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手术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辛映卿 彭文丽 徐沛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6期153-154,共2页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手术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1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学龄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等待手...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手术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1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学龄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等待手术以及麻醉诱导时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以及患儿的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结果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时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等待手术、麻醉诱导时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合作量表(ICC)评分为(1.84±1.32)分,低于对照组的(2.96±1.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分为(15.47±4.31)分,高于对照组的(13.21±3.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对将行手术治疗的学龄前患儿进行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儿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儿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并提高患儿麻醉诱导的配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学龄前患儿 麻醉诱导 配合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辛映卿 徐沛金 +2 位作者 陈丹霞 庄少惠 程明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观察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和对照组(C),每组30例,D组全麻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 目的:观察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和对照组(C),每组30例,D组全麻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注药前(T1)和麻醉诱导前(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min(T5)、拔管后即刻(T6)、拔管后3min(T7)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T1时比较,T2~T5时D组和T3、T5时C组MAP均明显降低(P<0.05);T2~T5时D组和T3时C组HR明显减慢(P<0.05)。与D组比较,T2、T4、T6时C组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预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可有效抑制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的用量,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患者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谵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辛映卿 徐沛金 +2 位作者 陈丹霞 庄少惠 程明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4期99-100,共2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谵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20例60~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 目的:研究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谵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20例60~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TCI)诱导和维持;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药物组:右美托咪定(DEX)D1组、D2组、D3组及对照组D4组,各30例。DEX组手术结束前30 min开始静脉持续泵注DEX 0.2μg·kg^(-1)、0.3μg·kg^(-1)、0.5μg·kg^(-1),15 min泵完,D4组采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呼气末二氧化碳;记录苏醒时间(麻醉结束至呼之睁眼)、记录谵妄发生率。结果:D1组、D2组、D3组患者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与D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手术后苏醒期谵妄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人 谵妄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全麻乳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素和 辛映卿 +1 位作者 庄少惠 彭皓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76-1277,共2页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全麻乳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限期乳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20例。L组:氯诺昔康40mg+吗啡10mg;T组:曲马多800mg+氟哌啶5mg,将以上药液加生理盐...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全麻乳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限期乳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20例。L组:氯诺昔康40mg+吗啡10mg;T组:曲马多800mg+氟哌啶5mg,将以上药液加生理盐水至100ml。术毕前30min静注相应负荷药液后开始静脉镇痛治疗,采用持续背景剂量(2ml/h)配合单次按压剂量(1ml),锁定时间30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度评分,记录每个患者术后的疼痛和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度评分:12h以后T组高于L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L组低于T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全麻乳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安全有效,满意度优于曲马多,副作用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吗啡 乳癌根治术 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蒋劲林 辛映卿 +3 位作者 许映娜 邱赛琴 陈捷 肖惠璇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5期49-49,68,共2页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手卫生相关知识、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手卫生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以保障手术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医务人员126名,分为手术室护理人员...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手卫生相关知识、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手卫生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以保障手术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医务人员126名,分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将两组进行对照。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在36.1%~61.2%,略高于普通临床工作人员,影响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为缺乏洗手技术指导及管理(43.9%),缺乏相应设施供应或远离洗手设备(55.8%),工作紧张、急诊手术时间紧迫(69.9%)。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程度不均衡,尤其是教学医院,实习护士周转快,很难得到系统的手卫生培训,与固定人员相比临床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不理想,应加强洗手设施建设和手卫生学教育,才能更好地保障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手卫生 依从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疼痛教育对腹部手术病人疼痛控制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蒋劲林 辛映卿 +2 位作者 陈捷 邱赛琴 肖惠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4期112-1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腹部手术病人进行疼痛教育,提高病人对术后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度,改善术后镇痛质量,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满意度,为探索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宣教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我院普外科、妇科择期手术病人120... 