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方视角下医防融合认知度及满意度研究
1
作者 王子荆 高俊文 +4 位作者 李灿灿 严霍生 白忠良 肖锦铖 胡志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55-1660,共6页
背景长期以来,“重医轻防”导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呈现条块化和碎片化,居民难以获得综合协调、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医防融合对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医防融合服务的提供方,医务人... 背景长期以来,“重医轻防”导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呈现条块化和碎片化,居民难以获得综合协调、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医防融合对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医防融合服务的提供方,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医防融合服务的效果。目的从医疗卫生服务供方角度探讨医防融合实施现状,存在问题,提出适宜的对策建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2021年7—8月在安徽省开展的一项医防融合相关工作调查,该调查结合典型抽样和分层抽样法,兼顾代表性和地区分布,在安徽省的北部、中部、南部各抽取1个县(区)开展现场调查。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医防融合工作特点,并经过课题组讨论和专家论证确定,自行研制了医务人员的医防融合工作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医防融合认知情况、医防融合工作开展情况、医防融合工作满意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务人员医防融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医防融合工作表示了解的为71.2%,表示非常了解的为18.6%;认为医防融合工作非常重要的为50.4%,认为重要的为48.5%;提供医防融合服务主要途径是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占比92.0%,开展健康知识教育的83.3%,指导合理用药的84.1%;影响医防融合实施的主要因素包括缺乏资金支持、人力资源匮乏、缺乏激励机制等;医务人员对医防融合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4.02±0.78)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发展、薪酬待遇和工作压力对医防融合满意度有影响(P<0.05)。结论目前医防融合工作在服务范围、服务能力和保障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建议进一步拓宽医防融合服务工作方式、优化基层医防融合队伍的能力素质结构、完善医防融合保障机制,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防融合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防融合 医疗卫生服务 供方 认知度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区型住区生活性街道空间的行人心理感知研究——以广州为例
2
作者 杜宏武 王子荆 潘佳馨 《广东园林》 2024年第6期74-82,共9页
街区型住区的生活性街道与居民关系密切,应从行人心理需求出发,重视人本尺度的街道精细化设计。既有研究对街道空间微观要素的定量分析存在不足,空间要素对行人心理感知的影响机制仍缺乏数据支撑。基于对广州街区型住区生活性街道的深... 街区型住区的生活性街道与居民关系密切,应从行人心理需求出发,重视人本尺度的街道精细化设计。既有研究对街道空间微观要素的定量分析存在不足,空间要素对行人心理感知的影响机制仍缺乏数据支撑。基于对广州街区型住区生活性街道的深入调研和文献研究,选取4类空间特征因素,筛选8个心理感知测评因子,搭建16个典型VR场景,开展街道空间与行人心理感知关联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空间特征因素和居民心理感知存在普遍和不同程度的联系。基于实验结果,对生活性街道的步行空间尺度、沿街建筑前区空间设计、沿街商业界面比例和街道空间绿化指标及层次设计提出建议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区型住区 生活性街道 空间特征 心理感知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居住区及住宅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新三生时代”设计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子荆 刘宇鑫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1年第8期72-75,共4页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后,居住建筑的新需求开始被人们广泛讨论。通过分析从古至今居住区及居住建筑的发展、新时代居住区不同年龄人群面临的问题,提出新“三生”空间+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住宅概念,即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产、生活、生...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后,居住建筑的新需求开始被人们广泛讨论。通过分析从古至今居住区及居住建筑的发展、新时代居住区不同年龄人群面临的问题,提出新“三生”空间+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住宅概念,即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重新定义为生产空间(学习、工作、产业)、生活空间(居住、娱乐、休闲、卫生)、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观赏、可持续性、内循环)的新“三生”空间,并将重新定义的“三生”空间分别置于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单体内,合理优化各层级的“三生”空间功能结构,做到每一层级都可以有较为完整的“三生”配置,使其可以形成大隔离,小交往的新型“三生”邻里模式,既能够给居民被保护的安全感,又能保证其相对的私密性。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基于“三生”空间的功能复合化居住区及单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居住区设计 三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防融合相关概念的内涵与辨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皇甫慧慧 白忠良 +8 位作者 王子荆 沈群红 蒲川 徐凌忠 马安宁 陈任 郝模 李程跃 胡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3期154-161,共8页
作为我国倡导的健康治理策略的重要内容,“医防融合”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构建中国式医防融合体系方面目前仍存在理念上的滞后、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医防融合”往往与“防治结合”“医防协同”以及“整合型医疗... 作为我国倡导的健康治理策略的重要内容,“医防融合”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构建中国式医防融合体系方面目前仍存在理念上的滞后、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医防融合”往往与“防治结合”“医防协同”以及“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等词语同时出现或者结合使用,也常常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文章对国内外医防融合相关理论、概念与政策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更好地厘清医防融合及相关概念的内涵,为推动医防融合在我国的深入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防融合 防治结合 医防协同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 内涵 辨析
原文传递
以问题为导向的县域医防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
