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组织精准复位提高髁突囊内骨折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1
作者 佘建祯 谢江徽 +7 位作者 王乐 曹锋 鲍涵 杨璐颖 徐晓莹 田磊 孔亮 蔡卜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通过与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T-ORIF)的髁突囊内骨折(ICFs)患者进行对比,评估辅助软组织精准复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PSTR-ORIF)对ICFs治疗效果的提升情况。方法:纳入行T-ORIF及PSTR-ORIF治疗的ICFs患者各20名,收集术前和术后... 目的:通过与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T-ORIF)的髁突囊内骨折(ICFs)患者进行对比,评估辅助软组织精准复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PSTR-ORIF)对ICFs治疗效果的提升情况。方法:纳入行T-ORIF及PSTR-ORIF治疗的ICFs患者各20名,收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全口曲面断层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评估颞下颌关节(TMJ)软硬组织的复位情况,用Helkimo指数评估患者TMJ的临床症状及主观症状。结果:PSTR-ORIF组26侧和ORIF组27侧术后6个月骨折段完全解剖复位率分别为96.15%和81.48%,各型ICF关节盘复位整体有效率分别为96.15%和74.07%,PSRT-ORI组对B型骨折患者术后下颌升支高度恢复更好(P<0.05)。术后6个月,PSTR-ORIF组的患者在张口度、下颌前伸距离和侧向运动的恢复程度上均较T-ORIF组有显著提升(P<0.05)。Helkimo指数显示,PSTR-ORIF在主诉症状指数评分和临床症状指数评分上均较T-ORIF组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与T-ORIF相比,PSTR-ORIF对TMJ关节盘及关节囊等软组织进行良好复位,促进髁突骨折愈合,更好地恢复术后TMJ的运动能力并减少术后关节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髁突囊内骨折 软组织精准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付善民 蔡卜磊 吴军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548,共4页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是细胞膜上存在转运蛋白,RNAi技术既可以用来研究耐药机制,又可以用于逆转细胞耐药性。国内已建立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耐药细胞系,多药耐药基因MDR1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ABCC1可能发挥...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是细胞膜上存在转运蛋白,RNAi技术既可以用来研究耐药机制,又可以用于逆转细胞耐药性。国内已建立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耐药细胞系,多药耐药基因MDR1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ABCC1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用RNAi技术可以抑制耐药细胞中MDR1和ABCC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从而逆转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多药耐药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BLM细胞耐药相关基因
3
作者 蔡卜磊 徐小方 +2 位作者 秦楠 缪叶 吴军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株ACC-2/BLM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耐药细胞ACC-2/BLM作为研究对象,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用Cy3... 目的: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株ACC-2/BLM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耐药细胞ACC-2/BLM作为研究对象,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用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和分析;并应用Real-Time-PCR技术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45 015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2 294个基因表达差异(2倍以上),其中1 310个基因表达水平上调,984个基因表达水平下调。使用RT-PCR和RealTime PCR技术对其中6个基因表达差异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BLM细胞耐药性与多个基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 肿瘤耐药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辅助柯-路氏入路拔除眶下区异位尖牙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柳 石晋 +3 位作者 马戈 丁明超 蔡卜磊 田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436,共3页
针对1例位于眶下缘下方并紧贴上颌窦前壁内侧的倒置上颌异位尖牙,采用柯-路氏入路行上颌窦外侧壁骨小范围开窗,再利用鼻内镜辅助从上颌窦内进行拔除,并复位固定上颌窦外侧壁骨窗。该病例成功经口内微创拔除罕见眶下区异位牙,术后无明显... 针对1例位于眶下缘下方并紧贴上颌窦前壁内侧的倒置上颌异位尖牙,采用柯-路氏入路行上颌窦外侧壁骨小范围开窗,再利用鼻内镜辅助从上颌窦内进行拔除,并复位固定上颌窦外侧壁骨窗。该病例成功经口内微创拔除罕见眶下区异位牙,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牙 尖牙 眶下 鼻内镜 柯-路氏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坐骨神经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杨向明 孙沫逸 +2 位作者 蔡卜磊 贾文荣 李建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527-528,共2页
