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感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海漩 李卫东 廖国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4-226,共3页
佐剂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流感疫苗,对于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已应用的佐剂和正在研究的佐剂在流感疫苗中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 流感疫苗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的1型糖尿病疫苗种子的稳定性
2
作者 王海漩 段金梅 +3 位作者 胡凝珠 任万军 兰芸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温度保存条件下噬菌体展示的1型糖尿病疫苗种子的稳定性。方法将噬菌体展示的1型糖尿病疫苗种子样品分为两组,一组添加等体积的80%甘油,另一组不添加甘油,分别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不同时间后取样,用噬斑法检测滴度。结果... 目的观察在不同温度保存条件下噬菌体展示的1型糖尿病疫苗种子的稳定性。方法将噬菌体展示的1型糖尿病疫苗种子样品分为两组,一组添加等体积的80%甘油,另一组不添加甘油,分别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不同时间后取样,用噬斑法检测滴度。结果在37℃和25℃条件下保存,噬菌体疫苗种子滴度下降较快,在4℃和-20℃条件下保存噬菌体疫苗种子滴度下降相对较慢;37℃、25℃及4℃条件下保存,添加甘油并无明显的保护作用,而在-20℃条件下保存,添加甘油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噬菌体展示的1型糖尿病疫苗种子可在4℃条件下短期保存,-20℃条件下长期保存,并可添加甘油作为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1型糖尿病疫苗 种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苯基咪唑+氢氧化铝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静 王海漩 +3 位作者 李思瑾 何慧 胡凝珠 胡云章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研究4-苯基咪唑(4-PI)+氢氧化铝[Al(OH)_3]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7个分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1×PBS),铝佐剂组[HepA-1+Al(OH)_3],疫苗组(HepA-1),M1[HepA-1+Al(OH)_... 目的研究4-苯基咪唑(4-PI)+氢氧化铝[Al(OH)_3]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7个分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1×PBS),铝佐剂组[HepA-1+Al(OH)_3],疫苗组(HepA-1),M1[HepA-1+Al(OH)_3+4-PI500μg]组,M2[HepA-1+Al(OH)_3+4-PI 1 mg]组,M3[HepA-1+Al(OH)_3+4-PI 1.5 mg]组和M4(HepA-1+4-PI 1mg)组,200μL HepA-1,24μL Al(OH)_3,随机分配小鼠,7只/组,分别皮下注射300μL,接种一次。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G抗体滴度,检测时间为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健康情况。结果除阴性对照组,其余各组4个时间点均检测到抗-HAV IgG抗体,12周达到峰值。M2组在整个检测阶段抗体水平最高,显著高于疫苗组(t=4.449、3.633、2.565、6.809,P<0.05)和M4组(t=6.256、4.796、4.153、4.113,P<0.05),且第4周高于铝佐组(t=-2.877,P<0.05);M4组在4个时间点检测到的抗体水平与疫苗组相当。4-PI最佳剂量组是1 mg/只。实验全程观察到小鼠每项生理指标均正常。结论 4-PI+氢氧化铝复合佐剂能增强HepA-1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有望开发成HepA-1新型复合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基咪唑(4-PI) 氢氧化铝 佐剂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HepA-1)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海漩 胡云章 胡凝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增强作用。方法将HS(100μg)与氢氧化锌(1.0 mg)复合佐剂与高(100μg/0.1 ml)、中(50μg/0....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增强作用。方法将HS(100μg)与氢氧化锌(1.0 mg)复合佐剂与高(100μg/0.1 ml)、中(50μg/0.1 ml)、低(25μg/0.1 ml)剂量的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混合后免疫小鼠,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无佐剂组、铝佐剂组、HS单一佐剂组和氢氧化锌单一佐剂组。于免疫后4、8、12、16、20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结果除阴性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均检测出HCV特异性IgG抗体。抗原高剂量复合佐剂组在各时间点的HCV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无佐剂组、铝佐剂组、HS单一佐剂组和氢氧化锌单一佐剂组(P均<0.05);抗原中剂量复合佐剂组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与铝佐剂组相当。结论 HS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能有效增强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抗原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乙酰肝素 氢氧化锌 佐剂 免疫 肝炎 丙型 疫苗
原文传递
KMB_(17)细胞培养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漩 杨怀德 +3 位作者 陈俊英 魏晓露 廖国阳 李卫东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6-540,共5页
