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和芽的分化 被引量:34
1
作者 兰芹英 李启任 +2 位作者 何惠英 张艳军 解星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对影响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同一成熟度的外植体 ,其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率、芽分化率、分化时间均明显优于叶片。不同放置方式和光照时间对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亦有影响 ,叶背向下放置 ,光照时间 2 4h/d和 10h/... 对影响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同一成熟度的外植体 ,其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率、芽分化率、分化时间均明显优于叶片。不同放置方式和光照时间对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亦有影响 ,叶背向下放置 ,光照时间 2 4h/d和 10h/d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 ,分别为 10 0 %、 97%。光照时间对叶柄愈伤组织诱导无显著影响 ,但光照 2 4h/d和 10h/d较无光照处理的明显促进芽的分化。叶柄培养以N6,KC和 1/2MS培养基为佳。叶片培养则以P ,N6和 1/2MS为好。以未展叶叶柄为外植体 ,从接种到丛芽分化共 4 9d ,较已有报道提前 11~ 3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愈伤组织 诱导 芽分化 外植体 培养基 光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间种覆荫树对云南大叶茶品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罗琼仙 何青元 +8 位作者 肖海军 解星云 汪云刚 殷丽琼 陈孝权 谭光荣 陈玫 罗梓文 刘德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64-1869,共6页
从旱冬瓜、洋紫荆、云南樟3种树间种覆荫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推断适宜云南大叶种茶的间种覆荫树类型。同时采摘间种树直接覆荫一芽二叶鲜叶与同地块2.5倍间种树高距离外茶鲜叶加工成蒸青固样和晒青茶样品,对每一种间种树覆荫对茶叶品... 从旱冬瓜、洋紫荆、云南樟3种树间种覆荫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推断适宜云南大叶种茶的间种覆荫树类型。同时采摘间种树直接覆荫一芽二叶鲜叶与同地块2.5倍间种树高距离外茶鲜叶加工成蒸青固样和晒青茶样品,对每一种间种树覆荫对茶叶品质的改变做纵向比较分析,对不同树种覆荫品质特性做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旱冬瓜覆荫茶叶含氮化合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增长明显,滋味浓厚、回甘;洋紫荆覆荫茶叶EGC、EGCG、游离氨基酸增长明显,ECG、水溶性果胶等明显下降,滋味醇浓略带有洋紫荆花香;云南樟覆荫茶叶含N化合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大幅下降,EGCG增长明显,口感从苦涩突出转变为微涩协调。纵向比较3个树种覆荫茶叶的品质差异,得出覆荫茶叶含氮品质成分与该覆荫树种固氮能力相关。茶园间种树选择首先剔除有毒、有异味的树种,优先选择有固氮根瘤菌树种,间种树种应多树种配置,旱冬瓜可作为云南大叶种茶区主要的间种覆荫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间种覆荫树 旱冬瓜 洋紫荆 云南樟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生态茶园发展建设情况及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云娜 汪云刚 +4 位作者 包云秀 李隆伟 曲浩 张艳梅 解星云 《中国热带农业》 2018年第3期20-23,共4页
从云南省生态茶园的发展现状出发,详细介绍了云南生态茶园的要求、优势、发展历程以及模式,指出了云南生态茶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生态茶园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茶树良种繁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少春 梁名志 +5 位作者 刘本英 包云秀 陈春林 田易萍 孙承冕 解星云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6期32-36,共5页
本文回顾了云南省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考察、收集与保存研究的状况,并通过分析茶树无性系新品种选育研究、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和茶树良种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提出了茶树良种繁育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云南省 茶树良种 繁育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香优质红茶杂交新品种云茶红1号的选育
5
作者 包云秀 梁名志 +5 位作者 陈春林 邓少春 田易萍 杨兴荣 解星云 徐丕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26-28,共3页
云茶红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云抗10号(♂)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的无性系新品种。2005—2011年(13~19足龄)连续7年产量测定表明,云茶红1号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52.0%,比福鼎大白茶高69.8%;生化... 云茶红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云抗10号(♂)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的无性系新品种。2005—2011年(13~19足龄)连续7年产量测定表明,云茶红1号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52.0%,比福鼎大白茶高69.8%;生化成分分析表明,云茶红1号内含物质丰富且比例协调,夏季茶多酚含量达35.6%,茶黄素为1.208%,具有适制优良红茶的物质基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评审结果表明,云茶红1号红碎茶品质总分为92.23分,高于对照云抗10号(91.90分)。2012年10月经专家鉴评,云茶红1号为高香、优质、丰产红茶杂交新品种;2014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滇登记茶树2014006号。适宜在云南省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云茶红1号 品种选育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况漫谈茶产业发展
6
作者 罗琼仙 刘本英 +4 位作者 何青元 孙雪梅 韩海华 解星云 汪云刚 《福建茶叶》 2013年第6期12-14,共3页
中国居民营养状况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建议利用茶叶对人体的调节功能,在学生营养餐及园工工休时间中补充奶茶或推广茶叶品鉴活动,即能补充营养又减少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率。再从普及营养知识,全面深入开发青年人及农村终端消费市... 中国居民营养状况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建议利用茶叶对人体的调节功能,在学生营养餐及园工工休时间中补充奶茶或推广茶叶品鉴活动,即能补充营养又减少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率。再从普及营养知识,全面深入开发青年人及农村终端消费市场,加强茶叶深加工应用日常化、普遍化,化解茶业产能的过剩,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 茶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