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19世纪广州洋人家庭里的中国佣人 被引量:9
1
作者 程美宝 刘志伟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126,共12页
本文考察了 18- 19世纪在广州的洋人家庭里打工的中国佣人或仆役之类的市井小人物 ,在与西方人的广泛深入交往的过程中 ,怎样和他们打交道 ,从中学会了什么 ,如何去学等问题。这些小人物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西方人那里学习一套新... 本文考察了 18- 19世纪在广州的洋人家庭里打工的中国佣人或仆役之类的市井小人物 ,在与西方人的广泛深入交往的过程中 ,怎样和他们打交道 ,从中学会了什么 ,如何去学等问题。这些小人物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西方人那里学习一套新的知识、技能、词汇和语言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扮演着应该得到重视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华佣 中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粤商所建戏园与戏院管窥 被引量:9
2
作者 程美宝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光绪年间广州及佛山四大戏园之设,在当时的粤东实属创举,亦可谓是晚清城镇新兴的公共场所之一。我们可以估计,戏班在戏园演出,与在乡村空地或私人庭院里演出,可能会因环境、物质和社会条件、观众与演员的互动等因素不同而有异。可惜,目... 光绪年间广州及佛山四大戏园之设,在当时的粤东实属创举,亦可谓是晚清城镇新兴的公共场所之一。我们可以估计,戏班在戏园演出,与在乡村空地或私人庭院里演出,可能会因环境、物质和社会条件、观众与演员的互动等因素不同而有异。可惜,目前笔者所能掌握的资料,均未能反映此四大戏园的建筑、舞台陈设、室内装璜、灯光和声音效果等具体情况,因而难以就清末戏园之兴起对戏曲表演的影响作进一步的推敲。不过,在四大戏园出现之前的三四十年,美国三藩市的粤商就已经自广州等地延请戏班到三藩市的剧院演出,未几更出资兴建专供中国戏班演出的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粤商 戏园 戏院 广州 三藩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国学大潮中的博物学知识——论《国粹学报》中的博物图画 被引量:14
3
作者 程美宝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31,共14页
近十多年来,有关西方的学科分类、知识结构、当中涉及的词汇和语法的表述等如何影响清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学者已有较多的讨论,少有论及的是在这个学科结构重整、专业分工未明的过程中,部分原来只具备传统经史之学训练的文人,如何在... 近十多年来,有关西方的学科分类、知识结构、当中涉及的词汇和语法的表述等如何影响清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学者已有较多的讨论,少有论及的是在这个学科结构重整、专业分工未明的过程中,部分原来只具备传统经史之学训练的文人,如何在具体的方法上实践他们所认识的西学。当时,国学保存会的成员在界定“何谓国粹”的过程中,也有选择地吸取西学,企图将他们所认识的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纳入“国粹”或“国学”这个框架之中。1907至1911年间,国学保存会的主要刊物《国粹学报》刊登了100多幅以中国本土的动植物为对象的“博物图画”,可以说是国学保存会的成员尝试应用其仅有的西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实践。以这批博物图画为研究主体,结合其他文字和图像资料,考察当时作画者的博物学知识和博物绘画的技巧来源,并从中探讨清末民国的中国文人的自我期望与定位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绘图 国粹学报 国学保存会 蔡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历史事实建构——以电子族谱编撰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美宝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8-132,共5页
近年在网络世界出现的帮助用者查考及编撰族谱的网页,是探讨数码时代在万维网上衍生的历史叙述的建构过程,以及其有可能产生的社会和心理后果的一个例证。电子族谱在内容上虽然可以沿用既有的手钞和印刷族谱的素材,然而,电子族谱所... 近年在网络世界出现的帮助用者查考及编撰族谱的网页,是探讨数码时代在万维网上衍生的历史叙述的建构过程,以及其有可能产生的社会和心理后果的一个例证。电子族谱在内容上虽然可以沿用既有的手钞和印刷族谱的素材,然而,电子族谱所衍生的编撰传统绝对不能视作手钞和印刷族谱的延续。相反,电子时代的族谱编撰和文字时代的族谱编撰,分别见证着两种不同的社会事实建构的过程。进入数码时代,族谱的编撰很有可能从一个传统的、集体的、乡村社会的配套仪式,变成是个人的、存在于城市和网络空间的孤立的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谱 万维网 社会事实建构 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制知识--《国粹学报》博物图画的资料来源及其采用之印刷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美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109,共15页