目的:研究SD大鼠坐骨神经对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分别与条件培养液和坐骨神经培养液共培养24、48、72h。应用MTT比色法研究SD大鼠坐骨神经对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 目的:研究SD大鼠坐骨神经对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分别与条件培养液和坐骨神经培养液共培养24、48、72h。应用MTT比色法研究SD大鼠坐骨神经对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坐骨神经培养液对ACC-M作用48和72h后,ACC-M细胞的增殖明显高于其它组别,而共培养液则对ACC-M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SD大鼠坐骨神经培养液作用于腺样囊性癌细胞,能有效促进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腺样囊性癌 增殖 嗜神经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任荣 蔡卜磊 +3 位作者 支音 司家文 张剑飞 史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diacapitular condylar fractures,DCF)手术治疗方法 ,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38例(50侧)DCF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联合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采用改良耳前入路,复位...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diacapitular condylar fractures,DCF)手术治疗方法 ,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38例(50侧)DCF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联合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采用改良耳前入路,复位骨折髁突并用1颗长14~16 mm的螺钉固定,然后复位向前内侧移位的关节盘,并用1颗锚固钉锚固于髁突后斜面下缘中份。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前、后颌面部CT、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MRI检查,对伴有下颌骨其他部位的骨折,同期进行解剖复位、固定。利用Sim Plant Pro 11.04软件CMF模块进行术前、术后,健侧、患侧下颌支高度测量,并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骨折固定效果。利用术前、术后MRI中关节盘与髁突顶点相对位置的变化,评价关节盘锚固术的准确性。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开口度、开口型、关节弹响、面神经损伤症状等进行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手术后颌面部CT显示,37例(48侧)囊内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率96%)。所有患者患侧下颌支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19例单侧囊内骨折患者术后健、患侧下颌支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MRI图像显示,35例(46侧)关节盘回到原有的解剖位置,有效率为92.0%(46/50)。术后远期随访显示,38例患者咬合关系稳定,平均开口度35.67 mm,最大侧方咬合平均值为4.45 mm,最大前伸咬合平均值为5.63 mm;开口型偏斜2例(5.3%),关节弹响2例2侧(4.0%);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面神经功能不全,其中3例在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另外1例(2.6%)随访3个月后仍出现患侧抬眉困难,口服甲钴胺片后症状缓解。结论: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常伴发TMJ关节盘移位,且方向与移位的骨折片一致。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联合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囊内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关节盘锚固术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三维正颌手术设计与模拟系统在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蔡卜磊 任荣 +1 位作者 李岩 申亮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22-425,共4页
牙颌面畸形患者常需要采用正畸结合正颌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由于正颌外科学手术设计灵活抽象,操作复杂,如何使本科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正颌手术的相关知识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的难点。数字化三维手术设计与模拟系统应用... 牙颌面畸形患者常需要采用正畸结合正颌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由于正颌外科学手术设计灵活抽象,操作复杂,如何使本科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正颌手术的相关知识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的难点。数字化三维手术设计与模拟系统应用于本科生教育,既形象直观又可进行模拟手术操作,可使本科生加深对牙颌面畸形和正颌外科手术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数字化三维手术设计与模拟系统是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本科生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学 数字化三维正颌手术设计与模拟系统 本科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组织修复的启动者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卜磊 杨璐颖 +5 位作者 王乐 曹锋 鲍涵 刘亚 佘建祯 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3-561,共9页
