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静脉移植改善断指再植术后血供的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陈东亮 石新成 +1 位作者 王超朋 刘俊鹏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1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自体静脉移植改善断指再植术后血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许昌仁和骨伤医院创伤科收治的66例断指再植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同指指动脉转位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小... 目的研究自体静脉移植改善断指再植术后血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许昌仁和骨伤医院创伤科收治的66例断指再植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同指指动脉转位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小静脉桥接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断指功能恢复情况、局部血流动力学、断指再植存活率,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断指功能运动功能(88.42±5.36)分、日常生活活动(90.74±5.58)分、血液循环状态(92.36±5.42)分、感觉恢复评分(91.14±5.35)分高于对照组,且合计分值(90.89±5.16分)高于对照组(84.16±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Vs(55.43±6.21)cm/s、Vd(25.36±0.72)cm/s、Vm(35.34±4.72)cm/s,高于对照组,RI(0.53±0.14)低于对照组(0.96±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肢再植效果追踪显示,观察组患者存活率96.97%(32/33)高于对照组81.82%(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体小静脉桥接移植术可改善断指功能,稳定局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可显著提高断指再植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静脉移植 断指再植术 血流动力学 断指再植存活率 并发症 断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腰椎功能和远期退变的影响
2
作者 胥世凡 石新成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E-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腰椎功能和远期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E-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腰椎功能和远期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PE-TLIF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髓核摘除术治疗,PETLIF组采用PE-TLIF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腰椎远期退变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PE-TLIF组患者的各项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PE-TLIF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PE-TLIF组患者治疗疗效为76.67%,对照组为6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E-TLIF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00%,对照组为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E-TLIF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LIF治疗术可以更快地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的腰椎功能可以更快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髓核摘除术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节段性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风险预测研究
3
作者 胥世凡 石新成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因素,建立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13例经皮内窥镜治疗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因素,建立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13例经皮内窥镜治疗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342例)和验证组(171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将建模组分为并发组(38例)和未并发组(30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风险因素,并采用R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外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列线图预测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效能进行分析,采用决策曲线(DCA)验证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率。结果并发组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BMI)≥25kg/m^(2)、糖尿病史、病程≥12个月、重度腰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为Ⅳ~Ⅴ级、营养不良、术后椎间活动度≥10°患者占比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BMI≥25kg/m^(2)、糖尿病史、病程≥12个月、重度腰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为Ⅳ~Ⅴ级、营养不良、术后椎间活动度≥10°以及IL-6、TGF-β1水平升高均是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P<0.05)。依据以上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建模组、验证组验证,其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31、0.824,校正曲线和标准曲线拟合度较好;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预测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0.826、84.21%、88.49%,验证组预测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4、82.35%、83.12%;DCA曲线分析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为0~0.9,列线图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可获得满意的净收益。结论年龄≥60岁、BMI≥25kg/m^(2)、糖尿病史、病程≥12个月、重度腰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为Ⅳ~Ⅴ级、营养不良、术后椎间活动度≥10°以及IL-6、TGF-β1水平升高均是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为临床筛选术后并发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邻椎间盘退变 经皮内窥镜术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脊柱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龙 代益博 +2 位作者 孙英杰 胥世凡 石新成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内镜手术的LDH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35例)和B组(32例)。A组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内镜手术的LDH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35例)和B组(32例)。A组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B组采用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手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手术疗效、围术期各项指标,并根据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腰椎功能评分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低于B组,术中定位错误发生情况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疗效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纤维环破裂、症状类型、IDO评分是导致疗效可和差的主要可疑因素,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纤维环破裂、症状腰痛合并下肢痛、ODI评分是临床疗效可和差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LDH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临床疗效更佳。有纤维环破裂、症状腰痛合并下肢痛、ODI评分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同入路脊柱内镜手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术后功能评估
5
作者 陈东亮 石新成 +1 位作者 王超朋 刘俊鹏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运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修复效果及对术后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许昌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足部创伤性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26例患者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 目的探讨在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运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修复效果及对术后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许昌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足部创伤性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26例患者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作为观察组,26例患者采取植皮联合负压引流修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修复情况、足部功能、瘢痕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Ⅰ期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成活率100.00%、患者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4个月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弹性、宽度、颜色、平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类足部创伤修复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成活率更高,瘢痕增生程度相对较轻,并可保证外观美观,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愈合时间,促进足部功能恢复,修复效果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 术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石新成 《中外医疗》 2016年第5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4例该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各32例患者的两组,对照组采用PLIF法;试验组采用改良PLIF法;对比两... 目的分析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4例该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各32例患者的两组,对照组采用PLIF法;试验组采用改良PLIF法;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相关指标均改善;治疗后,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椎间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疗效并无太大差异,但试验组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综合来看,改良PLIF法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再手术 术式选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石新成 孙英杰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8期70-70,共1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均给予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3个月~4年(平均20个月)的随访。