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合成微环境促进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成熟的学术进展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刘璐 钟畅 +4 位作者 余欣 任晨媛 巩杨杨 周平 王迎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7856-7862,共7页
背景: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为研究心脏疾病、药物筛选、体外心脏建模及潜在的细胞治疗方法等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然而,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属于未成熟细胞,主要表现为缺乏特定基因表达,Ca^(2+)处理水平低及结构、代谢、电... 背景: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为研究心脏疾病、药物筛选、体外心脏建模及潜在的细胞治疗方法等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然而,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属于未成熟细胞,主要表现为缺乏特定基因表达,Ca^(2+)处理水平低及结构、代谢、电生理特性等不成熟,严重阻碍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的应用。目的:综述通过体外合成微环境促进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成熟的学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以“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human myocardial cells,hPSC-CMs,mature,OA,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hPSC-CMs”为英文检索词,以“人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成熟,OA,hPSC-CMs”为中文检索词,检索2002年1月至2024年7月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最后纳入8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近年来,体外合成微环境由于刚度、可塑性、纳米级形貌和化学功能等优良固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2)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可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平台;(3)机械刺激、电刺激、生物化学分子添加及三维培养法等作为促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成熟的有效方法,可进一步推进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在临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合成微环境 人多能干细胞 心肌细胞 细胞成熟 物理方法 生物化学方法 三维培养法 临床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利多卡因的可注射水凝胶对急性切口痛小鼠术后镇痛时效的影响
2
作者 王郭洁颖 王迎斌 +3 位作者 刘伟 桂铭鸿 牛永慧 刘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目的:探究可注射载药水凝胶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LDC)/倍他米松磷酸钠水凝胶(bet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hydrogel,BetP-Gel)对药物的持续稳定缓释作用,以及对急性切口痛模型小鼠镇痛时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混合法制备载药... 目的:探究可注射载药水凝胶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LDC)/倍他米松磷酸钠水凝胶(bet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hydrogel,BetP-Gel)对药物的持续稳定缓释作用,以及对急性切口痛模型小鼠镇痛时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混合法制备载药水凝胶LDC/BetP-Gel,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及压力变化评估其体内成胶性与可注射性。以直接释放法检测其体外释放速率,以剩余重量法测定其降解速率。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blank)组、模型(model)组、利多卡因(4%LDC)组、水凝胶(BetP-Gel)组和利多卡因水凝胶(4%LDC/BetP-Gel)组,每组6只。采用Up-Down法和Hargreave法进行疼痛行为测定,HE染色检测生物相容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所制备的LDC/BetP-Gel展现出良好的药物负载与持续缓释能力。行为学检测显示,与model组相比,LDC/BetP-Gel组小鼠的痛阈提升(P<0.05),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显著;与4%LDC组相比,LDC/BetP-Gel组的镇痛时间显著延长(P<0.05)。HE染色结果证实其生物相容性好。ELISA结果显示,与model组和4%LDC组相比,4%LDC/BetP-Gel组术后24 h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可注射水凝胶LDC/BetP-Gel具有致密稳定的结构,可实现药物搭载及缓释效果,并且在足底急性切口痛模型小鼠中验证了延长抗炎镇痛时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多模式镇痛 可注射水凝胶 利多卡因 倍他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调节自噬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伟 王迎斌 +3 位作者 张晶玉 曹璐 刘艳 张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6-843,共8页
目的:评价虾青素(AST)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AST组和AST+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12只。其中,sham组大鼠仅暴... 目的:评价虾青素(AST)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AST组和AST+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12只。其中,sham组大鼠仅暴露肠系膜上动脉(SMA)而不夹闭,其余3组夹闭SMA 90 min后开夹再灌注建立肠I/R模型。AST组大鼠造模前3 d给予AST(45 mg·kg^(-1)·d^(-1))腹腔注射,AST+3-MA组大鼠造模前3 d给予AST(45 mg·kg^(-1)·d^(-1))+3-MA(1.5 mg·kg^(-1)·d^(-1))腹腔注射。术后48 h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认知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肠组织损伤;额叶皮质尼氏染色评估神经元损伤;ELISA试剂盒测定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内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游泳距离增加,潜伏期延长,Chiu's评分升高,额叶皮质神经元数量减少(P<0.01),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P<0.01),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beclin-1表达水平和LC3-II/LC3-I比值均升高(P<0.05或P<0.01);与I/R组对比,AST组大鼠游泳距离和潜伏期缩短,Chiu's评分降低,额叶皮质神经元数量增加(P<0.01),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P<0.01),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beclin-1表达水平升高而P62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AST组相比,AST+3-MA组大鼠游泳距离增加,潜伏期延长,Chiu's评分升高,额叶皮质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额叶皮质和海马beclin-1表达水平和LC3-II/LC3-I比值降低,P62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AST可通过促进自噬抑制神经炎症,从而缓解大鼠肠I/R引起的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认知 自噬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璐 张荣智 +2 位作者 牛永慧 周平 王迎斌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现阶段中国心血管疾病高发,传统治疗方式包括药物缓解和介入手术治疗,仅减缓疾病进展而无法逆转已存在的组织损伤,其治疗周期长、患者医从性低。