组织修复是一个复杂有序的动态过程,免疫细胞在其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而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内数量最多、最快进入损伤区的免疫细胞,最新研究发现其不仅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器官的稳态维持、组织的修复... 组织修复是一个复杂有序的动态过程,免疫细胞在其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而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内数量最多、最快进入损伤区的免疫细胞,最新研究发现其不仅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器官的稳态维持、组织的修复再生中的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此文重点讨论中性粒细胞在组织损伤初期被募集与激活、促进局部血管网络形成,参与组织修复以及其归宿影响组织修复结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揭示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修复初期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期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组织损伤 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战争背景下VR颌面战创伤急救培训系统的开发与运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蔡卜磊 张于凡 +6 位作者 杨璐颖 鲍涵 佘建祯 孔亮 田磊 邓中荣 许浩坤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834-838,843,共6页
目的针对传统战创伤急救培训存在的问题,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设计、开发颌面战创伤战场救治教学系统,通过提供沉浸式的战场救治环境和互动操作体验,以期提高学员战场救治能力。方法使用Unity3D引擎开发的培训系统,根据颌面战创伤救治... 目的针对传统战创伤急救培训存在的问题,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设计、开发颌面战创伤战场救治教学系统,通过提供沉浸式的战场救治环境和互动操作体验,以期提高学员战场救治能力。方法使用Unity3D引擎开发的培训系统,根据颌面战创伤救治操作规范,开发一套涵盖颌面战创伤救治主要技术的VR教学培训体验端和考核评估管理端。结果根据颌面战创伤救治培训需求在VR体验端设计“口咽管/鼻咽管置入”、“环甲膜穿刺”、“颌面部包扎止血”、“头颈损伤伤员转运”、“气管切开”以及“颌面战创伤综合救治”六大训练模块;在教学管理端设计了“用户信息管理”“教学模块选择”“考核记录”“考核管理”“自动评分及分析”“记录留档”六大功能模块。结论系统高度还原了战场环境,增强受训人员的临场感受与战争压力感,在逼真环境下练习急救技能操作,可有效提高学员的实战化训练质量和战场急救训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颌面战创伤 战场急救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雷飞 倪菁 +3 位作者 陶永炜 姜庆生 范晶 蔡卜磊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1期1593-1598,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对种植修复后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与种植体周围炎症及局部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80例牙列缺损并接受义齿种植的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患有慢性牙周炎分为慢性牙周炎组4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固定义齿修复完成后第1、3...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对种植修复后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与种植体周围炎症及局部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80例牙列缺损并接受义齿种植的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患有慢性牙周炎分为慢性牙周炎组4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固定义齿修复完成后第1、3、6、12个月进行复诊,记录1年种植体的存留率。拍摄根尖片检测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量(MBL),记录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两组种植修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mPLI、mSBI、PD、MBL均呈升高趋势,不同观察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种植修复后,慢性牙周炎组mSBI、PD、MBL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种植修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龈沟液中IL-1β、IL-6、MDA水平均逐渐增加,SOD、GP-x水平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种植修复后各时间点,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中IL-1β、IL-6、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OD、GP-x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种植修复1年,各组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义齿种植短期内疗效可靠,但出现边缘骨吸收现象较为明显,种植体周围局部微环境存在炎症及氧化应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骨吸收 炎症 氧化应激 种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干预对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雷飞 倪菁 +3 位作者 陶永炜 林源 田磊 蔡卜磊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2期1435-1438,共4页