结果随访显示,患者均恢复良好,按HSS评分,优24例,良6例,优...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均给予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3个月~4年(平均20个月)的随访。结果随访显示,患者均恢复良好,按HSS评分,优24例,良6例,优良率达到100%,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目前已成为临床最可靠的首选方法,其应用于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微创椎体间融合术在老年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新成 孙英杰 白金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4例老年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2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性椎...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4例老年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2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性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感染率.比较两组术后1a植骨融合率,功能改善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与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植骨融合率和Oswese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疗效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腰椎滑脱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体间融合术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石新成 《办公室业务》 2016年第24期191-192,共2页
本文论述了高校校史档案资源的文化属性,提出以高校档案资源开发推动高校文化传承,以及如何做好高校校史编研工作。
关键词 校史 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新成 《办公室业务》 2016年第12期182-182,166,共2页
在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背景下,档案信息化成为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引入和运用,档案工作较之以往在工作程序、环节和内容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 利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锚定法单开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37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新成 孙英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47-747,共1页
颈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科在2006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后路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推管狭窄患者37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管狭窄症 治疗 锚定 后路 脊柱外科 推管狭窄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伴椎弓根断裂的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新成 《临床研究》 2018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在伴椎弓根断裂的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治疗中,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优势。方法将9具新鲜成人尸体胸腰椎标本(T_(11)-L_3)作为A组(对照组),建立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模型后均予以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在伴椎弓根断裂的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治疗中,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优势。方法将9具新鲜成人尸体胸腰椎标本(T_(11)-L_3)作为A组(对照组),建立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模型后均予以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分别为B组(椎弓根完整组)、C组(单侧椎弓根切断组)、D组(双侧椎弓根切断),检测对比三组生物力学具体情况。结果 B组、C组、D组T__(12)、T_1脊柱运动单元前屈、后伸、左右侧弯ROM均明显低于A组(P<0.05),其中D组上述指标与B组、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T__(12)、T_1运动单元左右旋转ROM均明显低于A组、D组(P<0.05);各组L1、2脊柱运动单元各个方向ROM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椎弓根断裂的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能够提供足够的初始生物力学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 椎弓根断裂 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新成 《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5例后踝骨折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7)、观察组(n=38)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开放手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5例后踝骨折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7)、观察组(n=38)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开放手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钢板内固定 临床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新成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3期85-85,87,共2页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A组(联合治疗组40例)、B组(单纯射频治疗组40例)、C组(单纯针灸治疗组40例)。结果:3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A组(联合治疗组40例)、B组(单纯射频治疗组40例)、C组(单纯针灸治疗组40例)。结果:3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A组与B组、C组相比降低更明显(P<0.05);采用Macnab标准评价,A组患者术后6个月优良率高于B组及C组(P<0.05)。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射频及针灸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技术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新成 《市政设施管理》 2010年第2期47-49,共3页
对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施工工艺、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等:方面作了阐述,表明该技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废旧沥青再生利用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塑形钛板治疗跟骨骨折45例分析
16
作者 石新成 孙英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5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塑形钛板治疗跟骨骨折。方法对45例跟骨骨折均采用可塑形钛板内固定。结果 45例患者平均随访16.8个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优良率为89%。结论可塑形钛板治疗跟骨骨折,能坚强固定,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 目的探讨应用可塑形钛板治疗跟骨骨折。方法对45例跟骨骨折均采用可塑形钛板内固定。结果 45例患者平均随访16.8个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优良率为89%。结论可塑形钛板治疗跟骨骨折,能坚强固定,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种可靠的跟骨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塑形钛板 内固定 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17
作者 石新成 孙英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9期95-95,共1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部位。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几率呈上升趋势。早期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大大降低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并能显...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部位。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几率呈上升趋势。早期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大大降低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并能显著降低死亡率…。2006~2010年对合并较重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 置换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类平均寿命 骨折患者 骨折部位 老龄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为城市路灯事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18
作者 石新成 《道路照明》 2000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道路照明 路灯 改革 服务功能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侵害枝梢成虫空间分布型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毅宁 杨红明 +1 位作者 石新成 江志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0年第2期59-61,81,共4页
经在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为害枝梢的云南松林内设11块标准地调查,应用5种分布型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该虫蛀梢成虫为符合一般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且具聚集度的密度依赖性,即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聚集;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空间分布型 密度依赖性 个体群 云南松林 负二项分布 聚集分布 虫口数 有虫株率 平均拥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米无机纤维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20
作者 石新成 《市政设施管理》 2009年第3期31-33,共3页
针对道路(公路)交通运营中出现的常见病害,对选用路面材料进行了研究。2008年以来,酒泉市研发出一种新型纤维产品即奥米无机纤维,掺入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中,有效地改善混凝土路面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功能。对奥米纤维的功能和... 针对道路(公路)交通运营中出现的常见病害,对选用路面材料进行了研究。2008年以来,酒泉市研发出一种新型纤维产品即奥米无机纤维,掺入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中,有效地改善混凝土路面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功能。对奥米纤维的功能和应用价值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材料 奥米无机纤维 使用功效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