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 被引量:1
1
作者 江亿 张吉 +4 位作者 张涛 刘晓华 薛志峰 刘一民 史景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24-7038,I0023,共16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海量用电终端具有的储能和灵活用电资源来解决电力系统的实时调节需求,这一调节目标的实现亟需建立合理的引导指标和激励机制。为此,该文提出利用“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激励用电终端进行自律...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海量用电终端具有的储能和灵活用电资源来解决电力系统的实时调节需求,这一调节目标的实现亟需建立合理的引导指标和激励机制。为此,该文提出利用“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激励用电终端进行自律式调节的方法。首先,给出这种方法的基本原则;然后,具体讨论碳排放责任因子的计算方法,再利用电网的实际运行数据说明这种确定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建筑等用电终端的灵活性调节潜力。该文提出的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与海量用户侧灵活可调资源间的实时互动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其政策、理论及实际实施等多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 海量用户 实时互动 引导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碳足迹数据基础 完善碳足迹管理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江亿 张洋 +1 位作者 张军涛 薛志峰 《质量与认证》 2024年第11期23-25,共3页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提出以“系统分类+基准值”的思路建立权威碳足迹因子库并在应用中实现持续更新,采用“基准值法”分摊责任,实现碳排放的“生产侧抓强度,消费侧抓总量”,推动基准值的国际互认,避免产业链信...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提出以“系统分类+基准值”的思路建立权威碳足迹因子库并在应用中实现持续更新,采用“基准值法”分摊责任,实现碳排放的“生产侧抓强度,消费侧抓总量”,推动基准值的国际互认,避免产业链信息泄露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因子库 基准值 碳排放双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评价能源利用方式的新方法 被引量:34
3
作者 薛志峰 刘晓华 +1 位作者 付林 江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5,共7页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按照能质系数的概念确定了电、天然气、煤、蒸汽、热水等各种形式的建筑用能及建筑物耗冷量、耗热量的能源品位高低;提出了一种评价能源利用方式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能量转换系数(ecc/ECC)指标,可对包括...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按照能质系数的概念确定了电、天然气、煤、蒸汽、热水等各种形式的建筑用能及建筑物耗冷量、耗热量的能源品位高低;提出了一种评价能源利用方式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能量转换系数(ecc/ECC)指标,可对包括园区热电冷联供系统、建筑物制冷供热系统、能量输配系统及末端用能设备在内的一系列用能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作为确定建筑物用能方式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用能 能质系数 能量转换效率(ecc/ECC) 能源利用方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183
4
作者 薛志峰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0,24,共4页
介绍了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的数量、建筑面积、总体用能情况 ,根据能耗现场实测数据讨论了宾馆、商场、写字楼三类建筑的用能特点 ,分析了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 ,认为综合利用各类建筑节能技术 ,大型公共建筑可以节能 30 %~ 5 0 %。
关键词 大型公共建筑 节能潜力分析 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面积 现场实测 宾馆 写字楼 用能 北京 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建筑的空调系统能耗指标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薛志峰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商业建筑能耗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外的商业建筑能耗指标研究方法 。
关键词 商业建筑 空调系统 能耗指标 基础 节能工作 国内 激励 中国 构想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中小学创建指南》团体标准解读
6
作者 章永洁 薛志峰 林慧 《环境教育》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为指导和规范低碳中小学的建设与相关活动的开展,北京能源学会发布了《低碳中小学创建指南》(T/BES 001—2024)团体标准。通过对该团体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与解读,有利于该标准的更好实施。
关键词 中小学 团体标准 编制背景 低碳 标准解读 能源学会 编制过程 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中的系统分区问题 被引量:26
7
作者 薛志峰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内外分区和外区不同朝向的系统划分问题 ,指出建筑进深 5m左右采用变风量系统应尽可能内外分区 ,外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南向单独分区。
关键词 变风量 空调系统设计 系统分区 办公建筑 大空间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简介 被引量:8
8
作者 薛志峰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53,共8页
