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导向器用于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舟状骨骨折
1
作者 白江博 高瑞姣 +3 位作者 张阿茹 于昆仑 张春欢 田德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5-1889,共5页
背景:舟状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腕部骨折,主要采用经皮螺钉治疗,首先闭合复位骨折端,然后将空心加压螺钉精准置于舟状骨轴心并加压固定骨折端,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使腕关节获得良好功能。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克氏针导向器辅助经皮空心加压... 背景:舟状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腕部骨折,主要采用经皮螺钉治疗,首先闭合复位骨折端,然后将空心加压螺钉精准置于舟状骨轴心并加压固定骨折端,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使腕关节获得良好功能。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克氏针导向器辅助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收治的15例舟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新型导向器辅助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统计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重返工作的时间及并发症。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测量患侧及健侧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活动度及握力。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完成了12个月随访。术后X射线片示:空心压力螺钉位于舟状骨轴心位置。所有舟状骨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0周。手术平均历时55.7 min,术中平均透视次数10.9次,平均10.3周重返工作岗位。腕关节功能: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3.3%。患侧及健侧的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活动度及握力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伤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螺钉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果表明,应用新型导向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螺钉精准度,缩短重返工作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该导向器使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舟状骨骨折手术更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状骨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 导向器 腕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指骨骨折的术后康复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白江博 田德虎 +4 位作者 张英泽 王小菲 于昆仑 韩久卉 韩金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0-461,共2页
掌、指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其周围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且参与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构成。如治疗不当,影响手部功能的恢复。掌、指骨骨折除需要良好复位、牢固固定外,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手功能恢复尤其重要。河北... 掌、指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其周围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且参与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构成。如治疗不当,影响手部功能的恢复。掌、指骨骨折除需要良好复位、牢固固定外,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手功能恢复尤其重要。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并采取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骨折 术后康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早期康复治疗 手功能恢复 组织结构 腕掌关节 指间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羊膜与脱细胞羊膜修复腱鞘缺损预防肌腱粘连 被引量:9
3
作者 白江博 赵红芳 +5 位作者 高瑞姣 张冰 于昆仑 杨彦涛 马韬 田德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4843-4847,共5页
背景:羊膜独有的结构可阻止某些物质通过,能保证包裹内组织正常营养供应,而且具有抗粘连、组织相容性好、炎性反应轻、纤维包裹少及可降解等特性。目的:比较新鲜羊膜及脱细胞羊膜修复腱鞘缺损,预防肌腱粘连和促进肌腱愈合的作用。方法:... 背景:羊膜独有的结构可阻止某些物质通过,能保证包裹内组织正常营养供应,而且具有抗粘连、组织相容性好、炎性反应轻、纤维包裹少及可降解等特性。目的:比较新鲜羊膜及脱细胞羊膜修复腱鞘缺损,预防肌腱粘连和促进肌腱愈合的作用。方法:取60只雄性来亨鸡,制作双足第三足趾制备肌腱及腱鞘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修复,新鲜羊膜组采用新鲜人羊膜修复腱鞘缺损,脱细胞羊膜组采用人脱细胞羊膜修复腱鞘缺损,对照组不做腱鞘修复。修复后进行第三足趾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①组织学观察:修复后2周,3组均存在充血水肿及炎症反应,新鲜羊膜组最轻,对照组最严重,3组水肿及炎症反应随时间延长逐渐减轻。