目的探讨牙周干预对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牙周干预治疗)与对照组,每组110... 目的探讨牙周干预对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牙周干预治疗)与对照组,每组110例。检测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清APN水平。结果干预组经牙周干预3个月后,牙周指标、FBG、TG、FINS、HOMA-IR、hs-CRP、TNF-α、IL-6均明显低于基线水平及对照组,HDL-C、血清中APN明显高于基线水平及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牙周干预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炎 炎症 细胞因子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6多基因靶向调控血管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璐 张洲铭 +3 位作者 金诺 蔡卜磊 董广毅 李德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 miR-126多基因靶向调控血管再生的作用。方法:该实验将miR-126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后,随机分成A,B两组(A实验组:miRNA+HUVEC;B对照组:negative-miRNA control+HUVEC),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olt检测2组细... 目的:探讨microRNA miR-126多基因靶向调控血管再生的作用。方法:该实验将miR-126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后,随机分成A,B两组(A实验组:miRNA+HUVEC;B对照组:negative-miRNA control+HUVEC),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olt检测2组细胞中VEGF和ANG-1 mRNA和蛋白表达, Matrigel实验检测2组细胞成管能力。裸鼠体内实验验证miR-126促进血管再生的能力。结果:A组细胞miRNA-126高表达,VEGF和AN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强(P<0.05),体外成管腔能力增强(P<0.05);在裸鼠体内异位再生血管环境中血管形成率增强(P<0.05)。结论:miR-126可促进血管化形成,其机制与增强相关靶基因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6 血管再生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小香猪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逸轩 周云 +3 位作者 丁明超 贾骏麒 于擘 蔡卜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索记忆合金覆膜支架(NTMACS)植入咽部肌肉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用高脂高糖饮食和颏舌肌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建立3只小香猪OSAHS模型。多导睡眠监测仪(PSG)验证后,在颏舌骨肌和舌骨舌肌间隙手... 目的:探索记忆合金覆膜支架(NTMACS)植入咽部肌肉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用高脂高糖饮食和颏舌肌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建立3只小香猪OSAHS模型。多导睡眠监测仪(PSG)验证后,在颏舌骨肌和舌骨舌肌间隙手术植入片状NTMACS,术后观察动物吞咽和睡眠,术后3个月再行PSG检测,对比快速动眼阶段睡眠时间(REM)、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_2)等指标。术前术后拍摄呼气末期的三维CT获取猪颌面部复合组织数字化信息,进行软硬组织的三维重建及气道分析。结果:迷你猪OSAHS模型[AHI=(38±3)次/h]构建成功,植入NTMACS后实验猪的进食、睡眠和体重等无明显改变,嗜睡状况明显好转,术后3月PSG检测AHI下降至(18±2)次/h,其他睡眠指标也显著改善。术前术后数字化分析可见植入支架位置稳定,气道分析可见实验猪的气道容积显著增大。对支架周围组织行HE染色发现NTMACS的组织相容性良好。结论:NTMACS可能对OSAHS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记忆合金覆膜支架(NTMACS) 小香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外泌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成血管相关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纪荣 黄鑫 +4 位作者 牟亚群 赵路 黎哲昊 蔡卜磊 高士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PMN-Exo)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分泌促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方法:免疫磁珠法提取并超离法分离PMN-Exo,对PMN-Exo进行鉴定及内吞实验;细胞实验分为PBS组和PMN-Exo组,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PMN-Exo)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分泌促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方法:免疫磁珠法提取并超离法分离PMN-Exo,对PMN-Exo进行鉴定及内吞实验;细胞实验分为PBS组和PMN-Exo组,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并对PMN-Exo诱导hBMSCs分泌成血管相关因子的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分离鉴定PMN-Exo,并证实PMN可有效进入hBMSCs。PMN-Exo组与PBS组比较,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并大量合成VEGF和PDGF。结论:PMN-Exo可显著促进hBMS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其成血管相关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PMN) 外泌体 HBMSCS 成血管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弹性仿生人工血管修复大鼠血管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晏源 黄鑫 +6 位作者 吕前欣 侯燕 靳丹 高晔 刘富伟 蔡卜磊 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3-416,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弹性仿生聚已内酯/聚氨酯人工血管(PCL/PU血管),并探索其血管移植的效果。方法:通过模拟天然血管结构和功能,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三层结构的人工血管,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爆破压实验和模量测试计算其力学强度,随后进... 目的:构建一种弹性仿生聚已内酯/聚氨酯人工血管(PCL/PU血管),并探索其血管移植的效果。