作者 李灿灿 李程跃 +10 位作者 王子荆 白忠良 陈任 沈群红 徐凌忠 蒲川 马安宁 高俊文 汪华 郝模 胡志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1-1486,共6页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县域医防融合工作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引领和推动县域医防融合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指导原则和评价手段。方法以彩虹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政策分析、文献复习等方法确定县域医防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备选指标库;...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县域医防融合工作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引领和推动县域医防融合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指导原则和评价手段。方法以彩虹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政策分析、文献复习等方法确定县域医防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备选指标库;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7%和100%,权威系数均值均为0.79,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22和0.359(均P<0.05);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以及37个三级指标的县域医防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指标的构建有适宜的理论指导,遵循了科学方法,符合科学程序,过程严谨、结果可靠;对促进和提高未来我国县域医防融合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防融合 彩虹模型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基于供方视角的安徽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燕 邵芊 +3 位作者 王子荆 秦侠 陈若陵 胡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第5期312-318,共7页
目的从供方视角了解安徽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概况,为更好推进签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偶遇随机抽样,关键知情人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基层卫生机构方面:66.7%样本机构的每万人全科医师数超过2017年全国平均数值水平;样本... 目的从供方视角了解安徽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概况,为更好推进签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偶遇随机抽样,关键知情人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基层卫生机构方面:66.7%样本机构的每万人全科医师数超过2017年全国平均数值水平;样本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医护比未达成1∶1;对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员调查:82.2%成员认为工作时间有延长,60.7%人表示签约服务前后收入却没有变化。成员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20±0.726,文化程度是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职业发展维度对满意度影响最大。通过关键知情人访谈得出,签约存在问题在于签约服务配套政策的不全面和不完善,需要强化政府在签约服务上的管理职能,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和稳定基层医生队伍。结论安徽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临着卫生人力不足、结构不协调、家庭医生工作量大回报低、绩效激励机制不完善、信息平台机制不健全和经费补助分配权归属不明的问题,需要对提供方给予足够关注,提高团队成员的满意度,保证签约服务高质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方 签约服务 影响因素 发展挑战
原文传递
家庭医生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邵芊 吴燕 +3 位作者 王子荆 秦侠 陈若陵 胡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第6期393-398,共6页
目的研制适合中国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际现状的胜任力模型,为有效指导团队未来发展和团队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维度法、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初步构建模型,在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进行现场调查对模型初稿进行修正与检验。结果... 目的研制适合中国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际现状的胜任力模型,为有效指导团队未来发展和团队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维度法、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初步构建模型,在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进行现场调查对模型初稿进行修正与检验。结果经多维度法、德尔菲法和现场调查得出的最终模型包括4个胜任力维度和25个胜任力特征条目,模型总Cronbachα系数为0.964。结论该模型的构建既为研究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选拔、培养、考核和评价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岗位胜任能力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 胜任力 德尔菲法 模型 构建
原文传递
基于TAM模型的县域居民对医共体互联网医疗平台使用意愿研究
8
作者 严霍生 高俊文 +5 位作者 李灿灿 王子荆 陈任 白忠良 肖锦铖 胡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12期843-849,共7页
目的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依据,分析医共体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质量对县域居民使用医院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针对互联网医疗的特点,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借用信息系统成功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一个能够解释居民对县... 目的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依据,分析医共体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质量对县域居民使用医院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针对互联网医疗的特点,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借用信息系统成功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一个能够解释居民对县域医共体互联网医疗平台使用意愿的模型,分析验证服务质量,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对于居民的使用意愿的影响。结果通过对632份问卷调查的有效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质量,信息质量会通过影响居民的感知有用性进而影响使用意愿,系统质量则会通过影响居民的感知易用性进而影响使用意愿。结论改善县域医共体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服务质量,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可以强化居民对其的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医疗服务能力 互联网+医疗健康 使用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