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谭杏飞 蓝惠兰 +2 位作者 张秀浓 黄碧灵 廖游玩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45-1647,共3页
目的将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以提高危重病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细节思维方法找出护理问题的细节根源,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将细节思维管理贯穿于落实核心制度,执行制度管理,实施细节管理,规范护理流程。结果实施... 目的将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以提高危重病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细节思维方法找出护理问题的细节根源,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将细节思维管理贯穿于落实核心制度,执行制度管理,实施细节管理,规范护理流程。结果实施细节思维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由实施前的93.63分提高到实施后的98.31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由92.33分提高到98.56分,护理记录书写返修率为零,护理文件书写符合率达100%;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由90.26%提高到97.6%,难免压疮发生率由1.6%下降到0.023%,压疮发生率为零;患者满意度由80.52%上升到90.18%;护士工作满意度由72.55%上升到90.19%。护理夜查房不良条数从每年29条减少到9条。结论在ICU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减少了护理缺陷与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培养了护士临床思维意识,优化了护理管理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细节思维 护理质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并发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4
2
作者 谭杏飞 蓝惠兰 丁泽林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5-906,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患者发生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 5 7例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并发腹胀的原因 ,采取护理措施 ,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5例患者腹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促进了无创正压通气的配合 ,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患者发生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 5 7例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并发腹胀的原因 ,采取护理措施 ,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5例患者腹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促进了无创正压通气的配合 ,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并发腹胀与护理人员对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掌握、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和病人的配合有关 ,正确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技术 ,设置合理的呼吸机参数 ,并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能缓解腹胀程度 ,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腹胀 患者 护理对策 病人 呼吸机 缓解 程度 目的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细菌培养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谭杏飞 陈瀚熙 +4 位作者 蓝惠兰 李艳敏 张秀浓 陈丽芳 柏志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5期92-94,共3页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细菌定植情况,为湿化管道系统的更换时间及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采用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机械通气超过72h以上的患者276例,分别于上机72h、168h、240h、336h、504h、672h采集呼...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细菌定植情况,为湿化管道系统的更换时间及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采用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机械通气超过72h以上的患者276例,分别于上机72h、168h、240h、336h、504h、672h采集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共采集标本数3 271个,分离出病原菌9种541株。其中,呼吸机管道403株,冷凝水124株,湿化罐湿化液14株,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机械通气时间下,呼吸机管道、冷凝水、湿化罐湿化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呼吸机管路、湿化罐湿化液的细菌定植量不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湿化液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可延长至28d更换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湿化 管道 冷凝水 湿化罐 湿化液 细菌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在ICU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谭杏飞 蓝惠兰 +3 位作者 李艳敏 张秀浓 陈丽芳 廖游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8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监护记录电子表格模板,构建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系统将监护设备产生的数据通过信息转换成电脑自动采集。实时记录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有创压力监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项目。...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监护记录电子表格模板,构建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系统将监护设备产生的数据通过信息转换成电脑自动采集。实时记录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有创压力监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项目。出入量模块系统自动统计数据并产生显示时间性的数据资料,将数据描绘成示意图。系统自动识别异常结果并用红色显示界面提醒,护士可以重新确认修正自动采集的生命体征数值。将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实施前后的护理成本、时间、护理文件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书写纸张成本由(3.64±0.75)页降为(2.71±1.20)页;护理书写时间(分钟/小时)由(4.55±0.59)降为(2.95±0.51),书写人力资源成本、监护数据采集(%)由f90.06±2.83)提高到(95.66±3.40);护理记录书写整体质量(%)由(93.64±3.82)提高到(98.69±1.11);护士对书写工作满意度(%)由(90.25±1.94)提高到(97.11±2.16)。结论DoCare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体现重症监护记录的一站式护理记录模式,它使监护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与连续性,节约了护理成本,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的整体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尤其对重症监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 ICU护理记录模式 质量管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ICU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32
5
