭再华 贺立源 徐才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5-360,共6页
选择4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508、99011、580、99112和2个磷敏感基因型99056、99012,用土培盆栽进行全生育期试验,研究不同磷水平对它们生长及吸收利用磷和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不仅吸收利用磷的能力不同,对锌的吸收利... 选择4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508、99011、580、99112和2个磷敏感基因型99056、99012,用土培盆栽进行全生育期试验,研究不同磷水平对它们生长及吸收利用磷和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不仅吸收利用磷的能力不同,对锌的吸收利用也存在差异。耐低磷基因型580、99011和508都具有较大的生物量,且受磷水平影响较小;而耐低磷基因型99112和磷敏感基因型99056、99012生物量都较小且受磷水平影响较大。耐低磷基因型580和99011吸收的磷较多;而508的利用效率更占优势。99056吸收的磷较少,尤其在低磷处理时吸收磷的能力较差;99012对磷的利用效率最低。30mg/kg的磷处理显著提高植株体锌含量。从吸收锌的总量来看,580占绝对优势,其次是99011和508;99012吸收的锌最少,其次是99056。此外,在取样的3个时期,相同磷处理的P/Zn比均以99012最大,99056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差异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低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郭再华 贺立源 徐才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81-685,共5页
选取 3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 990 11、5 80、99112和 1个磷敏感基因型 990 5 6为供试材料 ,采用营养液和石英砂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与磷效率相关的一些指标 .结果表明 ,990 11和 5 80均具有较高的磷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 .其中根长是 990 11... 选取 3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 990 11、5 80、99112和 1个磷敏感基因型 990 5 6为供试材料 ,采用营养液和石英砂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与磷效率相关的一些指标 .结果表明 ,990 11和 5 80均具有较高的磷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 .其中根长是 990 11高效吸收的重要贡献因子 ,其次它对难溶性磷有一定的活化吸收能力 ;5 80不仅对难溶性磷的活化吸收能力最强 ,而且善于从低浓度的磷环境中吸收较多的磷 ;而 99112主要靠被动适应生态环境来表现它的耐低磷特性 .与磷吸收效率相关的次级因子表现不佳 ,是 990 5 6对低磷反应敏感的主要原因 .图 3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效率 耐低磷特性 非生物逆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低磷土壤上的水稻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6
7
作者 郭再华 贺立源 +1 位作者 吴照辉 徐才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54-1258,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6个水稻材料(4个耐低磷水稻99011、580、508、99112和2个磷敏感水稻99012、99056)在3种不同pH低磷土壤上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580、508和99112的生物学性状在3种土壤上均无明显差异,表现出耐低磷特性;99011在石灰...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6个水稻材料(4个耐低磷水稻99011、580、508、99112和2个磷敏感水稻99012、99056)在3种不同pH低磷土壤上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580、508和99112的生物学性状在3种土壤上均无明显差异,表现出耐低磷特性;99011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耐低磷能力低于中性和酸性土壤,其相对经济产量比酸性和中性土壤分别降低11·9%和10·4%;99012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耐低磷能力相对较强,其相对经济产量比酸性和中性土壤分别提高19·6%和22·2%;99056在酸性土壤上的耐低磷能力相对较强,其相对经济产量比石灰性和中性土壤分别提高25·0%和19·6%.磷营养水平及土壤类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有效穗的影响上.此外,99011、580、508和99112在3种土壤上的剑叶磷浓度及其相对值均显著高于99012和99056.这也是前四者具有较强耐低磷能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类型 低磷胁迫 生物学性状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磷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再华 丁平 +1 位作者 贺立源 徐才国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4-641,共8页
