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血液滤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清lncRNA XIST和miRNA-130a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曾文驰 张媛莉 +2 位作者 陈鸣娣 董宏裕 白晋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6-871,共6页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血液滤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清lncRNA XIST和mi RNA-130a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血液滤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清lncRNA XIST和mi RNA-130a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观察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血液滤过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免疫功能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代谢指标[血氧饱和度(Sa O_(2))、血乳酸(LAC)、氧合指数(Pa O_(2)/Fi O_(2))]以及血清lnc RNA XIST和mi RNA-130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CO、CVP、MAP、Sa O_(2)、Pa O_(2)/Fi O_(2)水平与mi RNA-130a表达均上升,而IL-6、CRP、TNF-α、LAC水平与lnc RNA XIST表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CVP、MAP水平与mi RNA-130a表达高于对照组,而IL-6、CRP、TNF-α水平与lnc RNA XIST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50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χ^(2)=0.180,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血液滤过治疗或通过下调lnc RNA XIST表达,上调mi RNA-130a表达,以及调节炎性因子,改善氧代谢指标,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衡进而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lncRNA XIST miRNA-130a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血液滤过治疗 脓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蛭通络汤对痰瘀阻络证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怡然 陈海生 +4 位作者 高敏 郑泽荣 董宏裕 陈建强 彭仕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32-4235,共4页
目的 考察芪蛭通络汤对痰瘀阻络证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蛭通络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 GCS评分、血液流... 目的 考察芪蛭通络汤对痰瘀阻络证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蛭通络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 G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炎症因子(TNF-α、 IL-2、 hsCRP)、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 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降低(P<0.05),GCS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芪蛭通络汤可安全有效改善痰瘀阻络证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血液黏度和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通络汤 常规治疗 脑卒中 痰瘀阻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影响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因碧 邵义明 +4 位作者 黎焯基 黎诗婷 陈鸣娣 曾文驰 董宏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3-1428,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0例入住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将60例非AKI患者分为S-...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0例入住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将60例非AKI患者分为S-D组(n=30,右美托咪定+常规治疗)和S组(n=30,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AKI的发生和病情评分。将120例AKI患者分为SA-D-RT组(n=30,右美托咪定+血液净化+常规治疗)、SA-D组(n=30,右美托咪定+常规治疗)、SA-RT组(n=30,血液净化+常规治疗)和SA组(n=30,常规治疗),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病情变化。结果经治疗,S-D组患者的AKI发生率低于S组,S-D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低于S组(P<0.05)。治疗第7天后,四组患者的Scr、BUN和Cys C水平较第1、3天均明显降低,且SA-D-RT组低于SA-D组、SA-RT组和SA组(P<0.05)。治疗第7天后,四组患者的CRP、PCT、TNF-α、IL-6和IL-1β水平较第1、3天均明显降低,且SA-D-RT组低于SA-D组、SA-RT组和SA组(P<0.05)。治疗第7天后,四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第1、3天均明显降低,且SA-D-RT组低于SA-D组、SA-RT组和S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脓毒症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AKI的发生率,影响SAKI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各项指标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 炎症因子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6及其相关炎症因子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因碧 邵义明 +4 位作者 黎焯基 黎诗婷 陈鸣娣 曾文驰 董宏裕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及其相关炎症因子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72例脓毒症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将其分为合并AKI组...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及其相关炎症因子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72例脓毒症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将其分为合并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irt6、TNF-α、NF-κB、IL-6、IL-18和IL-1β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irt6及其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合并AKI患者的Sirt6水平低于非AKI组,合并AKI患者的APACHEⅡ评分、TNF-α、NF-κB、IL-6、IL-18和IL-1β水平均高于非AKI组(P<0.05)。以低危组为参照,患者的TNF-α(OR=7.608)、NF-κB(OR=9.840)、IL-6(OR=8.493)是病情中危的危险因素(P<0.05)。以低危组为参照,患者的AKI分期(OR=22.427)、TNF-α(OR=11.261)、NF-κB(OR=28.983)、IL-6(OR=18.713)、IL-18(OR=41.536)和IL-1β(OR=13.303)是病情高危的危险因素,Sirt6(OR=0.063)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rt6、TNF-α、NF-κB、IL-6、IL-18和IL-1β 6种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863,敏感度为91.40%,特异度为94.90%,其预测价值均优于各项单一指标(P<0.05)。结论 Sirt6及其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在SAK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有明显异常,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指标联合评估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 炎症因子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病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陈鸣娣 曾文驰 +4 位作者 蔡必林 董宏裕 郑因碧 白晋钊 林桂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呼吸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并发ALI患者资料,按...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呼吸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并发ALI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rhBNP及CR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5 d后比较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OI)]、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健康状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量表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 d后,2组PaO_(2)、OI均较治疗前提高,EVLWI、CRP、WBC、TNF-α、PCT、IL-6、急性生理评分、慢性健康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vs.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67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rhBNP及CRRT对脓毒症并发ALI患者呼吸功能及炎性因子具有积极影响,能减轻炎性反应,增强呼吸功能,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乌司他丁 重组人脑利钠肽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呼吸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45例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宏裕 张淑燕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0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症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氢化可的松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症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氢化可的松治疗,治疗组于此基础上予血必净治疗,治疗7 d后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PCT、IL-6、hs-CRP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可溶性血栓调节素(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特异性分子(ESM-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sTM、vWF、ESM-1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检测(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APACHEⅡ、SOFA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氢化可的松可调控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必净 氢化可的松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化痰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怡然 董宏裕 +1 位作者 高敏 崔向琴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化痰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肾虚血瘀型V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化痰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肾虚血瘀型V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健脾益肾化痰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外周血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5-羟色胺(5-HT)、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内皮素(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虚血瘀型VD主症及次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100β、ET-1、TNF-ɑ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HT、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化痰方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提高肾虚血瘀型VD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和内皮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肾虚血瘀型 健脾益肾化痰方 疗效 内皮细胞功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康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怡然 董宏裕 +1 位作者 郑泽荣 崔向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康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髓海不足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指标和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 目的探讨脑康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髓海不足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指标和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脑康颗粒,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前列环素(PGI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平均血流速度(CBV)、脑血流量(CBF),监测2组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头晕、皮疹、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为73.91%(34/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GI2、BDNF、VEGF、CBF、CBV明显升高,hs-CRP、Hcy、MTT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9%(12/46),对照组为21.74%(10/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康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髓海不足证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智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脑康颗粒 髓海不足证 炎性指标 神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