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油脂中3-MCPD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力清 陈洪涛 +2 位作者 黄翠莉 崔海萍 杨天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共4页
随着对油脂中3–MCPD脂肪酸酯(ME)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GE)研究和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在精炼棕榈油中发现了ME存在,且在大多数食用油脂中发现了GE存在。ME和GE作为两类食用油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可能存在致癌性。目前对ME和G... 随着对油脂中3–MCPD脂肪酸酯(ME)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GE)研究和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在精炼棕榈油中发现了ME存在,且在大多数食用油脂中发现了GE存在。ME和GE作为两类食用油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可能存在致癌性。目前对ME和GE的检测有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2种,直接方法主要是对油样处理或不处理后直接用LC–MS、LC–MS/MS、LC–TOF–MS、GC–MS等进行检测;间接方法是将ME和GE醇解为3–MCPD和缩水甘油酯,苯硼酸或七氟丁酰咪唑衍生化后用GC–MS或GC–MS/MS检测。该文对现有的ME和GE检测方法的样品处理过程、仪器条件、结果等加以比较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CPD脂肪酸酯 缩水甘油酯 食用油脂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食品中苯并[a]芘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力清 黎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6,共3页
研究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该方法与荧光分光光度法比较具有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和避免实验人员长时间受紫外线的照射等特点,可以定量测定苯并[a]芘的含量。并对特性基本相同的各种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检验... 研究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该方法与荧光分光光度法比较具有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和避免实验人员长时间受紫外线的照射等特点,可以定量测定苯并[a]芘的含量。并对特性基本相同的各种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检验,其回收率在85%以上,相关系数>0.9980,RSD<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GC) 质谱(MS) 苯并[a]芘[BenZ(a) pyrene] 荧光分光光度法 苯并[A]芘 定量测定 气相色谱 质谱法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力清 宁正福 徐樟有 《石油科技论坛》 2005年第6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科研项目管理 管理人员 知识体系 管理现代化 人员素质 管理队伍 职业道德 服务意识 专业知识 管理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粉中的溴酸钾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力清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66,共2页
用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粉中的溴酸钾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等特点,可以定量测定面粉中溴酸钾的含量。加标回收检测验证,其回收率在95%以上,相关系数0.9996,RSD<5%。
关键词 溴酸钾 二甲基黄 褪色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心组织 规范管理 搞好基金项目研究
5
作者 王力清 宁正福 《石油科技论坛》 2004年第5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石油工业 学校 研究院 激励机制 高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面积比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翠莉 王天明 +3 位作者 杨宁 王力清 王瑛瑶 吴炜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78,共5页
建立了以d5-3-氯-1,2-棕榈酸二酯为内标物,面积比法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加内标后经甲基叔丁基醚溶解,与甲醇钠-甲醇溶液酯交换反应4 min后加酸性溴化钠终止反应。使用液液萃... 建立了以d5-3-氯-1,2-棕榈酸二酯为内标物,面积比法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加内标后经甲基叔丁基醚溶解,与甲醇钠-甲醇溶液酯交换反应4 min后加酸性溴化钠终止反应。使用液液萃取法进行萃取后,加0.2 m L苯基硼酸于45℃下衍生20 min,进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10μg/kg。利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油精炼过程和冷冻储存时间对3-MCPD酯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脱臭工段是产生3-MCPD酯的主要来源,随着植物油储存时间的延长3-MCPD酯含量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CPD酯 面积比法 食用植物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勇 王力清 +5 位作者 刘嘉亮 郦明浩 陈晓鹏 朱文亮 佘之蕴 廖继承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酱油样品在层析柱中用乙醇:二氯甲烷(1:9)洗脱,采用DB-225MS毛细管柱分离样品,GC/MS/MS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方法线性范围为5-500μg/L,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5和10μ...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酱油样品在层析柱中用乙醇:二氯甲烷(1:9)洗脱,采用DB-225MS毛细管柱分离样品,GC/MS/MS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方法线性范围为5-500μg/L,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5和10μg/kg,标准加入20-500μg/kg的平均回收率为88.00%-93.58%,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酱油中的氨基甲酸乙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MS 氨基甲酸乙酯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甲基汞的含量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卫强 刘立萍 +2 位作者 唐穗平 廖桂福 王力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4781-4785,共5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食品中的甲基汞含量。方法样品经氯化钠盐析和甲苯萃取,经L-半胱氨酸水溶液反向萃取后采用四苯硼钠衍生,经Rxi-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电子轰击源离子...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食品中的甲基汞含量。方法样品经氯化钠盐析和甲苯萃取,经L-半胱氨酸水溶液反向萃取后采用四苯硼钠衍生,经Rxi-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电子轰击源离子化,以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对样品中的甲基汞含量进行质谱分析。结果甲基汞在0.05~1μg/m L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10μg/kg。当甲基汞加标水平为0.2、0.5和1.0 mg/kg时,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1.5%~95.2%,相对标准偏差为1.0%~2.3%(n=6)。结论该方法降低了甲基汞的活性,减少甲基汞在色谱柱上的吸附和峰拖尾的现象,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可适用于食品中甲基汞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 食品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油脂中GEs的生成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崔海萍 吴炜亮 +2 位作者 王力清 綦艳 郦明浩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4期129-130,共2页