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的全年耗电量高达100~350 kWh/(m2·a),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15倍,节能潜力达到30%~50%.不节能的原因之一是设计方案本身存在问题,强制性的节能设计标准没有得到执行.解决的途径是通过大型公共建... 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的全年耗电量高达100~350 kWh/(m2·a),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15倍,节能潜力达到30%~50%.不节能的原因之一是设计方案本身存在问题,强制性的节能设计标准没有得到执行.解决的途径是通过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评审标准对设计方案进行节能审查和评估.所介绍的节能评审标准是对大型公共建筑能源需求、转换和消耗过程中建筑本身、能源转换和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三个环节的多项指标给出定量的详细模拟计算结果,从而对设计方案的节能性给出全面评价,作为政府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鼓励和奖励节能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审标准 北京市 建筑节能 大型公共建筑 简介 设计方案 可再生能源 年耗电量 建筑面积 居民住宅 节能潜力 设计标准 能源需求 设备系统 能源转换 计算结果 投资项目 固定资产 节能设计 强制性 节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节能技术综合运用研究——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薛志峰 曾剑龙 +1 位作者 耿克成 姜子炎 《中国住宅设施》 2005年第6期14-16,共3页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综合了多项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涉及到智能围护结构、自然通风、个性化空调末端装置、湿度独立控制的送风方式、楼宇式热电联供系统、太阳能利用、监测和控制系统等多相关技术是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集成平台,本文...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综合了多项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涉及到智能围护结构、自然通风、个性化空调末端装置、湿度独立控制的送风方式、楼宇式热电联供系统、太阳能利用、监测和控制系统等多相关技术是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集成平台,本文对示范楼的节能设计和方案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技术 清华大学 低能耗 示范 综合应用 热电联供系统 相关技术 太阳能利用 围护结构 自然通风 末端装置 送风方式 独立控制 集成平台 绿色建筑 控制系统 节能设计 个性化 楼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活胜湿汤物质基准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量值传递分析
10
作者 王敏 薛志峰 +4 位作者 孙新茹 李丹丹 王志娟 惠玉玉 刘志东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羌活胜湿汤(QSD)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HPLC)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量值传递分析。[方法]制备15批QSD物质基准冻干粉,以羌活醇、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蔓荆子黄素、异欧前胡素、甘草酸铵为专属性指...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羌活胜湿汤(QSD)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HPLC)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量值传递分析。[方法]制备15批QSD物质基准冻干粉,以羌活醇、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蔓荆子黄素、异欧前胡素、甘草酸铵为专属性指标成分,建立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明确指标成分的含量范围、转移率范围及出膏率,对饮片到物质基准对应实物间的量值传递进行分析。[结果]15批物质基准指标成分含量(转移率)分别为:羌活醇1.09~1.70 mg/g(10.17%~32.62%),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0.06~0.20 mg/g(7.30%~10.85%),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1.27~2.81 mg/g(66.13%~92.13%),蔓荆子黄素0.09~0.59 mg/g(5.24%~13.37%),异欧前胡素0.03~0.28 mg/g(0.94%~1.92%),甘草酸铵12.74~33.78 mg/g(48.96%~62.56%);出膏率为30.09%~34.35%。[结论]采用HPLC法初步建立了经典名方QSD物质基准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经典名方QSD后续的研究及相关制剂研发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羌活胜湿汤 物质基准 量值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江亿 薛志峰 +2 位作者 曾剑龙 耿克成 姜子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6,共3页
该示范楼的建设运用了多项节能技术和产品 ,包括智能围护结构、自然通风、个性化空调末端装置、湿度独立控制的送风方式、楼宇式热电联供系统、太阳能利用、检测和控制系统等 。
关键词 清华大学 超低能耗示范楼 智能围护结构 自然通风 空调末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换系统评价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江亿 刘晓华 +1 位作者 薛志峰 付林 《中国能源》 2004年第3期27-31,共5页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能质系数的概念,给出了各种形式能源的品位高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能源转化系统的评价指标ECC。ECC指标克服了传统初次能耗折算方法不能反映不同初次能源品位差异的不足,该指标能够在反映能源品位的...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能质系数的概念,给出了各种形式能源的品位高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能源转化系统的评价指标ECC。ECC指标克服了传统初次能耗折算方法不能反映不同初次能源品位差异的不足,该指标能够在反映能源品位的基础上对能源转换系统的效率进行评价。采用ECC指标,对常用采暖空调形式进行分析评价,为采暖空调领域的冷热源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换系统 评价指标 能质系数 ECC 采暖空调 冷热源设计 能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冷冻站和空调系统若干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34
13
作者 朱伟峰 江亿 薛志峰 《暖通空调》 E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1,共8页
通过对多个空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分析总结了在冷冻站和空调系统内发现的若干常见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空调系统运行故障 ,应引起空调设计和运行人员的注意。
关键词 空调 冷冻站 空调系统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建筑用能现状与节能途径分析 被引量:56
14
作者 江亿 薛志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6,共4页
