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部分汽化电切治疗老年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1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白进良 张向波 《中国医药》 2009年第10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48例高危重度BPH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部分汽化电切(TUVP)治疗(切除前列腺中叶和一侧叶,另一侧叶不切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48例高危重度BPH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部分汽化电切(TUVP)治疗(切除前列腺中叶和一侧叶,另一侧叶不切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尿流率变化。结果切除组织重量25.1~86g(平均45g),手术时间45~87min(平均56min)。术中平均出血56ml(52ml~135m1),4例术后1d残余腺体出血,开放手术止血,中转手术率1/37(2.7%);2例术毕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平均30.6分下降至术后8.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平均5.2分下降至术后1.7分,平均最大尿流率17.8ml(16.2~24.3m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部分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术中并发症,但对残留腺体创面要彻底止血,预防残留腺体出血。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形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边缘区淋巴管密度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
作者 白进良 王文进 +2 位作者 刘文轩 万江厚 白光磊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和D2-40阳性表达的淋巴管密度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测定15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和5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的表达,用SP法标记D2-40并测...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和D2-40阳性表达的淋巴管密度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测定15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和5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的表达,用SP法标记D2-40并测定淋巴管密度。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P<0.01)、临床分期(P<0.01)、有无淋巴转移(P<0.01)有关;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边缘区淋巴管密度高于中心区和正常膀胱粘膜(P<0.01);肿瘤边缘区淋巴管密度与组织学分型(P<0.01)、临床分期(P<0.01)、有无淋巴转移有关(P<0.01);另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与淋巴管密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1,r_s=0.747)。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阳性表达及肿瘤边缘区淋巴管密度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可能促进淋巴管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淋巴管密度 淋巴管新生 肿瘤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莫昔酚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斌 白进良 +1 位作者 张石生 傅梧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 :探讨他莫昔酚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理。 方法 :将Wistar成年大鼠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 ,同时以他莫昔酚常规灌胃。于给药 7、15、30d时分批处死大鼠 ,称取前列腺重量 ,标本做常规病理切片 ,电镜观察前列腺组织细胞结构变化。 结... 目的 :探讨他莫昔酚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理。 方法 :将Wistar成年大鼠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 ,同时以他莫昔酚常规灌胃。于给药 7、15、30d时分批处死大鼠 ,称取前列腺重量 ,标本做常规病理切片 ,电镜观察前列腺组织细胞结构变化。 结果 :给药 7d时单用睾酮组前列腺指数高于对照组 ,也高于灌胃组。剩余大鼠分 2组 ,其中 1组继续单用他莫昔酚灌胃 ,于第 15、30d时分组处死剩余大鼠。光镜染色观察及电镜扫描均证实他莫昔酚组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基质的增殖被抑制。 结论 :他莫昔酚通过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 ,阻断雌激素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 ,从而抑制前列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酚 前列腺增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加吡柔比星灌注化疗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 被引量:9
4
作者 邓建华 白进良 +2 位作者 张石生 马鹏程 万江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39-841,共3页
背景与目的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易复发,本研究旨在探讨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联合吡柔比星灌注在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和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进行临床前瞻性试验研究。68... 背景与目的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易复发,本研究旨在探讨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联合吡柔比星灌注在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和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进行临床前瞻性试验研究。68例膀胱癌患者术后一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1)IFN-α+THP组33例,IFN-α3000万IU+THP40mg+5%GS40ml膀胱灌注;(2)THP组35例,THP40mg+5%GS4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1次,共10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随访期为6~32个月(中位随访期18.5个月),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和组织活检一次。IFN-α+THP组33例患者中复发4例(12.1%),有4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3例有疲倦症状,1例出现皮疹。THP组复发8例(22.8%),有5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疲倦者3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α+THP组比单用THP组有更好的疗效(P<0.05),尤其在预防G2、PT1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优于单用THP组。