在清末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外来的知识大多是经历一个"多重复制"的过程而传播的,这个过程包括把外文翻译成汉文,袭用外文资料的图画,并最终印刷成书刊大量发行。1907至1911年间在《国粹学报》上刊登的一系列博物绘图,是探讨这个... 在清末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外来的知识大多是经历一个"多重复制"的过程而传播的,这个过程包括把外文翻译成汉文,袭用外文资料的图画,并最终印刷成书刊大量发行。1907至1911年间在《国粹学报》上刊登的一系列博物绘图,是探讨这个"知识多重复制"问题的一个范例。文章查考出这批博物绘图原图的来源,探讨了绘图者阅读相关外语资料的途径及能力,并初步讨论了当时上海已有的印刷技术及其他物质条件,对复制图画所能达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图画 《国粹学报》 蔡守 印刷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ang Tong”的故事——在域外捡拾普通人的历史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美宝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本文利用大英图书馆、皇家学会及皇家艺术学院的部分手稿及档案 ,结合其他文献和图像资料 ,叙述了几个普通中国人 18世纪在英国的活动。这类人物在当时华人足迹罕至的欧洲社会里 ,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但由于中国历史叙述的选择... 本文利用大英图书馆、皇家学会及皇家艺术学院的部分手稿及档案 ,结合其他文献和图像资料 ,叙述了几个普通中国人 18世纪在英国的活动。这类人物在当时华人足迹罕至的欧洲社会里 ,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但由于中国历史叙述的选择性取向 ,他们的事迹往往在中国本土被遗忘。从域外寻找他们的历史踪影 ,将有助于丰富我们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交流 普通人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香林早年人种学与民族学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程美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93,共12页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家中,罗香林是属于自少壮时期便开始运用民俗学、民族学和人种学等学科,探讨中国民族的形成与特性的佼佼者之一。1932年,他受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之托,用体质人类学的方法,赴广州、曲江、南雄等地进行实地调查。从罗香...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家中,罗香林是属于自少壮时期便开始运用民俗学、民族学和人种学等学科,探讨中国民族的形成与特性的佼佼者之一。1932年,他受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之托,用体质人类学的方法,赴广州、曲江、南雄等地进行实地调查。从罗香林的笔记可见,他当时阅读了不少相关的论著,制定了十分详细的研究计划,虽然其计划最后因种种客观条件而未竟成功,但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间,罗香林陆续发表了多部中国民族史的著作,对客家研究着力尤多。在今天看来,罗氏的人种学理念和论述固有其时代的局限,但其身体力行地从事实地考察,锲而不舍地寻求其他社会科学的治学路径,可以说是代表了20世纪中国史学家对梁启超在世纪初提出的"新史学"研究的一种躬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香林 体质人类学 民族学 新史学 客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庚子赔款与香港大学的中文教育———二三十年代香港与中英关系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7
8
作者 程美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74,共14页
1925年,英国国会宣布愿意将中国尚欠英国的庚子赔款运用在发展中国教育及其他用途上;当时,香港总督金文泰立刻向英国方面反映,希望申请部分庚款以发展香港大学的中文教育。经过多年的讨价还价,港大最后获得的拨款与原来金文泰... 1925年,英国国会宣布愿意将中国尚欠英国的庚子赔款运用在发展中国教育及其他用途上;当时,香港总督金文泰立刻向英国方面反映,希望申请部分庚款以发展香港大学的中文教育。经过多年的讨价还价,港大最后获得的拨款与原来金文泰的期望相去甚远。本文要指出的是,这件看来只属于香港大学发展史的事情,实际上反映了当时香港处在复杂的中英关系夹缝中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香港大学中文系的建立也反映当时中国文化在香港的发展,并非是单纯的文化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子赔款 香港 中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人引水--16-19世纪澳门船民的海洋世界 被引量:7
9
作者 程美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121,共8页
自16世纪欧洲人涉足华南的洋面开始,澳门及广大珠三角地区的船民,就已经在各个方面被卷入一个全球化的贸易体系之中,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因为与外国人频繁接触而有所影响。本文集中讨论16-19世纪间专门为欧美来华贸易船只担任"引水人... 自16世纪欧洲人涉足华南的洋面开始,澳门及广大珠三角地区的船民,就已经在各个方面被卷入一个全球化的贸易体系之中,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因为与外国人频繁接触而有所影响。本文集中讨论16-19世纪间专门为欧美来华贸易船只担任"引水人"的船民的状况,探讨在这个长时段的华洋贸易的过程中,这些在中国社会的格局里往往被视为地位低下的船民,会接触到什么外国的事物,有怎样的交流机会,以及这些经验对本地社会有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引水人 华洋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上织网:当代亲属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美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9-106,共8页
