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5
1
作者 范大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减贫有效、生态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国家治理优势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国家治理选择和借鉴,为人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减贫有效、生态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国家治理优势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国家治理选择和借鉴,为人类治理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期待中国以科学系统的话语体系,来解释、说明和支撑自身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生动、鲜活的制度实践和改革成效。把握历史机遇期,构建有效的中国社会治理话语传播策略,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赢得国际话语权。基于此,要充分认识到建构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紧迫性,进而探究建构这一话语体系的有效途径,解码国家治理优势,讲好中国社会治理故事,推进国际话语体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社会治理 对外话语体系 国际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视域下的译者思政意识实践路径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范大祺 孙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0-90,共11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正处于发展机遇期,但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为切实提升中国话语表达的准确性和国际影响力,本文构建了“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模型,并强调译者应在思政意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正处于发展机遇期,但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为切实提升中国话语表达的准确性和国际影响力,本文构建了“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模型,并强调译者应在思政意识的指导下,坚持“受众中心论”,攻克语言语境关,力求打破文化壁垒和语言壁垒,强化国际传播思维,提升话语策略艺术,进而实现有效的话语传播。同时,着眼于关系到话语体系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问题,从课程设计、内容选择和学习形式等方面入手,加强高校思政意识引导,实现思政教育、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同步推进和高效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 译者 受众中心论 话语 思政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库+媒体+出版”融合传播——《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首发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范大祺 《对外传播》 2019年第6期33-35,共3页
2019年3月13日至3月16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报道杂志社,联合泰国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智库及媒体组织——泰国国家研究院和泰中记者协会,在曼谷举办《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首发式(以下简称“首发式”)暨中泰高端... 2019年3月13日至3月16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报道杂志社,联合泰国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智库及媒体组织——泰国国家研究院和泰中记者协会,在曼谷举办《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首发式(以下简称“首发式”)暨中泰高端智库对话会(以下简称“对话会”)系列活动。从效果上看,首发式与对话会“双拼”的创新形式丰富了传播的层次和手段,活动整体非常成功。《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不仅成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泰文版的有益补充,而且为尝试“智库+媒体+出版”融合形式,实现精准传播、合作传播和深度传播相结合,推动中国话语“走出去”进行了成功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传播 中国报道 一带一路 媒体组织 首发式 关键词 智库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中央文献译者对现实情况的认知度
4
作者 范大祺 《对外传播》 2016年第10期34-35,共2页
适逢习仲勋同志长葛调查55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重要概念日译的若干思考”课题小组决定赴“中原之中”河南省许昌市实地调研,目的是针对中央文献译者在翻译政策指导性文献过程中日益凸显的对现实情况认知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具... 适逢习仲勋同志长葛调查55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重要概念日译的若干思考”课题小组决定赴“中原之中”河南省许昌市实地调研,目的是针对中央文献译者在翻译政策指导性文献过程中日益凸显的对现实情况认知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研的方式加深直观的了解并寻求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度 文献 译者 中央 实地调研 课题小组 政策指导 习仲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
5
作者 鲍同 范大祺 《党政视野》 2016年第8期98-98,共1页
日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国际传播的主要对象国之一。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国际传播与受容情况,方法之一是调查国外权威图书馆的藏书现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国际传播 成果 日本 译介 藏书现状 对象国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与《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座谈会纪要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洋 范大祺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0,19,共3页
关键词 《资本论》研究 学术座谈会 当代价值 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学者 中央编译局 中央编译出版社 纪要
原文传递
高校学生参加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现状分析——以日语口译实务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鲍同 范大祺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6,共3页
高校学生是CATTI相对稳定且较为特殊的考生群体,他们考试意愿强烈,备考活动积极。但是,备考时缺乏必、要的条理性、系统性和实战性,容易出现明显的能力短板,因此,充分了解翻译考试是他们备考的必要环节通过座谈、论坛等方式,教师可以与... 高校学生是CATTI相对稳定且较为特殊的考生群体,他们考试意愿强烈,备考活动积极。但是,备考时缺乏必、要的条理性、系统性和实战性,容易出现明显的能力短板,因此,充分了解翻译考试是他们备考的必要环节通过座谈、论坛等方式,教师可以与这些考生充分交换意见,了解考试动向,总结考试中听辨能力、数据翻译、信息遗漏、背景知识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找出相应解决方法.而这种以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为主的实证研究,保证了相关科研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此后的日语教学及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 高校学生 日语口译实务
原文传递
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在日本的典藏与数据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大村泉 谢海静 范大祺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9,共4页
本文前半部分对日本大学、研究机构保存的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文献的收藏和公开情况进行了介绍,后半部分则主要针对东北大学收藏的马克思藏书《哲学的贫困》及其数字化进行了详细论述。IMES(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的有关人士充分肯定了... 本文前半部分对日本大学、研究机构保存的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文献的收藏和公开情况进行了介绍,后半部分则主要针对东北大学收藏的马克思藏书《哲学的贫困》及其数字化进行了详细论述。IMES(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的有关人士充分肯定了该数字化方法的有效性,认为这种方法应该应用于多达800册、约4000—5000页的马克思恩格斯批注的编辑和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文献《哲学的贫困》 数字化
原文传递
日本各界关于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评论
9