探讨了流感病毒在KMB17细胞上培养的可行性.将3株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A/Wisconsin/67/2005H3N2,A/New Caledonia/20/1999 H1N1和B/Malaysia/2506/2004)分别接种于KMB17细胞上,在无血清的条件下于不同pH值和不同胰酶浓度的维持液中35℃培... 探讨了流感病毒在KMB17细胞上培养的可行性.将3株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A/Wisconsin/67/2005H3N2,A/New Caledonia/20/1999 H1N1和B/Malaysia/2506/2004)分别接种于KMB17细胞上,在无血清的条件下于不同pH值和不同胰酶浓度的维持液中35℃培养72 h后收获病毒,测定血凝效价.实验结果表明,所用的3个毒株中的H3N2亚型毒株(A/Wisconsin/67/2005 H3N2)血凝效价明显高于另外的H1N1亚型(A/NewCaledonia/20/1999 H1N1)和B型(B/Malaysia/2506/2004)毒株.因此认为KMB17细胞可作为培养流感病毒的备选培养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KMB17细胞 血凝效价
原文传递
广谱流感噬菌体微球疫苗对豚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6
作者 王海漩 乌美妮 +7 位作者 汤洋 李建芳 李彦涵 胡云章 赵蕊蕊 沈霏 段志青 胡凝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广谱流感噬菌体微球疫苗对分别感染H3N2、H1N1和B型流感病毒豚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广谱流感噬菌体微球疫苗免疫豚鼠,1个月后采血,间接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中抗流感病毒IgG抗体的滴度;并于采血后3 d,经滴鼻途径分别攻击3个... 目的探讨广谱流感噬菌体微球疫苗对分别感染H3N2、H1N1和B型流感病毒豚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广谱流感噬菌体微球疫苗免疫豚鼠,1个月后采血,间接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中抗流感病毒IgG抗体的滴度;并于采血后3 d,经滴鼻途径分别攻击3个型别的流感病毒,攻击后3 d,检测豚鼠鼻腔洗液和肺组织中的病毒滴度。结果免疫豚鼠血清中均能检测出抗H1N1、H3N2和B型流感毒株的IgG抗体;分别以H3N2、H1N1和B型流感病毒攻击后3 d,在疫苗组豚鼠鼻腔洗液中检出少量病毒,而肺组织中则未检出,空白对照组豚鼠鼻腔洗液和肺组织中均检出较大量的流感病毒。结论广谱流感噬菌体微球疫苗对感染H3N2、H1N1和B型流感病毒的豚鼠均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A型 H3N2亚型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流感病毒B型 噬菌体 豚鼠
原文传递
两种佐剂甘草酸二铵和苦参素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霄 罗婷 +5 位作者 李虹娟 段志青 王陈芸 王海漩 胡云章 胡凝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佐剂甘草酸二铵和苦参素对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两种佐剂均按低(100μg)、中(500μg)、高(1 mg)3个剂量,分别与18 EU HAV抗原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 目的探讨两种佐剂甘草酸二铵和苦参素对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两种佐剂均按低(100μg)、中(500μg)、高(1 mg)3个剂量,分别与18 EU HAV抗原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200μl)、HAV抗原对照组(HAV抗原18 EU)和铝佐剂对照组(HAV抗原18 EU+铝佐剂300μg),共9组,均经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共免疫1次。分别于免疫后第4、8、12、16周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抗-HAV IgG抗体水平。免疫后第16周处死小鼠,分别取甘草酸二铵和苦参素最佳剂量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免疫后第4、8、12、16周,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血清中均可检测到抗-HAV IgG抗体,且抗体水平除甘草酸二铵中剂量组和苦参素低剂量组外,均在第8周达峰值;甘草酸二铵各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HAV抗原对照组(P<0.05),其中甘草酸二铵低剂量组的抗体水平最高,且在第8周时超过铝佐剂对照组;苦参素各剂量组小鼠免疫后各周血清抗-HAV IgG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HAV抗原对照组(P<0.05),其中苦参素低剂量组抗体水平最高,其抗体水平在第12周达峰值。实验期间,各组小鼠均未出现异常表现,各组织均未发现病理改变。结论甘草酸二铵和苦参素均能明显增强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水平,具有成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苦参素 佐剂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体液免疫
原文传递
酵母多糖-角鲨烯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丽萍 王越 +2 位作者 王海漩 胡云章 胡凝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角鲨烯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简称甲肝)和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并对皮下和鼻腔接种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酵母多糖与角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佐剂,将不同剂量的复合佐剂与H...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角鲨烯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简称甲肝)和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并对皮下和鼻腔接种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酵母多糖与角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佐剂,将不同剂量的复合佐剂与HBsAg混合,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HBsAg对照组、铝佐剂对照组和酵母多糖对照组,均经皮下免疫ICR小鼠1次,分别于免疫后2、4、8、16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 IgG抗体水平,筛选复合佐剂的最佳免疫剂量。