利用数量遗传模型对P1、P2、F1、F2,3等4个世代的相对分蘖率、有效穗、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表明:低磷胁迫条件下,相对分蘖率和相对有效穗两个指标适合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的模型,两对主... 利用数量遗传模型对P1、P2、F1、F2,3等4个世代的相对分蘖率、有效穗、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表明:低磷胁迫条件下,相对分蘖率和相对有效穗两个指标适合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的模型,两对主基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也存在多基因修饰;相对分蘖率和相对有效穗的最大效应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次大主基因以显性效应为主,而相对生物量与相对经济产量两个指标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的模型,主基因遗传力分别达到60.08%和37.70%,多基因遗传力分别达到32.15%和58.9%。表明相对分蘖率、有效穗和生物量的主基因遗传力均较高,可以作为水稻耐低磷遗传育种的指标。而相对经济产量的主基因遗传力相对较低,说明经济产量受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 有效穗 生物量 经济产量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砷双重胁迫对不同耐低磷水稻苗期生长及磷、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郭再华 孟萌 侯彦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601,共6页
以1个耐低磷和1个低磷敏感水稻为材料,通过土培试验研究磷、砷双重胁迫对水稻苗期生物学特性及磷、砷吸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磷水平下,外加砷浓度为小于25mg/kg时,水稻的生物量、叶宽、株高、SPAD值及磷吸... 以1个耐低磷和1个低磷敏感水稻为材料,通过土培试验研究磷、砷双重胁迫对水稻苗期生物学特性及磷、砷吸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磷水平下,外加砷浓度为小于25mg/kg时,水稻的生物量、叶宽、株高、SPAD值及磷吸收量均随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砷浓度达到50mg/kg时开始下降,两个品种表现相同趋势.说明少量砷可以刺激水稻生长,促进磷的吸收,砷用量过多则抑制水稻的生长及磷的吸收.相同砷水平下,水稻生物学性状及磷、砷吸收量随磷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个品种亦表现相同趋势.说明适当施磷肥可以缓解砷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磷、砷具有协同效应,高浓度的磷、砷表现拮抗作用.此外,相同磷、砷水平下,供试耐低磷水稻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相对值较低磷敏感水稻大;但相对磷吸收量(除磷处理为150mg/kg外)比低磷敏感水稻小,而砷吸收量及其相对值均比低磷敏感水稻多,这可能与二者的磷营养特性及水稻对磷和砷的竞争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土壤无机态磷转化和速效磷的影响 被引量:57
10
作者 章爱群 贺立源 +2 位作者 赵会娥 郭再华 崔雪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61-4069,共9页
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影响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作物根分泌活化难溶性磷的有机酸对改善其磷素营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张守敬和Jackson无机磷分级方法,以湖北省3种pH值土壤为材料,加入不同磷源和有机酸,经过室温培养后,测定速效磷... 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影响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作物根分泌活化难溶性磷的有机酸对改善其磷素营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张守敬和Jackson无机磷分级方法,以湖北省3种pH值土壤为材料,加入不同磷源和有机酸,经过室温培养后,测定速效磷含量和无机磷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磷显著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中性土、酸性土Fe-P和Al-P含量大幅上升,Fe-P占增加量的50%以上,而碱性土Ca-P含量显著增加。加施有机酸使中性土速效磷含量增多,除苹果酸处理的变幅较小外,草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速效磷显著增加。由于有机酸的作用,中性土Al-P含量下降,Ca-P含量上升,变幅大小依次为草酸>柠檬酸>苹果酸;酸性土中Al-P含量呈下降趋势,碱性土中Ca-P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3种土壤中O-P含量均有所增加。说明有机酸活化的磷主要来源于中性土和酸性土Al-P、Fe-P及碱性土Ca-P中的磷,同时有机酸能够促进土壤中闭蓄态磷(O-P)的形成与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不同磷源 土壤 无机态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不同磷源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章爱群 贺立源 +3 位作者 赵会娥 吴照辉 郭再华 李淑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4-478,共5页
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影响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作物根分泌活化难溶性磷的有机酸对改善其磷素营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张守敬和Jackson无机磷分级方法,以湖北省武昌土为材料,加入不同磷源和有机酸,经室温培养后,测定速效磷含量和无... 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影响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作物根分泌活化难溶性磷的有机酸对改善其磷素营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张守敬和Jackson无机磷分级方法,以湖北省武昌土为材料,加入不同磷源和有机酸,经室温培养后,测定速效磷含量和无机磷组分.结果表明,有机酸引起速效磷含量增多,除苹果酸处理的变化较小外,草酸和柠檬酸的加入使土壤中速效磷显著增加.供试有机酸均使土壤铝磷(Al-P)含量下降,钙磷(Ca-P)含量上升,变幅大小依次为草酸处理>柠檬酸处理>苹果酸处理;有机酸活化的磷主要来源于土壤中Al-P和铁磷(Fe-P)中的磷,同时有机酸能够促进土壤中闭蓄态磷(O-P)的形成与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磷源 无机磷分级 无机磷形态 活化 速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磷对不同耐低磷玉米基因型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丽梅 郭再华 +1 位作者 张琳 贺立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8-910,共13页