目的:通过对腹部手术病人进行疼痛教育,提高病人对术后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度,改善术后镇痛质量,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满意度,为探索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宣教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我院普外科、妇科择期手术病人120例进行调查,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术前给予疼痛相关知识教育,术后疼痛控制及疼痛镇痛药物相关知识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教育。评估并比较两组病人对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对疼痛的期望基本一样,分别为(85.0%,83.3%),希望手术后是轻度疼痛;在目前疼痛控制方面,实验组无痛及轻度疼痛的比例占75.0%,对照组占51.6%,实验组的疼痛控制较对照组好,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实验组对疼痛教育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66.7%,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病人进行术前疼痛教育可提高其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及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访视 疼痛宣教 病人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健康教育的重点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小英 谢美云 辛映卿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老年 健康教育 护理对策 饮食习惯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素和 辛映卿 占文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20-1421,共2页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妊娠4~12周,拟行人流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组(LP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FP组)及单纯异丙酚组(P组),每组20例。LP组患者...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妊娠4~12周,拟行人流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组(LP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FP组)及单纯异丙酚组(P组),每组20例。LP组患者术前2h口服氯诺昔康片剂8mg,术中用异丙酚静脉麻醉;FP组麻醉诱导时先缓慢静注芬太尼1μg/kg,4min后开始静注异丙酚;P组单纯使用异丙酚。3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量为2mg/kg,术中根据患者的躯体反应必要时追加诱导量的1/3—1/2。观察术前及术中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异丙酚用量、清醒时间、术中肢动情况、术后恶心、呕吐、下腹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结果:3组术中BP、HR、SPO2术中肢动情况、清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丙酚用量、术后下腹疼痛程度LP组及FP组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无痛人流术,可显著减少异丙酚静脉麻醉的用药量,显著减轻患者术后下腹疼痛程度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超前镇痛 异丙酚 无痛人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疗效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詹文林 辛映卿 李而瑾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430-431,共2页
目的评价静脉镇痛(PCIA)与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应及安全性。方法200例上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J组和Y组,接受PCA治疗,J组使用静脉镇痛泵,Y组使用硬膜外镇痛泵。J组镇痛液为氯诺昔康40mg+吗啡8mg+氟哌利多5mg... 目的评价静脉镇痛(PCIA)与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应及安全性。方法200例上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J组和Y组,接受PCA治疗,J组使用静脉镇痛泵,Y组使用硬膜外镇痛泵。J组镇痛液为氯诺昔康40mg+吗啡8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至100ml;Y组镇痛液为0.75%布比卡因20ml+吗啡6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至100ml。结果J组与Y组术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上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静脉镇痛 上腹部 疗效比较 硬膜外镇痛泵 术后患者 生理盐水 氟哌利多 静脉镇痛泵 VAS评分 镇痛效应 氯诺昔康 布比卡因 不良反应 安全性 PCA 镇痛液 显著性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的实施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劲林 辛映卿 +4 位作者 邱赛琴 郑玩华 陈捷 肖惠璇 汤秀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259-260,共2页
目的本文根据广东省卫生厅手术室专科委员会提出2009中期评估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等防范措施,有效消除影响手术室患者安全的各种隐患,杜绝事故、减少差错,最大限度... 目的本文根据广东省卫生厅手术室专科委员会提出2009中期评估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等防范措施,有效消除影响手术室患者安全的各种隐患,杜绝事故、减少差错,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以及保障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患者安全目标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在颅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游志坚 徐红霞 +2 位作者 辛映卿 詹文林 程明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48-149,152,共3页
目的评价以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用药在颅脑手术麻醉中的作用。方法20例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靶控输注(TCI),维持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2.0μg/ml;BIS组根据BIS值调整麻醉深度,保持BIS值为50。监测... 目的评价以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用药在颅脑手术麻醉中的作用。方法20例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靶控输注(TCI),维持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2.0μg/ml;BIS组根据BIS值调整麻醉深度,保持BIS值为50。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BIS值。分别在麻醉前(T1)和手术中(T2)各取血8ml,用放免分析法测定血糖、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记录各组药物用量及术毕停药到清醒时间。结果两组病人MAP、HR、SpO2均保持平稳。与麻醉前相比,两组病人术中血糖及AngⅠ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IS组药物用量及停药到清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BIS作为反馈调控能减少麻醉维持中麻醉药物用量,有利于手术效果和病情变化的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脑电双频指数 靶控输注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文丽 徐沛金 辛映卿 《内科》 2016年第5期799-800,683,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就诊号录入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保温护理,常规组患者不进行...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就诊号录入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保温护理,常规组患者不进行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苏醒室(PACU)观察时间及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观察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寒战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常规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全麻患者进行保温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寒战的发生,显著提高全麻患者麻醉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护理 保温 麻醉 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访视在硬膜外麻醉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劲林 辛映卿 +2 位作者 陈捷 邱赛琴 肖惠璇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0年第6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对硬膜外麻醉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方法:将256例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结果:两组在术中疼痛程度、各项生理...