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卡拉麦里清水东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聂晓勇 刘家军 +1 位作者 苏大勇 章享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9-1736,共8页
新疆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中广泛存在斜长花岗岩,对其形成时代及成因还存在较大争议。在研究卡拉麦里地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测定LA-ICP-MS锆石U-Pb年龄时发现,清水东斜长花岗岩与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堆晶辉长岩在稀土、微量元素成分... 新疆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中广泛存在斜长花岗岩,对其形成时代及成因还存在较大争议。在研究卡拉麦里地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测定LA-ICP-MS锆石U-Pb年龄时发现,清水东斜长花岗岩与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堆晶辉长岩在稀土、微量元素成分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与其中块状辉长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并且两者符合部分熔融趋势,清水东斜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342.0±3.8)Ma,表明它是处于早石炭世后碰撞背景下的一次构造-热事件的产物,而不可能是蛇绿岩中的浅色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斜长花岗岩 清水东 卡拉麦里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地区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中两类金矿床的可能成因 被引量:3
2
作者 聂晓勇 宋谢炎 +2 位作者 章文忠 吴德华 刘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4-91,共8页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中主要存在两类金矿床,即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类和蛇绿岩杂岩建造类,可能分别代表了卡拉麦里金矿带中的两期成矿:早期为洋壳俯冲过程中深成热液的产物,晚期则与区域构造运动对早期形成的蛇绿岩相关富金地质体的改造有关,...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中主要存在两类金矿床,即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类和蛇绿岩杂岩建造类,可能分别代表了卡拉麦里金矿带中的两期成矿:早期为洋壳俯冲过程中深成热液的产物,晚期则与区域构造运动对早期形成的蛇绿岩相关富金地质体的改造有关,它们最初成矿物源一致,均与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中相关深成岩石组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金矿 蛇绿岩 成矿期 卡拉麦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麦里金矿带典型矿床——双泉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2
3
作者 聂晓勇 宋谢炎 +2 位作者 薄科武 章文忠 刘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6,共8页
双泉金矿是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金矿带中新近发现的一个中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床产于韧性剪切带中,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地层,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本文通过主要矿化阶段热液矿物毒砂成分的测定,利用相图中共生金属硫化物... 双泉金矿是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金矿带中新近发现的一个中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床产于韧性剪切带中,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地层,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本文通过主要矿化阶段热液矿物毒砂成分的测定,利用相图中共生金属硫化物稳定温度范围得出主要矿化阶段的温度为300~450℃,它比通过石英流体包裹体测得的均一温度更准确地代表成矿流体的温度,由此温度平均值计算出的氢氢同位素能准确判断初始流体的来源。氢氢同位素的小范围内变化可能受成矿流体不同阶段温度的变化和组分变化的影响。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双泉金矿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变质热液金矿床,韧性剪切带即为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中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矿物 矿化阶段 成矿温度 双泉金矿 卡拉麦里金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9年山西省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聂晓勇 张飞 +2 位作者 解雁茹 郭晓黎 孟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2117-2118,共2页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近十年来山西省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掌握山西省丙肝流行情况,为丙肝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现对2010—201...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近十年来山西省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掌握山西省丙肝流行情况,为丙肝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现对2010—2019年山西省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病例资料和人口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病例资料 报告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纤维化 丙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哈图金矿床后期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聂晓勇 苏大勇 付于真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研究发现后期岩浆热液作用是造成哈图金矿床两类金矿体之一的石英脉型矿体的产生,构造活动对金矿体后期变化的影响较小,含矿石英脉上部因风化剥蚀作用消失,勘查中需要考虑矿床后期变化因素。