【目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及植株体内有机磷的分解和再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不同耐低磷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低磷胁迫下玉米叶片、根组织内以及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及基因型差异,探讨酸性磷酸酶与玉米耐低磷之间... 【目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及植株体内有机磷的分解和再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不同耐低磷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低磷胁迫下玉米叶片、根组织内以及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及基因型差异,探讨酸性磷酸酶与玉米耐低磷之间的关系,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玉米耐低磷的生理机制。【方法】以5个典型耐低磷自交系99180T、99239T、99186T、99327T、99184T和2个磷敏感自交系99152S、99270S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设正常磷和低磷两种处理,分别于缺磷处理3、8和12 d时调查取样,测定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叶片中无机磷(Pi)含量、根和地上部磷累积量、根系分泌APase活性以及叶片中APase活性,并于缺磷处理12 d测定根系内APase活性。【结果】1)缺磷使玉米地上部干重下降,根干重、根冠比增加,随着缺磷处理(3 d→8 d→12 d)时间的延长,根干重、根冠比增加幅度增大,且耐低磷自交系根干重增加幅度普遍大于敏感自交系。2)低磷条件下,玉米自交系磷吸收、利用效率存在基因型差异,耐低磷自交系99239T、99180T和99327T磷吸收效率较高,99186T和99184T磷利用效率高,敏感自交系99152S、99270S磷吸收和利用效率均较低。3)低磷处理使玉米自交系叶片无机磷(Pi)含量显著下降,耐低磷自交系99184T、99327T和99239T下降幅度较小,相对叶片无机磷含量较高。4)缺磷诱导玉米根系分泌的APase活性升高。耐低磷自交系99184T和99186T根系分泌APase活性升高幅度较大,其余3个耐低磷自交系未表现出明显优势。缺磷处理3 d、8 d,玉米根系分泌APase活性与磷累积量显著正相关,而12 d时相关性不显著;根系分泌APase活性与磷利用效率在缺磷处理12d时达显著正相关。说明玉米根系分泌APase活性与磷吸收、利用效率相关关系不稳定。5)缺磷处理12 d,各玉米自交系根组织内APase活性与根系分泌APase活性变化情况较一致,两者相关系数r=0.755(P<0.05)。6)缺磷条件下各玉米自交系叶片组织内APase活性均有升高趋势,并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缺磷处理8 d,耐低磷自交系99184T和99239T叶片组织内APase活性升高幅度最大,其次是99327T和99186T,99180T、99270S和99152S升高幅度较小;缺磷处理12 d,各玉米自交系叶片APase活性仍继续增加,99239T、99184T、99327T和99186T的相对APase活性均较高,99270S和99152S的相对APase活性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缺磷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叶片中相对APase活性与叶片中相对无机磷(Pi)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磷吸收、利用效率不显著相关。【结论】低磷诱导玉米叶片、根组织和根系分泌APase活性升高,根组织和根系分泌APase活性的大小与玉米耐低磷能力不完全相关,叶片APase活性与玉米耐低磷能力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缺磷 酸性磷酸酶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对铝胁迫下不同耐铝性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野 王巧兰 +2 位作者 耿明建 郭再华 赵竹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16-2022,共7页
【目的】研究Indole-3-acetic acid(IAA)对铝胁迫下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的影响,探讨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间苹果酸分泌差异机理。【方法】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为材料(ET8,耐铝型和ES8,铝敏感型),研究IAA、N-1-napthyl-ph... 【目的】研究Indole-3-acetic acid(IAA)对铝胁迫下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的影响,探讨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间苹果酸分泌差异机理。【方法】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为材料(ET8,耐铝型和ES8,铝敏感型),研究IAA、N-1-napthyl-phtalamic acid(NPA)、2,3,5-triiodobenzoic(TIBA)、Anthracene-9-carboxylic acid(A9C)及Niflumic acid(NIF)对ET8和ES8苹果酸分泌的影响。