结论IFN-α加THP灌注化疗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用THP,但是其副作用情况以及是否适宜广泛使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IFN-Α 吡柔比星 灌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硫酶-Pi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建华 白进良 +2 位作者 马鹏程 张石生 万江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0-19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在膀胱癌化疗失败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其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1α)是调节肿瘤组织适应缺氧的核转录因子,关于其与膀胱癌多药耐药转录蛋白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利用组...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在膀胱癌化疗失败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其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1α)是调节肿瘤组织适应缺氧的核转录因子,关于其与膀胱癌多药耐药转录蛋白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利用组织微阵列研究谷胱甘肽转硫酶-Pi(GST-Pi)和HIF-1α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构建膀胱癌组织微阵列,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19例膀胱癌中GST-Pi、HIF-1α的表达。设7例膀胱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GST-Pi总阳性表达率67.2%,HIF-1α总阳性表达率57.9%,特别是在G3级HIF-1α表达率为64.6%。二者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术后膀胱腔内化疗的复发率密切相关。而且发现GST-Pi与HIF-1α协同表达,GST-Pi表达高者,HIF-1α表达也高,且膀胱癌的分级分期也高。结论:HIF-1α在膀胱癌中高表达可能与缺氧有关,HIF-1α和GST-Pi协同表达是判定膀胱癌恶性程度及多药耐药程度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多药耐药 谷胱甘肽转硫酶-Pi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组织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马鹏程 张石生 +3 位作者 万江厚 白进良 朱俊芳 赵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32例膀胱癌患者尿液和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膀胱癌组织、20例正常膀胱组织及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 目的:探讨检测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32例膀胱癌患者尿液和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膀胱癌组织、20例正常膀胱组织及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32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65.6%(21/32)、71.9%(23/32)和84.0%(27/32),20例正常膀胱组织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中1例端粒酶活性阳性。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分期之间差异无明显相关性(P>0.05),敏感性明显高于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结论: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敏感性较高,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检测 端粒酶活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P-1/CD9和HSP60在膀胱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晓春 白进良 +2 位作者 傅梧 马建华 马鹏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4-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MRP-1/CD9和HSP60的表达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CD9和HSP60在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9和HSP60在正常膀胱组织均高表达,41.2%和42.7%的膀胱癌对CD9和H... 目的:探讨MRP-1/CD9和HSP60的表达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CD9和HSP60在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9和HSP60在正常膀胱组织均高表达,41.2%和42.7%的膀胱癌对CD9和HSP60显示了表达减低。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膀胱癌中CD9的表达有差异(P<0.05),根据预后表浅性膀胱癌的复发浸润组和非浸润组中CD9和HSP60表达有差异(P<0.05)。结论:CD9和HSP60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可能作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P-1/CD9 HSP60 膀胱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栓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棣 常威 白进良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68-469,共2页
目的 :研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栓剂并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苦豆子总生物碱 (TASa)为主药 ,用酸性染料分光光度法测定TASa的含量 ,并与前列安栓进行对照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TASa的线性范围为0 14~15 4μg/ml,氧化苦参碱对照品... 目的 :研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栓剂并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苦豆子总生物碱 (TASa)为主药 ,用酸性染料分光光度法测定TASa的含量 ,并与前列安栓进行对照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TASa的线性范围为0 14~15 4μg/ml,氧化苦参碱对照品的加样回收率为101 2 % ,RSD=0 55 %。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 ,质控方法可靠 ;对直肠刺激性小 ,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栓剂 苦豆子总生物碱 栓剂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慢性前列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对泌尿系结石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斌 白进良 +3 位作者 陈一戌 傅梧 王志平 叶章群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 研究和观察泌尿系结石的超微结构。方法 10枚结石分别做超薄切片(厚度小于3mm),打磨抛光处理,并收集粉末。先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再做成电镜标本观察分析。结石粉末均行X-线衍射检测。结果 得到肾盂结石和膀胱结石超微结构的AFM图... 目的 研究和观察泌尿系结石的超微结构。方法 10枚结石分别做超薄切片(厚度小于3mm),打磨抛光处理,并收集粉末。先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再做成电镜标本观察分析。结石粉末均行X-线衍射检测。结果 得到肾盂结石和膀胱结石超微结构的AFM图像和电镜扫描图像,X-线衍射检测有7枚是草酸钙结石,3枚是磷酸钙结石。测得草酸钙结石和磷酸钙结石的微小晶粒尺寸。分析AFM的反转片信息,获得结石基质的空间构架图像。结论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可以实现对泌尿系结石超微结构直接实时的观察分析。尿结石的超微结构形态与结石所处部位无关,而取决于结石晶体类型。草酸钙结石的晶体和基质的AFM图像与磷酸钙结石不尽相同,晶体尺寸有差异(P<0.05)。结石基质的空间构架为晶体的聚集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泌尿系结石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灭痛与消炎痛治疗肾绞痛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耀庭 陈修诚 +2 位作者 李平 翟所迪 白进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5-327,共3页