方法:通过模拟天然血管结构和功能,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三层结构的人工血管,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爆破压实验和模量测试计算其力学强度,随后进行大鼠体内移植实验,验证移植效果。结果:PCL/PU血管呈三层结构,能够耐受血压不发生渗漏,能够与自体血管相互融。结论:该PCL/PU血管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聚已内酯 聚氨酯 血管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ip-1通过差异影响松质与皮质骨调节骨生物力学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晔 秦东泽 +7 位作者 唐明玥 马天源 蔡卜磊 刘富伟 戴太强 吕前欣 侯燕 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研究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CKIP-1)对小鼠股骨松质骨与皮质骨的骨量、胶原变化的影响,及其在调节股骨、下颌骨生物力学中的作用。方法:取3月龄Ckip-1基因敲除(KO)小鼠作为实验组,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组(同窝、雄性)(n=5)... 目的:研究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CKIP-1)对小鼠股骨松质骨与皮质骨的骨量、胶原变化的影响,及其在调节股骨、下颌骨生物力学中的作用。方法:取3月龄Ckip-1基因敲除(KO)小鼠作为实验组,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组(同窝、雄性)(n=5)。分别对小鼠股骨松质与皮质骨进行影像学Micro CT扫描,组织学丽春红三色染色、 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及力学三点弯曲实验,定量分析,评估Ckip-1对松质与皮质骨量、胶原含量与比例、及生物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Ckip-1 KO小鼠,股骨松质骨:骨量提高,胶原含量增加,但比例不变,生物力学强度增强;股骨皮质骨:骨量、胶原含量、比例无显著影响,复合型下颌骨组织生物力学显著增强。结论:Ckip-1对松质骨各项性能指标影响较大,对皮质骨无显著影响,可负调控骨组织的生物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 松质骨与皮质骨 骨量 骨胶原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在细胞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特邀)
17
作者 戴太强 高晔 +7 位作者 马英 蔡卜磊 刘富伟 何博聆 禹洁 侯燕 郜鹏 孔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8-59,共12页
观察细胞器间动态相互作用,深入分析作用规律,对于揭示生理病理过程现象背后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光学显微镜受到由光波波长和孔径造成的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观测细胞器纳米级精细结构及细胞器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规律。超... 观察细胞器间动态相互作用,深入分析作用规律,对于揭示生理病理过程现象背后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光学显微镜受到由光波波长和孔径造成的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观测细胞器纳米级精细结构及细胞器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规律。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出现为细胞器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深入揭示细胞器相互作用规律,阐明生理病理现象深层的机制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受激发射损耗(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STED)显微成像、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IM)、单分子定位显微成像(Single molecule localization microscopy,SMLM)技术,并总结了这三类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在细胞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与现状,为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在细胞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思路拓展。最后,对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在细胞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展望了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在活细胞内细胞器相互作用成像中的需求发展趋势,为光学与医学及生物学的交叉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显微成像 细胞器间相互作用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成像 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 单分子定位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IP-1对小鼠颅颌面软硬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唐明玥 胡奥 +8 位作者 蔡卜磊 高晔 刘富伟 吕前欣 靳丹 侯燕 王乐 张周阳 孔亮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9期584-590,共7页
