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133、HER2、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Hp感染、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金欢 许晴晴 薛晓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13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13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存在Hp感染75例,未发生Hp感染25例;存在淋巴结转移45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55例。随访2年,56例患者发生复发或死亡,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44例纳入预后良好组。取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对组织中CD133、HER2、HIF-1α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并探究CD133、HER2、HIF-1α表达情况与患者Hp感染、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133、HER2、HIF-1α表达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组织中CD133、HER2、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00%、25.00%、66.00%,均高于癌旁组织(18.00%、4.00%、4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Hp感染的患者中胃癌组织的CD133、HER2、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67%、30.67%、72.00%,均显著高于未发生Hp感染患者(48.00%、8.00%、4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的CD133、HER2、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33%、48.89%、80.00%,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70.91%、5.45%、5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胃癌组织的CD133、HER2、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93%、37.50%、75.00%,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47.73%、9.09%、5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D133、HER2表达阳性率对胃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1、0.762,HIF-1α表达阳性率对胃癌预后不良的预测AUC值为0.602。结论CD133、HER2、HIF-1α在胃癌组织及发生感染Hp、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且CD133、HER2表达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 Α亚基 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 胃癌 幽门螺杆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中hTERT的表达和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薛晓婕 汪宏良 陈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索去甲斑蝥素(NCTD)诱导食管癌细胞Eca-109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 ERT)表达和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1、2、4、8、16μg/ml)NCTD及不同作用时间(12、24 h)对食管... 目的探索去甲斑蝥素(NCTD)诱导食管癌细胞Eca-109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 ERT)表达和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1、2、4、8、16μg/ml)NCTD及不同作用时间(12、24 h)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的影响;TUNEL法配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NCTD+Eca-109组(实验组)和Eca-109组(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PTPRO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hT ERT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显示,NCTD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不同作用时间和浓度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显示,实验组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较对照组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染,核形缩小;MSP检测显示,对照组PTPRO基因启动子发生明显甲基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实验组hT ER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NCTD对食管癌细胞Eca-109有细胞毒性,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T ERT蛋白表达和PTPRO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去甲斑蝥素(NC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1和Puma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薛晓婕 刘佳佳 谢华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827-82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的凋亡抑制基因Mcl-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um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Mcl-1和Puma基因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46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cl-1在10例正常宫颈组... 目的探讨新的凋亡抑制基因Mcl-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um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Mcl-1和Puma基因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46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cl-1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较低。46例宫颈癌组织中,40例Mcl-1表达强阳性,占80.7%。Puma的表达仅13例,占32.5%。基因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uma和Mc-1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存在某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细胞 基因表达调控 宫颈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25、Cyt-c和MGMT基因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薛晓婕 陈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细胞色素C(Cytochromes c,Cyt-c)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40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细胞色素C(Cytochromes c,Cyt-c)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40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卵巢良性病变组)、50例同期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ELISA法检测Cyt-c水平,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势能。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A125和Cyt-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CA125表达水平在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基因启动子在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中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率分别为75.3%和21.8%,健康对照组未发生甲基化。