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临床上疗效肯定的消炎痛栓为对照,评定双氯灭痛直肠给药治疗肾绞痛152例的疗效。显示用自制双氯灭痛胶浆剂和双氯灭痛栓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91.8%,显效率为80.8%和77.6%。虽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2.4%)比... 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临床上疗效肯定的消炎痛栓为对照,评定双氯灭痛直肠给药治疗肾绞痛152例的疗效。显示用自制双氯灭痛胶浆剂和双氯灭痛栓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91.8%,显效率为80.8%和77.6%。虽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2.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双氯灭痛胶浆剂平均镇痛起效时间为11.1±6.1分钟,与栓剂组以及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均 P<0.001)。认为双氯灭痛是目前治疗肾绞痛的理想药物,其胶浆剂经直肠给药,镇痛迅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灭痛 消炎痛 肾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1
11
作者 马鹏程 白进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7期420-421,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术前进行实际病情及手术危险性评估 ,并于围手术期充分调整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 (TUV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及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全...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术前进行实际病情及手术危险性评估 ,并于围手术期充分调整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 (TUV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及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 3~ 2 4个月 ,5 4例排尿功能恢复良好 ,与术前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下降 17.9分 ;生活质量评分下降 2 .5分 ,最大尿流率增加 10 .1ml/s,剩余尿量下降 72 .2ml。 1例因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而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术。结论 :高危BPH患者 ,只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 ,手术治疗是可行的。特别是TURP及TUVP出血少、安全、疗效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治疗 外科手术 疗效 安全性 围手术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肿瘤(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鹏程 陈修诚 +1 位作者 白进良 徐耀庭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36-136,共1页
原发性附睾肿瘤较少见。我院自1983年4月至1996年2月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临床表现 本组6例,年龄38岁~75岁,平均54.5岁。良性5例,平均年龄55岁。恶性1例,年龄47岁。良性组中2例是偶然被发现,3例因患侧阴囊肿痛而发现。1例... 原发性附睾肿瘤较少见。我院自1983年4月至1996年2月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临床表现 本组6例,年龄38岁~75岁,平均54.5岁。良性5例,平均年龄55岁。恶性1例,年龄47岁。良性组中2例是偶然被发现,3例因患侧阴囊肿痛而发现。1例恶性肿瘤因患侧睾丸增大触摸时发现。肿物发现后有逐渐增大趋向者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附睾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泌尿外科 平滑肌瘤 血管淋巴管瘤 慢性附睾炎 手术治疗 精液囊肿 午非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卡因诱导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剑新 白进良 +3 位作者 傅梧 陈修诚 刘国栋 李四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第7期355-357,共3页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可卡因导致睾丸损害中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每天给 2 5d龄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可卡因 (15mg/kg) ,共 80d。对照组每天给相同剂量的普通生理盐水 ,共 80d。在可卡因使用的第 2 0、40、80d分别处死动物...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可卡因导致睾丸损害中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每天给 2 5d龄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可卡因 (15mg/kg) ,共 80d。对照组每天给相同剂量的普通生理盐水 ,共 80d。在可卡因使用的第 2 0、40、80d分别处死动物并取睾丸 ,用TUNEL、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睾丸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细胞凋亡在使用可卡因 2 0d出现 ,40d达高峰 ,且持续 80天才开始下降 ,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流式细胞分析出现凋亡峰。结论 :使用可卡因可以导致大鼠睾丸细胞显著凋亡 ,导致睾丸损害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卡因 睾丸 细胞凋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肿瘤与C型行为和情绪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建华 白进良 +2 位作者 马鹏程 张石生 万江厚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肿瘤患者的C型行为和情绪障碍倾向,完善综合诊治方案。方法用病例对照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选取肿瘤患者46例。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一次完成C型行为、SDS、SAS、LES、SCL90等量表的测试和评定。结果肿瘤组C型... 目的探讨泌尿系肿瘤患者的C型行为和情绪障碍倾向,完善综合诊治方案。方法用病例对照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选取肿瘤患者46例。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一次完成C型行为、SDS、SAS、LES、SCL90等量表的测试和评定。结果肿瘤组C型行为符合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高分别为81.3%、74.6%。泌尿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C型行为相关,其发展和转归受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而抑郁和焦虑的发生又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生活事件有关。