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加密封帽的电切镜鞘气压弹道治疗膀胱结石28例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邓治林 蒋炜 +1 位作者 陈勇 王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治疗膀胱结石的新方法。方法经加密封帽的电切镜连续冲洗鞘系统置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将膀胱结石击碎、清除。结果 28例均顺利一次性将结石取尽。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膀胱穿孔等并发症。28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5...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治疗膀胱结石的新方法。方法经加密封帽的电切镜连续冲洗鞘系统置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将膀胱结石击碎、清除。结果 28例均顺利一次性将结石取尽。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膀胱穿孔等并发症。28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5月,B超未见结石复发,无排尿不畅等尿道狭窄症状。结论经加密封帽的电切镜鞘气压弹道碎石是处理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弹道碎石 膀胱结石 密封帽 电切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出血原因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邓治林 蒋炜 +1 位作者 陈勇 王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0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电切术(TURP)后出血原因,探讨处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10年2月行TURP术的76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8例手术患者中,37例术后出血,其中术后早期出血16例,继发性出血21例,出...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电切术(TURP)后出血原因,探讨处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10年2月行TURP术的76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8例手术患者中,37例术后出血,其中术后早期出血16例,继发性出血21例,出血的原因主要有患者高龄、高危和治疗中处理失当等;20例经保守治疗缓解,15例经电切镜止血好转,2例行开放手术止血。结论术中确切止血及术后引流通畅是减少TURP术后出血的关键;术后及时发现出血并正确处理可避免再次手术;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需再次手术止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部分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56例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邓治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6例高危重度HBP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部分汽化电切(TUVP)治疗。结果切除组织重量13.5-56 g,平均24.5 g,手术时间32-115 min,平均82 min,术中出血不多,无手术死亡病... 目的探讨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6例高危重度HBP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部分汽化电切(TUVP)治疗。结果切除组织重量13.5-56 g,平均24.5 g,手术时间32-115 min,平均82 min,术中出血不多,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明显下降。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部分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手术的关键是形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4
作者 邓治林 蒋光亮 赵雍凡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 17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例及同期相关病例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7例中有 15例术前明确诊断 ,2例误诊其他疾病 ,同期其他疾病误诊该病 2例。对食管平滑肌瘤行粘膜外肿瘤摘除 ,术... 目的 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 17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例及同期相关病例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7例中有 15例术前明确诊断 ,2例误诊其他疾病 ,同期其他疾病误诊该病 2例。对食管平滑肌瘤行粘膜外肿瘤摘除 ,术后病员症状消失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除病史外主要靠 X线钡餐和食管内窥镜检查 ,应注意排除食管恶性肿瘤及一些食管外压性疾病。粘膜外肿瘤摘除加修补肌层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 诊断 外科治疗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温泽强 卿松 +2 位作者 邓治林 杨河川 凌建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接受食管癌切除术的20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消化道重建术式分为2组,其中118例接受管状胃食管吻合术为观察组,82例接受全胃代食管...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接受食管癌切除术的20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消化道重建术式分为2组,其中118例接受管状胃食管吻合术为观察组,82例接受全胃代食管吻合术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2组的并发症、肺功能、术后胃食管反流、生存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9%和11.0%(P>0.05);观察组在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肺活量(VC)降低幅度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 h酸反流次数、>5 min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和pH值<4的总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观察组在术后4和12周的反流性疾病问卷表(RDQ)评分及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4周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2周和24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2组生存质量总满意度分别为77.9%和63.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提高肺部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术 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 胃食管反流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线胃食管分层连续缝合法行胃食管吻合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早阳 寇瑛琍 +3 位作者 赁可 蒋光亮 郭向东 邓治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 为了减少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总结可吸收线胃食管分层连续缝合法的经验。 方法 食管、贲门癌切除后 ,采用国产 3- 0带针可吸收线在食管不同平面分层连续缝合行胃食管吻合术 40例。... 目的 为了减少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总结可吸收线胃食管分层连续缝合法的经验。 方法 食管、贲门癌切除后 ,采用国产 3- 0带针可吸收线在食管不同平面分层连续缝合行胃食管吻合术 40例。 结果 全组无死亡 ,发生吻合口瘘 1例 ,经治疗痊愈 ;轻度吻合口狭窄 3例 ,进软食无梗阻 ,经行吻合口扩张后能正常进食。 结论 采用可吸收线分层连续缝合法行胃食管吻合术是可行的 ,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吻合口狭窄发生少、程度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线 分层连续缝合 胃食管吻合术 疗效 食管癌 贲门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BO治疗阴囊溃烂12例