作者 蓝惠兰 黄惠根 +1 位作者 谭杏飞 黄碧灵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ICU人力资源合理运用,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利用,采取改变排班模式,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进行ICU专科技术的培训。结果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均在96%以上;无... 目的探讨综合ICU人力资源合理运用,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利用,采取改变排班模式,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进行ICU专科技术的培训。结果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均在96%以上;无褥疮及护理差错的发生;床位使用率从68%上升到100%;平均住院天数从6d下降到3.6d;护士平均每年积存补休假1053h下降到210h;护士对排班方式都持赞同意见。结论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潜能及积极性,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ICU 护士 合格率 住院天数 护理文件 排班方式 排班模式 护理差错 褥疮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尿管在ICU病人大便失禁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彦 黄碧灵 +3 位作者 蓝惠兰 曾美环 谭杏飞 廖游玩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2-843,共2页
目的探讨ICU大便失禁病人留置气囊尿管引流的效果。方法对16例大便失禁病人进行气囊尿管引流(实验组),观察其肛周皮肤受损痊愈所需要的时间,与18例单纯采用聚维酮碘软膏的方法(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肛周皮损痊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 目的探讨ICU大便失禁病人留置气囊尿管引流的效果。方法对16例大便失禁病人进行气囊尿管引流(实验组),观察其肛周皮肤受损痊愈所需要的时间,与18例单纯采用聚维酮碘软膏的方法(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肛周皮损痊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带气囊尿管引流,明显缩短ICU大便失禁病人的肛周皮肤痊愈时间,大大减轻病人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尿管 大便失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皮肤评估表格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碧灵 蓝惠兰 +3 位作者 戴红霞 李华 谭杏飞 廖游玩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皮肤评估表格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进入ICU的1 278例患者中筛选出465例患者,护士对其进行仔细护理体检和压疮的危险性评估;对皮肤有高危情况的患者及时填写压疮危机评估表,对已有皮肤状况或已发生... 目的探讨两种皮肤评估表格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进入ICU的1 278例患者中筛选出465例患者,护士对其进行仔细护理体检和压疮的危险性评估;对皮肤有高危情况的患者及时填写压疮危机评估表,对已有皮肤状况或已发生压疮的患者填写患者皮肤情况报告表。结果填报压疮危机评估表152例中有126例评估为高危(占82.92%);填写皮肤情况报告表313例次,实际有压疮52例(占16.6%),压疮好转或治愈转出ICU的患者为31例(占59.6%)。结论使用压疮危机评估表和皮肤情况报告表动态管理压疮,能预防和及时治疗压疮,值得在ICU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皮肤评估表格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呼吸机管道湿化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蓝惠兰 谭杏飞 +4 位作者 陈萍云 陈瀚熙 张秀浓 陈丽芳 廖游玩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年第7期2588-2591,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呼吸机管道湿化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为预防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6例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28d以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型无加热丝的呼... [目的]探讨两种呼吸机管道湿化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为预防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6例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28d以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型无加热丝的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观察组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丝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两组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分别于上机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及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结果]两组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每日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密闭式双加热丝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湿化效果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能保证机械通气的湿化质量,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道湿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集束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管理在ICU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碧灵 蓝惠兰 +3 位作者 戴红霞 李华 廖游玩 谭杏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ICU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5名进修护士通过岗前培训,进行入监护室前教育,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ICU进修护士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调查表》和《进修护士带教意见反馈表》,对...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ICU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5名进修护士通过岗前培训,进行入监护室前教育,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ICU进修护士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调查表》和《进修护士带教意见反馈表》,对进修护士和带教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结果进修护士接受进修学习培训后,其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比进修前明显提高(P<0.05)。进修护士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率为98.1%。结论对进修护士进行目标管理,能提高其专科素质和综合能力,取得良好的进修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带教 目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加热式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碧灵 蓝惠兰 +2 位作者 陈瀚熙 廖游玩 谭杏飞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1年第11期3050-305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加热式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综合ICU使用普通一次性呼吸机湿化管道(对照组)和一次性双加热式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加热式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综合ICU使用普通一次性呼吸机湿化管道(对照组)和一次性双加热式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实验组)病人各30例,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命体征、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胸部X线片结果、痰痂形成例数、痰培养结果、VAP发生例数。[结果]机械通气同等时间内,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增加使用时间至168h、240h,甚至336h,其VAP发生例数无显著增加。[结论]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式湿化管道系统,可以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管路 湿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伺服性加温控制型呼吸湿化器的应用对呼吸道与呼吸机回路细菌定植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蓝惠兰 谭杏飞 +7 位作者 陈萍云 唐桂平 梁大连 陈瀚熙 张秀浓 陈丽芳 廖游玩 王媚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3期798-801,共4页
