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蚤休复方对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卯 陈玉根 +3 位作者 杨柏霖 王琼 周锦勇 吴静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蚤休复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IBD)实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蚤休复方组,后3组应用TNBS诱导建立小鼠IBD模型。造模同时柳氮磺吡啶组、蚤休复... 目的:探讨蚤休复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IBD)实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蚤休复方组,后3组应用TNBS诱导建立小鼠IBD模型。造模同时柳氮磺吡啶组、蚤休复方组分别给予0.5g/kg柳氮磺吡啶10g/kg蚤休复方提取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28d。实验终点时分析小鼠存活率、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重量/长度比值、结肠黏膜组织病理,以及采用MILLIPLEXRMAP的小鼠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磁珠试剂盒定量检测32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蚤休复方组小鼠存活率增高,结肠重量/长度比值降低,IBD疾病活动指数和结肠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在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方面,蚤休复方组小鼠血清CCR5配体MIP-1ɑ明显低于模型组(P=0.045),而CXCR3配体CXCL9(MIG)、CXCL10(IP-10)和IL-12P70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6,P=0.027,P=0.030)。结论:蚤休复方提取物对TNBS诱导的IBD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FN-γ协同刺激巨噬细胞产生CXCL9(MIG)、CXCL10(IP-10)等因子,进而影响T细胞活化、趋化,产生类TLR4激动剂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蚤休复方 结肠 炎症因子 趋化因子 病理学 小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托宁在有机磷中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卯 李棣华 《新疆医学》 2006年第1期144-145,共2页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我国最多见的急性中毒,以往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其为非选择性抗胆碱药,疗效差、副作用多,很多患者死于阿托品过量、中毒,而长托宁的出现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临床疗效观察 长托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过量 急性中毒 主要药物 抗胆碱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竹方中单体及配伍对人胃癌细胞MGC-803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卯 叶丽红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芪竹方单体成分薯蓣皂苷、莪术醇及两者配伍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初步探讨芪竹方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5个剂量的薯蓣皂苷、莪术醇单药组,及2个剂量的两药配伍组在24h、48h 2个不... 目的:观察芪竹方单体成分薯蓣皂苷、莪术醇及两者配伍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初步探讨芪竹方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5个剂量的薯蓣皂苷、莪术醇单药组,及2个剂量的两药配伍组在24h、48h 2个不同时间点作用人胃癌细胞MGC-803,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GC-803的增殖抑制率。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薯蓣皂苷及莪术醇均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且两药配伍使用较单药能产生更好的抑制作用。结论:薯蓣皂苷及莪术醇可能为芪竹方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芪竹方 薯蓣皂苷 莪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和安全监察的伦理考量
4
作者 王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12期00177-00178,共2页
药物临床试验申办方及研究者具有保护受试者的责任和义务,在最短的试验周期内确保受试者受益最大化,不让受试者接受不必要、不安全或者劣效的试验干预。数据和安全监察委员会(Data and Safety Monitoring Board,DSMB)肩负着这一伦理职... 药物临床试验申办方及研究者具有保护受试者的责任和义务,在最短的试验周期内确保受试者受益最大化,不让受试者接受不必要、不安全或者劣效的试验干预。数据和安全监察委员会(Data and Safety Monitoring Board,DSMB)肩负着这一伦理职责。在试验启动前,DSMB应会同研究各方,明确试验提前终止的标准,制定期中分析的计划,并应至少考虑以下三点问题[1]:①表现出多大的疗效差异,并经历多长的试验干预后,试验的阳性趋势可被确证并可提前终止试验?②对于阳性趋势的提前终止的标准,是否也适用于表现出阴性趋势时?③当试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时,是否应当继续至计划的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 安全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慧护理的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卯 孙欣 +1 位作者 陈宇娇 都津京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8期180-183,187,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护理的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06例脑出血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护理的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06例脑出血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智慧护理的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及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MR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MMAS-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MMAS-8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智慧护理的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用于脑出血后认知障碍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护理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 脑出血后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道心房调搏与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其琼 王卯 李志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与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方法将食管心房调搏与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结果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老年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有效...