近十年来,互联网上兴起了不少协助人们寻根认祖和编纂电子族谱的网站,互联网特有的数据储存和超文本链接功能,使电子族谱的编纂过程与传统纸本族谱的编纂过程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利用这些网站提供的资料,辅以访问所得的事例,尝试理解族... 近十年来,互联网上兴起了不少协助人们寻根认祖和编纂电子族谱的网站,互联网特有的数据储存和超文本链接功能,使电子族谱的编纂过程与传统纸本族谱的编纂过程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利用这些网站提供的资料,辅以访问所得的事例,尝试理解族谱编纂者编修族谱的动机、方法和标准;并探讨在交通发达、资讯流通的21世纪中,城市人建构宗族联系的活动与过去乡村社会同类活动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谱 互联网 亲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作为飞地的“危”与“机”——16-19世纪华洋交往中的小人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美宝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82,共9页
16-19世纪的三百年间,澳门在近代全球贸易体系中扮演过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一块特殊的"飞地",清朝政府从未放弃澳门主权,葡萄牙政府对澳门进行局部的、有限的管治。这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给世界各国的冒险家提供了大... 16-19世纪的三百年间,澳门在近代全球贸易体系中扮演过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一块特殊的"飞地",清朝政府从未放弃澳门主权,葡萄牙政府对澳门进行局部的、有限的管治。这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给世界各国的冒险家提供了大大小小的生存机会。以船民、通事、工匠、仆人为代表的历史小人物,利用澳门这个舞台与外部世界交流沟通,依靠日益繁盛的中外贸易谋生,熟练掌握和传播西洋文明的知识,甚至得到出洋的机会。这类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往往比读书人更具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更早走出中国和开眼看世界,对澳门乃至中国历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中外贸易 平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苗栗县泰雅人的命名与墓葬——一个历史学者的田野观察与省思
12
作者 程美宝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53,共10页
以19~20世纪末台湾苗栗地区泰雅族人的命名与墓葬习俗的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藉以理解清代以来不同地区的土著居民如何被整合到由汉文化主导的统治秩序的过程的某些侧面。作为一个没有自身文字传统的社群,泰雅族人的命名与墓葬习惯,在... 以19~20世纪末台湾苗栗地区泰雅族人的命名与墓葬习俗的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藉以理解清代以来不同地区的土著居民如何被整合到由汉文化主导的统治秩序的过程的某些侧面。作为一个没有自身文字传统的社群,泰雅族人的命名与墓葬习惯,在不同的时候,分别受到清政府、日本殖民地政府,以及国民政府的政策的影响。其中,采纳汉姓汉名,更导致当代泰雅人在想象与表达自己的世系和祖先观念,以及进行祭祀活动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者 墓葬 台湾 20世纪末 统治秩序 文化主导 土著居民 国民政府 祭祀活动 清政府 殖民地 根本性 族人 习俗 清代 汉姓 世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全球史与中国史学
13
作者 程美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程美宝则叙述了全球史与世界史的差异、全球史的独特视角、全球史与全球化的关系、过去中...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程美宝则叙述了全球史与世界史的差异、全球史的独特视角、全球史与全球化的关系、过去中国史学某些研究传统与全球史契合之处、全球史有可能对中国史研究发挥什么影响,以及当前某些中国史研究对全球史观的回应与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英语 字源 字义 意谓 中古 理解 解释 地理 体系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释“芽兰带”:残存在地方歌谣里的清代中外贸易信息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美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2-128,共7页