以复合佐剂的最佳免疫剂量与甲肝抗原混合,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甲肝抗原对照组、铝佐剂对照组和酵母多糖对照组,均经皮下免疫ICR小鼠1次,分别于免疫后2、4、8周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甲肝抗原IgG抗体水平。以复合佐剂最佳免疫剂量分别与HBsAg和甲肝抗原混合,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HBsAg对照组和甲肝抗原对照组,经鼻腔免疫ICR小鼠,共免疫3次,间隔2周,分别于末次免疫后4、8周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和甲肝抗原IgG抗体水平。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并对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酵母多糖-角鲨烯复合佐剂对HBsAg的最佳免疫剂量为2 mg酵母多糖+8μl角鲨烯,该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铝佐剂对照组和酵母多糖对照组(P<0.05);复合佐剂对甲肝抗原也有较好的体液免疫增强作用,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铝佐剂对照组和酵母多糖对照组(P<0.05);复合佐剂通过鼻腔免疫,对HBsAg和甲肝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也有增强作用,但效果不如皮下免疫,甲肝抗原鼻腔免疫效果优于HBsAg(P<0.05)。在试验期内,小鼠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各器官均未发生病变。结论酵母多糖-角鲨烯复合佐剂能显著增强甲肝和HBsAg抗原对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免疫效果优于铝佐剂;皮下免疫效果优于鼻腔免疫;在免疫剂量范围内,复合佐剂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多糖 角鲨烯 佐剂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甲型肝炎抗原
原文传递
内源性危险信号低分子量硫酸乙酰肝素的免疫佐剂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兰芸 王海漩 +2 位作者 乌美妮 胡凝珠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研究内源性危险信号低分子量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的免疫佐剂作用。方法按照HS的免疫剂量、免疫途径和免疫程序将ICR小鼠分组,同时设HBsAg对照组和铝佐剂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4、8、12、16、20和24周,采用ELISA法... 目的 研究内源性危险信号低分子量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的免疫佐剂作用。方法按照HS的免疫剂量、免疫途径和免疫程序将ICR小鼠分组,同时设HBsAg对照组和铝佐剂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4、8、12、16、20和24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选择体液免疫效果最佳的剂量组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抗原对照组和铝佐剂对照组,于末次免疫后8周,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在各检测时间点均未见IgG抗体产生。除第4组外,各实验组抗体滴度均在末次免疫后第8周达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第43组抗体水平升高快,峰值高,持续时间长;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随着HS剂量的增加,针对HBsAg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也增加;HS的最佳剂量为100μg;皮下注射HS的免疫增强作用最佳,优于肌肉和鼻腔免疫;免疫程序对HS的佐剂作用影响不大。HS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CTL细胞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抗原对照组及铝佐剂对照组(P﹤0.001)。结论 HS具有免疫佐剂作用,既能有效增强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又能显著诱导CTL细胞免疫效应,是一种优于铝佐剂的潜在人用疫苗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乙酰肝素 危险信号 佐剂 免疫
原文传递
氢氧化锌胶体与三磷酸腺苷二钠联用对狂犬病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浩 乌美妮 +2 位作者 王海漩 胡凝珠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制备氢氧化锌[Zn(OH)2]胶体,并检测其单独或与三磷酸腺苷二钠(Disodium adenosine tripho-sphate,简称ATP)联用对狂犬病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方法采用葡萄糖酸锌作为锌源,与NaOH反应制备Zn(OH)2胶体溶液,对其进行... 目的制备氢氧化锌[Zn(OH)2]胶体,并检测其单独或与三磷酸腺苷二钠(Disodium adenosine tripho-sphate,简称ATP)联用对狂犬病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方法采用葡萄糖酸锌作为锌源,与NaOH反应制备Zn(OH)2胶体溶液,对其进行纯化及检测,并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将不同剂量的Zn(OH)2胶体单独或与不同剂量的ATP联用,与狂犬病疫苗(0.25 IU)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抗原对照组,每组8只,Zn(OH)2和Zn(OH)2+ATP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单次免疫,抗原对照组分别免疫1、2、3、5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4、8、12、16周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抗狂犬病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所制备Zn(OH)2胶体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213 nm,可观察到明显的丁达尔现象,浓度为6 mg/ml,经光学色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合格,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急性毒副作用。