介绍了北京市现有各类建筑的情况 ,在现场实测和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民用建筑的用能情况 ,讨论了住宅、普通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开展节能工作的障碍 ,给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 民用建筑 大型公共建筑 住宅 现场实测 情况 基础 北京 用能 障碍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喷射加热器的一维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震 狄洪发 +2 位作者 陈蕾 薛志峰 燕达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91,共4页
介绍了改进后的蒸汽喷射加热器的构造和原理 ,建立了它的一维模型。根据模型分析了蒸汽加热器的性能 。
关键词 蒸汽喷射加热器 一维模型 蒸汽喷射制冷 供暖 生活热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非典”时期空调系统的应急措施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江亿 薛志峰 彦启森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6期1-3,共3页
给出了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各类窗式、柜式空调器在防治“非典”时期的应急措施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 “非典” 防治 空调系统 风机盘管 全新风 柜式空调器 窗式空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病房区空调通风方案设计实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野 薛志峰 +1 位作者 江亿 谢峤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6期47-50,共4页
针对新建和改建的“非典”病房区 ,在控制病毒传播的前提下 ,按照不同的舒适性要求 ,给出了相应的通风和空调方案。
关键词 “非典”病房区 空调 通风 静压 热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公建节能会诊(三)——调查分析篇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调查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远 魏庆芃 +1 位作者 薛志峰 江亿 《建设科技》 2007年第2期17-19,共3页
不同规模的公共建筑,其全年的用能特点和能源消耗总量不同。通过对北京市41座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调查,得到各个建筑的全年电耗现状以及各系统设备构成、运行状况。结合正在建设的公共建筑能耗数据库,对北京市几类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 不同规模的公共建筑,其全年的用能特点和能源消耗总量不同。通过对北京市41座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调查,得到各个建筑的全年电耗现状以及各系统设备构成、运行状况。结合正在建设的公共建筑能耗数据库,对北京市几类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现状、能耗差异及特点进行描述。提出在建筑缺乏用能设备分项计量的条件下,需要对大型公共建筑重点用能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公共建筑 能耗调查 设备运行状态 会诊 节能 设备构成 能源消耗 建筑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碳排放双控的生产与消费侧管理目标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洋 薛志峰 +1 位作者 胡姗 江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7,共7页
中国的碳排放控制目标逐渐从强度控制升级为总量和强度双控。如何科学合理开展碳排放双控工作尤其是协调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减碳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生产与消费是经济活动以及碳排放产生过程中的一对核心驱动力,为更... 中国的碳排放控制目标逐渐从强度控制升级为总量和强度双控。如何科学合理开展碳排放双控工作尤其是协调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减碳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生产与消费是经济活动以及碳排放产生过程中的一对核心驱动力,为更好地协调减排与发展,减排工作应从两侧同时入手进行“生产侧与消费侧双控”。围绕生产、消费两侧适宜的减碳行动以及管理目标,该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以经济价值产出与资源消耗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为核心因素,提出了适宜碳排放双控工作开展的生产、消费部门划分方案。进一步,提出实现碳排放双控应采取“生产侧抓强度,消费侧抓总量”的差异化管理目标。生产侧应以强度控制为目标,抓生产效率提升,鼓励先进,限制落后,实现产业整体碳排放强度的不断下降;消费侧应以总量控制为目标,抓需求结构升级,使人的需求与生产侧的强度下降速度以及既定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相适应。充分发挥生产、消费两侧主体在减碳工作中的不同作用,有利于理顺减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相互协调。(2)从核算方法、约束手段、实施目标3个方面对消费侧的总量控制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基于“生产侧抓强度,消费侧抓总量”的评价导向,提出了碳排放责任的核算方法,协同当前已有的配额管理、行政考核、市场交易等措施给出了消费侧的约束手段,并最终通过配额分解实现约束奢侈浪费,促进需求结构升级的实施目标。(3)讨论了“生产侧抓强度,消费侧抓总量”与当前经济宏观调控方针的协同关系,生产侧抓强度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消费侧抓总量与短期的需求侧管理不矛盾、与长期的需求侧改革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强度 总量 生产侧 消费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北京大型公共建筑节能 被引量:15
20
作者 江亿 薛志峰 《科技潮》 2004年第10期18-22,共5页
我国与许多同纬度发达国家相比,夏天气候炎热,冬天气候更冷,南方空气湿度还很高。在这种湿热环境下,我国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很多空调建... 我国与许多同纬度发达国家相比,夏天气候炎热,冬天气候更冷,南方空气湿度还很高。在这种湿热环境下,我国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很多空调建筑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当前,中国建筑用能浪费极端严重,建筑能耗已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近1/4,如果放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工作,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方面,北京作为一个大城市,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发达国家 浪费 中国 能源生产 高耗能 需求 大型公共建筑 中国建筑 空调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