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Fe_(2)O_(3)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贾生超 王元有 +1 位作者 周龙生 金党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3-579,共7页
使用一定配比的乙酰丙酮,无水乙酸钠,三氯化铁合成的乙酰丙酮铁作为前驱体材料,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两小时合成α-Fe_(2)O_(3),从而探寻光催化效率最佳反应条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紫外... 使用一定配比的乙酰丙酮,无水乙酸钠,三氯化铁合成的乙酰丙酮铁作为前驱体材料,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两小时合成α-Fe_(2)O_(3),从而探寻光催化效率最佳反应条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比表面积测试(BET),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情况下175°C下合成的α-Fe_(2)O_(3)还原六价铬的反应速率高于其他温度下合成的α-Fe_(2)O_(3)光催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铁 光催化 水热法 α-Fe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历程与框架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贾生超 张新科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96,共4页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制度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应用科技大学(FH)和中国高职制度设计发展历程和设计框架异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认为,科学的制度设计能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国高职教育制度应...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制度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应用科技大学(FH)和中国高职制度设计发展历程和设计框架异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认为,科学的制度设计能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国高职教育制度应当在特色与变革中不断提高科学性;引进先进国家教育理念需要结合本国教育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科技大学 高等职业教育 制度设计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运行系统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生超 张新科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在对比分析"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概念基础上,明确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定位,通过对中德两国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运行系统中的支持系统、实施形式、考核制度、运行机制四个方面进... 在对比分析"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概念基础上,明确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定位,通过对中德两国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运行系统中的支持系统、实施形式、考核制度、运行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对比阐述,对中国高职院校提出完善"工学结合"配套支持系统、建立"工学结合"教学质量制度、加大经费投入三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运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贾生超 《科技经济市场》 2006年第12期33-,共1页
本文阐述了大工程教育观的内涵,从一个教学案例出发,与学生一起讨论了四个解决方案,探讨了培养学生大工程观的教学方法。文章认为,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
关键词 大工程观 建筑给排水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生超 《内江科技》 2006年第8期105-106,共2页
纳滤膜技术具有操作压力低,处理效果好,可实现有用物质回收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本文就纳滤膜技术在工业废水的处理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关键词 纳滤膜 工业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企校协同框架下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实践研究——以“PRL互嵌式区园企校共发展”模式为例
6
作者 贾生超 袁强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框架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对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办学模式的纠偏,核心是理顺各参与方关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创新合作动力与合作路径,优化分配机制,形成稳固持续的合作关系。"PRL互嵌式区园企校共发展"办学... 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框架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对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办学模式的纠偏,核心是理顺各参与方关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创新合作动力与合作路径,优化分配机制,形成稳固持续的合作关系。"PRL互嵌式区园企校共发展"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以董事会为平台(P),以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为路径(R),从学校、系部、专业、课程4个层次(L),构建起基于利益分配为动力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了新的办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L 高职 体制机制 创新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金存 贾生超 赵明亮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77,共4页
以应用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双元制"等优秀办学传统,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合理因素,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改革学位学制、开发国际课程、吸引外国... 以应用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双元制"等优秀办学传统,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合理因素,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改革学位学制、开发国际课程、吸引外国留学生等,不断开拓海外教育服务市场,实现了国际化发展。借鉴其国际化经验,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要抓住国家推行对外投资战略的契机,构建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打造中国高职教育品牌,建立境内外校际交流的留学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高职教育 国际化 经验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贡献 贾生超 王如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79,共7页
提升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对于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行为效能、服务贡献等6个主范畴和责任意识、自学能力、就业质量等24个子范畴的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 提升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对于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行为效能、服务贡献等6个主范畴和责任意识、自学能力、就业质量等24个子范畴的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发现,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与学生个人素养、个人能力、行为效能、个人感受、服务贡献、培养结果等密切相关。其中,个人素养和能力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根本因素,同时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反馈作用。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培养质量需要加强质量监控,完善评价体系;施加教师影响,强化知识运用;注重内外兼修,提升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模型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职教育本土化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金存 贾生超 赵明亮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区域化"走向"本土化",是其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发展的表现。区域化发展反映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内在需求,而本土化发展则反映了国家利益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与外...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区域化"走向"本土化",是其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发展的表现。区域化发展反映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内在需求,而本土化发展则反映了国家利益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与外部干预。文章通过深度分析德国高职本土化发展经验,摭拾其成功因素,结合中国国情,旨在对形成中国本土特色的高职教育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高职 本土化 自发 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丽萍 王元有 +1 位作者 贾生超 陈锁金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10,共3页