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Cyt-c和MGMT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助于提高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及对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A125 CYT-C MG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在ONO-AE-248诱发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薛晓婕 刘佳佳 +3 位作者 羊建 段承刚 刘晓燕 谢华福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ONO-AE-248 中性粒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O-AE-248诱发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Mcl-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晓婕 刘佳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淋巴瘤细胞株的髓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在ONO-AE-248刺激的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 nuclear neutrophils,PMN)非凋亡程序化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确定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模式提供线索。方法 Ficoll法新... 目的研究淋巴瘤细胞株的髓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在ONO-AE-248刺激的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 nuclear neutrophils,PMN)非凋亡程序化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确定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模式提供线索。方法 Ficoll法新鲜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与ONO-AE-248共同培养运用流式、RT-PCR和Western-bloting技术,对接受ONO-AE-248刺激的PMN的Mcl-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ONO-AE-248刺激2 h时中性粒细胞Mcl-1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特异性抗Mcl-1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发现其在凋亡组与非凋亡组的表达有明显差异性,表现为上升的趋势。结论 Mcl-1在ONO-AE-248诱导的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凋亡和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的关键性差异点。Mcl-1在ONO-AE-248诱导的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和传统凋亡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可能是不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ONO-AE-248 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 凋亡 髓细胞白血病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晓婕 汪宏良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株的凋亡及相关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GEM在不同浓度(1、2、4、8、16μg/ml)及不同时间(12、24 h)下对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4. 26μg/m...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株的凋亡及相关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GEM在不同浓度(1、2、4、8、16μg/ml)及不同时间(12、24 h)下对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4. 26μg/ml GEM(处理组)处理Eca-109细胞,另设GEM未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4 h后两组凋亡情况;提取两组相应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表达差异量较大的蛋白质点,确定蛋白质类型和功能; 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培养12、24 h后ASC、Mcl-1和Bax-α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两组细胞线粒体超微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 GEM对Eca-109细胞增殖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2、24 h的IC_(50)分别为5. 13μg/ml和4. 26μg/ml;经GEM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Bax-α、ASC和Mcl-1。GEM处理组12、24 h后ASC和Bax-α表达水平均高于GEM未处理组,而Mcl-1表达量则相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GEM处理组细胞线粒体的超微形态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结论 GEM能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通路调节ASC、Mcl-1和Bax-α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TMS1/ASC MCL-1 Bax-α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抑制剂CPI-455对ESCC细胞系Eca-109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晓婕 刘彬 李文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234-223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lysine demethylase 5C,KDM5C)抑制剂CPI-455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系Eca-109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运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PI-455对E... 目的:本研究探讨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lysine demethylase 5C,KDM5C)抑制剂CPI-455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系Eca-109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运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PI-455对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CPI-455对Eca-109细胞线粒体内部超微结构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CPI-455诱导Eca-109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测定CPI-455对Eca-109细胞中p53、Bax、KDM5C、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分析显示:CPI-455能够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电镜下观察Eca-109细胞内结构显示:CPI-455引起Eca-109细胞中的线粒体固缩,线粒体缩小,结构紧密;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显示:CPI-455可以上调Eca-109细胞中ROS含量、p53、Bax、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同时下调KDM5C蛋白表达(P<0.05)。结论:CPI-455具有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KDM5C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M5C CPI-455 食管鳞状细胞癌 凋亡 CAS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C甲基化在癌症及炎性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晓婕 汪宏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3期2664-2665,2681,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凋亡 肿瘤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甲状腺滤泡状癌FIE-133细胞凋亡前后的蛋白质差异表达