关键词 西准噶尔 哈图 金矿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带石英脉型金矿化形成的构造背景 被引量:1
6
作者 聂晓勇 苏大勇 杨向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通过调查发现,卡拉麦里带中石英脉型金矿化的容矿岩系包括蛇绿岩、火山碎屑一沉积建造两类。研究其中沉积类容矿岩石硅质岩、碎屑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得出硅质岩的W(MnO)/w(TiO2)值为1.3~3.7,W(Al2O3)/... 通过调查发现,卡拉麦里带中石英脉型金矿化的容矿岩系包括蛇绿岩、火山碎屑一沉积建造两类。研究其中沉积类容矿岩石硅质岩、碎屑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得出硅质岩的W(MnO)/w(TiO2)值为1.3~3.7,W(Al2O3)/w(Al2O3+Fe2O3)值为0.08—0.36,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近水平,8Ce/SCe小于1,8La/SCe值为1.12~1.93,判定其沉积环境为受扩张洋脊热液活动影响强烈的大洋盆地,碎屑岩形成于物源受到大洋岛弧影响的大陆岛弧环境。进一步确定了蛇绿岩中火山岩具体就位于弧前环境,讨论了石英脉型金矿化与火山岩的密切相关性,推测它们均可能为310~325Ma间岛弧系统下洋脊俯冲的产物;认为与洋脊俯冲相关热液活动在不同环境下分别有不同的表现,在洋底玄武岩附近沉积热水成因硅质岩,在两类容矿岩系构造裂隙中沉淀含金石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容矿岩系 石英脉型 金矿带 卡拉麦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主要金成矿带地质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聂晓勇 苏大勇 +2 位作者 杨向东 杨佐怀 章享云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6期27-31,共5页
额尔齐斯、达尔布特、卡拉麦里、吐拉苏—也里莫墩和康古尔塔格是新疆北部主要的金成矿带,前人对各成矿带的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地质特征之间的异同及原因分析较少。通过对各金成矿带的成矿环境、矿床类型及其典型金矿床特... 额尔齐斯、达尔布特、卡拉麦里、吐拉苏—也里莫墩和康古尔塔格是新疆北部主要的金成矿带,前人对各成矿带的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地质特征之间的异同及原因分析较少。通过对各金成矿带的成矿环境、矿床类型及其典型金矿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成矿带中的金矿类型以及典型矿床的矿化类型、矿物组合、围岩蚀变和成矿流体特征等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普遍存在的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不仅是该区金矿的找矿方向,也可作为该区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一个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对比研究 金成矿带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蛇绿碳酸岩与金矿化关系——以东准卡拉麦里蛇绿带中金水泉金矿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聂晓勇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5期38-42,共5页
世界上分布了众多的蛇绿岩带,如加拿大的Abitibi蛇绿岩带、欧洲的阿尔卑斯蛇绿岩带等,还有古特提斯蛇绿岩带、古亚洲洋蛇绿岩带。这些蛇绿岩带中均有脉状、透镜状碳酸岩分布。这种碳酸岩与蛇纹岩具有明显的成因关系,人们将其称为蛇绿碳... 世界上分布了众多的蛇绿岩带,如加拿大的Abitibi蛇绿岩带、欧洲的阿尔卑斯蛇绿岩带等,还有古特提斯蛇绿岩带、古亚洲洋蛇绿岩带。这些蛇绿岩带中均有脉状、透镜状碳酸岩分布。这种碳酸岩与蛇纹岩具有明显的成因关系,人们将其称为蛇绿碳酸岩(Ophicarbonate)。国内外涉及这类特殊岩石类型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它与金成矿关系的论述几乎未见。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混杂岩带中分布了众多的碳酸岩脉,它们似乎与本带中的金矿化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和成因联系,本文通过各自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成岩地球动力学背景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碳酸岩 金矿化 金水泉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金矿带金矿床容矿岩系的沉积环境
9
作者 聂晓勇 朱少华 +2 位作者 马承 霍东亮 摆翔 《黄金》 CAS 2014年第2期9-13,共5页
卡拉麦里金矿带中金矿床赋存于蛇绿岩或火山碎屑-沉积建造中,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通过研究粉砂岩等容矿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判定了其沉积环境为大陆岛弧环境;蛇绿岩建造中火山岩赋存于火山碎屑-沉积建造中,容矿岩系的沉积环境也从... 卡拉麦里金矿带中金矿床赋存于蛇绿岩或火山碎屑-沉积建造中,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通过研究粉砂岩等容矿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判定了其沉积环境为大陆岛弧环境;蛇绿岩建造中火山岩赋存于火山碎屑-沉积建造中,容矿岩系的沉积环境也从围岩的角度证实了这些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也论证了它们可能与该环境下的洋脊俯冲活动有关;与蛇绿岩建造中火山岩具成因联系的含金石英脉,可能为岛弧环境下与洋脊俯冲相关热液活动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容矿岩系 金矿床 卡拉麦里金矿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金川Ⅱ号岩体辉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列锰 宋谢炎 +4 位作者 聂晓勇 周国富 刘世荣 郑文勤 李士彬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6,共9页