目的探讨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the casein kinase 2 interacting protein-1,CKIP-1)基因对颅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为颅颌面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6月龄雄性CKIP-1基因敲除小鼠(KO)作为实验组,野生型小鼠(WT)作... 目的探讨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the casein kinase 2 interacting protein-1,CKIP-1)基因对颅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为颅颌面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6月龄雄性CKIP-1基因敲除小鼠(KO)作为实验组,野生型小鼠(WT)作为对照组,用Micro-CT对小鼠颅颌面部硬组织(顶骨、鼻骨、切牙、磨牙)的骨量进行分析,另外用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分析颌面部软组织(鼻软骨、唇黏膜、舌)的组织形态差异。结果 CKIP-1基因可负调控小鼠颅颌面骨松质骨的骨量及牙齿的牙本质矿化,相较WT小鼠,KO小鼠的顶骨板障层厚度增加93%,而皮质骨未见明显差异;鼻骨松质骨厚度增加160%,皮质骨无显著差异;牙釉质厚度未见异常,但牙髓腔变小,牙本质厚度增加48%;HE及甲苯胺蓝染色分析发现KO小鼠的鼻翼软骨板厚度增加57%,并发现局部出现异常骨化;唇黏膜角化层增厚170%;舌肌肌纤维直径增加45%。结论 CKIP-1基因对小鼠颌面部多种软硬组织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 颅颌面组织 生长发育 基因敲除小鼠 皮质骨 松质骨 软骨 动物表型观察 组织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张成骨术与双颌前徙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于凡 张哲儒 +6 位作者 谭志军 于擘 戴太强 刘富伟 孔亮 田磊 蔡卜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7-913,共7页
目的比较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和双颌前徙术(maxillo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疗效,为不同程度OSAHS患者的治... 目的比较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和双颌前徙术(maxillo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疗效,为不同程度OSAHS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颅颌面创伤正颌外科接受DO和MMA治疗的37例OSAHS患者资料,分析37例患者术前术后的头颅侧位片X线头影测量数值、多导睡眠测量指标和睡眠质量评估指数。经过倾向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面型的改变以及对睡眠呼吸指标的改善。结果MMA组中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与手术成功率和(或)治愈率相关,随着患者AHI值的增高,MMA对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逐步下降,统计计算出预测MMA手术成功和失败的AHI截点数值为78.2 n/h。匹配DO组与MMA组OSAHS患者后,MMA组均为重度OSAHS患者,对比头颅侧位X线片显示,DO组患者的下颌前移量[(24.00±4.39)mm]显著大于MMA组[(11.20±1.37)mm](t=-6.11,P<0.001);多导睡眠监测显示,DO组对OSAHS患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长低通气时间的改善量均显著大于MMA组(t=4.39,P=0.003;t=5.49,P=0.004);治疗后DO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4.20±0.83)分]显著低于MMA组[(8.80±2.39)分](t=4.07,P=0.001);治疗后DO组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3.40±1.52)分]显著低于MMA组[(9.40±2.88)分](t=4.12,P=0.002)。结论在重度OSAHS患者的治疗中,DO对重度OSAHS患者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改善均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正颌外科学 牵张成骨术 双颌前徙术
原文传递
CEA、CA125、CA-50、β_2-MG对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飞 倪菁 +3 位作者 范晶 杨帆 姜庆生 蔡卜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8期3480-3484,共5页
目的:探讨CEA、CA125、CA-50、β_2-MG对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30例为恶性肿瘤组及同期收治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30例为良性肿瘤组,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CEA、CA125、CA-50、β_2-MG对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30例为恶性肿瘤组及同期收治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30例为良性肿瘤组,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清、混合唾液、健侧/患侧腮腺液中CEA、CA125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混合唾液、健侧/患侧腮腺液中CA-50、β_2-MG水平。比较各组腮腺液、唾液、血清中CEA、CA125、CA-50、β_2-MG水平;分别对健侧及患侧腮腺液、混合唾液、血清中的CA-50、β_2-MG水平与CEA、CA125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组腮腺液、唾液、血清CE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组患侧腮腺液、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肿瘤组患侧腮腺液、混合唾液中CA12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恶性肿瘤组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肿瘤组各检测标本中CA-50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β_2-MG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恶性肿瘤组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健侧腮腺液及血清中CA-50水平与CE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β_2-MG水平与CE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患侧腮腺液及混合唾液中CA-50水平与CEA、CA12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β_2-MG水平与CEA、CA12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患侧腮腺液、混合唾液中CEA、CA125、CA-50、β_2-MG水平检测对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粘液表皮样癌 腮腺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