大部分佐剂组抗体水平高于抗原单次免疫组,但均未达到抗原5次免疫组水平;0.27和0.21 mg Zn(OH)2组在初次免疫后8周内有高水平抗体产生;0.27 mg Zn(OH)2组在初次免疫后16周出现抗体水平反弹性升高;0.18 mg Zn(OH)2+1.0 mg ATP组和0.18 mg Zn(OH)2+0.5 mg ATP组在初次免疫后4周内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之后逐渐下降;2次和3次免疫抗原对照组在初次免疫后8周内,其抗体水平不及佐剂组。结论所制备的Zn(OH)2胶体佐剂单独或与ATP联用均可增强狂犬病疫苗诱导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且安全性良好,有望应用于疫苗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锌 胶体 佐剂 三磷酸腺苷二钠 狂犬病疫苗 体液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硫酸乙酰肝素与氢氧化锌联合佐剂对HBsAg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乌美妮 王海漩 +2 位作者 兰芸 胡凝珠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与氢氧化锌联合佐剂对HBsAg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HS与氢氧化锌按不同剂量组合,与HBsAg(2μg)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阴性对照、抗原对照、铝佐剂对照、单一HS及单一...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与氢氧化锌联合佐剂对HBsAg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HS与氢氧化锌按不同剂量组合,与HBsAg(2μg)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阴性对照、抗原对照、铝佐剂对照、单一HS及单一氢氧化锌对照组,共23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4、8、12、16、20、24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抗体水平;选择体液免疫效果最佳的组免疫BALB/c小鼠,于免疫后8周,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结果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IgG抗体,其余各组的抗体滴度均在末次免疫后第8周达峰值,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第23组(100μg HS+1.0 mg氢氧化锌,免疫2针)抗体水平最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末次免疫后8周,其对HBsAg的体液免疫增强效应显著优于铝佐剂和HS单一佐剂(P<0.05),优于氢氧化锌单一佐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佐剂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CTL细胞免疫效应。结论 HS和氢氧化锌联合佐剂既能有效增强HBsAg诱导的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又能显著诱导CTL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乙酰肝素 氢氧化锌 佐剂 免疫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原文传递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氢氧化铝联合佐剂对HBsAg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琳 王海漩 +3 位作者 李建芳 李彦涵 胡凝珠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研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与氢氧化铝联合佐剂对HBsAg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NAD与氢氧化铝按不同剂量联合后,与不同剂量的HBsAg混合,分别经肌肉注射免疫ICR小鼠1针或2针(间隔2... 目的研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与氢氧化铝联合佐剂对HBsAg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NAD与氢氧化铝按不同剂量联合后,与不同剂量的HBsAg混合,分别经肌肉注射免疫ICR小鼠1针或2针(间隔2周),每只注射0.2 ml,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单纯抗原对照组、单纯铝佐剂对照组和单纯NAD对照组,共23组,每组6只。分别于末次免疫后2、4、6、8、10、12周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 IgG水平;试验期内,观察小鼠是否发生异常状况;14周后,取最佳剂量免疫组及阴性对照组小鼠心、肝、脾、肺组织做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抗HBsAg IgG抗体,除联合佐剂12组外,其余各组血清抗HBsAg IgG抗体水平均在末次免疫后第6周达峰值,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联合佐剂14组(HBsAg 2μg+氢氧化铝100μg+NAD 2.5μg)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其对HBsAg的体液免疫增强效应显著优于单纯抗原对照组、单纯铝佐剂对照组及单纯NAD佐剂对照组(P<0.05)。试验期内,各组小鼠均未出现异常反应;最佳剂量免疫组(14组)及阴性对照组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均为发生病变。结论 NAD与氢氧化铝联合佐剂能显著增强HBsAg诱导的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在免疫剂量范围内,联合佐剂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 氢氧化铝 佐剂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体液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尿苷二磷酸与尿苷三磷酸两种佐剂对HAV抗原及HBsAg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越 王丽萍 +2 位作者 王海漩 胡凝珠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Uridine diphosphate,UDP)与尿苷三磷酸(Uridine triphosphate,UTP)两种佐剂对HAV抗原和HBsAg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分别在HBsAg(1μg)和HAV抗原(18 EU)中加入不同浓度的UDP和UTP(HBsAg组:UDP和UTP均500...