[目的]分析双伺服性加温控制型呼吸湿化器对呼吸道与呼吸机管道细菌定植的影响,为规范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72h以上106例病人,使用伺服性加温控制型呼吸湿化器... [目的]分析双伺服性加温控制型呼吸湿化器对呼吸道与呼吸机管道细菌定植的影响,为规范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72h以上106例病人,使用伺服性加温控制型呼吸湿化器,分别于建立人工气道上机当天及应用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采样,采样部位分别为病人的咽喉部、下呼吸道、呼吸机接头端、呼吸机管道吸气端、呼吸机管道呼气端、湿化罐湿化液;对采样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致病菌,比较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致病菌的阳性率、定植率。[结果]呼吸机管道的定植菌与呼吸道病原菌具有同源性;呼吸道相同部位不同采样时间的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管道相同部位不同采样时间的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使用双伺服性加温控制型呼吸湿化器至28d,呼吸道细菌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细菌定植增加,而呼吸机管道系统随机械通气时间的增加细菌定植无明显增加;使用双伺服性加温控制型呼吸湿化器无污染的情况下持续使用是安全的,对长期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呼吸机管道无需常规更换,对有污染或故障的呼吸机管道应及时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湿化 湿化器 呼吸机管道 细菌定植 呼吸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护理成本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蓝惠兰 黄碧灵 +3 位作者 王首红 谭杏飞 廖游玩 覃铁和 《护理学报》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护理成本。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无加热丝组使用MR410型湿化管道系统,吸气与呼气管路均无加热丝;单加热丝组使用MR730型湿化管道系统,吸气管路带... 目的比较3种不同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护理成本。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无加热丝组使用MR410型湿化管道系统,吸气与呼气管路均无加热丝;单加热丝组使用MR730型湿化管道系统,吸气管路带加热丝而呼气管路无加热丝;双加热丝组采用MR850型湿化管道系统,密闭式一次性、双加热式自动加水、加湿;3组均使用统一厂家的呼吸机和湿化液(灭菌注射用水)。分析比较3组的护理成本:观察每组维护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护理时数,计算护理人力成本、护理耗材成本及处理并发症(气道痉挛、气道湿化不足及湿化过度)形成的护理成本。结果3组呼吸机管道更换、添加湿化液、倾倒冷凝液、并发症处理护理时数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加热丝组的各项护理时数均少于无加热丝组和单加热丝组(P<0.05)。3组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护理人力成本、其他成本及合计总成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加热丝组护理总成本最低[(2313.2±150.7)元/例],无加热丝组护理总成本最高[(7924.5±1522.7)元/例]。护理耗材成本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850型密闭式一次性双加热式、自动加水加温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护理成本低,使用方便,可节省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湿化管道系统 护理成本 护理时数 医院成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角色适应理论改进ICU进修护士的带教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萍云 谭杏飞 +1 位作者 蓝惠兰 陈丽芳 《护理管理杂志》 2011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ICU进修护士临床带教的方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74名ICU进修护士作为试验组,80名ICU进修护士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护士采取改进后的带教方法,将角色适应理论应用于带教中;对照组遵循常规带教方法。评价进修前后两组护士的理论知... 目的探讨ICU进修护士临床带教的方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74名ICU进修护士作为试验组,80名ICU进修护士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护士采取改进后的带教方法,将角色适应理论应用于带教中;对照组遵循常规带教方法。评价进修前后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带教满意度。结果进修后,试验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带教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角色适应理论对ICU进修护士进行带教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进修护士 角色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使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黄碧灵 蓝惠兰 +4 位作者 覃铁和 廖游玩 谭杏飞 陈翰熙 陈萍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6期1452-1453,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使用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使用传统“标准型”呼吸机湿化管道(A组)和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B组)的病人各30例,观察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病人的...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使用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使用传统“标准型”呼吸机湿化管道(A组)和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B组)的病人各30例,观察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病人的通气时间、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平均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管道护理时数、痰液黏稠度、气道痰痂形成、高气道反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道等情况。[结果]在呼吸机管道总更换次数、管道平均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在痰液黏稠度、气道痰痂形成、高气道反应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湿化作用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保证机械通气的质量,操作简单,并能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减少物品的消耗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 湿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1
15
作者 黄碧灵 蓝惠兰 +3 位作者 谭杏飞 廖游玩 陈纯波 叶珩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提高危重病人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的成功率。[方法]对132例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12h和24h以后分别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提高危重病人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的成功率。[方法]对132例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12h和24h以后分别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观察留置鼻肠管的成功率。[结果]置管12h后成功率42.4%,24h后成功率82.6%,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置管并发症。[结论]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成功率较高,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对病人刺激小,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 螺旋形鼻肠管 被动等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被引量:14