金川Ⅱ号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和硫化物橄榄岩构成,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为岩相中主要造岩矿物,单斜辉石含量一般高于斜方辉石。矿物间的结构关系表明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单斜辉石的TiO2,Al2O... 金川Ⅱ号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和硫化物橄榄岩构成,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为岩相中主要造岩矿物,单斜辉石含量一般高于斜方辉石。矿物间的结构关系表明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单斜辉石的TiO2,Al2O3,Cr2O3和Na2O质量分数依次为:0.29%~1.26%、3.17%~3.59%、0.86%~1.14%、0.29%~0.57%,斜方辉石的TiO2,Al2O3,Cr2O3和Na2O质量分数普遍低于单斜辉石,依次为:0.16%~0.40%、1.85%~2.38%、0.48%~0.68%、0.03%~0.10%。元素间的相关关系显示辉石的类质同像置换方式为:^MIFe^2+ +2Si=^MITi+2^IVAl,^MIFe^2+ +Si=^MIFe^3+ +^IV Al,Fe^3+和Ti进入矿物晶格置换Fe^2+来平衡Al置换Si产生的正电价差。两种辉石较低的TiO2,Al2O3和Na2O质量分数显示出母岩浆为拉斑玄武岩浆的特征。二辉石温度计和单辉石温度计算表明斜方辉石的结晶温度下限和单斜辉石结晶温度上限大致在1146℃~1166℃之间,单斜辉石的结晶一直持续到1032℃或者更低。金川Ⅱ号岩体单斜辉石演化明显表现出向透辉石端员偏离,暗示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可能与富钙质围岩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岩体 辉石 辉石地质温度计 单斜辉石压力计 类质同像 同化混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坡十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岩浆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 被引量:29
11
作者 颉炜 宋谢炎 +1 位作者 聂晓勇 程松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9-200,共12页
新疆坡北辉长岩体位于塔里木古陆东北缘的北山裂谷带中,坡一和坡十铜镍硫化物含矿超镁铁岩体位于坡北岩体内。尽管坡十超镁铁岩体与坡北辉长岩呈侵入接触,但两者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显示良好的一致性,表明两岩相虽然分不同阶段侵入就... 新疆坡北辉长岩体位于塔里木古陆东北缘的北山裂谷带中,坡一和坡十铜镍硫化物含矿超镁铁岩体位于坡北岩体内。尽管坡十超镁铁岩体与坡北辉长岩呈侵入接触,但两者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显示良好的一致性,表明两岩相虽然分不同阶段侵入就位,但仍为同源岩浆的产物。MnO-Ti O2-P2O5及Th-Hf-Ta判别图解显示坡北及坡十岩体的母岩浆具有岛弧火山岩岩浆的特点,而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巴楚层状侵入体、镁铁-超镁铁岩墙群则为板内火山岩岩浆系列。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坡北及坡十岩体则均表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的相对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HREEs)的相对亏损,并显示强烈的Nb、Ta负异常,这些地球化学特点与典型的岛弧火山岩以及阿拉斯加型杂岩体显示出很强的相似性,而巴楚层状侵入体和镁铁-超镁铁岩墙群的微量元素特征则与OIB非常相似,表明其岩浆源区为受俯冲事件改造过的交代地幔,而与塔里木地幔柱无关。Sr、Nd同位素则表明岩浆在上升侵位的过程中受到了元古代变质岩3%~10%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裂谷带 坡十岩体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 交代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金川Ⅱ号岩体岩相学特征及分离结晶过程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士彬 宋谢炎 +2 位作者 胡瑞忠 陈列锰 聂晓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53-2560,共8页
金川Ⅱ号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和硫化物橄榄岩构成,中细粒含辉橄榄岩呈"上悬体"产于岩体顶部,与中粒二辉橄榄岩呈短程渐变关系,反映出岩浆或"晶粥"多期贯入的特点。在各岩相矿物之间的岩相学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结合... 金川Ⅱ号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和硫化物橄榄岩构成,中细粒含辉橄榄岩呈"上悬体"产于岩体顶部,与中粒二辉橄榄岩呈短程渐变关系,反映出岩浆或"晶粥"多期贯入的特点。在各岩相矿物之间的岩相学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热力学相图分析,本文认为金川Ⅱ号岩体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为: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同时,橄榄石结晶后与母岩浆发生反应,使橄榄石颗粒变为浑圆状。