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符合职业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课程关系和教学安排为例,阐明学科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符合职业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课程关系和教学安排为例,阐明学科课程体系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机制高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钱松 贾生超 《科技资讯》 2014年第26期177-177,共1页
高职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高职院校实践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于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缺失问题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原因的深刻分... 高职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高职院校实践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于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缺失问题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原因的深刻分析。通过对校企合作机制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论证,提出了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校企合作具体可操作性策略及方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 策略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理性的反拨:论高职教育专业文化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明亮 贾生超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9-21,共3页
高职专业文化是从业成员经过长期的职业实践积淀形成的职业标准、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它是经过教学法处理并服务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文化,具有职业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征,也是对高职教育技术理性崇拜的反拨,对... 高职专业文化是从业成员经过长期的职业实践积淀形成的职业标准、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它是经过教学法处理并服务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文化,具有职业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征,也是对高职教育技术理性崇拜的反拨,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育专业特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文化 高职教育 职业文化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理性的反拨——论高职教育专业文化建构
13
作者 赵明亮 贾生超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2-15,共4页
高职专业文化是从业成员经过长期的职业实践积淀形成的职业标准、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是经过教学法处理并服务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文化,具有职业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征,对高职教育技术理性崇拜的反拨,对实现高... 高职专业文化是从业成员经过长期的职业实践积淀形成的职业标准、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是经过教学法处理并服务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文化,具有职业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征,对高职教育技术理性崇拜的反拨,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育专业特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职专业文化建设遵循"器物"、"制度"、"精神"、"文化"逐层递进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文化 高职教育 职业文化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服务地方为重点服务行业为特色”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
14
作者 孙兴洋 贾生超 +1 位作者 钱俊 罗玉俊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办学实践中,坚持“服务地方为重点 服务行业为特色”,通过“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机制领校、服务亮校、开放 办校、双创活校、文化铸校、品牌塑校”八项举措,以工匠精神做实潜心育匠 事业,走出一条培养高...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办学实践中,坚持“服务地方为重点 服务行业为特色”,通过“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机制领校、服务亮校、开放 办校、双创活校、文化铸校、品牌塑校”八项举措,以工匠精神做实潜心育匠 事业,走出一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特色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经验 工匠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方法创新
15
作者 贾生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9期158-158,共1页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方法的创新在机电工程建设中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机电工程质量作为建筑使用价值中重要组成部分,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方法保证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方法的创新在机电工程建设中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机电工程质量作为建筑使用价值中重要组成部分,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方法保证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进行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对机电工程的施工方法进行了创新探究,使施工的质量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工程 施工质量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制度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生超 张新科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制度设计上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向世界推介的"德国经验"。借鉴德国经验,探究中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制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政府保障"工学结合"教学的外部...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制度设计上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向世界推介的"德国经验"。借鉴德国经验,探究中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制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政府保障"工学结合"教学的外部制度;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教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校内外衔接的协调机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制度设计 应用技术大学
原文传递
牵引挂车垂直泊车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生超 彭加耕 +1 位作者 黄伟 黄钦明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201,210,共13页
为解决牵引挂车由于结构复杂、盲区范围大等因素造成的人工泊车困难,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牵引挂车单步式垂直泊车的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方法。在规划阶段,提出以铰接角作为挂车最大虚拟转向角来计算最小转弯半径,考虑其在泊车过程中的碰撞约... 为解决牵引挂车由于结构复杂、盲区范围大等因素造成的人工泊车困难,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牵引挂车单步式垂直泊车的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方法。在规划阶段,提出以铰接角作为挂车最大虚拟转向角来计算最小转弯半径,考虑其在泊车过程中的碰撞约束,选定可行起始点区域,利用B样条曲线规划出一条无碰撞的参考路径。运动控制阶段,建立以挂车后轴中心为研究对象的运动学模型,设计基于该运动学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器,针对该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参考信息选取原则。最后,利用Simulink与TruckSim针对不同泊车起始点与不同车位尺寸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使牵引挂车的泊车起始点为可行起始区域内的任意值,扩大了起泊点的可选范围;车辆可无碰撞地泊入垂直车位且具有较小的跟踪误差,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泊车 牵引挂车 路径规划 运动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