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对油麦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许钰颖 许小娣 +8 位作者 方勇 朱彬 邵贵荣 林咏铭 曹萍 崔田 蒋鹏 林志滔 林魁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58-60,共3页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油麦菜种子萌发的情况,将金品四季油麦菜种子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同时分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5℃时金品四季油麦菜各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油麦菜种子萌发的情况,将金品四季油麦菜种子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同时分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5℃时金品四季油麦菜各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71.3%、86.3%、38.64;20℃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8.0%、90.3%、57.68。说明油麦菜的最佳萌发温度为15~20℃,高于25℃时发芽率明显下降,不宜播种,10℃时发芽率较低,且发芽天数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麦菜 温度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催芽方法对茼蒿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小娣 许钰颖 +6 位作者 林志滔 曹萍 崔田 蒋鹏 邵贵荣 林魁 林咏铭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68-69,72,共3页
以春晓茼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沙中发芽法等3种催芽方法开展催芽试验,探讨不同催芽方法对春晓茼蒿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中发芽法结果表现最好,发芽率达到87%;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次之,平均发芽... 以春晓茼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沙中发芽法等3种催芽方法开展催芽试验,探讨不同催芽方法对春晓茼蒿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中发芽法结果表现最好,发芽率达到87%;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次之,平均发芽率为78%;纸上发芽法效果最差,平均发芽率只有65%,未达到合格标准。建议茼蒿催芽采用沙中发芽法,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为茼蒿种子检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茼蒿 催芽方法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药材“零库存”模式的探讨
3
作者 何才宝 许钰颖 张正泉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8期22-23,共2页
通过对医院药材订货、入库、贮存、出库运行流程的分析,探讨医院降低药材库存量,减少资金积压的可行性,在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同时,实现药材的“零库存”,避免药材和资金的大量积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药品 器材 零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玄府”理论探析慢性肝病微观机制及理药新思
4
作者 许钰颖 赵长普 +4 位作者 李荣枝 张雨 王菲 郝晨源 束光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4-255,共12页
《黄帝内经》中的“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以化、成之用、变、动、衡衍生万物,高度凝练彰显道之含义本真,指导自然万物包括疾病的发生变化进展。故万千实体病状的表象皆是阴阳气化的应象。玄府由阴阳气化形成所涵养司调,其为枢纽、通道,... 《黄帝内经》中的“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以化、成之用、变、动、衡衍生万物,高度凝练彰显道之含义本真,指导自然万物包括疾病的发生变化进展。故万千实体病状的表象皆是阴阳气化的应象。玄府由阴阳气化形成所涵养司调,其为枢纽、通道,佐助气之出入变化,实现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玄府为转枢,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的宏观调控、整体思想下探析慢性肝病的微观机制,结合线粒体、外泌体、超微肝筛结构在慢性肝病形成进展中的作用机制,阐释在该理论指导下慢性肝病的本始之质、症状标象与其生理病理功能的密切内在关联性。现代研究表明,细胞自噬、肠道菌群失调、糖脂代谢紊乱、炎症因子激活、铁死亡等相关微观病理机制参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深刻剖析祖国医学的阴阳理念与现代医学的病理机制的共同内涵,总结出相关微观病理机制与“阳化气,阴成形-玄府”理论对慢性肝病发挥的指导统调作用的对应性。风药升生,透转玄府;辛甘合化,振阳散阴,具风药之性和辛甘合化之义的方药契合“阳化气,阴成形-玄府”理法之机。本文将辨宏观—辨微观相结合,旨在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玄府”理论解释慢性肝病的科学内涵和微观病理机制,并探索出辛甘合化、振阳启玄散阴之理法方药对慢性肝病的防治作用,为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与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玄府 慢性肝病 微观机制 理法方药
原文传递
不同基肥和包衣处理对青梗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崔田 方勇 +9 位作者 朱彬 林晓 曹萍 蒋鹏 邵贵荣 颜光申 林魁 林志滔 许小娣 许钰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73-74,80,共3页
为研究不同基肥、包衣处理对青梗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索最适合青梗菜生长发育的培育处理方法。本试验以金品矮脚青梗菜为试验材料进行6个不同基肥与包衣处理,对比观察其后期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结果表明,有机肥作基肥,结合包衣处理,... 为研究不同基肥、包衣处理对青梗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索最适合青梗菜生长发育的培育处理方法。本试验以金品矮脚青梗菜为试验材料进行6个不同基肥与包衣处理,对比观察其后期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结果表明,有机肥作基肥,结合包衣处理,青梗菜农艺性状表现好、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梗菜 基肥 包衣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机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明德松 许钰颖 邓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8-360,381,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相关耐药机制。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我国15个省(市)2 354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物机制,主要是产生碳青霉烯酶、外膜蛋白缺失和Ade ABC外排系统3种。结果在淮河以北地区鲍曼... 目的了解我国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相关耐药机制。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我国15个省(市)2 354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物机制,主要是产生碳青霉烯酶、外膜蛋白缺失和Ade ABC外排系统3种。结果在淮河以北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OXA-51、Int1、OXA-23、OXA-58、IMP及VIM检出率分别为99.4%、97.2%、77.0%、1.6%、1.1%和0.8%,淮河以南地区分别为91.7%、62.8%、78.8%、2.4%、3.5%和1.0%;SIM和OXA-24基因在我国尚无检出报道。外膜蛋白缺失率达91.7%,Ade ABC外排系统检出率为55.4%。结论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机制以外膜蛋白缺失和存在OXA-51、OXA-23基因及Ade ABC外排系统为主,金属酶基因IMP及VIM检出率均很低,SIM和OXA-24基因尚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外膜蛋白 外排系统 碳青霉烯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