缩水甘油酯是在油脂精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污染物,其本身并不具致癌性,然而其在人体中易分解代谢产生具有致癌性的3-氯丙二醇酯。因此,精炼食用油脂中的缩水甘油酯可能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文章对缩水甘油酯的生成机制、安全风险及... 缩水甘油酯是在油脂精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污染物,其本身并不具致癌性,然而其在人体中易分解代谢产生具有致癌性的3-氯丙二醇酯。因此,精炼食用油脂中的缩水甘油酯可能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文章对缩水甘油酯的生成机制、安全风险及控制手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水甘油酯 食用油脂 生成机制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小麦粉中的溴酸盐
10
作者 郦明浩 王力清 +4 位作者 王雪娇 朱文亮 刘嘉亮 周勇 廖继承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4,共2页
介绍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小麦粉中溴酸盐的分析方法。溴酸盐经离子交换柱分离,用联大茴香胺盐酸盐与溴酸盐进行生色反应,并通过紫外检测器检测溴酸盐含量。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1~10μg/mL,检出限0.1μg/mL,回收率96.2%。
关键词 溴酸盐 氨基酸测定仪 检出限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PCR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纯佳 张娟 +3 位作者 周臣清 霍丽斯 崔海萍 王力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4726-4730,共5页
大多数食源性疾病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研究和建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有效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及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PCR,数字PCR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可实现绝对定量分析,为快速准确地进... 大多数食源性疾病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研究和建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有效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及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PCR,数字PCR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可实现绝对定量分析,为快速准确地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PCR中微滴式数字PCR和芯片式数字PCR的基本原理、种类、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数字PCR技术在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阴沟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数字PCR技术目前在转基因成分和动物源性成分定量检测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中的应用技术还有待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微滴式数字PCR 芯片式数字PCR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作者 王力清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0年第14期57-57,共1页
1.引言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体育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应该贯穿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其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重要使命,要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学生... 1.引言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体育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应该贯穿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其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重要使命,要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过去一些学校只是片面的追求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学生健康 创新能力 体育改革 教学活动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食品检测研究专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穗平 王力清 +1 位作者 佘之蕴 陈满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4717-4720,共4页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质检院)前身是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于1983年9月,是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的副厅级事业单位。〈br〉 广东质检院现有1个总部、3个基地(顺德基地、东莞基地和琶洲基地),拥有...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质检院)前身是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于1983年9月,是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的副厅级事业单位。〈br〉 广东质检院现有1个总部、3个基地(顺德基地、东莞基地和琶洲基地),拥有现代化实验室和办公场所13万平方米,各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920名,先进的检测、校准仪器设备逾11841台(套)。广东质检院已取得食品、化工、电气、电子、信息技术、电磁兼容(EMC)、机械、塑料、家具、涂料、纺织服装、RoHS、玩具、电动自行车、金银珠宝玉石、消防、安防工程、测量及检测设备、智能化建筑等93类,3745种产品及项目的检测、检查及校准的国际和国家资质,涉及标准10386项, CB资质为18大类,涉及标准175项,是一个集检测、检验、检查、认证、校准、能力验证提供、标准制修订及科研于一体,具备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专业与权威的法定第三方检验检测与认证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检验 产品质量 食品质量监督 现代化实验室 质量技术监督 研究专题 电磁兼容 校准仪器 顺德 检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扬国 程冬梅 +1 位作者 陈义陆 王力清 《高教学刊》 2019年第8期47-49,共3页
无形资产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办学资源,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高校无形资产的分类与特征,分析了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探讨了解决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提供了措施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无形资产 资产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奶粉菌落总数检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汤水平 王力清 +2 位作者 李静芳 马艳菊 彭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00-103,共4页
