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19世纪广州洋人家庭里的中国佣人 |
程美宝
刘志伟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2
|
清末粤商所建戏园与戏院管窥 |
程美宝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3
|
晚清国学大潮中的博物学知识——论《国粹学报》中的博物图画 |
程美宝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4
|
数字时代的历史事实建构——以电子族谱编撰为例 |
程美宝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5
|
复制知识--《国粹学报》博物图画的资料来源及其采用之印刷技术 |
程美宝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6
|
“Whang Tong”的故事——在域外捡拾普通人的历史 |
程美宝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7
|
罗香林早年人种学与民族学的理念与实践 |
程美宝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8
|
庚子赔款与香港大学的中文教育———二三十年代香港与中英关系的一个侧面 |
程美宝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9
|
水上人引水--16-19世纪澳门船民的海洋世界 |
程美宝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0
|
网上织网:当代亲属关系的建构 |
程美宝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1
|
澳门作为飞地的“危”与“机”——16-19世纪华洋交往中的小人物 |
程美宝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2
|
台湾苗栗县泰雅人的命名与墓葬——一个历史学者的田野观察与省思 |
程美宝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3
|
全球化、全球史与中国史学 |
程美宝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4
|
试释“芽兰带”:残存在地方歌谣里的清代中外贸易信息 |
程美宝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5
|
“十五仔的旗帜”:道光年间中英合作打击海盗行动及其历史遗物 |
程美宝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6
|
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 |
程美宝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7
|
|
17
|
区域研究取向的探索——评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
程美宝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18
|
数字化时代的历史学教育 |
程美宝
刘志伟
|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9
|
近代地方文化的跨地域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 |
程美宝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20
|
班克斯爵士与中国 |
程美宝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