10
作者 薛晓婕 刘佳佳 +1 位作者 汪宏良 翟中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494-1496,共3页
目的:建立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探索维甲酸诱导甲状腺滤泡状癌凋亡的蛋白差异表达,为肿瘤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方法:无菌的含10%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培养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株FIE-133,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维甲酸刺激24小... 目的:建立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探索维甲酸诱导甲状腺滤泡状癌凋亡的蛋白差异表达,为肿瘤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方法:无菌的含10%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培养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株FIE-133,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维甲酸刺激24小时共同培养,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全蛋白,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采用PDQuest2-DE软件分析两组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进行鉴定。结果:双向电泳图谱显示:实验组(维甲酸刺激组)与对照组的蛋白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质谱初步鉴定了5种主要蛋白。结论: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可以有效分离和分析维甲酸诱导甲状腺滤泡状癌FIE-133细胞凋亡的蛋白差异表达,为探索维甲酸治疗甲状腺滤泡状癌提供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状癌 双相电泳 MA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IgM/IgG、病毒核酸和白细胞介素6的联合检测在2019冠状病毒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11
作者 薛晓婕 陈美周 +1 位作者 张常亮 汪宏良 《微生物与感染》 2020年第4期228-232,共5页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病毒核酸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联合检测在201...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病毒核酸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联合检测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标准收集了93例确诊病例(51例危重型、18例重型,15例轻型和9例普通型)和20例疑似病例(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症状和CT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选取110例儿科、妇科、肿瘤、血液和消化等疾病患者并排除COVID-19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SARS-CoV-2IgM/IgG和IL-6。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咽拭子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发现,血清IgM、IgG和IL-6在疑似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75%和0%,在确诊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8.9%、95.7%和75.2%(其中危重型分别为100%、100%和100%,重型分别为94.4%、100%和97.9%,轻型分别为100%、93.3%和5%、普通型分别为100%、66.7%和0%)。IL-6和SARS-CoV-2IgM/IgG表达水平的改变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51,χ^2=149.37;P<0.05)。血清IL-6和SARS-CoV-2IgM/IgG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和治疗COVID-19的监测指标,也可作为SARS-CoV-2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有效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白细胞介素6 核酸 2019冠状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O-AE-248对诱发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Bax-α表达的研究
12
作者 薛晓婕 刘佳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为探讨接受ONO-AE-248刺激后重要的表达蛋白—Bax-α在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elearneutrophils,PMN)非凋亡程序化细胞死亡中的表达及意义,以进一步确定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模式提供线索。方法:采用Ficoll法新鲜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 目的:为探讨接受ONO-AE-248刺激后重要的表达蛋白—Bax-α在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elearneutrophils,PMN)非凋亡程序化细胞死亡中的表达及意义,以进一步确定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模式提供线索。方法:采用Ficoll法新鲜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PMN与ONO-AE-248共同培养12 h后,流式观察ONO-AE-248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提取总RNA,并行反转录-PCR检测Bax-α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Bax-α蛋白的表达。结果:ONO-AE-248刺激12 h时PMN Bax-αmRNA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蛋白印迹法显示,Bax-α蛋白的表达无差异;流式结果显示,ONO-AE-248刺激的中性粒细胞发生快速死亡。结论:Bax-α在ONO-AE-248诱导的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可能发挥着部分相同或相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ONO-AE-248 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 Bax—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芝糖肽联合顺铂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薛晓婕 李飞容 孙秋萍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GCGP)注射液联合顺铂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食管鳞状细胞癌Eca-109细胞株常规培养,分别加入50、100、200 mg/L GCGP溶液及100 ng/mL顺铂作用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GCGP)注射液联合顺铂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食管鳞状细胞癌Eca-109细胞株常规培养,分别加入50、100、200 mg/L GCGP溶液及100 ng/mL顺铂作用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因100 mg/L GCGP联合顺铂作用48 h时的IC50为44.1%,故选择该浓度和作用时间作为GCGP联合顺铂用药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另取Eca-10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GCGP组、顺铂组、GCGP+顺铂组,对照组正常培养,GCGP组加入100 mg/L GCGP,顺铂组加入100 g/mL顺铂,GCGP+顺铂组加入100 mg/L GCGP和100 g/mL顺铂。采用细胞克隆技术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MAPK/ERK信号通路调控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蛋白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CGP组、顺铂组和GCGP+顺铂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降低,且GCGP+顺铂组细胞集落形成率低于GCGP组和顺铂组(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GCGP组、顺铂组、GCGP+顺铂组细胞凋亡率均升高,且GCGP+顺铂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GCGP组和顺铂组(P <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GCGP组、顺铂组和GCGP+顺铂组PAPP-A、uPA蛋白表达均下降,IGFBP-4、ERK、Akt蛋白表达均升高;与GCGP组和顺铂组比较,GCGP+顺铂组PAPP-A、uPA蛋白表达降低,IGFBP-4、ERK、Akt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结论 GCGP与顺铂联合用药相对于单独用药能够有效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薄芝糖肽 顺铂 PAPP IGFBP-4 UPA ERK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TMS1/ASC基因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