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与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方法将食管心房调搏与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结果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老年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普罗帕酮药物组成功率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结论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老年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心房调搏 普罗帕酮 老年人 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对央企在职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宁 王卯 《国际商务财会》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经济增加值(EVA)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之一便是缓解代理问题,而在职消费正是代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国资委引入EVA指标后,是否对中央企业在职消费起到抑制作用,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EVA绩效考核指标的实施,在... 经济增加值(EVA)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之一便是缓解代理问题,而在职消费正是代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国资委引入EVA指标后,是否对中央企业在职消费起到抑制作用,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EVA绩效考核指标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央企业的在职消费水平,减少了代理成本,提高了代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中央企业 代理成本 在职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中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
8
作者 王卯 马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期189-191,196,共4页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ADL和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急诊时间为(33.52±5.83)min、溶栓时间为(71.55±11.38)h、住院时间为(28.91±6.45)d及下床活动时间为(43.29±5.86)d,短于对照组急诊时间(46.21±6.52)min、溶栓时间(109.84±15.63)h、住院时间(41.64±8.63)d及下床活动时间(56.35±8.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为(48.93±7.85)分,高于对照组的(37.64±6.87)分,观察组NIHSS评分为(8.71±2.45)分,低于对照组的(13.64±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肌梗死 ADL评分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BAIAP2L2的表达研究
9
作者 王锦玉 贾依晗 +4 位作者 邢恩鸿 刘素英 王卯 张芳 陈健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57-462,共6页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CRC)组织中BAIAP2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选取CRC患者31例、结直肠息肉(CP)患者33例,手术中留取切除的肿瘤组织分别记为CRC组、CP组,留取CRC患者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CRC)组织中BAIAP2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选取CRC患者31例、结直肠息肉(CP)患者33例,手术中留取切除的肿瘤组织分别记为CRC组、CP组,留取CRC患者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的正常黏膜组织)记为Control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组织中BAIAP2L2蛋白,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观察蛋白表达情况,包括阳性表达率、阳性强度,并分析BAIAP2L2蛋白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BAIAP2L2蛋白在癌旁组织以及息肉组织中呈现不染色或染色颜色较浅、阳性面积小的染色结果,而在CRC组织中染色较深,多数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沉积,提示其在CRC组织表达较高。CRC组、CP组、Control组BAIAP2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8%(30/31)、24.2%(8/33)、3.2%(1/31),3组间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3组之间两两比较,BAIAP2L2蛋白阳性强度在CRC组与CP组、CRC组与Control组呈现差异表达(均P<0.001),但CP组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C组织中BAIAP2L2蛋白呈现高表达,且阳性强度与CP组织及癌旁组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BAIAP2L2 结直肠息肉 癌旁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研究的知情同意方式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茜 王卯 +1 位作者 赵晓倩 蒋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55-1058,共4页
如何利用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RWE)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成为国内外药物研发和监管决策等方面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research/study,RWR/RWS)不同于临床实践,作为临床研究的一种类型,仍须... 如何利用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RWE)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成为国内外药物研发和监管决策等方面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research/study,RWR/RWS)不同于临床实践,作为临床研究的一种类型,仍须基于医学伦理并科学开展,保护受试者权益仍是重中之重。知情同意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重要路径,做好知情同意非常关键。传统的知情同意方式在开展RWR/RWS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招募困难或选择偏倚而降低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因此作者结合RWR/RWS的实际特点,探讨了在RWR/RWS范式下的知情同意方式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临床研究 伦理问题 知情同意 实用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皮肤致敏对TNBS诱导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可心 王卯 +6 位作者 吴星星 吴琪 段正兰 王耀辉 王琼 陈玉根 吴静 《实验动物科学》 2022年第2期23-30,共8页
目的 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皮肤致敏是否必要尚无定论,拟探究皮肤致敏对其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normol control, NC)组、皮肤致敏(skin presensitization, SP)组、... 目的 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皮肤致敏是否必要尚无定论,拟探究皮肤致敏对其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normol control, NC)组、皮肤致敏(skin presensitization, SP)组、无皮肤致敏(non-skin presensitization, NP)组,每组5只。比较两组模型及采用Luminex多功能液相芯片评估BAFF/BLys/TNFSF13B、TNF-α、ICAM-1/CD54和TIMP-1的差异。结果 与NC组比较,SP组及NP组小鼠,皮肤致敏后至灌肠前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灌肠后SP组较NP组体质量降低(P<0.05)。NP组脾脏质量(P<0.01)及脾脏指数(P<0.05)较NC组显著降低;SP组及NP组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分较NC组均显著增加(P<0.05);SP组大体结肠形态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 CMDI)评分及组织病理评分较NC组均显著升高(P<0.05);BAFF/BLys/TNFSF13B显示,SP组及NP组较NC组均显著增加(P<0.01),SP组与N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P组及NP组均可建立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的模型,但使用皮肤致敏建立的急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成模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致敏 三硝基苯磺酸 实验性结肠炎 多功能液相芯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医院建设下医疗健康信息的保护与利用