查考粤海关志、地方志、外国人编纂的通商和语言学习手册等文献,可知在晚清粤语南音唱本《男烧衣》中出现的"芽兰"一词,应为西班牙语"grana"的粤音翻译,意指现代译作"胭脂虫"的一种染料原料。胭脂虫原产... 查考粤海关志、地方志、外国人编纂的通商和语言学习手册等文献,可知在晚清粤语南音唱本《男烧衣》中出现的"芽兰"一词,应为西班牙语"grana"的粤音翻译,意指现代译作"胭脂虫"的一种染料原料。胭脂虫原产于南美,能生产出鲜艳亮丽的红色染料,自16世纪即为西班牙人所垄断,至迟在18世纪已通过马尼拉进口广州、厦门等口岸,用于染制出口的上等丝绸。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仍需仰赖与西班牙商人关系良好的广州行商购入胭脂虫。时至20世纪,"芽兰"逐渐被现代中译词汇"胭脂虫"取代,并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芽兰"的例子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外来物种和物产因为种种原因而有所变易甚或消失,其一度通用的名字间接残存在看来并不相干的文献中,本义也逐渐被人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兰” 胭脂虫 西班牙 广州 中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仔的旗帜”:道光年间中英合作打击海盗行动及其历史遗物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美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126,178,共14页
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藏有一面据说属于19世纪中横行中国南海西部海域的海盗“十五仔”的旗帜。利用英国国家档案馆档案、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藏私人日志、时人出版的书籍、报章报道等材料,比照中文档案及志书资料,尽管仍无法证明这面旗帜... 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藏有一面据说属于19世纪中横行中国南海西部海域的海盗“十五仔”的旗帜。利用英国国家档案馆档案、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藏私人日志、时人出版的书籍、报章报道等材料,比照中文档案及志书资料,尽管仍无法证明这面旗帜是否属于“十五仔”,甚至“十五仔”是否真有其人,但这面19世纪入藏博物馆的物品,以及当时所生产的许多有关两次鸦片战争之间中英打击中国海盗的种种叙述,本身便包含许多历史信息,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海盗 英国海军 道光朝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 被引量:67
16
作者 程美宝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84,共17页
清末新政期间 ,为响应政府鼓吹乡土教育的政策 ,地方上的读书人编纂乡土志和乡土教科书 ,作为初等教育的教材。这些教材的编纂 ,大多受当时各种新思潮的影响 ,反映了地方读书人如何运用一套新的话语 ,在观念上重新定位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清末新政期间 ,为响应政府鼓吹乡土教育的政策 ,地方上的读书人编纂乡土志和乡土教科书 ,作为初等教育的教材。这些教材的编纂 ,大多受当时各种新思潮的影响 ,反映了地方读书人如何运用一套新的话语 ,在观念上重新定位地方与国家的关系。这些乡土教材也透露了地方上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与冲突。此类乡土教材编纂者 ,其后大多主导地方上的教育事务 ,他们对国家观念的理解和阐释 ,对广大学生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乡土教材 国家话语 清朝 乡土教育 爱国主义
原文传递
区域研究取向的探索——评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被引量:15
17
作者 程美宝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关键词 杨念群 知识群体 近代 地域化 儒学 区域研究 著作 湖湘 知识分子 审视
原文传递
数字化时代的历史学教育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美宝 刘志伟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3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历史学 教育 高校 学习法
原文传递
近代地方文化的跨地域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 被引量:18
19
作者 程美宝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共17页
上海自开埠以来,吸引了大批来自广东的商人,他们在沪上陆续建立起各种同乡、同业和其他文娱组织,赞助举办各种粤剧、粤乐和粤曲活动。1920—1930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一方面吸纳了其他剧种和音乐文类的特色而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关... 上海自开埠以来,吸引了大批来自广东的商人,他们在沪上陆续建立起各种同乡、同业和其他文娱组织,赞助举办各种粤剧、粤乐和粤曲活动。1920—1930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一方面吸纳了其他剧种和音乐文类的特色而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其本来不一定十分明显的地域标签,也在这种特殊的情境中得到强化。当时粤乐的创作和实践活动,更是在一个探索何谓“国乐”的大语境中进行的。此外,在上海兴起的时代曲,也为粤曲注入了新的调子,至30—40年代,新兴的国语时代曲被大量地引进粤曲之中;而粤曲的粤方言特色,也在这个时候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从20—30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的发展可见,近代中国“地方文化”的特性,往往是在一个跨地域的情景中塑造和凸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粤乐 粤曲 粤商 上海
原文传递
班克斯爵士与中国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美宝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152,共7页
关键词 爵士 中国 JOSEPH “格物致知” 牛津大学 植物学家 皇家学会 学术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