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Uridine diphosphate,UDP)与尿苷三磷酸(Uridine triphosphate,UTP)两种佐剂对HAV抗原和HBsAg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分别在HBsAg(1μg)和HAV抗原(18 EU)中加入不同浓度的UDP和UTP(HBsAg组:UDP和UTP均500μg及1、2、5、10 mg,HAV抗原组:UDP和UTP均500μg及1、2 mg),均经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ICR小鼠(HBsAg组:2针,间隔2周,0.1 ml/只;HAV抗原组:单针免疫,0.2 ml/只),并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0μl)、抗原组对照组(HBsAg 1μg;HAV抗原18 EU)、铝佐剂组对照组(铝佐剂300μg)、UDP+铝佐剂复合组(HBsAg 1μg+铝佐剂300μg+UDP 2 mg;HAV 18 EU+铝佐剂300μg+UDP 2 mg)和UTP+铝佐剂复合组(HBsAg 1μg+铝佐剂300μg+UTP 2 mg;HAV 18 EU+铝佐剂300μg+UTP 2 mg),分别于末次免疫后(HBsAg组:第4、8、12和16周;HAV抗原组:第4、8、12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 IgG和抗-HAV IgG水平。免疫18周后,分别取HBsAg组中UDP和UTP最佳浓度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清检测不到抗-HBsAg IgG外,其余各组小鼠血清抗-HBsAg IgG及抗-HAV IgG水平均在第8周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末次免疫后,UDP及UTP各组抗-HBsAg IgG及抗-HAV IgG水平均高于抗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sAg组UDP+铝佐剂复合组产生的IgG水平明显高于抗原对照组、铝佐剂对照组及UDP和UTP各浓度组(P<0.05);HAV抗原组UTP+铝佐剂复合组产生的IgG水平明显高于抗原对照组、铝佐剂对照组及UDP和UTP各浓度组(P<0.05)。在两种抗原中,UDP和UTP的最佳浓度均为2 mg/只。在设置的浓度范围内,UDP和UTP佐剂均未观察到毒性反应。结论UDP和UTP均能明显增强HBsAg及HAV抗原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 尿苷三磷酸 佐剂 体液免疫
原文传递
流感病毒感染豚鼠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洋 王海漩 +2 位作者 乌美妮 胡凝珠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流感病毒感染豚鼠模型。方法通过滴鼻方式分别将A/威斯康星/67/2005(H3N2)、A/广岛/52/2005(H1N1)和B/马来西亚/2506/2004 3个型别的流感病毒感染豚鼠,观察感染动物的临床症状,并于感染后第1、3、5、7、9、11和13天,取鼻腔... 目的初步建立流感病毒感染豚鼠模型。方法通过滴鼻方式分别将A/威斯康星/67/2005(H3N2)、A/广岛/52/2005(H1N1)和B/马来西亚/2506/2004 3个型别的流感病毒感染豚鼠,观察感染动物的临床症状,并于感染后第1、3、5、7、9、11和13天,取鼻腔洗液和肺组织,采用细胞培养法检测病毒效价。结果 3个型别的流感病毒均能感染豚鼠,感染后3 d,鼻腔和肺组织中病毒效价达峰值,随后逐步下降,直至被清除。结论豚鼠对H3N2、H1N1和B型流感病毒较为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3N2亚型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流感病毒B型 豚鼠 模型 动物 病毒效价
原文传递
壳寡糖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萍 孙静 +7 位作者 王陈芸 李彦涵 李建芳 乌美妮 王海漩 余柄廷 胡凝珠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hapatitis A virus,HAV)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成9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 A-l 18 EU+不同剂量COS(100μg、500μg、1 mg、2.5 mg、5 mg... 目的探讨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hapatitis A virus,HAV)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成9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 A-l 18 EU+不同剂量COS(100μg、500μg、1 mg、2.5 mg、5 mg、10 mg)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抗原对照组(Hep A-l 18 EU)和铝佐剂对照组[Hep A-l18 EU+Al(OH)3200μg],每组6只,各组均经皮下注射ICR小鼠,200μl/只。于免疫后的第4、8、12和16周,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AV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在实验期间,观察小鼠的健康状况,并于免疫16周后,取COS最佳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小鼠肾脏、脾脏、肝脏、肺脏、心脏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免疫4周后均产生抗-HAV Ig G抗体,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在第8周时均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COS 2.5 mg、5 mg和10 mg组小鼠血清在各时期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抗原对照组和铝佐剂对照组(P<0.05),且能维持较长时间,至16周抗体水平仍与铝佐剂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S5 mg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抗体水平均最高,且与2.5 mg组峰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0 mg组水平相当,至免疫后16周,COS 5 mg组与10 mg组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S最佳剂量为5 mg/只。试验期内,观察小鼠各项生理指标未见异常,COS 5 mg组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均未观察到病变。结论 COS可显著增强HAV疫苗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望开发为一种可替代铝佐剂的新型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佐剂 甲型肝炎病毒疫苗 体液免疫