16
作者 柏志英 谭杏飞 +2 位作者 廖游玩 郭思敏 蓝惠兰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60-61,共2页
对27例实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危重患者在抢救治疗的同时,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24例营养支持治 疗效果满意;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腹泻。提出选择适当的营养液做好心理护理、喂养护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并 发症是肠内营养得以顺利... 对27例实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危重患者在抢救治疗的同时,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24例营养支持治 疗效果满意;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腹泻。提出选择适当的营养液做好心理护理、喂养护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并 发症是肠内营养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7
作者 伍玉琴 李艳敏 +2 位作者 蓝惠兰 罗翱翔 谭杏飞 《现代医院》 2020年第11期1619-1621,1629,共4页
回顾国内外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究国内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困境,为进一步开展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相关性研究,探索有效而实用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回顾国内外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究国内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困境,为进一步开展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相关性研究,探索有效而实用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护理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5
18
作者 蓝惠兰 李雪球 +3 位作者 覃铁和 谭杏飞 黄碧灵 廖游玩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对已经进行湿化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与否对吸痰效果以及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30h以上患者101例,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吸痰时不滴注生理盐水,B组吸痰时按传统方法... 目的探讨对已经进行湿化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与否对吸痰效果以及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30h以上患者101例,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吸痰时不滴注生理盐水,B组吸痰时按传统方法常规滴注生理盐水2ml,通过观察吸痰时患者咳嗽反应、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痰液黏稠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吸痰时患者心率、收缩压以及痰液黏稠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滴入生理盐水后吸痰前心率、血压均升高,而血氧饱和度下降,与B组比较,A组吸痰时呛咳、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湿化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舒张压升高、患者刺激性咳嗽、VAP的发生率升高等不利影响,因此,机械通气吸痰不应将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常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 机械 生理盐水 气管内滴药 气管内吸疫 机械通气患者 气管内滴注 湿化气道 相关性肺炎(VAP) 吸痰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91
19
作者 蓝惠兰 黄惠根 +3 位作者 李秋屏 黄碧灵 廖游玩 谭杏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探讨ICU分层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综合ICU病区建立护士人力资源分层管理模式架构,将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的不同,设置为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3层,界定并强化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采用分层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ICU分层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综合ICU病区建立护士人力资源分层管理模式架构,将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的不同,设置为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3层,界定并强化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采用分层管理方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及管理。将分层前(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与分层后(2006年1月至2007年12)的护理管理质量检查评分(病房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教学质量评分)、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病房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由93.63分提高到98.88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由95.32分提高到99.26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由92.33分提高到99.56分,护理文件书写符合率达100%,护理记录书写返修率为零;教学质量评分由90.55分提高到95.56分,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由70.51%上升到88.78%、护士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2.55%上升到90.8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我科评为护理质量管理优秀科室。结论分层管理方法能很好的开发人力资源,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组长的协调能力及管理水平,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整体上提高了ICU护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管理研究 临床护理 护理方法
原文传递
双导丝螺旋型鼻肠管用于危重患者置管的方法及护理 被引量:30
20
作者 蓝惠兰 陈纯波 +5 位作者 黄碧灵 谭杏飞 廖游玩 叶珩 曾红科 蒋文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肠内置管方法与护理。方法50例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置管。①监测置管前、中、后患者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的情况;②对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及置管成功率进行比较,以...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肠内置管方法与护理。方法50例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置管。①监测置管前、中、后患者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的情况;②对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及置管成功率进行比较,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41例导管端置于幽门后,成功率为82.0%;平均置管时间(24.5±4.9)min;置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平均动脉压升高,与置管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置管结束后1h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恢复到置管前水平;置管对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5);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结论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肠内置管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插管法 胃肠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