此外,矿体硫化物橄榄岩、硫化物含辉橄榄岩中堆积矿物橄榄石粒度明显小于硫化物二辉橄榄岩中橄榄石粒度,暗示在"晶粥"侵入浅部岩浆房之前,深部岩浆房底部已聚集了大量的硫化物矿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 Ⅱ号岩体 岩相学特征 相图 分离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吸毒人员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立平 刘玉萍 +3 位作者 王乃昌 段元宏 聂晓勇 张丽芬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山西省吸毒人群中HCV基因型分布现状和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太原强制戒毒所576份吸毒人员血清标本,用ELISA法进行抗HCV的检测;检出抗HCV阳性的血清进一步用型特异性引物RT-巢式PCR法进行基因分型,选择1b型和2a型各一株进行PCR... 目的 探讨山西省吸毒人群中HCV基因型分布现状和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太原强制戒毒所576份吸毒人员血清标本,用ELISA法进行抗HCV的检测;检出抗HCV阳性的血清进一步用型特异性引物RT-巢式PCR法进行基因分型,选择1b型和2a型各一株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576份吸毒人员的抗HCV检出率为7.5%其中本省的抗HCV检出率为5.7%,外省为27.7%,外省吸毒者的抗HCV检出率非常显著高于山西省吸毒者(X^2=30.32,P<0.01)。山西省吸毒人群的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78.9%),其次为2a型(15.8%)和1b/2a混合型(5.3%);未检出1a型、2b型和3a型,但山西省分型阳性者中口吸者居多(84.2%)。山西吸毒者HCV 1b型分离株在其核心区的144个核苷酸序列中,与日本、河北、上海、湖南及邻省的同源性都在94%以上,与湖南株的同源性最好(97%);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日本的差异最大(7%)。山西吸毒者HCV 2a型分离株在其核心区的174个cD-NA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与日本的同源性分别为94%和96%,但氨基酸的变异小于核苷酸。值得注意的是,nt 522和 nt 564(核心区第209和223位)的变异是所有中国1b型株的共同特征。结论 山西省吸毒人群中HCV基因型以1b为主。在同一亚型中,山西吸毒者的HCV分离株在核心区部分序列与日本及国内其他地区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吸毒人员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 序列测定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温泉县别珍套山新元古代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曾祥武 赵军 聂晓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93,共17页
对新疆温泉县别珍套山新元古代花岗岩开展了相关研究。获得了3个片麻状-眼球状花岗岩4件锆石样品年龄,其中206Pb/238U年龄值一致,大多集中在910~950 Ma之间。极少量继承锆石的年龄大于1000 Ma。这些花岗岩以特有的粗粒、巨大的眼球状片... 对新疆温泉县别珍套山新元古代花岗岩开展了相关研究。获得了3个片麻状-眼球状花岗岩4件锆石样品年龄,其中206Pb/238U年龄值一致,大多集中在910~950 Ma之间。极少量继承锆石的年龄大于1000 Ma。这些花岗岩以特有的粗粒、巨大的眼球状片麻结构为特征。岩体具有高硅(≥70%)、富碱(K2O+Na2O,6.5%~8.9%)且K2O>Na2O的特征,表现出从钙碱性到钾玄岩演化的变化趋势。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其与碱性花岗岩相似。样品的微量元素蛛网图几乎完全相同,均明显亏损Ba、Nb、Ta、Sr、P、Ti,富集Rb、Th、U、K等元素,显示活动大陆边缘岩石特征。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具典型壳源花岗岩(S型花岗岩)的特征。Lu-Hf同位素特征表明单阶段Hf模式年龄(tDM1)为883~1351 Ma,平均为1133 Ma;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891~1588 Ma,平均为1250 Ma,与锆石形成年龄较接近。新元古代早期(约9 Ga)片麻状花岗岩可能是与Rodinia超大陆会聚有关的格林维尔期造山作用、地壳增厚导致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新元古代 温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2006年山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马麟 于颖洁 +1 位作者 聂晓勇 罗小飞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11期711-713,共3页
目的分析山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结果1992-2006年山西省乙脑总发病2974例,其中男性1677例,女性1297例,年均发病率0.63/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 目的分析山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结果1992-2006年山西省乙脑总发病2974例,其中男性1677例,女性1297例,年均发病率0.63/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乙脑发病基本呈下降趋势;发病呈现明显的夏季(8月)高峰;发病年龄明显后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HIV/AIDS流行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9
16
作者 乔晓春 聂晓勇 郭晓黎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掌握山西省艾滋病 (AIDS)流行状况和特征 ,明确防治工作重点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山西省 1995~ 2 0 0 3年艾滋病病毒 (HIV) /AIDS病例报告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山西省 1995~ 2 0 0 ... 目的 掌握山西省艾滋病 (AIDS)流行状况和特征 ,明确防治工作重点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山西省 1995~ 2 0 0 3年艾滋病病毒 (HIV) /AIDS病例报告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山西省 1995~ 2 0 0 3年累计报告HIV/AIDS 6 4 4例 ,平均每年以 2 0 2 %的速度增长 ,其中病人 334例 ,占 5 1 8%(334/ 6 4 4 ) ;死亡 15 2例 ,占 4 5 5 % (15 2 / 334)。