【结果】ET8和ES8经不同浓度IAA(0、25、50和100μmol·L-1)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均无显著差异;而当ET8和ES8经50μmol·L-1Al处理3h后,无铝条件下,再经不同浓度IAA处理,ET8苹果酸分泌速率随IAA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ES8苹果酸分泌速率却无显著变化;与Al(50μmol·L-1)处理相比,ET8经IAA(50、100μmol·L-1)和50μmol·L-1Al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显著升高,但ES8经IAA(25、50μmol·L-1)和50μmol·L-1Al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均无显著变化;与Al(50μmol·L-1)处理相比,ET8和ES8经IAA转运抑制剂NPA(TIBA)和Al(50μmol·L-1)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IAA参与调节铝胁迫下苹果酸分泌。与Al(50μmol·L-1)处理相比,ET8和ES8经5μmol·L-1A9C(NIF)和Al(50μmol·L-1)共处理,苹果酸分泌显著降低;与5μmol·L-1A9C(NIF)和Al(50μmol·L-1)共处理相比,ET8和ES8经不同浓度IAA、5μmol·L-1A9C(NIF)和Al(50μmol·L-1)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随IAA浓度升高而显著升高,表明IAA可能通过调节阴离子通道参与铝胁迫下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结论】只有在Al激活苹果酸分泌后,IAA才能增加耐铝型小麦品种分泌苹果酸,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苹果酸分泌的显著差异与IAA对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苹果酸分泌调节作用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铝毒 IAA 苹果酸 阴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四价硒条件下硫对小麦硒吸收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新伟 段碧辉 +3 位作者 赵小虎 郭再华 胡承孝 赵竹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目的】研究硫肥对外源四价硒条件下土壤硒赋存形态和价态变化的影响,旨在揭示硫调控小麦硒吸收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苗期土培和水培进行,土培试验设3个硫水平,分别为0、150和300 mg·kg-1,硫源为硫磺,2... 【目的】研究硫肥对外源四价硒条件下土壤硒赋存形态和价态变化的影响,旨在揭示硫调控小麦硒吸收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苗期土培和水培进行,土培试验设3个硫水平,分别为0、150和300 mg·kg-1,硫源为硫磺,2个硒水平,分别为0和5 mg·kg-1,硒源为亚硒酸钠,生长至70 d收获并取土样;水培试验先将幼苗在1/5 Hogland-Arnon营养液中培养2周,然后开始进行处理,设3个硫水平,分别为0、1和2 mmol·L-1,硫源为硫酸镁,硒水平为10μmol·L-1,2种硒源,分别为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培养24 h后收获,土培和水培试验均为完全交互设计,重复4次,采用HG-AFS-822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对小麦地上部和根以及土壤中硒含量进行测定,根据与植物硒吸收的相关性,将土壤总硒分成不同赋存形态和价态。【结果】施用适量硒和硫对小麦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50 mg·kg-1硫可以显著降低小麦地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和硒累积量,降幅分别可达61.7%、34.4%和55.7%、24.7%,但是这种降低不会随施硫量的增加而显著变化;施硫可以显著降低土壤p H值,最高可降低0.50个单位,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可增加0.78 g·kg-1。施硫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水溶态硒含量,并显著增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含量,也增加了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硒含量,而对交换态硒含量无显著影响,表明施硫促使了硒在土壤中的钝化。施硫可以显著降低水溶态中各种价态硒含量,其降幅基本一致,施硫可以增加交换态中四价硒含量而显著减少六价硒含量,表明施硫抑制了硒在土壤中向高效价态的转化。小麦对四价硒和六价硒的吸收差异与是否施硫密切相关,无硫时,六价硒处理下小麦地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分别为四价硒处理的44.7和22.4倍,而硫浓度为1 mmol·L-1时,其硒含量迅速降为四价硒处理的2.8倍和51.8%,表明硫可以显著缩小小麦对四价和六价硒的吸收能力差异。【结论】施用适量硫肥在改善小麦生长的同时,可以通过降低土壤p H和提高有机质含量,促使水溶态硒在土壤中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的钝化,并抑制交换态中四价硒向六价态的转化,从而降低小麦对硒的吸收。因此,可以通过在高硒缺硫地区增施硫肥以及缺硒高硫地区减施硫肥来有效调控作物体内的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亚硒酸盐 硫磺 硒形态 硒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根系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德华 向春雷 +2 位作者 姜益泉 郭再华 贺立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629,共4页