故急需对此类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人诱导多能干细胞作为新... 现阶段中国心血管疾病高发,传统治疗方式包括药物缓解和介入手术治疗,仅减缓疾病进展而无法逆转已存在的组织损伤,其治疗周期长、患者医从性低。故急需对此类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人诱导多能干细胞作为新的突破口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思路。人诱导多能干细胞不仅可直接替代和间接修复受损的细胞,补偿心脏收缩功能;还能通过构建特定的疾病模型来作为个体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的研究平台,从而深入剖析疾病的机制与进程,实现疾病个体化预测、预防和治疗,达到提高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延长生存期限的最终目的。现对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再生修复 疾病建模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丽 王迎斌 +2 位作者 刘艳 曹璐 张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25-30,38,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平滑肌瘤剔除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0.25 mg/(kg·h)艾司氯胺酮组(S1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平滑肌瘤剔除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0.25 mg/(kg·h)艾司氯胺酮组(S1组)和0.50 mg/(kg·h)艾司氯胺酮组(S2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S1组和S2组患者分别静脉泵注0.25 mg/(kg·h)或0.50 mg/(kg·h)的艾司氯胺酮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组患者其他麻醉方案一致。于气腹前、气腹中1 h和气腹结束后1 h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人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闭合蛋白-1质量浓度,记录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随访术后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72 h内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气腹前相比,C组、S1组和S2组患者气腹中1 h时血清I-FABP质量浓度均升高(P<0.05),S2组患者气腹结束后1 h时血清I-FABP质量浓度低于C组患者(P<0.05)。与气腹前相比,S2组患者气腹中1 h及气腹结束后1 h时血清闭合蛋白-1质量浓度升高(P<0.05),并高于C组患者(P<0.05)。与C组患者相比,S1组、S2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S2组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频次明显减少(P<0.05)。3组患者术后72 h内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分、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头晕、噩梦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会影响肠屏障功能,围手术期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能够增加血清闭合蛋白-1质量浓度,并使血清中I-FABP质量浓度降低,与增加肠屏障稳定性具有相关性,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围手术期使用艾司氯胺酮不增加患者72 h内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和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肠屏障 紧密连接 子宫肌瘤 全身麻醉 胃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应用于麻醉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6
作者 董静宇 王闻渤 +1 位作者 刘婕婷 王迎斌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4期448-451,470,共5页
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快速发展,元宇宙成为科技界的焦点,其在医学教育中所展现的潜力非常显著。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实际感知、时空限制和高成本问题,麻醉学教学正逐渐向元宇宙技术助力的教育模式转型。本研究回顾了... 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快速发展,元宇宙成为科技界的焦点,其在医学教育中所展现的潜力非常显著。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实际感知、时空限制和高成本问题,麻醉学教学正逐渐向元宇宙技术助力的教育模式转型。本研究回顾了元宇宙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其在麻醉学教学领域的潜在价值;讨论了利用元宇宙进行麻醉学教学的可能方向、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元宇宙为麻醉学教学带来创新的教学工具和体验,但其未来的应用发展仍需依赖持续的研究和技术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现实 麻醉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课程在住培医生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郑奇辉 刘伟 +2 位作者 金学磊 王迎斌 王元杰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55-560,共6页
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ultrasound-guided regional anesthesia,UGRA)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局部麻醉方式之一。熟练掌握UGRA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目前针对住院医师的UGRA教学并没有标准化的课程,导致住院医师的UGRA熟练... 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ultrasound-guided regional anesthesia,UGRA)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局部麻醉方式之一。熟练掌握UGRA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目前针对住院医师的UGRA教学并没有标准化的课程,导致住院医师的UGRA熟练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模拟课程可以显著提高住院医师的UGRA熟练程度,并帮助缺乏相关基础的麻醉医师建立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本文综述了在UGRA课程中实施的基于模拟的培训方法,以提高住院医师的UGRA熟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 模拟培训 住院医师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艳 王迎斌 +2 位作者 张丽 曹璐 张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7-803,共7页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8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8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 mg/kg,推注时间大于1 min,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20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即MOAA/S评分为1~2分后,两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0.5μ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0.2 mg/kg完成气管插管。