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 被引量:86
1
作者 赵韩强 郭宝龙 +1 位作者 赵东方 张波 《高等理科教育》 2010年第4期49-52,共4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以滑铁卢大学产学合作教育为例,分析了国外产学合作教育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我...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以滑铁卢大学产学合作教育为例,分析了国外产学合作教育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铁卢大学 合作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被引量:68
2
作者 赵韩强 赵树凯 余沛明 《高等理科教育》 2007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文章阐述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总结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并对如何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教学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韩强 赵树凯 《高等理科教育》 2006年第4期25-29,共5页
通过对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摆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位置,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树立通识化、终身化、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比较研究 中国 美国 课程体系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4
4
作者 赵韩强 赵树凯 潘洪涛 《理工高教研究》 2008年第2期68-70,共3页
如何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本科教育阶段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年来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 如何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本科教育阶段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年来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对如何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能力 创新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生创新意识 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韩强 曾兴雯 赵东方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6期30-33,共4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工作中积极拓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领域,顺应国家科技强军战略的需要,与空军联合实施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努力探索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切入点的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工作中积极拓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领域,顺应国家科技强军战略的需要,与空军联合实施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努力探索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切入点的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军地双方高度重视,并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义务;军地双方密切合作,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细心组织,分阶段实施培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生 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韩强 赵树凯 刘莉萍 《理工高教研究》 2006年第6期81-82,共2页
高等工科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作为高等工程教育主体的工科教师,更关系到21世纪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针对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工程教育 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高等工科院校 工科教师 教育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韩强 赵树凯 《高等理科教育》 2007年第5期72-74,共3页
文章提出了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基本思路: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制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8
作者 赵韩强 李亚汉 张宇鹏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认为构建层次化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认为构建层次化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全过程多主体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多维度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形成了"培养、评价、激励"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发展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发展 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韩强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37,62,共5页
当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 2亿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可以看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小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韩强 曾兴雯 +2 位作者 郭宝龙 余沛明 杨敏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3年第5期25-28,共4页
本文阐述了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社会需求,通过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深入推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措施... 本文阐述了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社会需求,通过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深入推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措施,形成了具有西电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课程体系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韩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9-90,共2页
在我国 ,农业劳动力过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在农村推力和城镇非农产业拉力以及转移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为了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急需深... 在我国 ,农业劳动力过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在农村推力和城镇非农产业拉力以及转移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为了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急需深化体制改革和进行有关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剩余劳动力 转移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韩强 《小城镇建设》 2001年第10期78-79,共2页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1998年,我国乡村人口8.69亿,乡村劳动力4.93亿。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只需要1.5亿左右的劳动力。乡镇企业已吸纳1.3亿,剩余劳动力大约有2亿。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农村剩余劳动力 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特色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韩强 郭宝龙 赵东方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5年第1期70-73,共4页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一批批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对行业特色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一批批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对行业特色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进一步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8
14
作者 宋杰 赵韩强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世纪之初 ,面对 2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 ,如何成功地实现转移成为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日本在战后初期 ,也曾遇到...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世纪之初 ,面对 2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 ,如何成功地实现转移成为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日本在战后初期 ,也曾遇到过农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但日本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 ,成功地实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从一个传统型的人口产业结构发展到了高度现代化的人口产业结构 ,日本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有许多经验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农业劳动力转移 二次大战后 经验借鉴 农村城市化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平 曾兴雯 +1 位作者 赵韩强 赵东方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年第3期4-6,共3页
依托普通高校为军队培养和造就大批军政兼优、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是军地双方开展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事业和新工程。本文总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过多年来探索形成的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求发展、... 依托普通高校为军队培养和造就大批军政兼优、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是军地双方开展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事业和新工程。本文总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过多年来探索形成的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求发展、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电子信息类军事人才为目标的国防生"多元立体化"的培养模式,以期对地方院校进一步完善国防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生 培养模式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和新加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莉萍 赵韩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第6期155-157,共3页
日本和新加坡作为率先进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在推进经济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们结合本国的国情,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民族文化的精华,重构了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集东西方文化... 日本和新加坡作为率先进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在推进经济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们结合本国的国情,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民族文化的精华,重构了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集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本文拟对日本和新加坡道德教育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的道德教育建设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模式 新加坡 日本 经济发达国家 国家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 共同价值观 东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能力、环境——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兴雯 杨敏 赵韩强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年第7期148-149,共2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创业教育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方法。本文提出"意识、能力、环境"的指导思想,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创业教育进行研究,通过对行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创业教育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方法。本文提出"意识、能力、环境"的指导思想,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创业教育进行研究,通过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内涵的解析,探索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教育实践途径,为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能力 环境 行业特色型大学 创业教育 探索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与人才引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国泉 赵韩强 孙凯 《科技.人才.市场》 2003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引进 人才使用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竞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东方 赵韩强 刘洋 《管理观察》 2015年第16期115-117,共3页
国防生由于受地方高校培养环境的限制和培养条件的制约,其军政素质与军校生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如何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国防生 军政素质 培养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平 曾兴雯 +1 位作者 赵韩强 郑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第2期5-5,127,共2页
依托普通高校为军队培养和造就大批军政兼优、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是军地双方开展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事业和新工程。本文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培养国防生的工作经验,对国防生的培养理念、管理模式、制度建设、实... 依托普通高校为军队培养和造就大批军政兼优、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是军地双方开展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事业和新工程。本文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培养国防生的工作经验,对国防生的培养理念、管理模式、制度建设、实践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培养国防生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国防生 教育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