修复12周,各组假鞘较修复后4周明显成熟,新鲜羊膜组及脱细胞羊膜组假鞘表面细胞致密层状排列整齐,表面光滑;对照组假鞘表面细胞排列紊乱,结构松散,可见表面纤维组织突出假鞘表面;②生物力学测试:脱细胞羊膜组、新鲜羊膜组修复后4,8,12周的肌腱滑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P<0.05),前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脱细胞羊膜组、新鲜羊膜组修复后4,8周的肌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新鲜羊膜组高于脱细胞羊膜组(P<0.05),3组修复后12周的肌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无差异;③结果表明:新鲜羊膜和脱细胞羊膜均可用于重建腱鞘缺损,预防肌腱粘连,新鲜羊膜在促进早期肌腱愈合方面优于脱细胞羊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膜生物材料 羊膜 脱细胞羊膜 腱鞘 肌腱粘连 肌腱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羊膜重建腱鞘缺损对肌腱愈合的早期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白江博 赵红芳 +3 位作者 张冰 于昆仑 马韬 田德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采用冻干羊膜重建腱鞘缺损,探讨其对肌腱愈合及肌腱粘连的早期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来亨鸡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选用来亨鸡双足第Ⅲ足趾肌腱及腱鞘损伤模型:实验组缝合趾屈深肌腱断端后用两层冻干羊膜重建缺... 目的采用冻干羊膜重建腱鞘缺损,探讨其对肌腱愈合及肌腱粘连的早期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来亨鸡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选用来亨鸡双足第Ⅲ足趾肌腱及腱鞘损伤模型:实验组缝合趾屈深肌腱断端后用两层冻干羊膜重建缺损的腱鞘;对照组直接缝合趾屈深肌腱断端,不进行腱鞘的修复。术后1、2、3、4周取材行生物力学检测,观察2组肌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及拉断肌腱粘连带功耗。结果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切口愈合好。2组均在2周时最大拉伸断裂强度下降,3周和4周时逐渐升高,术后1、2、3、4周各个时点实验组肌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拉断肌腱粘连带功耗在1、2、3、4周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实验组在1、2、3、4周每个时点拉断肌腱粘连带功耗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羊膜重建腱鞘缺损能阻止肌腱外源性愈合,促进内源性愈合,提高了肌腱愈合质量,为早期主动功能训练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病 羊膜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耳廓离断再植 被引量:5
5
作者 白江博 田德虎 +1 位作者 张雄 张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54-356,共3页
耳廊对于人而言无论从功能还是外观来说均是极其重要的,然而耳廓外伤在当今社会中随处可见,尤其以耳廓离断影响最为严重,普通的外科治疗手段,以原位缝合手术为主,但是这种手术方法存在耳廓成活率低、术后功能不佳等一系列缺点,本研究采... 耳廊对于人而言无论从功能还是外观来说均是极其重要的,然而耳廓外伤在当今社会中随处可见,尤其以耳廓离断影响最为严重,普通的外科治疗手段,以原位缝合手术为主,但是这种手术方法存在耳廓成活率低、术后功能不佳等一系列缺点,本研究采用血管、神经吻合技术治疗耳廓离断损伤,极大地提高了耳廓离断术后的成活率,加快了术后功能的恢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再植术 血运观察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镇痛在屈肌腱松解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白江博 赵红芳 +3 位作者 张冰 于昆仑 马韬 田德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39-541,547,共4页
目的评估超前镇痛对肌腱松解术后手指早期康复训练中早期镇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肌腱松解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镇痛泵组各20例,超前镇痛组给予塞来昔布和帕瑞昔布联合镇痛,镇痛泵组给予静脉镇痛泵镇痛。记录术后6... 目的评估超前镇痛对肌腱松解术后手指早期康复训练中早期镇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肌腱松解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镇痛泵组各20例,超前镇痛组给予塞来昔布和帕瑞昔布联合镇痛,镇痛泵组给予静脉镇痛泵镇痛。记录术后6、12、24、48、72h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1、2周采用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价法对患者手指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超前镇痛组和镇痛泵组静息时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超前镇痛组降低更明显(P<0.05);超前镇痛组和镇痛泵组手指TAM值呈逐渐增大趋势,但超前镇痛组增大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超前镇痛在肌腱松解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镇痛作用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指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病 镇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中盐酸罂粟碱的测定及药时曲线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白江博 田德虎 +1 位作者 赵心 时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591-2592,2684,共3页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盐酸罂粟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血液样品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至12,振荡后加入三氯甲烷-正己烷(2:3)作为萃取剂,振荡30 min,取上层部分提取液于60℃水浴蒸干,残渣溶于1 ml1 mol/L HCl溶液中,用0.45...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盐酸罂粟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血液样品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至12,振荡后加入三氯甲烷-正己烷(2:3)作为萃取剂,振荡30 min,取上层部分提取液于60℃水浴蒸干,残渣溶于1 ml1 mol/L HCl溶液中,用0.45μm滤膜过滤后在波长250.4 nm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建立了一种简单、适用的血液盐酸罂粟碱检测方法。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05 mg/L,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0.9989,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5.7%~91.3%之间,日内及日间RSD均在3.2%~8.6%之间。测定了兔子静脉注射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后不同时间内血液中盐酸罂粟碱的含量,对其药时曲线进行了研究。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有良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血液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及术后护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8