麻醉维持:R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10~20 mg·kg^(-1)·h^(-1),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0~120 mg·kg^(-1)·h^(-1),两组协同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术中维持BIS 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术毕即刻、术后24、72 h 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并计算CD4^(+)/CD8^(+),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切皮即刻、术毕即刻、拔管即刻的HR、MAP、SpO_(2)、BIS,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记录麻醉诱导前、术后24、72 h 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分,苏醒时Riker评分和Ramsay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结果与P组比较,R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 NK、CD3^(+)、CD4^(+)细胞明显升高(P<0.05),术毕即刻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72 h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苏醒时Riker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比较,瑞马唑仑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更小,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结直肠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免疫功能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对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曹璐 王迎斌 +2 位作者 张伟 刘艳 张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78-783,共6页
由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病变及并发症等因素,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且易被忽略,增加了认知功能障碍、谵妄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就近年来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及其防治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 由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病变及并发症等因素,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且易被忽略,增加了认知功能障碍、谵妄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就近年来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及其防治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老年 认知功能 影响机制 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阻滞后反弹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杜叶会 陈晓霞 +3 位作者 李玉梅 白洁 王迎斌 豆欣蔓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3-986,共4页
周围神经阻滞是一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麻醉镇痛方法,已普遍应用于各类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神经阻滞后反弹性疼痛也逐渐被认识。本文就周围神经阻滞后反弹性疼痛的定义、发生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周围神经... 周围神经阻滞是一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麻醉镇痛方法,已普遍应用于各类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神经阻滞后反弹性疼痛也逐渐被认识。本文就周围神经阻滞后反弹性疼痛的定义、发生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周围神经阻滞后反弹性疼痛的重视,为周围神经阻滞后反弹性疼痛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阻滞 反弹性疼痛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瑞马唑仑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刘艳 张丽 +2 位作者 曹璐 张伟 王迎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的方法系统探索瑞马唑仑的研究现状,评价其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发表的有关瑞马唑仑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CiteSpace 6.1.R6和Excel 2021分析纳入文...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的方法系统探索瑞马唑仑的研究现状,评价其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发表的有关瑞马唑仑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CiteSpace 6.1.R6和Excel 2021分析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发文期刊、被引频次和关键词等基本概况。结果共纳入文献194篇,年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地区是中国,最多的机构是德国PAION公司;尽管Anesthesia&Analgesia期刊的共被引频次最高,但在Journal of Anesthesia上发表的有关瑞马唑仑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献共被引频次最高;关键词聚类和引文突现分析显示,瑞马唑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应用场景的有效浓度及特殊人群的用药效果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结论国内外对瑞马唑仑的研究高度重视,但相关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瑞马唑仑在特殊人群用药效果、其最适剂量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研究热点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预处理通过减轻血脑屏障损伤改善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认知障碍
12
作者 曹璐 王迎斌 +3 位作者 张伟 刘艳 张丽 张晶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644,共8页