以4个对低磷反应不同的典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对低磷处理10 d后各品种根系有机酸分泌量、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根系活力等根系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磷胁迫能促使水稻耐低磷品种根系分泌更多的有机酸,其有机酸分泌总量较对照... 以4个对低磷反应不同的典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对低磷处理10 d后各品种根系有机酸分泌量、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根系活力等根系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磷胁迫能促使水稻耐低磷品种根系分泌更多的有机酸,其有机酸分泌总量较对照平均增加了1.96倍,而敏感品种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低磷胁迫下各品种根系活力均有显著提高,2个耐低磷品种升幅相对较大,其根系TTC相对氧化强度平均为5.91,而敏感品种仅为1.83;各品种根系释放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且敏感品种升幅相对较大。处理10 d后耐低磷品种根系生物量略高于对照。处理25 d后各品种根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耐低磷品种增幅更大。耐低磷品种植株生物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敏感品种则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磷胁迫 根系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和紫云英联合还田下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强 张静 +1 位作者 郭再华 耿明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77-2183,共7页
【目的】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时其有机成分的分解和释放具有互补性。研究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条件下水稻的适宜施氮水平,为稻田绿肥和稻草联合还田后优化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两年定位试验位于江汉平原稻区,在稻草全量还田基础... 【目的】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时其有机成分的分解和释放具有互补性。研究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条件下水稻的适宜施氮水平,为稻田绿肥和稻草联合还田后优化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两年定位试验位于江汉平原稻区,在稻草全量还田基础上,设置冬季种植并翻压紫云英和冬闲两种模式。水稻季氮肥处理设不施氮(N0)和常规施氮量(N 165 kg/hm^2)的50%(N50)、100%(N100)和150%(N150)共4个水平,以不施氮、冬闲和稻草不还田作为空白对照,共9个处理。测定水稻籽粒产量、氮含量及累积量,分析耕层土壤无机氮及有机氮组分。【结果】在稻草和紫云英联合还田条件下,减少常规氮肥量的50%(SMN50)获得的稻谷产量较稻草单独还田的SN50处理高21%~23%,与联合还田或稻草单独还田下的SMN100、SMN150、SN100、SN150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稻草和紫云英联合还田的SMN0、SMN50、SMN100处理的稻谷氮累积量均显著高于对应的稻草单独还田处理(SN0、SN50、SN100),增幅分别为65%、27%和22%。水稻收获后各处理间土壤全氮、非酸解性氮含量差异不显著,酸解性氮含量有差异,在N150处理下,稻草单独还田处理(SN150)的土壤酸解性氮含量显著高于稻草和紫云英联合还田处理(SMN150);在酸解性氮组分中,SN150处理的未知酸解态氮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稻草单独还田的其他处理及所有稻草和紫云英联合还田处理。【结论】减少常规施氮量的50%情况下,与稻草单独还田处理相比,稻草和紫云英联合还田可显著增加稻谷氮素累积量、提高水稻产量,而保持常规施氮量和提高施氮量不能增加水稻的氮素吸收和产量;紫云英与稻草联合还田可以改善土壤氮素的有效性,显著降低高施氮量下稻草单独还田带来的酸解性氮组分中未知态氮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稻草还田 氮肥用量 氮素回收率 土壤有机氮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对不同耐铝小麦品种根生理结构及活性氧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伟 杨野 +2 位作者 郭再华 耿明建 赵竹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5-720,共6页
为探讨不同耐铝小麦品种铝胁迫下根尖细胞结构变化及活性氧代谢差异,选用耐铝型小麦品种Atlas 66和铝敏感型品种Scout 66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0mmol/L AlCl3处理24 h,Atlas 66和Scout 66根尖细胞伸长受抑制程度均随胁迫时间延长(6... 为探讨不同耐铝小麦品种铝胁迫下根尖细胞结构变化及活性氧代谢差异,选用耐铝型小麦品种Atlas 66和铝敏感型品种Scout 66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0mmol/L AlCl3处理24 h,Atlas 66和Scout 66根尖细胞伸长受抑制程度均随胁迫时间延长(6、12和24 h)而增强,根尖细胞相对长度与根相对伸长率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2=0.919);Atlas 66和Scout 66根尖细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具体表现为根尖伸长区皮层细胞变扁平,细胞间隙变小,Scout 66受破坏程度比Atlas 66显著,表明根尖细胞结构受损导致细胞伸长受阻,从而造成根伸长受抑制。50mmol/L AlCl3处理6 h,Atlas 66和Scout 66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升高,增幅分别为8.2%、82.0%、44.0%、25.0%、23.5%和23.3%、33.6%、26.9%、32.5%、14.8%,说明AlCl3处理引起活性氧代谢酶活性的升高,不同耐铝小麦品种抗氧化胁迫能力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铝毒 细胞显微结构 活性氧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分泌物对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磷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章爱群 贺立源 +2 位作者 赵会娥 门玉英 郭再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05,185,共5页