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对硬膜外麻醉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方法:将256例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结果:两组在术中疼痛程度、各项生理指标、访视前后焦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术前访视对于减轻手术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术前访视 应激反应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昔康用于术毕镇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素和 辛映卿 程明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于开胸术毕加强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单纯全麻开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前及关胸时静脉用药,Ⅰ组(n=20)静注氯诺昔康8mg,Ⅱ组(n=20)静注0.9%氯化钠2ml。观察指标为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评分、心率、...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于开胸术毕加强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单纯全麻开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前及关胸时静脉用药,Ⅰ组(n=20)静注氯诺昔康8mg,Ⅱ组(n=20)静注0.9%氯化钠2ml。观察指标为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不良反应。观察时间点为:麻醉前、术毕清醒时、气管拔管时、拔管后5min和10min。结果与麻醉前各值比较,拔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各组明显升高(P<0.05),5min后恢复到麻醉前水平;术毕清醒时、拔管后10min,Ⅰ组与Ⅱ组相比,躁动显著减少(P<0.05);Ⅰ组与Ⅱ组相比,镇静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比Ⅱ组舒适(P<0.05);两组都无明显恶心、呕吐。结论氯诺昔康可加强单纯全麻开胸术毕苏醒期患者镇痛,防治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开胸术毕 加强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教育对腹部手术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劲林 辛映卿 陈捷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观察对患者开展疼痛知识必要的术前教育后,其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68例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依据住院病区分为A(术前教育88例)、B(非术前教育80例)... 目的观察对患者开展疼痛知识必要的术前教育后,其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68例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依据住院病区分为A(术前教育88例)、B(非术前教育80例)两组,对A组患者予以疼痛知识的宣讲,并于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 A组患者术后2h的VAS评分是(4.4±2.4)分,B组患者术后2h的VAS评分是(4.6±2.2)分,不具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12h的MPQ总分是(17.2±12.3)分,B组患者术后12h的MPQ总分是(21.4±11.7)分,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术后12h应用的镇痛药剂量是(25.5±9.1)mL,B组患者术后12h应用的镇痛药剂量是(36.4±10.5)mL,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中,共22人次进行了镇痛剂的肌注,B组患者中,共46人次进行了额外镇痛剂的肌注,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因素对患者疼痛反应至关重要,开展术前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并且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还能够帮助患者对术后的疼痛予以控制,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术前教育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汕头市干部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美云 吴小英 +1 位作者 李而瑾 辛映卿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89-490,共2页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了解干部技术人员身体健康状态,及早为受检者提供预防或治疗措施。方法按市健教委规定项目进行体检,并将每人体检结果分别集中,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检人员1 073人中:无异常67人,占6.3%;脂肪肝575人占53.5%,...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了解干部技术人员身体健康状态,及早为受检者提供预防或治疗措施。方法按市健教委规定项目进行体检,并将每人体检结果分别集中,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检人员1 073人中:无异常67人,占6.3%;脂肪肝575人占53.5%,高脂血症552人,占51.4%,前列腺增生症484人,占45.1%,高血压412人,占38.3%,高血糖264人,占24.6%,高尿酸259人,占24.1%。结论健康者仅占参检人数的6.3%,患病率前五位分别为脂肪肝、高脂血症、前列腺增生、高血压、高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检查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婴儿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小英 辛映卿 李而瑾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968-1968,共1页
关键词 导管 留置 穿刺术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手术体位不当所致并发症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29
18
作者 吴小英 辛映卿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08A期1495-1496,共2页
关键词 手术体住 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小英 辛映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1368-1368,共1页
目的 为了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好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 方法科室自查与院内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项监测查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及时整改 和总结。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均在正... 目的 为了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好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 方法科室自查与院内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项监测查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及时整改 和总结。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只有加深时医院感染 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空气污染 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静脉输入温液体对腹部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红 王跃伟 +2 位作者 蒋劲林 彭皓炎 辛映卿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评估术中静脉输入温液体对手术期维持正常人体核心温度的有效性。方法将134名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Ⅰ级或Ⅱ级且在腹部外科手术中采用普通的麻醉方式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67)静脉输入的液体维持于室温状态... 目的评估术中静脉输入温液体对手术期维持正常人体核心温度的有效性。方法将134名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Ⅰ级或Ⅱ级且在腹部外科手术中采用普通的麻醉方式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67)静脉输入的液体维持于室温状态,试验组(n=67)静脉输入的液体温度在37℃,手术开始后每隔30min测量1次体温。结果对照组前3h人体核心温度降至(35.50±0.13)℃,稳定至麻醉结束;试验组前60min人体核心温度降低,在麻醉结束时升至(36.91±0.17)℃。对照组26名患者出现2级及以上寒战,试验组没有患者出现2级及以上寒战(P<0.01)。结论静脉输入温液体在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及防止术后寒战均有效果,为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提供一种简便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液体 体温 围手术期低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