作者 申阳 范大祺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近期,日本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日本主流媒体、智库和学者纷纷围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进行了报道和解读。总体来看,日本各界能够理性看待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认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 近期,日本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日本主流媒体、智库和学者纷纷围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进行了报道和解读。总体来看,日本各界能够理性看待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认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于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性成就 国际国内形势 全面深化改革 主流媒体 三中全会 理性看待 中共
原文传递
国家翻译实践的理论探索——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综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玉霞 范大祺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3,共3页
本文介绍论坛的基本情况,分主题总结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的交流成果,认为本次专题会议从理论上深化了对国家翻译实践的认识。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理论探索 对外话语体系 综述
原文传递
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对外翻译政策导向研究——以“日本学术会议”系列提案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大祺 鲍同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66,共5页
近年,围绕对外翻译活动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内容包括原作选择、译文标准、译者作用、受众分析、社会效果等方面,但对学术成果外译活动及政策导向的研究尚不多见,可能影响外译研究的全面性。本文拟通过观察他国动向,研讨学术外译政策导... 近年,围绕对外翻译活动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内容包括原作选择、译文标准、译者作用、受众分析、社会效果等方面,但对学术成果外译活动及政策导向的研究尚不多见,可能影响外译研究的全面性。本文拟通过观察他国动向,研讨学术外译政策导向的特点,总结经验,借鉴方法,引发对外宣事业的多维度思考,以期促进国际话语权战略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外译 政策导向 “日本学术会议” 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翻译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日本的译介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同 范大祺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0-136,共7页
近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国际传播成为学界热议问题,内容涉及理论、实践两方面,译文、译者、受众是研究重点。以某一国家或某一非通用语种为对象进行的"国别化"研究,能够体现学术研究的整体性,反映受众认知的特殊性,... 近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国际传播成为学界热议问题,内容涉及理论、实践两方面,译文、译者、受众是研究重点。以某一国家或某一非通用语种为对象进行的"国别化"研究,能够体现学术研究的整体性,反映受众认知的特殊性,为译介活动的精准性提供参考。调查图书馆的译作藏书情况是开展此类研究的方法之一。本文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日译单行本为研究对象,统计藏书信息,分析受容特点,旨在促进相关译介活动,引领话语体系建构,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 国际传播 译介受容
原文传递
日本机器翻译研发应用的经验及启示
13
作者 鲍同 范大祺 赵灵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132,共9页
随着中国科技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机器翻译(系统)的研发活动不断取得进展,业已成为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辅助工具,亦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有序推进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观察他国事例,分析工作经验,可引发社会的深入思... 随着中国科技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机器翻译(系统)的研发活动不断取得进展,业已成为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辅助工具,亦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有序推进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观察他国事例,分析工作经验,可引发社会的深入思考,从中获得启示。本文立足具体案例,总结日本机器翻译研发应用的做法及经验,阐释其行业发展的内卷化倾向,分析其缺乏发展驱动力、应用场景不足、缺乏全面认知等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工作需保持开放性、建立完善有效机制、多维设计应用场景等建议,以期我国通过提升相关治理能力促进此项事业研发应用的正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翻译 技术研发应用 语料库建设 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资本论》与现代资本主义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鹤田满彦 高晨曦 范大祺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4,共9页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批判地继承了古典主义经济学,从历史的角度全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体制,而且指出了这一体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本文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揭示了现代资...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批判地继承了古典主义经济学,从历史的角度全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体制,而且指出了这一体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本文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与历史资本主义的延续性、它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资本主义在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同时,在国别或地域上所呈现出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资本主义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资本主义多样性
原文传递
日本社会各界评价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若干观点
15
作者 刘柳 范大祺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3,共3页
近期,日本政要、主流媒体、专家学者和智库围绕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进行了解读。我们从这些报道和解读中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两个确立"对中国实现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具有决定性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 近期,日本政要、主流媒体、专家学者和智库围绕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进行了解读。我们从这些报道和解读中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两个确立"对中国实现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具有决定性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议》 历史性变革 历史性成就 六中全会 主流媒体 决定性意义 中共 日本
原文传递
乌克兰危机中我国对外话语传播研究报告
16
作者 申阳 范大祺 《公共外交季刊》 2022年第2期32-39,125,共9页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西方一些势力不断制造和散布虚假信息,抹黑污蔑中国形象,主要通过“知情默许”说、“结盟对抗”说、“拱火挑拨”说、“混淆内外”说、“分裂脱钩”说五种方式开展信息战、舆论战,与中国进行零和博弈式的大国对抗...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西方一些势力不断制造和散布虚假信息,抹黑污蔑中国形象,主要通过“知情默许”说、“结盟对抗”说、“拱火挑拨”说、“混淆内外”说、“分裂脱钩”说五种方式开展信息战、舆论战,与中国进行零和博弈式的大国对抗,以此诋毁、打压中国。在此复杂局势之下,中国采取灵活多样的话语策略,坚持用事实真相、实质原则、理念共识、人本情怀以及担当道义说话,不仅维护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亦在国际话语协作和舆论攻防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 舆论战 信息战 零和博弈 事实真相 人本情怀 话语策略 虚假信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