土壤大部分磷以难溶性磷形式存在,是影响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作物根分泌物活化难溶性磷的能力对改善其磷素营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3种土壤不同磷(KH2PO4)处理后有效磷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将不同玉米基因型分别... 土壤大部分磷以难溶性磷形式存在,是影响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作物根分泌物活化难溶性磷的能力对改善其磷素营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3种土壤不同磷(KH2PO4)处理后有效磷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将不同玉米基因型分别置于全磷和低磷的营养液中生长15 d后,收集根系分泌物,然后加入预先采用磷酸钙和磷酸铝处理并已培养95 d的土壤样品中进行试验。不同磷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施磷处理短期内速效磷含量急剧上升,并随培养时间推移不断下降,60 d后趋于稳定。酸性土对磷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较强,磷处理后有效磷增加量显著小于中性土、碱性土。土壤加根系分泌物的试验表明,磷酸钙和磷酸铝有效磷的含量较对照有所提高,其中加入耐低磷基因型M02低磷根系分泌物浸提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去离子水的浸提量,且根系分泌物对磷酸铝的活化能力大于磷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分泌物 难溶性磷 土壤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胁迫下水磷耦合对不同磷效率水稻根表铁膜及其各部位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秀 郭再华 +5 位作者 杜爽爽 石乐毅 吕昌胜 张丽梅 赵竹青 贺立源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为探索缓解水稻砷毒害的农艺措施,以耐低磷水稻99011和低磷敏感水稻99012为材料,通过土培试验,研究水分、磷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砷浓度酸性土壤中水稻根表铁膜以及植物体内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干湿交替)明显减少水稻根... 为探索缓解水稻砷毒害的农艺措施,以耐低磷水稻99011和低磷敏感水稻99012为材料,通过土培试验,研究水分、磷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砷浓度酸性土壤中水稻根表铁膜以及植物体内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干湿交替)明显减少水稻根表铁膜量,降低铁膜、根系、秸秆、颖壳和精米中的砷含量。与30mg·kg-1P2O5相比,180mg·kg-1P2O5能明显减少两个品种水稻的根表铁膜量以及根系和秸秆中的砷含量;对耐低磷品种铁膜砷含量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磷敏感品种铁膜砷含量;在50mg·kg-1砷处理中增加磷用量对水稻颖壳砷含量影响不大,在100mg·kg-1砷处理时能显著降低颖壳砷含量;增加磷用量可明显增加耐低磷品种的精米砷含量,降低磷敏感品种的精米砷含量。水、磷交互效应主要受水分效应的影响。加砷处理后,相同处理下耐低磷品种的根表铁膜量和铁膜中的砷含量显著高于磷敏感品种,而根系、秸秆、颖壳和精米中的砷含量则相反。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节水灌溉,并根据砷污染程度和植物磷营养特性确定适当的磷肥用量,从而减少砷在水稻体内的累积,提高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效率 磷用量 水分管理 铁膜 砷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胁迫下水磷耦合对不同磷效率水稻农艺性状及精米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秀 郭再华 +4 位作者 杜爽爽 王阳 石乐毅 张丽梅 贺立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9-1915,共7页
为探索缓解水稻砷毒害的农艺措施,选用耐低磷水稻99011和低磷敏感水稻99012,研究水分管理、磷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砷浓度酸性土壤上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干湿交替)和增施磷肥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 为探索缓解水稻砷毒害的农艺措施,选用耐低磷水稻99011和低磷敏感水稻99012,研究水分管理、磷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砷浓度酸性土壤上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干湿交替)和增施磷肥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包括分蘖数、总穗数、有效穗、根系干重、生物量)和产量形成,缓解砷胁迫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不利影响,且水、磷交互作用也表现出明显的正效应。50 mg kg 1砷处理时,节水灌溉显著降低精米砷含量,而增施磷肥提高了精米砷含量,水、磷交互效应明显比水分管理效应差,但比磷肥效应好得多;100 mg kg 1砷处理时,节水灌溉和增施磷肥都明显降低精米中的砷含量,且二者交互表现出正效应。土壤加砷后,相同处理的生物学性状均为耐低磷水稻明显大于磷敏感水稻,而精米砷含量则为耐低磷水稻显著低于磷敏感水稻。研究表明,可以根据砷污染程度采取干湿交替水分管理、调节磷用量以及选择吸收磷能力强的耐低磷水稻品种等措施缓解砷污染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水平 生物学性状 食品安全性 磷效率 磷用量 水稻 水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