作者 赵红芳 白江博 +2 位作者 于昆仑 张冰 田德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行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压缩板系统(locking compressionplate system,LCP)接骨板固定。术后给予镇痛...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行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压缩板系统(locking compressionplate system,LCP)接骨板固定。术后给予镇痛、被动功能训练及护理指导等,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对患者腕关节活动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术后28d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均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d屈伸活动范围、握力、捏力均较术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1周,平均8.3周,无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均一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正中神经损伤及背侧伸肌腱激惹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固定术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蜡疗 康复 护理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羊膜与医用膜修复腱鞘缺损防治肌腱粘连的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国立 于昆仑 +3 位作者 白江博 马韬 杨彦涛 田德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117-3123,共7页
背景:实验证实生物膜可用于腱鞘缺损的重建,抑制肌腱外源性愈合,为肌腱滑动提供良好的基床,减轻肌腱粘连。目的:比较脱细胞羊膜与医用膜修复腱鞘缺损中防治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于66只来亨鸡双足第Ⅲ趾制备肌腱损伤、腱鞘缺损模型,随... 背景:实验证实生物膜可用于腱鞘缺损的重建,抑制肌腱外源性愈合,为肌腱滑动提供良好的基床,减轻肌腱粘连。目的:比较脱细胞羊膜与医用膜修复腱鞘缺损中防治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于66只来亨鸡双足第Ⅲ趾制备肌腱损伤、腱鞘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22只,羊膜组采用脱细胞羊膜修复腱鞘缺损,医用膜组采用可吸收医用膜修复腱鞘缺损,对照组不修复腱鞘。术后2,4,8,12周取各组标本,进行大体、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术后12周,羊膜组、医用膜组腱鞘完整,肌腱愈合良好,无粘连;对照组肌腱粘连严重。(2)组织学:术后8周,羊膜组假鞘中滑膜细胞数最多,基质内粗面内质网高度扩张,分泌旺盛,医用膜组次之,对照组滑膜细胞数最少,分布杂乱,基质内扩张空泡较前两组弱。术后12周羊膜组、医用膜组成纤维细胞层状整齐排列,结构致密;对照组腱鞘组织结构疏松,成纤维细胞分布絮乱。(3)生物力学:羊膜组、医用膜组肌腱滑动距离、总屈趾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12周,3组间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结果表明,脱细胞羊膜与医用膜重建腱鞘缺损均能明显屏障肌腱外源性愈合,防治肌腱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组织粘连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脱细胞羊膜 医用膜 肌腱粘连 肌腱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羊膜修复急性坐骨神经损伤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韬 寇文冠 +3 位作者 刘国立 白江博 于昆仑 田德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90-2899,共10页
背景:改善局部微环境及减少局部瘢痕有利于周围神经再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目的:评价新鲜羊膜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效果。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60只,制备单侧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人羊膜组、生物膜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 背景:改善局部微环境及减少局部瘢痕有利于周围神经再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目的:评价新鲜羊膜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效果。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60只,制备单侧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人羊膜组、生物膜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均在显微镜下行神经吻接术,吻接处给予人新鲜羊膜、生物膜包裹,空白对照组修复神经后不做任何处理。术后2,4,8,12周行大体观察、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术后4,8,12周行透射电镜观察、轴突成像分析、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术后2周羊膜、生物膜局部稍有吸收,4周大部吸收,8周完全吸收。人羊膜组、生物膜组神经和周围组织稍有粘连且粘连较疏松,活动度可。