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f2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焦淑娟 郑士奇 +2 位作者 王世雯 阿仙姑·哈斯木 尼加提·热合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11-417,共7页
目的探究Nrf2蛋白在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Nrf2与Keap1蛋白的表达。在细胞水平,... 目的探究Nrf2蛋白在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Nrf2与Keap1蛋白的表达。在细胞水平,运用基因沉默技术下调SiHa细胞中NFE2L2基因的表达,并通过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NFE2L2mRNA和蛋白水平相应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转染NFE2L2-siRNA后SiHa细胞迁移、侵袭、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中Nrf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6.3%)明显高于CIN组织(56.5%)和正常宫颈组织(27.3%)(P<0.001);转染NFE2L2-siRNA下调宫颈癌SiHa细胞中NFE2L2基因的表达后,NFE2L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同时SiHa细胞的迁移的细胞数目(103.00±37.58/125.33±34.67)和侵袭数目(82.25±23.56/54.75±9.07)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SiHa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中存在Keap1-Nrf2通路的激活,NFE2L2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NRF2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峪沟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
2
作者 郑士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91-195,共5页
荆峪沟是一个以狭长沟体为主要形体特征的风景旅游区,在总体规划中,对如何建立空间结构、组织景观、划分景区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风景旅游区 总体规划 轴线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种新透视求法的科学性论证
3
作者 郑士奇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主要从空间几何学的角度论证了二种较为新颖的透视求法的科学依据,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 透视法 几何作图 两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式肝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陶美皊 向娟 +4 位作者 傅帅 汪云 喻剑 郑士奇 冯星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由猪血清、四氯化碳、乙醇3种因素刺激的新型肝损伤大鼠模型。方法将56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E 5组,其中A至D组为实验组,E为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连续4周多因素诱导肝损伤模型。每周摘眼球取血... 目的建立一种由猪血清、四氯化碳、乙醇3种因素刺激的新型肝损伤大鼠模型。方法将56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E 5组,其中A至D组为实验组,E为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连续4周多因素诱导肝损伤模型。每周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第4周取血后处死动物,取肝脏进行切片观察。结果多因素诱导肝损伤各模型组AST和ALT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不同时间点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切片也证实各实验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结论由猪血清、四氯化碳、乙醇3种因素诱导可建立较为理想的大鼠肝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 肝损伤大鼠模型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市2017—2021年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小林 赵慧 郑士奇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9期77-78,共2页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妇女阴道分泌物中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三种阴道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方法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具有阴道炎症状或体征的患者或常规在门...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妇女阴道分泌物中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三种阴道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方法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具有阴道炎症状或体征的患者或常规在门诊进行体检的女性共1174例,均两周内未接受过抗生素或阴道炎药物治疗。阴道分泌物行BD Affirm VPⅢ芯片检测。结果下生殖道感染442例(37.6%),其中阴道加德纳菌阳性288例(65.2%),阴道念珠菌属阳性76例(17.2%),阴道滴虫阳性31例(7.0%),混合感染47例(10.6%)。其中>40~50岁女性阴道感染率40.2%。阴道加德纳菌和阴道念珠菌属联合感染者中>30~40岁人群占比最高(54.3%,19/35);阴道加德纳菌和阴道滴虫联合感染者中>40~50岁人群占比最高(7/10)。阴道感染率汉族(36.7%)与少数民族(38.6%)接近。少数民族阴道滴虫感染率3.8%,明显高于汉族的1.5%。结论下生殖道感染以加德纳菌阳性的细菌性阴道病为主,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临床需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重点筛查>30~50岁女性,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日常筛检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阴道分泌物 滴虫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式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陶美皊 向娟 +4 位作者 傅帅 汪云 喻剑 郑士奇 冯星 《晓庄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集乙醇,四氯化碳(CCl4),刀豆蛋白A(Con A)三种刺激因素的复合式肝损伤小鼠模型,用于肝损伤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方法:取健康小鼠100只,雌雄各50只,随机分为五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至E组为药物造模组。除空白对...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集乙醇,四氯化碳(CCl4),刀豆蛋白A(Con A)三种刺激因素的复合式肝损伤小鼠模型,用于肝损伤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方法:取健康小鼠100只,雌雄各50只,随机分为五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至E组为药物造模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小组连续四周复合式造模给药。于第4周末采血,分别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取肝脏用于切片观察。结果:模型B组(乙醇+四氯化碳)和模型E组(乙醇+四氯化碳+刀豆蛋白A)小鼠血清中AST、ALT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并且切片显示B组和E组动物肝细胞病变,肝脏损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用多因素刺激可建立较为理想的复合式肝损伤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