原文传递
甲磺酸去铁胺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婷 李虹娟 +5 位作者 王霄 段志青 李萍 王海漩 胡凝珠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DFO)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antigen,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剂量的DFO(0.6、1、4、8mg)佐剂分别与HAV抗原18EU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 目的探讨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DFO)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antigen,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剂量的DFO(0.6、1、4、8mg)佐剂分别与HAV抗原18EU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200 μl)、HAV抗原对照组(HAV 18 EU)、铝佐剂对照组(铝佐剂300μg+HAY抗原18EU)和复合佐剂组(HAY抗原18EU+DFO1mg+铝佐剂150 μg),均经腹部皮下多点注射,0.2ml/只,共免疫1次。分别于免疫后第4、8、12、16周,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AV IgG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血清在各时间点均能检测到抗.HAVIgG;除DFO 0.6mg组外,抗体滴度均在第8周达峰值;不同剂量DFO组的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HAV抗原对照组,其中DFO4mg和8mg组在8~16周时抗体水平显著高于HAV抗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铝佐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16周时,同一时间DFO4mg、DFO8mg和复合佐剂组的抗体水平较高,并能维持较长时间,至第16周时仍能达到与铝佐剂对照组相当的水平。结论DFO佐剂能显著增强HAV抗原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望开发为一种可替代铝佐剂的新型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去铁胺 佐剂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体液免疫
原文传递
氢氧化锌对IPV-HBV联合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17
作者 张晶 刘国超 +3 位作者 乌美妮 王海漩 胡云章 胡凝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氢氧化锌[Zn(OH)2]对IPV-HBV联合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IPV(Ⅰ、Ⅱ、Ⅲ型各1×107pfu)-HBV(2μg)+Zn(OH)(20.5 mg)组、IPV(Ⅰ、Ⅱ、Ⅲ型各1×107pfu)-HBV(2μg)+A... 目的探讨氢氧化锌[Zn(OH)2]对IPV-HBV联合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IPV(Ⅰ、Ⅱ、Ⅲ型各1×107pfu)-HBV(2μg)+Zn(OH)(20.5 mg)组、IPV(Ⅰ、Ⅱ、Ⅲ型各1×107pfu)-HBV(2μg)+A(lOH)(30.5 mg)组和IPV-HBV组,经大腿肌肉内侧免疫2次,间隔4周。分别于初次免疫后第4、8、12、16、20和24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各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各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初次免疫后4周时均产生针对各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8周时达最高,并能持续较长时间。IPV(Ⅰ、Ⅱ、Ⅲ型各1×107pfu)-HBV(2μg)+Zn(OH)2组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结论 Zn(OH)2能明显增强IPV-HBV联合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其免疫佐剂效应优于A(l OH)3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锌 佐剂 免疫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灭活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体液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诱导CD8^+T细胞对病理性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胡凝珠 王海漩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779-781,共3页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诱导CD8+T细胞对病理性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用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并同时设立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和未免疫空白对照组。于初次免疫后第20周,检测各组小鼠血糖...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诱导CD8+T细胞对病理性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用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并同时设立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和未免疫空白对照组。于初次免疫后第20周,检测各组小鼠血糖;磁珠法分离免疫小鼠CD8+T细胞,并用合成反义肽及IL-2诱导刺激作为效应细胞;分离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CD4+T细胞,用合成正义肽及IL-2诱导刺激作为靶细胞。