目的:探究丁酸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1)假手术组(Sham组);(2)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3)肠缺血/再灌注+丁酸钠组(NaB组):造模前1周NaB 500 mg... 目的:探究丁酸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1)假手术组(Sham组);(2)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3)肠缺血/再灌注+丁酸钠组(NaB组):造模前1周NaB 500 mg·kg^(-1)·d^(-1)灌胃;(4)肠缺血/再灌注+丁酸钠+ITSA-1组(ITSA-1组):造模前1周NaB 500 mg·kg^(-1)·d^(-1)灌胃+前5 d、3 d、1 d ITSA-10.5 mg/kg腹腔注射。HE染色评估肠黏膜损伤;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估大鼠认知功能;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微结构改变;ELISA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ZO-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ZO-1及亲环蛋白A(cy-clophilin A,CypA)、MMP-9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I/R组大鼠Chiu's肠黏膜损伤评分较高(P<0.001);游泳路程增加(P<0.05),非平台象限占比增加(P<0.001),潜伏期延长(P<0.05);透射电镜下血脑屏障微结构改变;脑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增加(P<0.001),CypA、MMP-9表达增加(P<0.01),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ZO-1表达减少(P<0.01,P<0.001);与II/R组相比,NaB组神经炎症、血脑屏障损伤减轻,认知功能改善;ITSA-1组上述损伤与II/R组相似。结论:丁酸钠可通过减轻血脑屏障损伤改善大鼠II/R诱导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pA/MMP-9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血脑屏障 肠缺血/再灌注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牛永慧 郑奇辉 +3 位作者 刘璐 王郭洁颖 桂铭鸿 王迎斌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1期1182-1184,共3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疼痛或反复发作的疼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是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胶质细胞之一,因此,针对小胶质细胞的治疗策略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从神经病理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疼痛或反复发作的疼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是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胶质细胞之一,因此,针对小胶质细胞的治疗策略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细胞机制出发,探讨了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现状,以期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14
作者 薛建军 徐紫清 +45 位作者 侯怀晶 王强 魏莉莉 张杰 赵晓红 陈丽萍 丁凡帆 马丽 赵永强 王迎斌 马大青 王天俊 刘仁玉 Tong J Gan Nicky Robinson Yurasek Frank 苏帆 迟永良 杨佃会 刘淑娟 崔苏扬 魏友松 陈志强 秦有 曹立幸 陈贵平 舒宽勇 肖仲清 张晖 余剑波 胡志前 程化坤 马武华 刘国凯 王秀丽 曹兴华 高巨 孔高茵 陶清 王保华 王均炉 李洪 吕翠霞 张志明 李天佐 杨克虎 《北京医学》 2024年第11期905-919,共15页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麻醉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技术在防治此类疾病上疗效确切,但目前缺少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为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西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联合甘肃省中西医...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麻醉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技术在防治此类疾病上疗效确切,但目前缺少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为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西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联合甘肃省中西医结合麻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中医院麻醉疼痛医学中心及WHO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GRADE中国中心/甘肃省医学指南行业技术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遵循循证指南制订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共识确定临床问题(7个背景问题和12个临床问题)。基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综合证据质量,权衡干预措施的利弊,考虑患者偏好和价值观,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共识会议形成20条推荐意见。涉及对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诊断,以及围手术期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KN-9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热痛觉过敏和脊髓背角pCREB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迎斌 王书宝 +2 位作者 谢建琴 梁铭 石翊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KN-9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热痛阈和脊髓背角神经元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坐骨神经结扎损伤(CCI)+KN-93组,手术前15min鞘内注射KN-9310μl(50μg溶于5%DMS... 目的观察KN-9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热痛阈和脊髓背角神经元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坐骨神经结扎损伤(CCI)+KN-93组,手术前15min鞘内注射KN-9310μl(50μg溶于5%DMSO);B组,CCI+二甲基亚矾(DMSO)组,手术前15min鞘内注射5%DMSO10μl;C组,假手术+KN-93组,假手术前15min鞘内注射KN-9310μl(50μg溶于5%DMSO);D组,假手术+DMSO组,假手术前15min鞘内注射DMSO10μl。各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7、10d用热痛刺激仪测定各组大鼠术侧热痛敏实验潜伏期(PWL)及基础值。术后4d和10d各组随机处死4只大鼠,取大鼠L4~5脊髓段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脊髓背角pCREB染色阳性神经元进行记数分析。结果各组术后热痛敏阈值与术前基础值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术后3、7、10dB组PWL值明显比其他三组减少(P<0.05);术后7d与10dB组脊髓背角pCREB表达明显强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KN-93在脊髓水平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与促进脊髓背角pCREB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KN-93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矿渣水泥水化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迎斌 马保国 +1 位作者 罗忠涛 李相国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1,共3页