7
作者 邓治林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阴囊皮肤溃烂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 12月收治的12例阴囊皮肤溃烂均全程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结果:11例治愈,随访局部无明显瘢痕,阴囊皮肤收缩功能正常。另一例不愈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湿疹...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阴囊皮肤溃烂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 12月收治的12例阴囊皮肤溃烂均全程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结果:11例治愈,随访局部无明显瘢痕,阴囊皮肤收缩功能正常。另一例不愈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湿疹样癌,经手术切除治愈。结论:MEBO具有局部止痛作用,同时可防治感染和促进阴囊皮肤溃烂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BO 阴囊皮肤溃烂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T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卡铂治疗T2、T3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军 邓治林 +1 位作者 张鹏 贺庆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8期1339-1342,1354,共5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卡铂治疗T2、T3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疗效。方法收集100例MIBC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单一组(TURBT术治疗,n=50)、联合组(TURBT术结合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吉...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卡铂治疗T2、T3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疗效。方法收集100例MIBC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单一组(TURBT术治疗,n=50)、联合组(TURBT术结合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卡铂治疗,n=50),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大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变化,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2.00%)明显高于单一组(62.00%),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两组肿瘤直径明显减小、SF-36评分明显升高,且联合组肿瘤直径明显小、SF-36评分高于单一组,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术后1年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术后2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单一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单一组(P<0.05),两组术后2年总生存时间和总生存率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TURBT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卡铂治疗T2、T3期MIBC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提高无进展生存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TURBT术 髂内动脉 吉西他滨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结肠手术术后肠麻痹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蒋炜 邓治林 李福昌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5期3590-359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普外科结肠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普外科结肠手术治疗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治疗组6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统计分析2组腹胀消失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普外科结肠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普外科结肠手术治疗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治疗组6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统计分析2组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前3 h和术后48 h的血浆促胃液素(gastrin)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浆促胃液素、血管活性肠肽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结肠手术术后肠麻痹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为对促胃液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分泌的有效调节,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手术 术后肠麻痹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炜 邓治林 李福昌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普外科近3年529例术后肠麻痹持续72 h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等。结果性别与术后肠麻痹发生无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肠麻痹发生的... 目的探讨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普外科近3年529例术后肠麻痹持续72 h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等。结果性别与术后肠麻痹发生无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肠麻痹发生的概率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与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了解术后肠麻痹的临床危险因素,对控制术后肠麻痹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麻痹 危险因素 手术时间 手术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双层补片修补腹股沟疝(附38例报告)
11
作者 蒋炜 邓治林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双层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08年12月自制双层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8例均治愈,无切口感染。切口出血1例,切口肿胀2例,切口疼痛1例。经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自制双层补... 目的探讨自制双层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08年12月自制双层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8例均治愈,无切口感染。切口出血1例,切口肿胀2例,切口疼痛1例。经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自制双层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手术效果好,操作简便,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自制双层补片 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喷涂层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12