12
作者 周笛 王卯 王经纬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9期833-836,共4页
随着智慧医院的建设,医疗健康数据共享与保护的冲突日益凸显。医疗健康信息具有私密性、敏感性的个人属性,以及公益性的公共属性,本文建议医疗机构根据其双重属性特征,建立健全医疗健康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通过正确适用“特别告知+单... 随着智慧医院的建设,医疗健康数据共享与保护的冲突日益凸显。医疗健康信息具有私密性、敏感性的个人属性,以及公益性的公共属性,本文建议医疗机构根据其双重属性特征,建立健全医疗健康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通过正确适用“特别告知+单独同意”的“知情同意”规则,以及“目的正当+必要性+安全保障”的“知情同意”豁免原则,以此平衡数据共享价值与患者权益保护,合理利用医疗健康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院 医疗健康信息 知情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40/CD40L探讨重楼总皂苷对TNBS诱导的大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可心 王卯 +4 位作者 吴星星 吴琪 王耀辉 刘丽波 吴静 《山西中医》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hizomaparidis total saponins,RPTS)对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炎症与凝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模型...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hizomaparidis total saponins,RPTS)对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炎症与凝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模型组13只,以及美沙拉嗪组、RPTS低剂量组及RPTS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通过TNBS建立大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共14天。实验评估终点生存率、DAI评分、CMDI评分、TDI评分等指标,探究RPTS对大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的量效关系。检测全血细胞及凝血等相关指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及肝脏组织中CD40/CD40L指标,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β及TNF-α的m RNA水平。结果:模型组终点生存率76.9%,RPTS低剂量组生存率为100%;RPTS低剂量组DAI、CMDI及TDI评分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在肝脏组织中的CD40/CD40L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及RPTS低剂量组均显著增加(P﹤0.0001);同时,在结肠组织的IL-1βm RNA检测中,与模型组比较,RPTS低剂量组IL-1β mRNA降低(P﹤0.05)。结论:RPTS改善了TNBS诱导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提高了模型鼠的终点生存率;RPTS低剂量组治疗效果更佳,可能通过激活CD40/CD40L共刺激因子,调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免疫机制,以缓解疾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结肠炎 重楼总皂苷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CD40/CD40L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00649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锦玉 贾依晗 +2 位作者 张芳 王卯 陈健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4-248,共5页
在全球范围内,2020年约有1930万新增癌症病例和近1000万因癌症死亡的病例,其中肺癌仍然占癌症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的首位,其次是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与性别、地区及癌症种类相关[1]。在中国... 在全球范围内,2020年约有1930万新增癌症病例和近1000万因癌症死亡的病例,其中肺癌仍然占癌症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的首位,其次是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与性别、地区及癌症种类相关[1]。在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攀升,截止2015年,癌症成为疾病中的主要死亡原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00649 癌症 SGLT-2抑制剂 肾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水化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造影剂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建 王卯 +1 位作者 贾璐 范芮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1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口服他汀类药物联合水化治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对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4月行 PCI 治疗,并且选用非离子低渗造影剂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 目的:探讨口服他汀类药物联合水化治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对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4月行 PCI 治疗,并且选用非离子低渗造影剂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治疗组,入选病例入院后完善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术后24 h 及72 h 常规复查,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以及 CIN 发生率。结果 PCI 术后24 h 与 PCI 术前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治疗组Ccr 的下降值较阿托伐他汀组小,BUN、Scr 的增加值虽然较阿托伐他汀组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I 术后72 h 与术前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治疗组 BUN、Scr 的增加值及 Ccr 的下降值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水化治疗在 PCI 治疗中能明显降低 CIN 发生率,并能预防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 水化 他汀类药物 CIN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总皂苷对TNBS诱导结肠炎小鼠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16
作者 刘可心 王卯 +10 位作者 吴星星 吴琪 陈雪莲 钱琳 李玉格 阮晓宇 王耀辉 周锦勇 王琼 刘丽波 吴静 《甘肃医药》 2023年第11期961-968,共8页