HIV感染人群以既往有偿供血员为主 ,因不规范的采供血造成经血液传播的占 76 1% (4 90 / 6 4 4 ) ;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地区 ,占 84 9% (5 4 7/ 6 4 4 )。男女比例为 2 1∶1。不安全性行为占 6 8% (4 4 / 6 4 4 ) ,吸毒占 2 3% (15 / 6 4 4 ) ,母婴传播 3 6 % (2 3/ 6 4 4 ) ,是潜在的危险因素。结论 山西省艾滋病流行快速增长 ,且已进入发病和死亡高峰 ,存在多种潜在危险因素。各级领导应提高认识 ,针对各种危险因素 ,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 ,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流行。同时 ,要开展医疗救治 ,提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生命质量 ,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流行 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2013—2018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孟珺 聂晓勇 +6 位作者 穆生财 原琛利 郭晓黎 解雁茹 张飞 刘萧湘 焦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2期3735-3738,共4页
目的了解2013-2018年山西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开始AIDS抗病毒治疗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山西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西省2013-2018年内所有接受抗病... 目的了解2013-2018年山西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开始AIDS抗病毒治疗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山西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西省2013-2018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23.0软件分析并比较其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结果共有6 658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新增治疗人数逐年上升,其中男性5 691例,占85.5%;男女性别比5.9∶1,无配偶(未婚离异及丧偶)占63.5%,平均年龄(36±13)岁,山西籍6 399人,占96.1%,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92.9%,HIV确诊阳性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5(0.6,8.1)个月,治疗开始研究对象的临床分期为Ⅰ期的HIV/AIDS比例为71.8%,基线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89(142,413)个/μl。2013-2018年治疗开始时性别为男性、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途径、临床分期Ⅰ期、CD4淋巴细胞>200个/μl、确诊后6个月内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山西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时机有所提前,应继续采取措施促进病例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流行病学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2007年度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麟 于颖洁 聂晓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疫情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及时、准确、完整地将疫情数据收集整理、统计汇总、分析上报是开展传染病监测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上级卫生及行政部门制定传染病防制措施的依据。为提高山西省估计发病率的可靠程度,使报告发病率更接近于... 疫情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及时、准确、完整地将疫情数据收集整理、统计汇总、分析上报是开展传染病监测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上级卫生及行政部门制定传染病防制措施的依据。为提高山西省估计发病率的可靠程度,使报告发病率更接近于真实的发病情况,使疫情分析更科学、准确地指导疾病防治实践,按照《山西省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管理及报告质量调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疫情管理 山西省 漏报调查 医疗机构 估计发病率 报告发病率 系统工程 收集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TPPA、ELISA两种试剂的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毛爱玲 郭晓黎 聂晓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梅毒 TPPA ELISA 试剂 比较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血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颖洁 马麟 聂晓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513-514,共2页
自2004年1月1日.山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网络直报以来。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提供了依据。现将山西省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 自2004年1月1日.山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网络直报以来。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提供了依据。现将山西省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山西省 学校 应急处理工作 网络直报 监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