作者 张仕友 蒋锦江 +5 位作者 张一云 赵庆昌 吴丽萍 白立新 徐家云 邓治林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5-59,共5页
本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对等离子体喷涂铜基合金压缩形变的微观缺陷进行了测量。对等离子体喷涂合金,随着压缩量的增加,正电子寿命变短,这一现象与常规合金中观察到的情况相反。
关键词 等离子体喷涂 铜合金 正电子湮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长输管道伴行光缆状态监测及断点精确定位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涛 曹文琛 +5 位作者 罗仁泽 孙啸 郑宇恒 沈忱 谢斐 邓治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5-280,共6页
油气长输管道点多、线长,周边环境复杂,伴行光缆成为为数不多的能长距离实时监测管道外界入侵状况和信号传输的途径。但是,光缆部署时间长、地质变形等导致光纤断芯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管道安全生产,而现有光纤断点监测及精确定位技术尚... 油气长输管道点多、线长,周边环境复杂,伴行光缆成为为数不多的能长距离实时监测管道外界入侵状况和信号传输的途径。但是,光缆部署时间长、地质变形等导致光纤断芯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管道安全生产,而现有光纤断点监测及精确定位技术尚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通过大量文献分析了光纤状态监测原理,总结了光纤振动监测及断点精确定位方法,指出了油气长输智慧管道伴行光纤状态监测及断点精确定位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长输管道 光纤断点定位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配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9
14
作者 邓治林 李福昌 +1 位作者 陈勇 王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配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加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改善明显,术后IPSS...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配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加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改善明显,术后IP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冲洗量、膀胱痉挛发生率、便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再次出血及尿潴留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配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优于单纯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中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原文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包膜穿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治林 蒋炜 +1 位作者 陈勇 王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中包膜穿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11年2月行TURP术的8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3例患者中,并发包膜穿孔16例,有覆盖的穿孔10例,游离穿孔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中包膜穿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11年2月行TURP术的8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3例患者中,并发包膜穿孔16例,有覆盖的穿孔10例,游离穿孔3例,三角下穿孔3例。6例有明显冲洗液外渗,10例并发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或TURS先兆。2例终止手术2周后二期行TURP手术;2例中转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12例降低冲洗压力继续手术。术后大出血2例,行开放手术止血。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TURP过程中出现包膜穿孔,需及时正确判断包膜穿孔的类型和程度,给予相应处理,并注意TURS的预防、治疗。彻底止血、视野清晰及解剖结构清楚能明显降低穿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包膜穿孔
原文传递
槲皮素对人肝星状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其细胞周期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蒋炜 邓治林 李福昌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槲皮素对培养肝星状细胞的细胞周期与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槲皮素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无干扰)和实验组(槲皮素干扰),观察细胞生长特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槲皮素对培养肝星状细胞的细胞周期与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槲皮素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无干扰)和实验组(槲皮素干扰),观察细胞生长特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技术检测Ⅰ、Ⅲ胶原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周期。结果 (1)细胞核按大中小3类半定量计数,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吸光度、阳性面积比值(PN-area)和荧光强度实验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G1期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对肝星状细胞胶原蛋白表达、细胞周期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细胞 槲皮素 胶原蛋白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Unet的机场道面裂缝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治林 罗仁泽 +1 位作者 费越 李海丰 《光电子.激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2,共9页
机场道面裂缝具有形态复杂多变、走向不连续、数据噪音多等特征,现有算法模型均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了改善裂缝检测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命名为“FE-Unet”。该模型采用改进的残差连接方式,在解决多层网络下梯度... 机场道面裂缝具有形态复杂多变、走向不连续、数据噪音多等特征,现有算法模型均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了改善裂缝检测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命名为“FE-Unet”。该模型采用改进的残差连接方式,在解决多层网络下梯度的回传问题的同时起到细化特征以及整合通道的信息作用,提升了各阶段特征的区分度;此外,模型中的通道注意力模块(channel attention block, CAB)可以更好地提取判别特征,增强预测的一致性;最后,利用焦点损失(focal loss, FL)使模型专注于难分类的细小裂缝。实验中,以实际7 778张机场道面裂缝图像来训练模型,并在1 701张图像上进行验证。在与经典的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 FCN)、DeepLab v3和Unet对比实验中,FE-Unet对裂缝、灌缝和板缝的检测性能均优于其他模型。其中,FE-Unet对裂缝检测的精度、召回率、F1值分别达到了80.31%、82.72%和8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机场道面检测 FE-Unet 裂缝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