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与育种学研究 |
盛孝邦
徐庆国
贾炜
陈立云
周国峰
汪扩军
米湘成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7 |
6
|
|
2
|
光敏核不育水稻选育与利用的几个问题讨论 |
盛孝邦
丁盛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6
|
|
3
|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学研究(英文) |
盛孝邦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6
|
|
4
|
对湖南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
盛孝邦
程不吾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8
|
|
5
|
温光弱感型光敏核不育水稻3088s选育研究 |
盛孝邦
周国峰
龚光明
尹楚球
邹应斌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4
|
|
6
|
我国杂交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盛孝邦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7
|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学研究 |
盛孝邦
|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2 |
8
|
|
8
|
温光弱感型光敏核不育水稻3088 S的选育与利用 |
盛孝邦
周国峰
龚光明
尹楚球
邹应斌
|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2 |
4
|
|
9
|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突破口 |
盛孝邦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10
|
细胞质在植物雄性不育形成中的作用不能低估 |
盛孝邦
袁妙葆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82 |
0 |
|
11
|
植物遗传育种系列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
盛孝邦
|
《高等农业教育》
|
1997 |
0 |
|
12
|
湖南农学院育成新型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材料 |
盛孝邦
|
《作物研究》
|
1989 |
0 |
|
13
|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湖南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学科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
盛孝邦
|
《高等农业教育》
|
1997 |
0 |
|
14
|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
廖伏明
周绅炉
盛孝邦
阳和华
徐秋生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98
|
|
15
|
鸡骨草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
黄荣韶
玉永雄
胡艳
盛孝邦
|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4
|
|
16
|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 |
邓启云
盛孝邦
段美娟
李新奇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4
|
|
17
|
盾叶薯蓣根茎产量和质量的几个影响因素 |
彭辉
冯英梅
盛孝邦
朱卫平
肖炜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5
|
|
18
|
百合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童巧珍
周日宝
盛孝邦
刘湘丹
王朝晖
任旻琼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9
|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
齐绍武
盛孝邦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2
|
|
20
|
接种根瘤菌对鸡骨草幼苗生长、结瘤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
黄荣韶
玉永雄
胡艳
盛孝邦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
200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