空白对照组神经和周围组织广泛紧密粘连,钝性不易分离,活动度差;(2)光镜观察:术后2,4,8,12周,人羊膜组、生物膜组神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3)电镜观察:术后4周,3组神经纤维再生均不明显,板层结构均不清晰。术后8,12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羊膜组、生物膜组神经纤维再生数量更多、髓鞘厚度厚、板层结构更清晰、轴突直径更大;(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人羊膜组、生物膜组中S-100蛋白表达及分布均优于同时期空白对照组;(5)轴突图像分析:人羊膜组、生物膜组神经吻合口远端有髓神经纤维直径、髓鞘厚度及横截面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均优于同时期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神经电生理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羊膜组、生物膜组潜伏期短、波幅高及神经传导速度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7)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人羊膜组、生物膜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均明显高于同时期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8)结果表明,人羊膜作为一种生物材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效果较好,可以减轻受损神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和减少神经吻合处的瘢痕形成,可促进神经纤维再生、轴突直径增大、髓鞘增厚,可以减轻神经切口处炎性反应、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人羊膜 生物膜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电生理 免疫组织化学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包裹对兔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瑞一 赵红芳 +4 位作者 田德虎 白江博 于昆仑 高鸣 张国辉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4期2090-2092,共3页
目的探讨羊膜对兔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愈合的影响及对粘连预防的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n=12):实验组(羊膜组)在移植跟腱处包裹羊膜;对照组(无羊膜组)在移植跟腱处不包裹羊膜。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术后2、4周切取跟腱移... 目的探讨羊膜对兔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愈合的影响及对粘连预防的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n=12):实验组(羊膜组)在移植跟腱处包裹羊膜;对照组(无羊膜组)在移植跟腱处不包裹羊膜。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术后2、4周切取跟腱移植部位,常规制成电镜标本观察;于2、4、6周各组取4只动物行大体观察移植跟腱情况及力学检测。结果实验组跟腱周围均充血、水肿较对照组轻,肌腱细胞的内质网及其内容物较对照组多;跟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及最大滑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可以有效促进移植跟腱愈合及预防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羊膜 跟腱缺损 跟腱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法与化学萃取法制备同种异体肌腱的生物学性能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国辉 白江博 +3 位作者 田德虎 董瑞一 高鸣 杨朔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比较玻璃化法与化学萃取法制备同种异体肌腱的生物学性能。方法选取6个月月龄白色健康雄性来亨鸡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A组(玻璃化组)、B组(化学萃取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和免疫原性检... 目的比较玻璃化法与化学萃取法制备同种异体肌腱的生物学性能。方法选取6个月月龄白色健康雄性来亨鸡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A组(玻璃化组)、B组(化学萃取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和免疫原性检测。结果 (1)两种方法制备的肌腱与空白对照组肌腱在长度和横截面积上无明显变化,其外在结构保持一致。A、C组肌腱在细胞数目、大小及形态方面相似,B组肌腱几乎无腱细胞残存;(2)3组间的拉伸断裂强度(Pmax)、拉伸断裂功耗(Wmax)和拉伸断裂延伸率(&max)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间1、2周末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及CD+4/CD+8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周末A、B组间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及CD+4/CD+8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法较化学萃取法制备的肌腱保留了部分原有肌腱细胞;玻璃化法和化学萃取法制备的肌腱明显降低了肌腱的免疫原性,均保留了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 玻璃化法 化学萃取 生物力学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的初步临床研究
13
作者 于昆仑 连晓东 +3 位作者 白江博 陈伟 李升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14-616,共3页
舟骨骨折是骨科及手外科门诊常见的骨折类型,占腕部骨折的84%,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21~30岁。国外报道发病率为46/10万。以舟骨腰部骨折为常见部位,占全部舟骨骨折的70%~80%,近端骨折占10%~20%,其他为远端骨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虽... 舟骨骨折是骨科及手外科门诊常见的骨折类型,占腕部骨折的84%,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21~30岁。国外报道发病率为46/10万。以舟骨腰部骨折为常见部位,占全部舟骨骨折的70%~80%,近端骨折占10%~20%,其他为远端骨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虽有数十种,但尚无统一公认的有效方法。其中新鲜无移位的骨折可采用石膏或支具进行保守治疗,但骨折的不愈合率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骨折 植骨 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修复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鹏 王皓楠 +4 位作者 田伟峰 孙乃超 白江博 于昆仑 田德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46-1051,共6页