通过抗压强度、非蒸发水量、矿渣反应度的试验测定及XRD分析,研究了掺矿渣水泥浆体的水化反应进程。结果表明,在相同龄期下,抗压强度随矿渣掺量与水胶比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矿渣的化学活性在28d前比较显著;掺矿渣水泥浆体的非蒸发水量高... 通过抗压强度、非蒸发水量、矿渣反应度的试验测定及XRD分析,研究了掺矿渣水泥浆体的水化反应进程。结果表明,在相同龄期下,抗压强度随矿渣掺量与水胶比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矿渣的化学活性在28d前比较显著;掺矿渣水泥浆体的非蒸发水量高于纯水泥浆体非蒸发水量;矿渣的反应度则随其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水胶比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 水泥浆体 反应度 非蒸发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环境中粉煤灰活性与表面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迎斌 马保国 +2 位作者 罗忠涛 李相国 张慢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在饱和Ca(OH)2环境下研究了温度、时间及粉煤灰粒度对低钙粉煤灰的活性率及水化粉煤灰颗粒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粉煤灰的活性率增加,但并不存在线性的增加效应,在60℃~80℃区间粉煤灰活性率有... 在饱和Ca(OH)2环境下研究了温度、时间及粉煤灰粒度对低钙粉煤灰的活性率及水化粉煤灰颗粒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粉煤灰的活性率增加,但并不存在线性的增加效应,在60℃~80℃区间粉煤灰活性率有较大的跃升;在80℃饱和石灰水环境下,粉煤灰活性率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增加的关系;在饱和石灰水中可以充分分散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活性率与其本身的细度相关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碱性环境 活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在阻塞性黄疸患者肝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迎斌 张双银 +2 位作者 王书宝 谢建琴 黄生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67-6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阻塞性黄疸患者肝损伤程度与TLR4的相关性,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阻塞性黄疸患者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40例,梗黄组(Ⅰ组)20例,胆囊及胆管结石,有明显梗阻性黄疸及肝功能障碍,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的患者,AS... 目的通过观察阻塞性黄疸患者肝损伤程度与TLR4的相关性,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阻塞性黄疸患者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40例,梗黄组(Ⅰ组)20例,胆囊及胆管结石,有明显梗阻性黄疸及肝功能障碍,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的患者,ASAⅢ级;对照组(Ⅱ组)ASAⅠ~Ⅱ级20例肝功能正常,有胆囊及胆管结石但无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拟行胆总管探查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d早晨重新抽取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等肝功能指标。术中取约3~5g肝组织保存于-20°冰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脏组织TLR4浓度。结果①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比较:两组之间年龄、性别、体质量、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Ⅰ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明显高于Ⅱ组(P<0.01);而血浆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明显低于Ⅱ组(P<0.05)。③ALT与肝组织TLR4的变化呈正相关(R=0.992,P<0.01)。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存在较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肝组织中TLR4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肝损伤 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七氟醚抑制节律性呼吸中的关键作用
19
作者 王迎斌 王书宝 +3 位作者 黄生辉 张荣智 郑奇辉 耿智隆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七氟醚对呼吸中枢抑制过程中是否发挥关键作用。方法制作新生SD大鼠延髓脑片(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完整保留舌下神经根,用吸附电极记录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实验分为6组(n=8):对照组、七氟醚组、...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七氟醚对呼吸中枢抑制过程中是否发挥关键作用。方法制作新生SD大鼠延髓脑片(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完整保留舌下神经根,用吸附电极记录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实验分为6组(n=8):对照组、七氟醚组、二氢卡因酸盐(DHK)组、L-蛋氨酸亚砜亚胺(MS)组、MS+DHK组、七氟醚+DHK组,分别通过生物机能学记录系统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放电(RRDA),分析呼吸周期(RC)、吸气时程(IT)、吸气放电积分幅度(IA)。结果七氟醚对舌下神经根RRDA有抑制作用,RC延长了53.7%,IT缩短了15.5%,IA降低了19.4%。谷氨酸转运体拮抗剂DHK能够明显兴奋呼吸输出形式,表现为RC缩短26.7%,IA增高6.9%,IT变化不明显。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MS对RR.DA表现为抑制,RC延长31.8%,IT缩短26.4%,IA降低15.5%;在联合应用MS+DHK后对RRDA的影响不明显,七氟醚对RRDA的抑制作用能够被DHK所逆转。结论在离体延髓脑片上星形胶质细胞能够参与基本节律性呼吸的发生,在七氟醚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星形胶质细胞 呼吸节律 脑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肾肿瘤患者血清皮质醇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20
作者 王迎斌 马永丰 王书宝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20期116-117,共2页
目的 探讨肾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皮质醇和细胞因子IL-2、IL-6、IL-8的变化,并对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60例需行肾肿瘤切除的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2组:即LO组(腹腔镜组)和AO(开腹手术组)。检测患者围手术期血... 目的 探讨肾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皮质醇和细胞因子IL-2、IL-6、IL-8的变化,并对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60例需行肾肿瘤切除的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2组:即LO组(腹腔镜组)和AO(开腹手术组)。检测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皮质醇和细胞因子IL-2、IL-6、IL-8的水平。结果 术前2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和细胞因子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2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和细胞因子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开腹手术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结论 腹腔镜外科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轻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手术方式 血清皮质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