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段勇威 赵自武 +2 位作者 鲍腾飞 陈雅文(综述) 谢文(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7期2142-2146,共5页
外泌体是来源于细胞的脂质微型囊泡,其含有多种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物质。细胞通过分泌外泌体,将这些物质运输到靶细胞,从而影响靶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大量研究显示外泌体不仅能影响主要的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如Wnt信... 外泌体是来源于细胞的脂质微型囊泡,其含有多种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物质。细胞通过分泌外泌体,将这些物质运输到靶细胞,从而影响靶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大量研究显示外泌体不仅能影响主要的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还能在肿瘤微环境中影响癌症干细胞、癌症的血管生成以及癌症的转移等多个方面。因而,外泌体在临床诊断、应用治疗方面存在重大潜在价值,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疗效检测、预后判断、药物传递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乳腺癌 研究进展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和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5
2
作者 唐鹏 赵自武 +5 位作者 刘颖娟 陈雅文 彭定辉 王冬 李一荣 谢文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性抗体,比较两种方法抗体检出率的差异,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0年2月16日至2月29日就诊于武汉雷神山医院确诊和疑似COVID-19患者,... 目的: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性抗体,比较两种方法抗体检出率的差异,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0年2月16日至2月29日就诊于武汉雷神山医院确诊和疑似COVID-19患者,共191例,根据入院及抗体测定时核酸检测结果分为2019-nCoV持续阳性组、2019-nCoV阳转阴组及2019-nCoV疑似组。并另外收取27例排除COVID-19患者作为对照组,用以检测测量方法的特异性。采集血清样本,分别用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IgM+IgG总抗体及IgM抗体。使用SPSS 24.0比较两种方法抗体检出率差异。结果: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2019-nCoV特异性抗体临床特异性为100%。持续阳性组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无明显差异。阳转阴组和疑似组化学发光法检测总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胶体金法(95.2%vs 76.2%,94.9%vs 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检测IgM在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COVID-19的诊疗过程中,抗体的检测可以辅助弥补咽拭子核酸检测的不足,化学发光法测定总抗体优于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检测IgM适用于疾病各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胶体金法 化学发光法 总抗体 IG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