14
作者 薛晓婕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4期8-10,16,F0003,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甲基化诱导静止基因(TMS1/ASC)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影响,并讨论其疗效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PANC-1分为两组,以加入4.27μg/ml的GEM作用于PANC-1细胞者为实验组(GEM组),以不加GE...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甲基化诱导静止基因(TMS1/ASC)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影响,并讨论其疗效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PANC-1分为两组,以加入4.27μg/ml的GEM作用于PANC-1细胞者为实验组(GEM组),以不加GEM者为对照组,分别继续培养24h,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组PANC-1细胞凋亡和细胞核形态变化;采用RT-PCR检测两组PANC-1细胞中TMS1/ASC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重亚硫酸盐限制内切酶法(COBRA)检测两组PANC-1细胞中TMS1/ASC的甲基化状态。结果:(1)GEM组中PANC-1凋亡明显(FITC和PI双染阳性),对照组未见PANC-1凋亡;(2)GEM组PANC-1的TMS1/ASC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GEM组PANC-1中TMS1/ASC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GEM可能通过促进PANC-1细胞凋亡,上调TMS1/ASC mRNA表达以及抑制TMS1/ASC启动子区的甲基化而起到治疗胰腺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细胞株 启动子甲基化 PANC-1 C基因表达 TMS1 吉西他滨 分子发病机制 慢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调控线粒体途径对甲状腺滤泡状癌ASC的影响
15
作者 薛晓婕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甲酸(retinoic ac id,RA)对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FIE-133ASC调控的影响,并探讨线粒体作用机制与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 iated speck like prote in conta in ing a CARD,ASC)的关系。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 目的:研究维甲酸(retinoic ac id,RA)对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FIE-133ASC调控的影响,并探讨线粒体作用机制与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 iated speck like prote in conta in ing a CARD,ASC)的关系。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RA在不同时间(12、24、36、48h)下对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FIE-133存活率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形态结构的改变,蛋白印迹法检测经RA作用前后ASC蛋白的表达。结果:RA对FIE-133细胞生长的抑制有时间依赖性,电镜下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线粒体结果发生剧烈改变,ASC表达明显增加。结论:RA对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FIE-133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这一抑制作用是由于线粒体凋亡通路调节ASC表达的影响使细胞凋亡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 蛋白印迹法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O-AE-248诱导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羊建 刘佳佳 +2 位作者 薛晓婕 张姿 何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在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Ficoll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与ONO-AE-248共同培养,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线... 目的:探讨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在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Ficoll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与ONO-AE-248共同培养,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势能的变化。结果:ONO-AE-248刺激6小时,中性粒细胞线粒体显著肿胀,嵴断裂,数目增多;ONO-AE-248早期迅速导致中性粒细胞线粒体膜势能的溃散。结论:线粒体变化是ONO-AE-248诱导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区别于凋亡的早期形态学特征事件之一。线粒体可能在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中扮演更为关键性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中性粒细胞 ONO-AE-248 凋亡 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C在ONO-AE-248诱发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的作用
17
作者 羊建 刘佳佳 +1 位作者 郑小莉 薛晓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1-473,477,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ONO-AE-248刺激后重要的差异表达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Ficoll法新鲜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 目的:探讨接受ONO-AE-248刺激后重要的差异表达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Ficoll法新鲜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与ONO-AE-248共同培养,2小时提取总RNA,并行反转录-PCR检测ASC mRNA的表达;12小时提取总蛋白,双向电泳分离后,采用PDQest2-DE软件分析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并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ONO-AE-248刺激2小时中性粒细胞ASC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12小时通过双向电泳和蛋白质质谱分析发现ASC为重要的差异表达蛋白且ONO-AE-248刺激后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自发性凋亡组。结论:ONO-AE-248引起的ASC表达的下调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凋亡和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的关键性差异点。