背景:人羊膜具有免疫原性低、可以减少瘢痕形成、抑制炎性反应、抗血管生成等作用。目的:观察人羊膜对坐骨神经急性损伤修复与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90只,制备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随机... 背景:人羊膜具有免疫原性低、可以减少瘢痕形成、抑制炎性反应、抗血管生成等作用。目的:观察人羊膜对坐骨神经急性损伤修复与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90只,制备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羊膜组、几丁糖组、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羊膜组坐骨神经损伤处用新鲜羊膜包裹,羊膜两端各缝合1针固定;几丁糖组坐骨神经损伤处近端用9-0无创缝线做标记,损伤神经周围注入约0.5mL医用几丁糖凝胶;空白对照组坐骨神经钳夹处近端用9-0无创缝线做标记,不用任何材料处理。术后进行大体、光镜、透射电镜观察以及轴突图像分析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与结论:(1)大体、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羊膜组大鼠术后肢体肿胀较轻,神经充血水肿轻,与周围组织粘连轻,炎性反应小,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少,许旺细胞内细胞器增生活跃,成纤维细胞及胶原产生少,修复时程短,与几丁糖组差别不大;(2)轴突图像分析显示:羊膜组和几丁糖组髓鞘厚度及有髓纤维直径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3)神经电生理检测显示:3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3组之间波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羊膜组和几丁糖组潜伏期均短于空白对照组(P<0.05);(4)结果表明,羊膜可为神经修复提供相对稳定微环境,减少粘连,抑制炎性反应,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羊膜在体内存留时间长,有利于神经再生和微环境的维持,利于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羊膜要优于几丁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人羊膜 几丁糖 髓鞘厚度 有髓纤维直径 神经传导速度 生物材料 羊膜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入路微创治疗舟状骨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朔 赵红芳 +3 位作者 白江博 薛宏伟 张红新 田徳虎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通过X线研究固定体位下舟状骨长轴角度,为舟状骨骨折行掌侧入路微创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新鲜未固定的离体肢体上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随机选择10名经X线片确定腕部无异常的健康成年志愿者。在适当的腕部体位下,C型臂拍摄腕部正侧位... 目的通过X线研究固定体位下舟状骨长轴角度,为舟状骨骨折行掌侧入路微创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新鲜未固定的离体肢体上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随机选择10名经X线片确定腕部无异常的健康成年志愿者。在适当的腕部体位下,C型臂拍摄腕部正侧位片,并分别量取正侧位片下舟状骨长轴与桡骨长轴的角度,由此计算出舟状骨长轴的空间角度。在新鲜离体肢体上按照以上所得角度打入克氏针以验证其准确性。结果在腕部背伸20°,尺偏35°的固定体位下左手舟状骨长轴与前臂矢状面约成(30.77±1.90)°,冠状面约成(44.39±1.40)°,右手舟状骨长轴与前臂矢状面约成(30.92±1.77)°,冠状面约成(44.34±1.33)°。左右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鲜离体肢体上按照以上所得角度打入克氏针,拍摄X线及解剖分离舟状骨后,可见克氏针位于舟状骨中央区域。结论通过对正常人舟状骨在固定体位下长轴空间角度的测量,对舟状骨骨折的掌侧入路微创手术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状骨 掌侧 进针角度 长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振潮 窦勃 +4 位作者 白江博 赵红芳 张英泽 田德虎 于昆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观察术中电刺激、生物蛋白胶、术后分米波综合措施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探索尺神经损伤较佳的治疗方法。方法:肘管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A组):术中应用电刺激+生物蛋白胶,术后行分米波辐射治疗。对照组(B... 目的:观察术中电刺激、生物蛋白胶、术后分米波综合措施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探索尺神经损伤较佳的治疗方法。方法:肘管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A组):术中应用电刺激+生物蛋白胶,术后行分米波辐射治疗。对照组(B组):术后口服甲钴胺。两组均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观察两组的运动、感觉功能和电生理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A组有效率为84.38%,治愈率为46.88%;B组有效率为59.38%,治愈率为21.88%;术后12个月,A组有效率为93.75%,治愈率为68.75%;B组有效率为75.00%,治愈率为43.75%。两组比较均为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再生电位、运动电位、MCV及SCV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再生电位、运动电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MCV、SC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措施是治疗肘管综合征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电刺激 分米波 生物蛋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拇指及拇趾末节指骨基底的超声测值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江博 张英泽 +4 位作者 赵红芳 田德虎 于昆仑 李莉 韩金豹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健康志愿者的拇指末节指骨及拇趾末节趾骨基底横径及前后径。