结论泌尿系肿瘤患者与C型行为密切相关,具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和年龄较轻、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可采用心理治疗和抗抑郁焦虑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C型行为 情绪障碍 抑郁 焦虑 泌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灌注化疗前后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建华 白进良 马鹏程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9-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以及吡柔比星(THP)联合干扰素-α(IFN- α)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患者血液中HIF-1α含量的影响。方法构建膀胱癌组织芯片,利用IHC-SABC法检测119例膀胱癌中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分级分...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以及吡柔比星(THP)联合干扰素-α(IFN- α)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患者血液中HIF-1α含量的影响。方法构建膀胱癌组织芯片,利用IHC-SABC法检测119例膀胱癌中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分级分期的关系。IFN-α 300万IU+THP 40mg+5%GS 40 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1次,共10次,1年为一个疗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68例膀胱癌患者及10例正常人血液中HIF-1α进行检测,观察THP化疗前后血液中HIF-1α的变化。结果HIF-1α主要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膜和胞质表达,HIF-1α总阳性表达率为57.9%,特别是在G3 期表达率为69.2%。THP联合IFN-α灌注化疗,能明显降低膀胱癌患者血液中的HIF-1α水平,降低术后复发,复发率仅为12.1%,随访期6—32月(中位时间18.5月)。两年中每3个月行一次膀胱镜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THP联合IFN-α在G3和T1期及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中显示出更好的疗效。结论 HIF-1α在膀胱癌中表达是判定膀胱癌恶性程度的客观指标,而且可能会检测和指导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腔内灌注化疗。THP联合IFN-α灌注化疗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用THP膀胱腔内灌注化疗,IFN-α加THP能有效地杀北膀胱癌细胞.并降低患者血液中的HIF-1α水平及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缺氧诱导因子 组织微阵列 吡柔比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Paget病6例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石生 王雪桂 +2 位作者 白进良 马鹏程 万江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 提高阴囊Paget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阴囊Paget病6例的临床资料,全部行患处活检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病理切片6例均可见Paget病的典型特征,其中A1期4例,A2期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61(平均37.1)月,局部无复发。结论 对... 目的 提高阴囊Paget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阴囊Paget病6例的临床资料,全部行患处活检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病理切片6例均可见Paget病的典型特征,其中A1期4例,A2期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61(平均37.1)月,局部无复发。结论 对久治不愈的阴囊皮炎或湿疹,应尽早行皮肤活检确诊,积极手术治疗,预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PAGET病 诊断 治疗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灌注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伟 李东慧 白进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4期354-358,共5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分非肌层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两型,前者即以往所指的表浅性膀胱癌,约占70%,包括原位癌(Tis)、Ta及T1。膀胱癌呈表面和浸润性两方向生长,复发与转移是它的特征。治疗膀胱癌的方法虽多...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分非肌层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两型,前者即以往所指的表浅性膀胱癌,约占70%,包括原位癌(Tis)、Ta及T1。膀胱癌呈表面和浸润性两方向生长,复发与转移是它的特征。治疗膀胱癌的方法虽多,疗效却不理想。该文就膀胱癌灌注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浅表性膀胱癌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残角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内膜·病例报告·单纯性增生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伟 朱劲松 白进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12期1184-1185,共2页
患者,女,34岁,于2015-01-15因“继发性渐进性痛经伴经量增多4年余”入院。入院前4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痛经及经量增多,患者未行治疗,后上述症状持续;4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伴腰骶部疼痛,遂到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建... 患者,女,34岁,于2015-01-15因“继发性渐进性痛经伴经量增多4年余”入院。入院前4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痛经及经量增多,患者未行治疗,后上述症状持续;4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伴腰骶部疼痛,遂到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未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角子宫 子宫腺肌病 子宫畸形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患者前列腺增生症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建华 白进良 +3 位作者 马鹏程 张向波 万江厚 姜斌 《甘肃科技》 2010年第24期154-155,共2页
探讨和总结了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的适应症,治疗方法的选择,随访效果等;观察19例年龄在75~92岁之间不适宜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给予经尿道微波治疗、放置前列腺支架管、水囊扩张... 探讨和总结了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的适应症,治疗方法的选择,随访效果等;观察19例年龄在75~92岁之间不适宜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给予经尿道微波治疗、放置前列腺支架管、水囊扩张、高能聚焦超声等配合药物进行姑息性治疗;治疗后随访0.5~1年,其中19人排尿状况均有明显改善,最大尿流率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于不适宜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微波治疗、放置前列腺支架管、水囊扩张、高能聚焦超声等配合药物进行姑息性治疗,方法简单可行,效果确切显著,临床可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建华 白进良 傅梧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3年第3期228-231,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是一种重要的肽类生长因子 ,它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备受关注 ,IGF系统的生物学特性、IGF系统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生长调节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