目的:通过重楼总皂苷(RPTS)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以期为人类炎症性肠病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TNBS模型(TNBS model,... 目的:通过重楼总皂苷(RPTS)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以期为人类炎症性肠病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TNBS模型(TNBS model,TM)组、美沙拉嗪(mesalazine,ME)组及重楼总皂苷(rhizoma paridis total saponins,RS)组,每组10只。比较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肠组织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以及血清细胞因子等指标。结果:通过RPTS的干预,与TM组比较,RS组TLR2、TLR4及NF-κB的mRNA均降低(P<0.05);且IL-1β及TNF-α的mRNA表达呈现下降趋势。在IHC蛋白表达检测中,RS组相较于TM组TLR2及TLR4的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在NF-κB的蛋白表达中,RS组相较TM组也呈现降低。在血清细胞因子中,与TM组比较,RS组TNF-α、CCL20/MIP-3α、CCL4/MIP-1β及IL-17等多数细胞因子升高;CCL3/MIP-1α呈下降趋势。结论:RPTS对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有治疗作用,提高了小鼠终点生存率,其机制可能与RPTS下调结肠黏膜局部TLR2&4/NF-κB炎性信号通路有关。同时,通过调节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发挥适度免疫调控机制进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以缓解模型鼠的全身炎症及免疫反应,其潜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总皂苷 实验性结肠炎 细胞因子 免疫调控 炎症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修饰的Akt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卯 宋军营 张振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118,126,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它主要的病理学标志包括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和老年斑(senile plaque)形成,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Akt作为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主要因子在调节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它主要的病理学标志包括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和老年斑(senile plaque)形成,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Akt作为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主要因子在调节细胞生长、能量利用、线粒体功能、自噬、氧化应激、突触可塑性及认知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AD患者脑中Akt存在不同的翻译后修饰的变化,提示Akt的不同翻译后修饰可能与AD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从Akt切入,阐述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以期为AD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KT 磷酸化 乙酰化 硫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下安全性报告伦理审查述要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卯 刘强 +2 位作者 赵晓倩 于茜 吴静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2,共6页
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在2020年颁布并实施,以充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的精神,并适应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的规则。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涉及伦理审... 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在2020年颁布并实施,以充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的精神,并适应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的规则。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涉及伦理审查的重要更新之一在于,强调了申办者需要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提交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其他潜在的严重安全性风险信息报告、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等安全性报告,对机构伦理审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者结合欧盟、美国、英国等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成员国对安全性报告的伦理审查要求,探讨了我国在新形势下以注册为目的的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报告伦理审查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安全性报告 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原文传递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卯 马玉龙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和干预效果。方法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诊疗确认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24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各组有患者12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 目的了解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和干预效果。方法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诊疗确认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24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各组有患者12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冠心病合并心衰临床对症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在疗程后对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学处理以归纳曲美他嗪在此类疾病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0.0%,常规组为63.3%,观察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疗程后记录患者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收缩末期内径)等指标,观察组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发生干预方案引发不良反应事件,顺利完成疗程。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具备安全、高效的优点,可作为干预此类患者的重要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冠心病 心衰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糜泻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可心 吴星星 +3 位作者 王卯 陈雪莲 吴琪 吴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2-406,共5页
乳糜泻(CD)的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由环境因素触发遗传易感个体肠道内的炎症反应所致。近年研究表明,CD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异常及肠道微生物改变等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可导致肠道内环境稳态失衡,进而加重疾病严重程度。去麦胶饮食... 乳糜泻(CD)的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由环境因素触发遗传易感个体肠道内的炎症反应所致。近年研究表明,CD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异常及肠道微生物改变等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可导致肠道内环境稳态失衡,进而加重疾病严重程度。去麦胶饮食配合益生菌等药物的治疗,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有利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修复,可有效缓解CD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是否为CD诱因的证据尚待进一步考量。深入探究CD的病理机制,针对病理因素进行靶向治疗,是预防及精准诊疗CD的新方向。本文从遗传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着手,对CD的病理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泻 病理机制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肠道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