方法对1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高频超声对拇指末节指骨基底及同侧拇趾末节趾骨基底横径及前后径进行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拇指末节指骨...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健康志愿者的拇指末节指骨及拇趾末节趾骨基底横径及前后径。方法对1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高频超声对拇指末节指骨基底及同侧拇趾末节趾骨基底横径及前后径进行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拇指末节指骨基底及拇趾末节趾骨基底高频超声特征:两组拇指及拇趾末节指骨基底横切面上高频超声表现为强回声带,边界清楚,与之邻近的筋膜、肌腱组织表现为低回声区。男性组拇指末节指骨基底的前后径为(8.07±0.67)mm,拇趾末节趾骨基底的前后径为(8.34±1.02)mm(t=1.73,P=0.86);拇指末节指骨基底的横径为(11.61±0.89)mm,拇趾末节趾骨基底的横径为(14.25±0.84)mn](t:16.77,P:0.01)。女性组拇指末节指骨基底的前后径为(7.52±0.62)mm,拇趾末节趾骨基底的前后径为(7.72±0.67)mm(t=1.72,P=0.14);拇指末节指骨基底的横径为(10.94±0.97)mm,拇趾末节趾骨基底的横径为(13.51±0.75)mm(t=16.21,P=0.00)。结论通过健康志愿者拇指及拇趾末节指骨基底的前后径和横径高频超声测量正常值,对带末节趾骨拇甲瓣修复拇指Ⅱ度缺损手术时切除趾末节趾骨的方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拇指 拇趾
原文传递
带部分甲床的[母]趾腓侧皮瓣急诊修复拇指末节侧方皮肤软组织及甲床缺损 被引量:16
18
作者 于昆仑 张英泽 +5 位作者 田德虎 张冰 白江博 邵新中 张桂生 赵红芳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带部分甲床的[母]趾腓侧皮瓣急诊修复拇指末节侧方皮肤及甲床缺损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5例拇指末节侧方皮肤软组织及部分甲床缺损的患者,急诊应用带部分甲床的游离[母]趾腓侧皮瓣修复并进行随访.... 目的 探讨带部分甲床的[母]趾腓侧皮瓣急诊修复拇指末节侧方皮肤及甲床缺损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5例拇指末节侧方皮肤软组织及部分甲床缺损的患者,急诊应用带部分甲床的游离[母]趾腓侧皮瓣修复并进行随访. 结果 5例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6 - 20个月,皮瓣外形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4-7 mm,指甲生长光滑,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满意. 结论 应用该术式修复拇指末节侧方皮肤软组织伴部分甲床缺损可恢复拇指良好的外观及功能.术后指甲平整光滑,对足趾损伤小,是一种临床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趾腓侧皮瓣 拇指 甲床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田德虎 白江博 +5 位作者 张英泽 王小菲 龚志新 韩久卉 韩金豹 张继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134例174处。男101例,女33例;年龄15~48岁,平均27.8岁。掌骨骨折105处,指骨骨折69处。闭合性骨折71处,开放...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134例174处。男101例,女33例;年龄15~48岁,平均27.8岁。掌骨骨折105处,指骨骨折69处。闭合性骨折71处,开放性骨折103处。其中粉碎性骨折68处,斜形或螺旋形骨折46处,横形骨折32处,粉碎性骨折合并骨质缺损13处,病理性骨折(内生软骨瘤)合并骨质缺损15处。合并伸屈肌腱损伤或神经损伤18处,皮肤缺损11处,累及关节的骨折16处。伤后至手术时间2~72h,平均6h。结果术后伤口除1例感染外,均Ⅰ期愈合。皮瓣供区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于术后6~11周消失。伤指外观无明显成角及旋转畸形。术后因疼痛不愿活动致关节僵硬3指,累及关节的骨折致创伤性关节炎1指,延迟愈合2指,伤口感染1指。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按照TAM系统评定法,优115处,良39处,可12处,差8处,优良率88.5%。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骨折 微型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人羊膜修复腱鞘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鸣 赵红芳 +4 位作者 田德虎 于昆仑 白江博 董瑞一 张国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修复鸡足趾腱鞘缺损后防止肌腱粘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取行剖腹产术产妇自愿捐赠的胎盘,制备大小为1.5 cm×1.0 cm的羊膜片。3~6月龄健康雄性来亨鸡40只,体重(1.86±0.04)kg,取双足第3趾制备肌腱、腱鞘损伤... 目的探讨人羊膜修复鸡足趾腱鞘缺损后防止肌腱粘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取行剖腹产术产妇自愿捐赠的胎盘,制备大小为1.5 cm×1.0 cm的羊膜片。3~6月龄健康雄性来亨鸡40只,体重(1.86±0.04)kg,取双足第3趾制备肌腱、腱鞘损伤模型。"8"字缝合修复肌腱后,右足采用羊膜片修复缺损腱鞘(A组),左足缺损腱鞘不作处理(B组)。术后1、2、4、6周各取10只实验动物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并按照Tang等肌腱粘连大体观察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生物力学试验测定肌腱滑移度及总屈趾角度。结果术后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切口均愈合良好。随术后时间延长,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显示两组均有假鞘(新生腱鞘)形成,但A组假鞘较B组成熟、光滑。术后1、6周A组肌腱粘连分级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试验测定示,术后1、2周两组肌腱滑移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6周时A组肌腱滑移度均较B组长(P<0.05)。术后1、2、4、6周A组总屈趾角度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羊膜修复鸡腱鞘缺损能有效预防肌腱粘连,利于肌腱滑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腱鞘修复 肌腱粘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