将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结果初次免疫后第20周,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组小鼠血糖水平保持正常,而另外2组小鼠血糖均高于正常水平。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组诱导的CD8+T细胞作效应细胞,当效靶比为100∶1时,对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CD4+T细胞的杀伤效率最高,达47.95%±11.30%,而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诱导的小鼠CD8+T细胞对空白对照组的CD4+T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能够诱导CD8+T细胞抑制病理性CD4+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肽 噬菌体 1型糖尿病疫苗 CD8^+T细胞 CD4^+T细胞
原文传递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快速评价DNA疫苗载体在小鼠体内的表达
19
作者 孙静 施建东 +7 位作者 侯爵 乌美妮 郝彦玲 胡凝珠 李彦涵 李建芳 王海漩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70-874,共5页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快速评价DNA疫苗载体在小鼠体内的表达,为DNA疫苗载体的应用和改造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构建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及HIV-1CN54Gag基因DNA,且携带不同转录调控元件(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快速评价DNA疫苗载体在小鼠体内的表达,为DNA疫苗载体的应用和改造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构建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及HIV-1CN54Gag基因DNA,且携带不同转录调控元件(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HPRE/WPRE的疫苗载体(p DRVI1.0Luc、p DRVI1.0HLuc、p DRVI1.0WLuc、p DRVI1.0Gag、p DRVI1.0HGag和p DRVI1.0WGag),均经后肢胫骨前肌注射BALB/c小鼠,20μg/只。p DRVI-1.0Luc、p DRVI1.0HLuc和p DRVI1.0WLuc组仅免疫1次,于免疫后第1、7、14天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小鼠体内荧光表达强度;p DRVI1.0Gag、p DRVI1.0HGag和p DRVI1.0WGag组分别于第0、2、4周进行免疫,于末次免疫后第2周进行体液(ELISA法)及细胞免疫检测(ELISPOT法)。结果 p DRVI1.0Luc、p DRVI1.0HLuc、p DRVI1.0WLuc组小鼠于免疫后第1及7天,体内荧光均局限分布于注射部位,未出现扩散转移的现象,且p DRVI1.0HLuc质粒发光强度最强(P<0.05),免疫第14天各组均未检测到明显的荧光素酶表达;p DRVI1.0HGag组小鼠血清中抗Gag蛋白特异性抗体水平和Gag蛋白特异的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数均明显高于p DRVI1.0Gag和p DRVI1.0WGag组(P<0.05)。结论活体成像技术可用于快速评价DNA疫苗载体在小鼠体内的表达,为DNA疫苗载体改造及免疫策略的优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成像 DNA疫苗
原文传递
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复合佐剂对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泓志 孙静 +2 位作者 王海漩 胡凝珠 胡云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608-610,620,共4页
目的探讨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复合佐剂对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取6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为复合佐剂(0.27 mg氢氧化锌,100μg HS,0.125 IU狂犬病疫苗)1、2、3次免疫组,狂... 目的探讨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复合佐剂对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取6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为复合佐剂(0.27 mg氢氧化锌,100μg HS,0.125 IU狂犬病疫苗)1、2、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1、2、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经小鼠胫骨前肌免疫,除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于0、3、7、14、28 d进行免疫外,其他各组均为隔周免疫。分别于初免疫后1、2、3、4、8、12、16周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ABV)IgG水平。结果初免后1周,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血清未检测到抗-RABV IgG外,各实验组均产生抗-RABV特异性IgG;所有复合佐剂组在初免后3周均可产生高水平的IgG,初免后12周反弹性升高达到峰值,第16周仍维持较高水平。初免后1、2、3、4、8、12、16周,复合佐剂1、2、3次免疫组IgG水平均高于狂犬病疫苗相同次数免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IgG水平持续时间较长。初免后2周,复合佐剂2、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均高于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3次免疫后);初免后3周,复合佐剂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高于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4次免疫后)(P均<0.05)。结论氢氧化锌和HS复合佐剂能增强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锌 硫酸乙酰肝素 佐剂 狂犬病疫苗 体液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