分析样品中菌落总数不确定度的来源,采用合并样品标准差的方法来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研究表明:实验中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6%,采用此法适合于菌落总数检验结果的评定。且该法简便,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结果的不断增加... 分析样品中菌落总数不确定度的来源,采用合并样品标准差的方法来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研究表明:实验中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6%,采用此法适合于菌落总数检验结果的评定。且该法简便,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结果的不断增加,可随时加入到合并样本中,重新计算合并样本标准差,更新不确定度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菌落总数 检验 不确定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53
16
作者 朱筱敏 康安 +1 位作者 王贵文 王力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7-333,共7页
该文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 ,综合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 ,以层序体系域边界特征为划分依据 ,将研究区上石炭统至二叠系划分成 3个沉积层序 ,并确定了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的发育情况 ,明确了滨海沼泽、河流... 该文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 ,综合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 ,以层序体系域边界特征为划分依据 ,将研究区上石炭统至二叠系划分成 3个沉积层序 ,并确定了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的发育情况 ,明确了滨海沼泽、河流、三角洲、滨浅湖和滩坝等 5种沉积体系的特征和展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 西南站 上古生界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特征 石炭系 二叠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VD_3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5
17
作者 樊垚 黄翠丽 +3 位作者 王力清 任国谱 周桂萍 陈洪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VD3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量化和合成。当取样量为10.0g,其测定的VD... 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VD3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量化和合成。当取样量为10.0g,其测定的VD3含量为(7.45 0.2091)μg/100g。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溶液、标准曲线的建立及测量随机性因素的不确定度引起。整体评定方法清晰合理,简便准确,适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不确定度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婴幼儿配方乳粉 VD3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通量快速测定调料中罂粟壳生物碱含量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力清 郦明浩 +3 位作者 李锦清 陈洪涛 樊垚 赵丹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8-172,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法高通量快速测定调料中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那可丁含量。样品通过乙腈-盐酸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预处理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仪进行检测。流动相为0.1%的乙酸-乙腈溶...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法高通量快速测定调料中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那可丁含量。样品通过乙腈-盐酸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预处理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仪进行检测。流动相为0.1%的乙酸-乙腈溶液+10 m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40℃。该方法对调料中罂粟碱、那可丁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8、1.0μg/kg,吗啡、可待因和蒂巴因的最低检出限为50μg/kg,8 min就可以全部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罂粟壳 生物碱 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行业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合作必要性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
19
作者 郭慧 王静娴 +3 位作者 季汉成 王力清 钟立国 孙学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第9期278-278,共1页
近年来,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国有能源公司对石油行业高校的科研投入逐年减少,同时国家发布相关政策鼓励高等院校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长效的科研合作。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科研发展现状,强调了推进石油行业高校找准与地方产... 近年来,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国有能源公司对石油行业高校的科研投入逐年减少,同时国家发布相关政策鼓励高等院校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长效的科研合作。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科研发展现状,强调了推进石油行业高校找准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切合点,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地方政府 科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翠莉 吴苏喜 +3 位作者 王力清 陈洪涛 郦明浩 刘嘉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后直接进行检测,采用岛津InertsilODS-SPC18色谱柱,以90%乙腈-10%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荧光检测器。结果:苯并(a)芘的浓度在0.5...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后直接进行检测,采用岛津InertsilODS-SPC18色谱柱,以90%乙腈-10%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荧光检测器。结果:苯并(a)芘的浓度在0.5~50μg/mL范围内时,峰面积与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0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8%。结论:前处理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方法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 苯并(A)芘 油茶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