ONO-AE-248显著下调ASC的表达,可能是ONO-AE-248诱使中性粒细胞发生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ONO—AE-248 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 凋亡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戴海英 薛晓婕 汪宏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4期1725-172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抗原(TAFI:Ag)水平及其活性(TAFIa)水平和其他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胱抑素C(Cys-C)等与肾病综合征的关联,并研究其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抗原(TAFI:Ag)水平及其活性(TAFIa)水平和其他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胱抑素C(Cys-C)等与肾病综合征的关联,并研究其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65例经临床确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其中45例为肾病综合征无血栓并发症患者(A组)、20例为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患者(B组),另选取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AFI:Ag及其激活物TAFI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ys-C和尿液中24h尿蛋白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PT、APTT、FIB水平,观察其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血栓栓塞中的变化。结果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比例最高。观察组TAFI:Ag、TAFIa、Cys-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T、APT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TAFI:Ag、TAFI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FI:Ag和TAFIa进入回归方程,且TAFIa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要高于TAFI:Ag。结论 LDL-C、Cys-C、TAFI均参与了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脏损害及血栓栓塞的发生。TAFI:Ag、TAFIa是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TAFIa水平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并发症诊断中有更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变流器功率模块散热系统的性能提升研究
19
作者 刘凯彤 任兴旺 +4 位作者 李思 薛晓婕 任晓娜 高健 王一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功率模块作为储能变流器的功率变换核心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优良的散热是保证设备可靠运行的关键。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储能变流器功率模块散热系统的性能提升进行研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7种系统变... 功率模块作为储能变流器的功率变换核心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优良的散热是保证设备可靠运行的关键。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储能变流器功率模块散热系统的性能提升进行研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7种系统变量的换热性能提升效果,提取最佳参数组合,创建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是影响系统散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本文的计算工况内,优化模型相比于原始模型的散热优化度最大为13%,热源最高温度降低6℃。通过建立1:1的实验模型对优化模型进行性能提升验证,结果表明散热优化度为11%,热源最高温度降低4℃,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散热性能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功率模块 系统散热性能提升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C092295.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20
作者 薛晓婕 李飞容 +3 位作者 戴海英 陈端 刘慧 李权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5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C092295.2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更新时间2022年)分析AC092295.2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总生存(OS)以及无病生存(DFS)的相关性。通...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C092295.2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更新时间2022年)分析AC092295.2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总生存(OS)以及无病生存(DFS)的相关性。通过DIANA Tools测序工具预测与AC092295.2存在互补核苷酸序列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人永生化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株hEEC、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AN3CA、Ishikawa、HEC-1A)中AC092295.2的相对表达量,选择AC092295.2相对表达量最低的Ishikawa细胞,分为AC092295.2过表达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pGEX-AC092295.2质粒和pGEX-NC质粒;采用qRT-PCR检测两组细胞AC092295.2和miRNA-200c-3p(miR-200c-3p)的相对表达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AC092295.2和miR-200c-3p的靶向关系。结果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AC092295.2的子宫内膜癌患者OS、DFS均优于低表达患者(均P<0.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C092295.2与miR-200c-3p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46,P<0.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AN3CA、Ishikawa、HEC-1A和永生化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株hEEC中AC092295.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0.09、0.68±0.06、0.17±0.07、0.49±0.12和0.9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0,P<0.001);AC092295.2过表达组和对照组Ishikawa细胞中AC092295.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92±1.78和1.06±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P=0.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AC092295.2过表达组第2、3、4、5天细胞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C092295.2过表达组和对照组Ishikawa培养26 h后细胞侵袭数分别为(73±4)个和(135±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AC092295.2过表达组Ishikawa细胞中PTE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磷酸化AKT、Yes相关蛋白、双微粒体2蛋白、bcl-2相关死亡促进因子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qRT-PCR验证AC092295.2靶向负调控miR-200c-3p表达。结论子宫内膜癌细胞中AC092295.2低表达,过表达AC092295.2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iR-200c-3p-PTEN-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微RNAS 细胞增殖 肿瘤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